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科学院战略重点研究项目

作品数:47 被引量:160H指数:7
相关作者:李万彪刘青林佳宁张清春周名江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7篇期刊文章
  • 6篇学位论文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天文地球
  • 9篇环境科学与工...
  • 9篇农业科学
  • 7篇理学
  • 4篇生物学
  • 3篇化学工程
  • 3篇核科学技术
  • 3篇医药卫生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电子电信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6篇微生物
  • 4篇黑碳
  • 3篇群落
  • 3篇相互作用
  • 2篇有机碳
  • 2篇云顶高度
  • 2篇生态系统
  • 2篇束流
  • 2篇数值模拟
  • 2篇铁炭
  • 2篇铁炭微电解
  • 2篇土壤
  • 2篇土壤微生物
  • 2篇盘鲍
  • 2篇气候
  • 2篇气溶胶
  • 2篇群落结构
  • 2篇皱纹盘鲍
  • 2篇微电解
  • 2篇物种

机构

  • 23篇中国科学院
  • 21篇中国科学院大...
  • 4篇北京大学
  • 3篇中国科学技术...
  • 2篇兰州理工大学
  • 2篇山东省农业科...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天津大学
  • 2篇中国环境科学...
  • 2篇中国科学院城...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中国科学院金...
  • 2篇中国科学院烟...
  • 2篇中国科学院福...
  • 1篇贵州大学
  • 1篇安徽大学
  • 1篇大连理工大学
  • 1篇东南大学
  • 1篇福州大学
  • 1篇兰州大学

作者

  • 4篇秦小光
  • 4篇穆燕
  • 3篇颜天
  • 3篇李万彪
  • 3篇周名江
  • 3篇张清春
  • 3篇林佳宁
  • 3篇刘青
  • 2篇王长法
  • 2篇刘海龙
  • 2篇朱葛夫
  • 2篇王云峰
  • 2篇戎利建
  • 2篇姜海昌
  • 2篇胡小锋
  • 2篇潘小芳
  • 2篇张伟
  • 2篇林鹏飞
  • 2篇张磊
  • 1篇侯扶江

传媒

  • 3篇北京大学学报...
  • 2篇科学通报
  • 2篇强激光与粒子...
  • 2篇气候与环境研...
  • 2篇环境工程学报
  • 1篇科技通报
  • 1篇高等学校化学...
  • 1篇黑龙江畜牧兽...
  • 1篇海洋与湖沼
  • 1篇微生物学报
  • 1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海洋科学
  • 1篇硅酸盐学报
  • 1篇力学学报
  • 1篇大气科学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核技术
  • 1篇中国岩溶
  • 1篇广西植物

年份

  • 4篇2023
  • 8篇2022
  • 9篇2021
  • 5篇2020
  • 8篇2019
  • 3篇2018
  • 4篇2017
  • 6篇2016
  • 7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4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白血病外泌体分子工程与生物传感和RNA药物递送载体的构建
外泌体(exosomes)是几乎所有细胞都分泌的一种脂质纳米囊泡,存在于各种体液中。通过特定的形成机理,外泌体携带供体细胞中的成分释放到胞外,被认为是细胞排放垃圾和与外界交流的一种重要方式。研究表明,外泌体可以根据自己所...
黄琳
关键词:外泌体白血病诊疗标志物
文献传递
南海卫星遥感海表湍流热通量资料的评估被引量:1
2018年
利用现场观测资料、OAFlux的湍流热通量,评估了JOFURO(Japanese Ocean Flux Data Sets with use of Remote Sensing Observations)、HOAPS-2(Hamburg Ocean Atmosphere Parameters and Fluxes from Satellite data version 2)、GSSTF-2(Goddard Satellite-Based Surface Turbulent Fluxes version 2)3种卫星资料在南海区域的表现。3套卫星资料可以说各有千秋,总体而言JOFURO和GSSTF-2资料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变化与OAFlux资料整体上较一致,但是这两套资料都在很大程度上低估了海盆平均的潜热和感热,前者低估约10%~20%,后者则可以达到50%以上。HOAPS-2资料与现场观测资料有较好的一致性,但在时间变化上和其他资料的差异则较大,特别是感热方面,季节变化振幅、年际变化位相等都与其他资料不一致。通过比较我们发现,海南岛周边以及南海南部区域估算的潜热和感热释放偏小是造成整体偏小的主要原因。
封宝鑫刘海龙林鹏飞王启
关键词:卫星遥感湍流热通量潜热通量感热通量
高寒草甸牦牛皮毛种子库大小与组成的模拟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动物体外传播(Epizoochorous dispersal)是植物种子实现远距离传播的一种重要方式,尤其在放牧生态系统中,这种现象更为普遍。为探究放牧季节(暖季和冷季)及种子性状(质量、形状和附属结构)对高寒草甸牦牛皮毛种子库的大小及组成特征的调控作用,分别在2019年暖季(8月下旬)和冷季(10月中旬),模拟收集了牦牛皮毛附着的种子,并对皮毛种子库大小和组成及种子形态学特征(质量和形状)进行了统计。结果表明:暖季皮毛种子库大小(585.27±23.56粒/m ^(2))显著高于冷季(218.18±22.67粒/m ^(2))(P<0.05),并且暖季皮毛种子库物种丰富度(16)和多样性指数(1.85±0.19)均高于冷季(4和0.66±0.11)。暖季皮毛种子库主要由多年生植物构成(87.50%),冷季时只包括多年生植物。皮毛种子库主要由中等质量(1~10mg)、形状不规则(形状指数>0.01)的种子构成,并且附着的种子中有75%存在附属结构(芒、冠毛、翅和距)。在高寒草甸放牧生态系统中,植物种子可以通过牦牛进行体外传播,这是草-畜互作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动物-植物共同进化的结果。
王树林刘越秦文科王平侯扶江
关键词:牦牛高寒草甸
有机改性铝柱撑蒙脱石的制备与表征
铝柱撑蒙脱石因其有较大的比表面积,良好的孔隙结构和较强的表面酸性,常被应用于无机污染物的吸附和重油的催化裂解等领域。但是铝柱撑蒙脱石表面具较强的亲水性,因此对非极性或弱极性有机污染物的吸附能力欠佳。而表面活性剂改性的有机...
马灵涯朱建喜袁鹏朱润良何宏平
关键词:活性剂层间距有机改性
文献传递
电流辅助加热条件下Ti_3AlC_2/Zr连接界面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采用电场辅助加热技术实现了Ti_3AlC_2/Zr的低温连接,并对其界面结构进行了研究。在TAC/Zr连接对中,Al的扩散激活能只有6.9 k J/mol,远低于传统的热压方法连接Ti_2AlC-Zr时Al的扩散激活能。TiC做过渡层时可以有效地抑制Al从Ti_3AlC_2一侧向Zr合金中扩散,并且可以进一步降低连接温度。研究发现,通过调控TiC涂层的计量比以调控连接界面的性能是完全有可能的。
杨辉卢博杨贤金史文周小兵李鹏黄峰黄庆
关键词:TI3ALC2
固态纳米孔中DNA分子再捕捉的探测和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基于纳米孔的单分子测控技术有望为实现廉价而快速的个体基因测序提供关键的物理基础.固态纳米孔因其与现代微加工技术兼容及可实现器件高度集成而尤其受到关注.然而,利用固体纳米孔实现单个DNA分子的测序目前仍有几个关键的困难需要克服.其一即为单个DNA分子在纳米孔中运动的控制.通过对单个DNA分子的再捕捉可以揭示其在纳米孔中的动力学特征。
胡颖周智单欣岩陆兴华
关键词:单个DNA分子纳米孔基因测序微加工技术动力学特征
可重构力学超材料的设计与波动特性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力学超材料中的弯曲梁双稳态结构由于其主动调控性强且调控精度高等优点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文章利用中心受压弯曲梁的不稳定性设计了六角型双稳态结构,首先建立了等效弯曲梁模型,基于梁变形微分方程及能量最低原理探明了结构双稳态特性的产生基理,之后利用有限元数值计算研究了结构几何参数对其整体力学性能的影响,分别得到了具备自恢复及双稳态性能的结构几何参数范围,绘制了几何参数与力学性能之间的相图.同时,可重构结构的可控变形能力有助于调整整体的色散特性,利用数值仿真研究了具备双稳态特性的结构在拉伸和压缩两种构型下的色散关系,对比分析了不同结构几何参数及构型转变对结构产生的带隙位置及范围的影响,之后对由不同构型单胞组成的周期性结构进行了频响分析来验证带隙计算的准确性.通过六角型可重构结构的力学特性、色散特性研究及频响分析表明可以通过结构几何参数的设计实现对结构整体性能的主动调控,为可逆向设计的弹性波超材料结构研究分析提供了一条可靠路径.
肖伯雅杨洮冯亚菲刘宇徐文帅徐文帅姜恒陈猛
关键词:双稳态色散带隙
潮汐混合对大西洋经圈翻转环流(AMOC)模拟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被引量:9
2017年
海洋中的潮汐混合对大西洋经圈翻转环流AMOC(Atlantic Meridional Overturning Circulation)模拟的影响是海洋环流模式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采用IAP/LASG发展的气候系统海洋模式LICOM(LASG/IAP Climate system Ocean Model)及与海冰耦合模式进行了有无潮汐混合方案的试验,重点探讨了潮汐混合对AMOC强度模拟的影响。结果显示,引入潮汐混合后模拟的AMOC强度极大值比对照试验增加约1倍,更接近RAPID(Rapid Climate Change Programme)观测。而且,潮汐混合试验中模拟的AMOC上层环流深度(3200 m)比对照试验加深1000 m左右,同样更接近RAPID观测。海洋底部的垂直混合增强,使海洋层结变得更加不稳定,加强了北大西洋高纬地区,特别是拉布拉多海等地区的深对流,这是AMOC加强的直接原因。同时,潮汐混合试验中上层海洋环流也加强,增加了中低纬副热带高盐海水向高纬输送,使表层增密,海洋层结更加不稳定,也可以进一步增强AMOC。
于子棚刘海龙林鹏飞
高功率束流阻挡机理及元件优化设计
高功率束流阻挡性元件是加速器驱动嬗变研究系统前端示范装置——超导直线加速器中的关键部件,主要用于加速器束流流强的调节控制、束晕的刮除、束流的诊断以及废弃束的收集,包括可调限束光阑、刮束器、法拉第筒、束流剖面及束晕监测器、...
牛海华
关键词:优化设计热源模型
文献传递
淬火冷却速率对海洋平台用Ni-Cr-Mo-B钢性能的影响被引量:3
2022年
使用热膨胀仪、SEM电镜、EBSD、硬度、拉伸和冲击等观察和检测手段,研究了淬火冷却速率对海洋平台用Ni-Cr-Mo-B钢的显微组织、有效晶粒尺寸(EGS)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冷却速率的合金钢,其显微组织包括板条马氏体(LM)、板条贝氏体(LB)、粒状贝氏体(GB)和F(铁素体)。随着淬火冷却速率的降低合金钢的显微组织分别为LM(>20℃/s)、LM/LB(20~2℃/s)、LB(2~1℃/s)、LB/GB(1~0.2℃/s)、GB/F(0.2~0.02℃/s),其硬度由100℃/s时的393HV逐渐降低至0.02℃/s时的291HV。回火后合金钢的屈服强度由水冷的836 MPa降低至炉冷的726 MPa,而延伸率几乎不变,约为20%。油冷合金钢的-60℃冲击功最高(199 J),水冷次之(54 J),空冷和炉冷合金钢的最低(<30 J)。其原因是,油冷合金钢具有LM_(T)/LB_(T)混合组织,较小的EGS(1.6μm)对解理裂纹的阻碍作用较强;而空冷、炉冷合金钢的组织分别为GB_(T)/LB_(T)、GB_(T)/F,其EGS较大(分别为2.4和2.8μm),对解理裂纹的阻碍作用较弱。
张守清胡小锋杜瑜宾姜海昌庞辉勇戎利建
关键词:显微组织冷却速率冲击功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