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黑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KT05A400-1)

作品数:17 被引量:141H指数:7
相关作者:许修宏黄芳李琬马怀良王晶更多>>
相关机构:东北农业大学牡丹江师范学院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哈尔滨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主题

  • 6篇根瘤
  • 6篇根瘤菌
  • 6篇大豆
  • 4篇堆肥
  • 4篇木耳
  • 3篇土壤
  • 3篇土壤类型
  • 3篇酶活性
  • 3篇菌丝
  • 2篇牛粪
  • 2篇酶活
  • 2篇菌丝生长
  • 2篇固氮
  • 2篇黑木耳
  • 2篇不同类型土壤
  • 2篇大豆根瘤
  • 2篇大豆根瘤菌
  • 1篇堆肥发酵
  • 1篇多糖
  • 1篇乙二酸

机构

  • 17篇东北农业大学
  • 2篇牡丹江师范学...
  • 1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武汉生物工程...

作者

  • 17篇许修宏
  • 2篇李郑军
  • 2篇袁立
  • 2篇马怀良
  • 2篇黄芳
  • 2篇王晶
  • 2篇李琬
  • 1篇肖楚
  • 1篇刘华晶
  • 1篇冯雪雯
  • 1篇孙海英
  • 1篇李景鹏
  • 1篇李璐
  • 1篇彭强
  • 1篇刘佳
  • 1篇郝钢
  • 1篇腾培文
  • 1篇司梦琦

传媒

  • 8篇东北农业大学...
  • 3篇植物保护
  • 3篇中国土壤与肥...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农业环境科学...
  • 1篇菌物学报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9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外源微生物对堆肥理化性质及酶活影响的研究被引量:20
2010年
利用牛粪和稻草为原料进行堆肥实验,通过测定堆肥过程中的温度、含水率等物理、化学指标以及酶活性的变化,研究了接种外源微生物对堆肥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外源微生物比对照提前2d达到高温期,并且维持时间长。大肠杆菌数量及植物毒性比不接种大幅度降低,纤维素酶、脲酶、多酚氧化酶、过氧化氢酶均有所增加。说明接种外源微生物可以使堆肥中微生物数量增多,加速堆料中有机物的分解,加快堆肥腐熟,缩短堆肥反应的进程,对优化堆肥工艺具有重要的意义。
李琬许修宏
关键词:牛粪堆肥外源微生物酶活性
黑木耳漆酶酶学性质的研究被引量:12
2011年
本实验从黑木耳液体发酵液中提取漆酶,对其酶学性质进行研究,为该漆酶的应用提供有价值的理论数据。对漆酶发酵液进行硫酸铵分级沉淀和透析,制得粗酶液。采用分光光度法,以ABTS[2,2’-Azino-bis(3-ethylbenzothiazoline-6-sulfonic acid)]为底物测定漆酶活力。结果表明:黑木耳漆酶在55℃以下保温,漆酶活力和热稳定性良好。最适温度为45℃。温度超过65℃,出现明显的抑制作用。黑木耳漆酶最适pH4.0,pH高于6.5,出现明显的抑制作用。金属离子对酶活表现出促进或抑制的作用。
肖楚刘佳许修宏
关键词:黑木耳漆酶酶学性质
小核盘菌保藏过程中活力和致病力影响因素研究
2009年
研究了小核盘菌保藏过程中活力和致病力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接种后培养6 d的小核盘菌活力(以该菌在PDA平板上培养形成的菌落直径表示)和致病力(以该菌在蒲公英叶片上形成的菌斑直径表示)最大,分别为66.2 mm和52.9 mm。保藏期间小核盘菌的活力和致病力均随时间呈下降趋势。保藏90 d后,培养8 d的小核盘菌的活力和致病力最大,分别为31.7 mm和17.9 mm;培养4 d的小核盘菌的活力和致病力最小,分别为6.3 mm和2.6 mm。保藏期间低水活度有利于小核盘菌活力和致病力的保持,活力和致病力均随水活度的降低而增加。当水活度低于0.432时,活力和致病力不再增加,趋于稳定。低温有利于小核盘菌活力和致病力的保持,25℃下保藏90 d的小核盘菌失去了全部活力和致病力,而-16℃下小核盘菌的活力和致病力仅分别下降25.8%和13.7%。
许修宏
关键词:致病力保藏
不同无机盐对木耳菌种老化的影响被引量:6
2012年
通过对比添加MgSO4、NaCl、CaCO3、KH2PO4四种无机盐对木耳菌丝在90 d内的长势及老化指标的研究,探讨不同无机盐对木耳菌种老化的影响。结果表明,MgSO4对木耳菌丝的老化和长速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抗老化效果不显著;NaCl虽抗老化效果显著,但也严重抑制木耳菌丝的生长,不利于生产;CaCO3虽有促进菌丝生长的作用,但也促进木耳菌丝老化的进程,且菌丝长势稀疏,再生能力差;KH2PO4既能抑制木耳菌丝老化,又不影响其生长速度,且添加浓度为0.3%的KH2PO4处理效果最显著,90 d时菌丝依然较白,无黄水和酸腐气味,长速也不低于对照组,菌丝更加浓密。
许修宏郝钢袁立
关键词:无机盐木耳活性氧
蛹虫草菌丝体粗多糖提取方法初探被引量:12
2008年
试验从蛹虫草菌丝体中提取多糖,用水和碱溶液两种溶剂分别进行提取实验,进行正交旋转试验设计,利用正交旋转设计软件包计算从而找到多糖最佳提取条件。
刘华晶许修宏马怀良黄芳腾培文
关键词:蛹虫草多糖
三株田间分离大豆根瘤菌16S rDNA基因鉴定及序列比较被引量:4
2007年
文章采用16S rDNA技术,对分离自黑龙江省的3株大豆根瘤菌进行了序列测定及分析,通过与模式菌株的比较确定其在系统发育中的地位。结果表明,3个菌株与慢生根瘤菌亲源最近,利用分析根瘤菌16S rDNA的方法来鉴定根瘤菌的准确性较高,可行性较好。
李琬李璐李景鹏许修宏
关键词:根瘤菌RDNA
不同C/N对堆肥腐殖酸的影响被引量:19
2009年
以鸡粪、稻草为原料,采用条垛式高温堆肥,研究C/N对堆肥腐殖酸的影响。结果表明,C/N对富里酸生成无显著影响;C/N在20-35间有利于总腐殖酸和水溶性腐殖酸的形成;C/N在20-30间有利于游离腐殖酸和胡敏酸的生成;C/N为30,堆肥腐熟后总腐殖酸生成量最多。
马怀良许修宏
关键词:堆肥C/N腐殖酸富里酸胡敏酸
不同根瘤菌、大豆品种、土壤类型对固氮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4
2008年
本研究结合黑龙江省生态环境,采用盆栽试验方法分别在黑土和草甸土中对大豆品种V1和V2接种根瘤菌株R1、R2和R3,在盛花期通过乙炔还原法测定离体根瘤的固氮酶活性。单因素效应对固氮酶活性的影响高于因素间的作用,菌株与品种两因素间的交互作用大于其它交互作用。结果表明,处理R1V2S2和R1V1S1的固氮酶活性最高,二者都极显著高于两种阴性处理CK。
王晶许修宏
关键词:大豆根瘤菌土壤类型固氮酶活性
不同黑木耳菌株在松木屑培养基上菌丝生长和子实体产量研究被引量:4
2009年
文章以处理后的松木屑为替代原料生产黑木耳,研究不同黑木耳菌株在松木屑培养基中的生长状况和产量表现。结果表明,供试的15个黑木耳菌株均可以在处理后的松木屑(自然堆积8个月)培养基上生长并产生子实体。根据各菌株的经济性状和产量,确定9809、延明1号、东A1和菊花3号4个菌株为适合在黑龙江省采用松木屑培养料栽培的菌株。
司梦琦彭强许修宏
关键词:黑木耳松木屑菌丝生长
不同类型土壤中大豆与根瘤菌的匹配性研究被引量:15
2007年
结合黑龙江省大豆主产区的生态环境,从而筛选出适宜当地土壤条件的大豆与根瘤菌的共生体。结果表明,处理S2V1R3和S1V2R1的产量最高,二者与处理S1V1R3间的差异达1%显著水平,为有效接种提供了一定的试验依据。
黄芳许修宏
关键词:大豆根瘤菌土壤类型匹配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