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674024)
- 作品数:20 被引量:130H指数:8
- 相关作者:薛向欣冯宗玉李勇杨合刘艳辉更多>>
- 相关机构:东北大学沈阳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 利用油页岩渣制备微晶泡沫玻璃的研究被引量:19
- 2008年
- 用油页岩渣通过烧结法制备微晶泡沫玻璃,使油页岩资源得到综合利用。在分析油页岩渣成分的基础上,确定了微晶泡沫玻璃配方。研究表明,选用碳酸钙作为发泡剂,在合适的温度制度下,可以制备孔径小于2mm的微晶泡沫玻璃。运用XRD、SEM等方法分析了微晶泡沫玻璃的析出晶相和显微结构。主晶相为普通辉石,次晶相为钙长石。微晶泡沫玻璃内部有较多的针状、粒状晶体交织在玻璃介质中,因此使微晶泡沫玻璃具有良好的性能。
- 冯宗玉薛向欣李勇
- 关键词:微晶泡沫玻璃碳酸钙发泡剂晶相
- 含钛高炉渣吸附水中磷的实验被引量:2
- 2009年
- 以含钛高炉渣为主要原料,研究了吸附剂的粒径大小、投加量、溶液pH值、溶液的初始浓度及吸附时间对吸附除磷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本实验条件下,细高炉渣对磷酸盐的去除率在炉渣粒径大于10μm时,随粒径减小而增大,随高炉渣用量、pH值、反应时间的增加而增加,随磷酸盐的初始浓度的增加而减少.吸附磷的反应进行得很迅速,20~30min基本可达到吸附饱和.对比吸附前后含钛高炉渣的XRD图和扫描电镜照片,可以看出,吸附反应后,在高炉渣的表面有大量结晶物出现,成块状和片状附着在粉末的表面,部分区域出现了多层附着现象.
- 马兴冠刘剑梅韩冲薛向欣
- 关键词:含钛高炉渣含磷废水吸光度除磷
- 以油页岩渣为原料制备微晶泡沫玻璃被引量:9
- 2008年
- 以油页岩渣为主要原料,加入其他辅助原料制备了微晶泡沫玻璃,并分析了各种因素对微晶泡沫玻璃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发泡剂碳酸钙和稳泡剂磷酸钠的最佳掺量为4%和6%;最佳的工艺条件为:发泡温度1080℃,发泡时间15min,升温速率14℃/min.试样经过预热、烧结、发泡、稳泡和退火等热处理工艺,完成了发泡和析晶过程.其中发泡工艺需要较高温度,并在短时间内保温.XRD,SEM及FT-IR分析表明,试样已经完全转化为微晶泡沫玻璃,主晶相为普通辉石,次晶相为钙长石,晶体呈纤维状结构且相互交织.与相关材料比较,微晶泡沫玻璃具有机械强度高和质轻保温隔热的优点。
- 冯宗玉薛向欣李勇杨合
- 关键词:油页岩渣微晶泡沫玻璃发泡剂发泡温度
- 油页岩渣水热法合成沸石及其性能表征被引量:5
- 2009年
- 以油页岩渣为原料,采用NaOH熔融水热合成法和NaOH溶液水热合成法合成了沸石。利用X射线图谱、FT-IR图谱和Cr6+吸附实验探讨了样品的结构及吸附性能。结果表明,NaOH熔融水热合成法合成的为Na-A型和SOD型沸石混合物,NaOH溶液水热合成法合成的为Na-P型和SOD型沸石混合物;2种合成方法对Cr6+的吸附率相差不大,考虑到合成的成本,选用NaOH溶液水热合成法;随着NaOH溶液浓度的增加,产品对Cr6+的吸附率增大,当NaOH溶液浓度为8mol/L时,吸附率可达到89.1%。
- 刘艳辉薛向欣宋海
- 关键词:沸石水热合成油页岩渣
- 生态化利用油页岩制备白炭黑和氧化铝被引量:17
- 2008年
- 利用油页岩为原料,首先采用碱溶-沉淀法制备了白炭黑,降低了油页岩中的SiO2的含量,具体工艺条件为:NaOH/SiO2(物质的量)=4,水/油页岩(质量)=1,100℃,6h,粒径≥0·15mm。然后采用酸浸法,制备了γ-Al2O3,降低了油页岩中的Al2O3和Fe2O3的含量,具体条件为:酸浸液中用NaOH溶液调整到pH=12·0,过滤分离,再用HCl调整溶液pH=6·0,使Al2O3和Fe2O3完全分离。最后得到了含量为71·6%的干酪根,并经FT-IR验证。
- 李勇冯宗玉薛向欣贺燕乔桂波
- 关键词:油页岩白炭黑氧化铝生态化利用
- 油页岩渣制备微晶玻璃和微晶泡沫玻璃
- 以油页岩渣为主要原料,经1250℃熔融90 min,制备了基础玻璃。以2%TiO与1%PO为复合晶核剂,经850℃核化100min,980℃晶化80min 的热处理,制备出主晶相为钙铁透辉石,次晶相为钙长石的微晶玻璃。以...
- 李勇冯宗玉薛向欣杨合
- 关键词:油页岩渣微晶玻璃微晶泡沫玻璃
- 文献传递
- 利用油页岩渣制备微晶玻璃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 2007年
- 利用油页岩渣探索制备微晶玻璃的配方,使油页岩资源得到综合利用。在分析油页岩渣成分的基础上,参照CaO-Al2O3-SiO2系统相图,确定微晶玻璃配方,并确定晶核剂的种类和用量。运用DTA,XRD,SEM等方法研究了微晶玻璃的晶化制度、析出晶相。微晶玻璃的最佳工艺制度:核化温度为850℃,保温2h,升温速率控制在4℃/min;晶化温度为975℃,保温2h,升温速率控制在6℃/min。微晶玻璃主晶相为钙铁透辉石Ca(Mg,Fe)Si2O6,次晶相为硅灰石,两者相互交织,微晶玻璃具有良好的理化性能。对微晶玻璃的主要性能做了测试,性能优于同类的大理石、花岗岩材料。
- 冯宗玉薛向欣李勇
- 关键词:油页岩渣微晶玻璃
- 油页岩渣微晶玻璃的晶化过程被引量:4
- 2008年
- 以油页岩渣为主要原料制备微晶玻璃,利用DTA、XRD、SEM及FT-IR等技术对微晶玻璃的晶化过程和微观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的热处理条件下可以以基础玻璃制备出主晶相为钙铁透辉石,次晶相为钙长石的纤维状结构的微晶玻璃;最佳的热处理工艺为:850℃核化100 min,980℃晶化80 min;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红外吸收带发生明显的分裂;玻璃结构中的[AlO4]向[AlO6]转化;网络结构中的钛离子逐渐转变为六配位,形成微晶相——钛酸镁和钛铁晶石,为晶体的生长提供非均匀形核位置。
- 李勇冯宗玉杨合薛向欣
- 关键词:油页岩渣微晶玻璃晶化过程
- 利用油页岩渣制备氧化铝和白炭黑被引量:21
- 2008年
- 以油页岩渣为原料,分别用酸浸法和碱溶法制备了氧化铝和白炭黑。讨论了焙烧活化作用、酸浸温度、盐酸用量以及酸浸时间等对氧化铝提取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油页岩渣不需活化可以直接采用酸浸法制备氧化铝,最佳工艺条件为:酸浸温度100℃、酸浸时间2.0h、盐酸/油页岩=40.0mL/15.0g;氧化铝提取率为90.6%,纯度为91.7%。探讨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以及碱浓度等对白炭黑提取率的影响,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100℃、反应时间6.0h、NaOH浓度为6mol/L;白炭黑提取率为80.5%,纯度为95.9%。灰渣剩余量不到原来的5%,达到了油页岩渣生态化利用的目的。
- 冯宗玉李勇薛向欣贺燕刘平先
- 关键词:油页岩渣氧化铝白炭黑矿产综合利用
- 油页岩渣制备沸石及其吸附Cr^6+性能被引量:12
- 2008年
- 系统研究了油页岩渣合成沸石过程中NaOH浓度、熔融温度、晶化时间、晶化温度对沸石生成及其Cr6+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NaOH浓度和晶化时间主要影响沸石的种类;沸石对Cr6+的吸附率随其制备的熔融温度、晶化时间、晶化温度的增加有增大的趋势,但随NaOH浓度降低而增加;沸石对1mg/L含铬模拟废水中Cr6+的最大吸附量为1.120mg/g,吸附率达到89.6%.考虑到成本,最佳合成条件为:NaOH浓度4.6mol/L,熔融温度400℃,晶化时间72h,晶化温度140℃.
- 刘艳辉薛向欣宋海
- 关键词:沸石水热合成油页岩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