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资源环境地理信息技术教育部
- 作品数:130 被引量:880H指数:15
- 相关作者:李金平王启名潘梅娥更多>>
- 相关机构:云南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昆明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 1998—2009年洞里萨湖流域湿地时空变化特征研究被引量:6
- 2019年
- 以洞里萨湖流域湿地为研究区,利用1988年、1991年、1995年、2005年、2007年、2009年6期Landsat TM影像数据,采用全局空间自相关和空间转移矩阵,对洞里萨湖流域湿地格局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洞里萨湖流域湿度指数的全局Moran’s I值为0.789~0.831(P<0.01),呈显著的正空间自相关,但空间集聚程度呈现下降趋势,降速为每年0.52%。6个时期洞里萨湖流域湿度指数呈现下降趋势,降速为每年0.02%,其中2007年全区湿度指数最低。在空间上,湿度指数由内向外呈现“高—低—高”的分布特征,植被性湿地从1988年的18 580.21 km^2减少为2009年的18 435.24 km^2,非植被性湿地从1988年的3 739.64 km^2减少为2009年的3 510.50 km^2,洞里萨湖流域大面积的植被砍伐对1998—2009年湿地面积的减少有重要影响。该研究可为洞里萨湖流域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 赵桔超杨昆朱彦辉段国辉
- 关键词:湿地空间自相关缨帽变换
- 融合边界信息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分割优化算法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针对目前区域分割算法获取的区域边界与真实地物边界不一致问题,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地物内具有均质性和地物间边缘信息突出的特点,提出一种融合边界信息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分割优化算法。方法首先采用Canny算法对遥感影像进行边缘提取并进行边缘连接处理,产生闭合边界;然后将边界与初始分割结果进行融合处理,获得新的分割结果;最后在闭合边界约束下,基于灰度相似性准则对新的分割结果进行区域合并,获得优化后的最终分割结果。结果采用本文提出的分割优化算法对Mean Shift算法和eCognition软件获得的分割结果进行优化处理,优化后的分割结果与初始分割结果相比正确分割率(RR)平均提高了4%,验证了本文算法的有效性。结论该优化算法适用性广,可优化基于区域、基于边界和基于聚类等多种分割方法,同时该算法既能保持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分割的区域完整性,又能保持地物边缘细节特征,提高了分割精度。
- 楚森森洪亮陈杰邓敏杨昆刘纯
- 关键词:高分辨率影像影像分割
- 基于GPS观测数据的云南地区地壳形变特征研究被引量:4
- 2017年
- 利用1999~2013年间多期GPS观测数据,将云南地区分为5个活动块体,研究区域现今水平运动特征、应变特征以及各块体的运动特征,反演主要活动断裂带的走滑速率。结果表明,区域水平运动具有北强南弱的特征,小江断裂带、红河断裂带对云南地区构造活动具有明显控制作用,改变了断裂带两侧的运动特征;区域应变具有明显的差异,西部以拉张应变为主,东部小江断裂带周边地区拉张和挤压应变均衡且为强应变区,滇东地区应变较小;各块体运动方向与速率存在差异,滇东块体为逆时针旋转,其余块体顺时针旋转;基于块体模型反演的主要断裂带的走滑速率与地质方法获取的走滑速率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 孙云梅李金平
- 关键词:GPS活动块体地壳形变走滑速率
- 基于改进稳定映射法的云南省土壤侵蚀强度变化轨迹及其驱动因素
- 2025年
- [目的]揭示云南省1990—2022年土壤侵蚀强度的变化轨迹,分析其变化类型及驱动因素,为制定有效的土壤侵蚀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RUSLE模型定量评估云南省土壤侵蚀强度状况,并引入年际变化速率捕捉其动态特征;采用改进的稳定映射法(STD),结合变化速率和变化频率,识别土壤侵蚀强度变化轨迹类型;利用随机森林模型分析驱动因素的贡献度,并比较不同轨迹类型分区的驱动因子特征。[结果]1)云南省土壤侵蚀年际变化趋势以基本稳定为主,大幅减少和大幅增加区域面积变化显著;2)土壤侵蚀强度变化轨迹呈显著空间分异,周期型轨迹占比最高(53.90%),其次为非连续阶梯型(14.78%)和波动型(14.08%);3)降水、坡度、人口密度、GDP和植被覆盖度是影响土壤侵蚀强度轨迹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贡献度分别为17.92%、14.56%、12.52%、12.67%和9.41%;4)不同轨迹类型分区的驱动因素存在差异,周期型轨迹和非连续阶梯型轨迹分区降水量和坡度较大,阶梯型轨迹分区农田覆盖比例高、森林覆盖比例低。[结论]云南省土壤侵蚀强度的轨迹变化特征显著,驱动机制具有空间异质性。因此,土壤侵蚀防治策略应体现区域差异化和针对性,并针对不同区域的特点采取因地制宜的措施。基于变化速率的STD轨迹分区方法可有效刻画土壤侵蚀的动态变化过程,为土壤侵蚀的监测、预警和分区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 马岽玲彭双云黄帮梅张瑞李婷
- 关键词:土壤侵蚀强度
- 1990—2019年石漠化区耕地时空特征及成因分析——以富源县为例被引量:6
- 2022年
- 针对石漠化区耕地变化研究存在时间、空间尺度有限的问题,本文以富源县为例,基于1990、2000、2010和2019年4期的Landsat遥感数据,应用多特征与随机森林相结合的分类方法提取耕地,运用耕地覆盖度、耕地类型转化、坡度分区统计分析了近30年(1990—2019年)耕地时空变化特征,并讨论了耕地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1990—2019年富源县耕地面积呈先增加(1990—2010年)后减少(2010—2019年)的态势;耕地面积主要来源和转化类型均以林地和草地为主,林地最多;主要分布在北部5个石漠化面积较少的乡镇,以缓坡区为主;耕地覆盖度呈现低-高-低的过程,陡坡区耕地变化率在不同时段差异明显。近30年富源县耕地变化是在石漠化独特的地理环境下,由人口、经济、政策、交通等因素共同作用而形成的。本文的结论可为评估石漠化区域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提供数据支撑。
- 王丽蒙王加胜杨昆王志敏粟凡婕陈鑫亚
- 关键词:耕地
- 基于遗传优化神经网络的多源遥感数据反演土壤水分被引量:7
- 2019年
- 为快速反演较高精度土壤水分,提出用遗传算法优化后的神经网络辅以多源遥感数据的方法进行地表土壤水分反演。首先建立4层神经网络并用遗传算法优化此网络,之后以雷达数据不同极化(VV、VH、VH/VV)的后向散射系数、雷达入射角、光学数据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以及高程数据作为网络的输入,土壤水分数据为输出,对网络进行训练与仿真,再运用地表实际测量数据与反演数据做对比验证。结果表明:反演结果与实际测量数据相关性良好,R2可达0. 79。采用遗传算法对神经网络优化的土壤水分反演方法可行,且添加光学数据等辅助数据后土壤水分反演效果更优,为多源遥感土壤水分的协同反演研究提供新思路。
- 关韵桐李金平
- 关键词:土壤水分多源遥感数据神经网络
-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分割方法研究被引量:11
- 2014年
- 在遥感应用分析中,遥感影像分割是低层影像处理和中高层影像分析和理解的桥梁,是实现遥感影像信息自动提取的关键步骤,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大量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出现,传统基于像素的影像处理方法已不能适应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者们提出了面向对象影像的分析方法,而面向对象影像分析方法的关键就是影像分割,影像分割精度直接影响着高分辨率遥感信息提取和目标识别的精度。首先给出一般图像分割方法的综述;然后分析和总结了当前主要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分割方法,着重阐述了均值漂移、分形网络进化、马尔科夫随机场等分割方法的特点和研究现状;最后,对高分辨率遥感应用分析中影像分割方法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讨论与展望。
- 刘纯洪亮楚森森
- 关键词:高分辨率遥感影像
- 基于模糊形状上下文与局部向量相似性约束的配准算法被引量:5
- 2020年
- 非刚性点集配准研究是模式识别领域的一项重要基础研究.本文在当前流行的非刚性点集配准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两个主要贡献:1)模糊形状上下文(Fuzzy shape context, FSC)特征;2)基于局部向量特征的局部空间向量相似性约束项.本文首先进行基于特征互补的对应关系评估,在这一步骤中定义了模糊形状上下文特征,然后基于模糊形状上下文特征差异和全局特征差异设计了特征互补的高斯混合模型.其次,进行基于约束互补的空间变化更新.在这一步骤中,定义了局部向量特征,建立了局部空间向量相似性约束项.本文算法通过使用特征互补的高斯混合模型进行对应关系评估,并将配准问题转化为可以用期望最大化(Expectation maximization, EM)算法解决的参数优化问题,通过创建包含局部空间向量相似性约束项的能量方程优化了空间变换更新.本文首先测试了模糊形状上下文特征的检索率,然后采用公开数据集测试了算法在点集配准与图像配准的性能.在与当前流行的十种算法的对比实验中,本文算法均给出了精确的配准结果,并在大部分实验中精度超过了当前流行算法.
- 马新科杨扬杨昆罗毅
- 关键词:高斯混合模型
- 基于双特征的丘陵山区耕地低空遥感图像配准算法被引量:2
- 2018年
- 针对丘陵山区耕地小型无人机航拍图像(低空遥感图像)中的尺度变化、几何畸变、图像重叠等问题,提出了基于双特征的丘陵山区耕地低空遥感图像配准算法。该算法鉴于丘陵山区耕地背景环境复杂、光照因素等影响,采用尺度不变特征SURF算法提取了遥感图像的特征点,并构建了能够稳健描述航拍图像几何特征的双特征描述子;在此基础上,以高斯混合模型(GMM)为核心,结合2个单一特征差异描述子(基于欧氏距离的全局特征和基于和向量的局部特征)构造的双特征描述子,得到了能够同时通过2种特征进行对应关系评估的双特征有限混合模型(DFMM),并通过再生核希尔伯特空间(RKHS),基于高斯径向基函数(GRBF)对待配准图像进行了全局与局部结构双约束的空间变换更新。为了验证本文算法的可行性及其性能,采用小型无人机航拍的丘陵山区坡耕地多视角遥感图像开展了实验,将本文算法与SIFT、SURF、CPD、AGMReg、GLMDTPS及PRGLS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不仅在不同坡度的坡耕地航拍图像多视角配准过程中,均具有较好的鲁棒性,也适用于部分复杂地形小型无人机航拍的多视角遥感图像配准。
- 宋飞宋飞杨扬杨昆毕东升
- 关键词:图像配准小型无人机有限混合模型
- 滇中地区水资源承载力时空变化及驱动因素分析
- 2025年
- 滇中地区水资源承载力的时空动态变化及其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一直是影响滇中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从社会、经济、生态三方面选取20个指标,采用熵值法确定各指标权重,构建滇中地区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模型,进行时空变化分析,并通过因子分析识别主要驱动力因素。结果显示,2008—2018年滇中地区综合评价指数总体呈下降趋势,表明水资源承载力逐渐转好;昆明市主城区、玉溪市和楚雄彝族自治州部分县市水资源承载力超载明显,而昆明市北部和曲靖市水资源承载力适宜性较好;城市化、人均GDP等社会经济因素和森林覆盖率、年降水量等自然因素是滇中地区水资源承载力的主要驱动力;植被覆盖率、年降水量和生态用水率属于正向驱动因素,城镇化率、人均GDP、单位耗水生产量、人均有效灌溉面积和人均用水量为负向驱动因素。分析结果充分说明滇中地区需要进一步优化水资源配置、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以实现滇中地区可持续发展。
- 付浩东洪亮
- 关键词:水资源承载力驱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