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学校德育研究中心

作品数:109 被引量:245H指数:7
相关作者:王一凡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华东师范大学“生命·实践”教育学研究院湖北大学教育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哲学宗教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9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1篇文化科学
  • 10篇政治法律
  • 4篇哲学宗教
  • 3篇艺术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社会学

主题

  • 42篇教育
  • 18篇德育
  • 14篇道德
  • 14篇教师
  • 10篇文化
  • 8篇社会
  • 8篇儿童
  • 8篇班主
  • 8篇班主任
  • 6篇主义
  • 6篇班级
  • 5篇师专
  • 5篇专业伦理
  • 5篇价值观
  • 4篇学校德育
  • 4篇人民
  • 4篇涂鸦
  • 4篇教师专业
  • 4篇教师专业伦理
  • 3篇导师

机构

  • 94篇华中师范大学
  • 13篇学研究院
  • 11篇华中科技大学
  • 4篇中南财经政法...
  • 2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东北师范大学
  • 1篇华南师范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湖北大学
  • 1篇中国教育学会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宜都市教学研...
  • 1篇汉口学院
  • 1篇武汉纺织大学
  • 1篇中国伦理学会
  • 1篇共青团中央
  • 1篇武汉亿童文教...

作者

  • 14篇杜时忠
  • 7篇李牧川
  • 5篇程红艳
  • 4篇王一凡
  • 3篇付辉
  • 3篇李伟
  • 2篇王一凡
  • 1篇黄恒忠
  • 1篇王一凡
  • 1篇周小李
  • 1篇唐彰新
  • 1篇张添翼
  • 1篇杨坚
  • 1篇毕甸
  • 1篇陈光全
  • 1篇曹树真
  • 1篇卢旭
  • 1篇岳伟
  • 1篇王一凡
  • 1篇王一凡

传媒

  • 12篇中国德育
  • 9篇班主任
  • 8篇中小学德育
  • 8篇新班主任
  • 7篇少年儿童研究
  • 6篇教育伦理研究
  • 4篇湖北教育
  • 4篇教育研究与实...
  • 3篇人民教育
  • 3篇现代大学教育
  • 3篇中国教育科学...
  • 2篇中国教育学刊
  • 2篇教育学术月刊
  • 2篇教师教育论坛
  • 1篇教育发展研究
  • 1篇福建教育
  • 1篇北京教育(普...
  • 1篇教育研究
  • 1篇课程.教材....
  • 1篇中国远程教育

年份

  • 4篇2025
  • 9篇2024
  • 9篇2023
  • 10篇2022
  • 9篇2021
  • 7篇2020
  • 10篇2019
  • 5篇2018
  • 6篇2017
  • 14篇2016
  • 5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10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源于桂子山的主体教育(一)
2024年
源于桂子山的主体教育,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王道俊、郭文安、旷西模先生等为代表的诸多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者提出的教育理论。主体教育研究注重与实践相结合,在荆门市东宝区象山小学等学校深入开展了主体教育实践,在湖北省乃至我国基础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深远的影响。主体教育,聚焦人的主体性发挥,强调师生主体性和教育自身的主体性(相对独立性),不仅回应了现代教育主体立场的时代呼唤,而且彰显了教育学人的主体担当。从主体到主体性,主体教育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价值观、在主体参与和交往中实现发展的教育过程观、以评价促进人的发展的教育评价观、培养社会历史活动主体的教育目的观。在二十一世纪基础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当下,对主体教育进行系统、全面的总结反思,将为我省乃至全国基础教育公平而高质量的发展提供范例与借鉴。
王一凡王一凡
关键词:基础教育改革教育目的观教育价值观
论教师良知在教育改革中的作用与实现
2020年
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与此相应的教育发展处于人民日益提升的教育需求与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不充分的之间的矛盾。"择校热""学区房""高考改革"等教育公平、教育质量问题逐年上演。教育不平等已演化为社会的不平等。伴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快速转变,原有的转变观念、制度建设的"双轮驱动"模式①已不再适应于当前的教育发展,教育改革进入了"四轮驱动"时代。
季轩民
关键词:教育质量问题教育资源分配教育不平等择校热双轮驱动
从《战狼Ⅱ》热映谈爱国被引量:2
2017年
2017年的夏天,一部国产影片《战狼Ⅱ》把国人的爱国主义热情推向高潮。人们对祖国的感激、热爱乃至膜拜,就像剧中的主角吴京手擎高高飘扬的国旗一样,热烈、激昂、豪情满怀。《战狼Ⅱ》的票房一路飘红,连连刷新国内多项票房纪录,创造了国产电影的奇迹,也让国人的爱国主义热情节节高涨。
杜时忠
关键词:爱国主义国产影片国产电影票房主角
儒家“群己”观在当代德育中的变迁——以德育教材为中心的考察
2024年
不可否认的是,以儒家价值观为核心的中国传统价值体系在当今中国社会依然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术界和社会大众关于这一问题的考察似乎也十分明了。然而以儒家价值体系为核心的中国传统价值观念在历经两千多年沧桑后其面貌早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此处的疑问在于,这些价值观念在现代社会中究竟产生了何种变化?又如何影响现代社会?
姜子豪刘潞
关键词:儒家价值观德育教材当代德育
论德育的合力立场
2017年
学校德育实效性低的根本原因是学校德育没有形成合力。学校德育没有形成合力的表现有学校德育专门化、德育"学校中心化"、德育构成条块化。基于此,我们提出德育的合力立场:全域合力、全员合力、全程合力。德育的合力立场对中国德育改革具有三重意味:协调好学校德育、家庭德育和社会德育三者之间的关系,构建"全域德育体系";树立"每一位教职员工都是德育工作者"的德育理念,构建"全员德育体系";打破"教书"和"育人"的事务性分割,加强学校内部德育要素的融合与整体提升,构建"全程德育体系"。
付辉
为学生的成长打点人生幸福的行囊——“江城”德育掠影
2013年
武汉,黄鹤故里,白云之乡。 长江携着中国第一大河的雄姿浩荡西来,汉水带着秦岭太白的神韵相约而至,长江、汉水交汇,形成了汉口、汉阳、武昌三镇鼎立的格局。湖泊星罗棋布,武汉因此有着“百湖之城”的美誉;九省通衢,高铁开通武汉将成为中国四小时经济圈中心;两江交汇,这种融汇与博大,折射出教育的多元与开放。
王一凡
关键词:德育经济圈长江
教育制度和教育政策的伦理属性及其实现被引量:4
2017年
教育制度与教育政策是国家治理教育的政治行为,是国家协调、裁量、化解、解决教育利益与教育冲突的行动准则、行为规则,具有伦理属性。伦理要求是伦理属性的具体展开,包括主体伦理、内容伦理和程序伦理。毋庸讳言,我国的教育制度与教育政策存在多方面的伦理困境。把伦理要求变成伦理现实,需要多方面的伦理保障。
杜时忠张添翼
关键词:伦理要求
一凡涂鸦
2016年
王一凡
关键词:涂鸦
从经典诵读走向知行合一被引量:1
2016年
国学经典承载的社会关爱、家国情怀等传统精神应为学生所理解、认同、践履、笃行。经典诵读要走向知行合一,须经过理解记诵、学问思辨、自我省察和事上磨练四个阶段。
程红艳范仕菊
关键词:传统文化教育经典诵读知行合一功过格
加速赛道上的自我迷失与重建:一项关于精英大学学子的网络民族志研究
2025年
考入精英大学却自认“five”(废物),这种蕴含内在矛盾的自我评价在高校学生中的流行,揭示了一个以“985five”为标签的精英大学学子群体及其自我迷失困境的客观存在。对该群体的考察有必要突破常用的阶层视角,将其置于现代性背景下予以更具普遍意义的反思。社会加速批判理论适用于探讨“985five”群体自我迷失表征、原因及自我重建策略。以此理论为视角的网络民族志研究发现,“985five”群体自我迷失体现为自我认知、自我选择以及自我设定的忙碌、盲目和茫然;加速逻辑主导下所产生的绩效崇拜、量化至上以及时间匮乏,是致使其陷入自我迷失的原因。该群体的自我重建需要超越“唾弃浪费时间”的文化规制、实现包容休闲文化的再塑,更有赖于共鸣关系的建立以及对大学人文教育价值的重申。
周小李王翅
关键词:自我自我迷失自我重建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