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蚕桑学院
- 作品数:52 被引量:198H指数:9
- 相关作者:金秀珏周天强更多>>
-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蚕蜂科学系浙江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蚕学系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江苏省教委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 桑蚕吐丝能力和茧质与营茧温度的关系被引量:1
- 2000年
- 试验结果表明 :营茧中以适宜范围内的偏高温度 ( 2 4~ 2 8℃ )保护 ,桑蚕吐丝量多 ;低温对桑蚕吐丝能力的影响 ,以在营茧后期影响最为显著 ;在营茧的前、中期给予适宜温度 ( 2 4℃ ) ,后期增高温度 ( 2 8℃ ) ,则比 2
- 李瑞章伯元王建南王开荣张建芬
- 关键词:桑蚕茧质蔟中管理
- 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p35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分析被引量:5
- 2000年
- 对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苏州株 (BmNPVsu)p35基因的序列分析表明 :BmNPVsup35编码序列为 897nt,编码 2 98aa。同源性分析表明 :BmNPVsup35与BmNPVT3、AcNPV、SlNPV在核苷酸水平上同源性分别为 99.5%、95.1 %、89.3% ,在氨基酸水平上的同源性分别为 98.7%、89.4 %、76.4 % ,显示了杆状病毒p35基因在进化上的保守性。BmNPVT3中位的N14 6、S2 0 2 、E2 0 4 、K2 4 4 ,在BmNPVsu中分别被G、N、Q、N取代 ,BmNPVT3中S2 2 2 ,在BmNPVsuP35中发生了缺失。
- 贡成良薛仁宇曹广力
- 关键词: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P35基因核苷酸序列
- 浅谈江苏省第五代蚕品种的形成及其种性保持被引量:1
- 1999年
- 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几代家蚕遗传育种工作者的辛勤努力,完成了江苏省四次大的蚕品种更新,并且第五代新蚕品种已经基本形成,正在逐步推广之中,第五代蚕品种能否充分发挥优势,能否在较长的时间内为江苏省蚕丝生产提供优质蚕茧,是摆在江苏省蚕桑科技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课题。
- 司马杨虎徐世清郑必平陈息林
- 关键词:蚕品种品种性状农村中试茧层率出丝率
- 关于推行省力化养蚕技术体系的探讨
- 蚕业起源于我国,迄今至少已有5000多年的悠久历史.自古以来,蚕业是我国传统的农副业骨干产业,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改革开放以来,蚕业在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中仍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蚕丝以其独特的优良性状,被...
- 姚祥
- 关键词:省力化养蚕技术条桑育小蚕人工饲料育
- 文献传递
- GST、6×His融合表达杆状病毒转移载体的构建被引量:2
- 1998年
- 将pGEX-3X中由血吸虫(Schistosomajaponicum)编码的26kD谷胱甘肽转移酶基因Sj26和凝血因子Xa凝血酶位点引入到BacPAK8构建了融合表达杆状病毒转移载体BacSj26;将28kD的谷胱甘肽转移酶基因通过PCR突变消除终止密码后,引入BacPAK8构建了融合表达转移载体BacGST28。将P(MFHT)中的6×His序列克隆进BacPAK8,从而构建了6×His融合表达转移载体BacHis。这些融合表达转移载体的构建,为表达产物的一步纯化奠定了基础。
- 贡成良张传溪金伟吴祥甫
- 关键词:谷胱甘肽转移酶杆状病毒
- 桑粉虱天敌—长跗浆角蚜小蜂的调查初报被引量:6
- 2002年
- 通过多年的田间调查和研究 ,发现一种新的桑粉虱天敌———长跗浆蚜小蜂。该虫体细小 ,主要寄生桑枝第 3~ 7叶位上的桑粉虱幼虫 ,7月底至 9月中下旬田间寄生率达 2 5 5 %~ 81 4 % 。
- 王卫明李晋南堵鹤鸣钮菊林杨勤标朱芬娣
- 关键词:桑粉虱天敌桑园害虫
- 桑树生长与合理采桑模拟研究
- 2000年
- 经过调查证实全年桑树的自然生长符合LOGISTIC生长方式 ,据此可把桑树鲜物质生长过程分为快速增长期、产量形成期和生长平衡期。为获得最大产量 ,提出尽早进行夏伐和疏芽定条 ,减少夏蚕饲养量 ,平衡秋蚕饲养比例 ,适当提前饲养秋蚕 ,并根据不同生长阶段桑树补偿能力的大小 ,确定病虫防治指标。
- 王建新堵鹤鸣
- 关键词:桑树蚕作病虫防治
- 家蚕不受精卵的发生及其防止被引量:1
- 1999年
- 司马杨虎徐世清虞晓华周美莲
- 关键词:家蚕不受精卵选育蚕种
- 复配TAAL对家蚕微粒子病的治疗被引量:5
- 2000年
- 2龄起蚕人工感染家蚕微孢子虫后,进行药物治疗,结果表明:同样浓度的TAAL的治疗效果优于多菌灵,用乳化剂801复配后的TAAL,其治疗效果更加明显。不同治疗时期复配TAAL的疗效明显不同,感染后72小时施行治疗则体现不出治疗作用。5龄起蚕感染微孢子后,用复配TAAL进行治疗,其母蛾带毒率降低30%左右。4龄起每日添食复配TAAL对原蚕的生长发育、茧质无不良影响。
- 贡成良朱军贞潘中华曹广力薛仁宇
- 关键词:家蚕微粒子病药物治疗疗效试验
- 中国蚕品种输出东南亚国家技术方案研究被引量:1
- 2000年
- 在马来西亚砂拉越州研究了中国蚕品种、日本蚕品种和泰国蚕品种的生产特性。日本蚕品种有高产优质的生产潜能 ,但抗逆性比较差 ,难以饲养成功 ;泰国蚕品种抗逆性较强 ,但产量低、质量差 ;中国蚕品种抗逆性和产质量两方面有很好的兼顾性 ,适合当地及类似的东南亚国家滨海蚕区饲养。中国蚕品种与日本和泰国品种相比 ,蚕茧单产分别高出 31.5 %和 6 8.6 % ,孵化率分别高出 6 .5 %和 - 0 .6 % ,饲养头数结茧率分别高出 17.8%和 36 .6 %。针对东南亚国家的气候特点和农场养蚕形式 ,制定并实地检验了控制给桑量、减少用药量、全龄不分批、 3龄后不除沙、见熟蚕后使用催熟剂的高效饲养技术。该技术比日本技术饲养单位蚕种用工节约 4 9.2 % ,生产单位蚕茧节约用叶 19.1% ,用叶水平已经处于国内外最好水平。
- 徐世清陆小平沈卫德陈息林韩益飞郑必平
- 关键词:蚕品种饲养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