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大学宁夏光伏材料重点实验室
- 作品数:66 被引量:152H指数:6
- 相关作者:张伟万朔杨翠李岩刘霄霞更多>>
- 相关机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广西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北京工业大学应用数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理学金属学及工艺电气工程更多>>
- M_2NO(M=Sc-Zn)团簇的基态结构、电子态和频率研究
- 2016年
-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的B3LYP方法,计算并确定了M_2NO(M=Sc-Zn)的基态结构、电子态和频率.计算结果和已有的相关实验或计算结果基本一致.随着元素周期表从左向右,基态结构M_2NO的N-O伸缩振动频率逐渐增大,而N-O键长逐渐减小,NO与M2相互作用削弱了M-M键.
- 聂静李瑞杰
- 关键词:基态
- 玻璃纤维/环氧乙烯基酯树脂复合材料的层间增韧及其低温下低速冲击性能被引量:8
- 2021年
- 采用真空辅助成型工艺(VARI)制备了四种无纺布(聚酰胺(PA)、聚氨酯弹性体橡胶(TPU)、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共聚酯(PEs))层间改性的玻璃纤维/环氧乙烯基酯树脂(GF/EVER)复合材料层合板。在温度为20℃下进行落锤冲击实验,对比分析了不同层间改性的GF/EVER复合材料层合板的低速冲击响应特性和抗冲击性能;利用超声C扫描和SEM分析了其冲击损伤机制。通过对复合材料层合板的冲击损伤面积、凹坑深度、最大接触力、冲击后剩余压缩强度(CAI)值的对比分析可知,经TPU和PEs无纺布层间改性的GF/EVER复合材料抗冲击性能较佳。不同的无纺布和基体树脂生成的界面相与纤维的结合程度不尽相同。层间改性的GF/EVER复合材料的冲击损伤机制为冲击正面表层基体树脂的开裂,其内部的分层和冲击背面的分层劈裂或纤维断裂;同时,进一步研究了经TPU和PEs改性的GF/EVER复合材料在低温下(-100℃和-45℃)的低速冲击性能,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降低,GF/EVER复合材料的冲击损伤面积随之增大,CAI值随之减小,这可能是GF/EVER复合材料在低温下层间残余热应力和基体树脂脆化效应综合作用的结果。
- 康少付李进马鹏周少雄韩耀璋张博明
- 关键词:层间增韧低速冲击
- 基于石墨烯电极的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光学减反层的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石墨烯薄膜具有低阻且在可见光谱区具有高透过率,可应用于聚合物太阳能电池透明电极。本文基于时域有限差分分析方法(FDTD),研究了石墨烯太阳能电池的反射损耗及光吸收特性,并通过在玻璃基板与石墨烯间添加氧化镍层(Ni O)进行光学减反射。理论分析表明:优化的Ni O/石墨烯透明电极结构,能够成为氧化铟锡(ITO)的良好替代电极。
- 李国龙钟景明王立惠李进何力军
- 关键词: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石墨烯时域有限差分光学吸收
- 氧化锆及钼金属热场对蓝宝石泡生法的影响被引量:1
- 2016年
- 蓝宝石晶体以优越的综合性能被广泛用于军事及半导体衬底材料领域。泡生法是制造大尺寸蓝宝石晶体的主要方法,但其传统热场结构的低效率制约了晶体直径的增加。基于氧化锆陶瓷和钼金属材料设计了新型层状热场,并实验考察它们不同的内外组合形式对蓝宝石晶体生长过程中保温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热场结构以氧化锆陶瓷内置、钼金属外置进行组装时可有效降低电能损耗;基于新型热场蓝宝石晶体生产良率高达81%,表明所设计热场的合理性。
- 朱博李进高忙忙杨轶涵
- 关键词:蓝宝石泡生法氧化锆
- 热气温度对热塑性复合材料自动铺放工艺温度场的影响
- 热塑性复合材料以韧性好、成型速度快和耐疲劳等优点在航空航天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制件成本对其应用具有重要影响,这取决于所用工艺方法和技术特点。复合材料自动铺放工艺以生产效率高、过程控制准确等优点受到普遍关注。本文针对自动铺放...
- 李进王长春康少付杨轶涵
- 关键词:热塑性复合材料温度场分布数值仿真
- 光伏:能源可持续到材料可持续被引量:4
- 2024年
- 可持续发展理念已经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核心.在能源可持续方面,人们努力增加可再生能源的用量;然而,太阳能光伏产业经过20余年的蓬勃发展,初期建设的光伏电站组件即将迎来“退役潮”.巨量退役光伏组件给环境带来巨大压力,光伏资源可持续2.0概念可能是解题之钥.论述退役光伏组件结构以及含有的有价元素;指出运输成本高,乙烯-乙酸乙烯共聚物(EVA)剥离难及含F背板回收污染严重等棘手问题;对退役光伏组件回收的阻碍作用.对光伏资源可持续2.0概念框架下的集装箱式源头拆解理念、超临界发泡组件背板技术、光伏硅废料提纯技术及其合金化工艺进行系统的评述.最后,基于材料2.0概念,对退役光伏组件资源化利用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可为研发更加绿色高效的退役光伏组件再利用技术,提供一定的参考.
- 陈广玉何占伟张瑞岩赵紫薇高忙忙李进李进
- 连续拉晶过程中石英坩埚内气泡的变化规律研究
- 2024年
- 针对石英坩埚在连续拉晶过程中需要长时间在温场和压力的环境下起到承载硅熔体作用的问题,提出内部的气泡变化可能会引起拉晶过程中晶棒的“断线”问题。针对石英坩埚内气泡在直拉单晶硅前后的变化规律和温度变化情况分别进行实验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使用过的试样中气泡含量高于未使用过的试样,石英坩埚在使用前后的试样中观察到φ=10~100μm的气泡较多,其中外壁φ=100~200μm的气泡明显增多,内壁的气泡在石英坩埚使用前后明显长大,侧壁、拐角和底部的气泡变化较为平均,拐角处在较高温度下约φ=200μm的气泡较多,随着拉晶过程的进行晶棒出现“断线”现象的可能增大。
- 石星宇李进何显马润王忠良
- 关键词:石英单晶硅气泡形成温度固液界面
- 西部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问题的治理研究--以宁东基地为例
- 对西部经济发展现状、能源金三角的建设和环境状况进行了分析.以宁夏宁东能源化工基地为例分析了产业发展的特点和出现的环境问题,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集中分布的电力和煤化工产业所产生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影响了宁东大气环境质量,...
- 李进
- 关键词:环境管理生态保护经济发展
- 导流筒对200mm直拉单晶硅氧含量的影响研究被引量:3
- 2013年
- 获得高品质、低成本的直拉单晶硅是太阳能发电技术大面积推广应用的关键基础之一。本文采用有限元ANSYS软件模拟直拉单晶硅中液口距(导流筒下沿与液面距离,DSM)和器盖距(导流筒伸入加热器的距离,DSH)对单晶炉内气体流场和热场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液口距的减小,气流对熔体液面上方的吹拂能力逐渐加强,有利于SiO的挥发;当液口距小于15 mm时,气流对熔体液面产生了扰动,不利于氧含量的降低。随器盖距的增加,一方面,熔体内轴向温度梯度逐渐减小,降低了坩埚底部的温度;另一方面,坩埚侧壁的温度也逐渐降低,特别是坩埚侧壁与坩埚底部结合处温度的降低,可以减少融入熔体中的氧。最终,将数值模拟的结果应用至拉晶生产中,获得了氧含量为1.10×1018atoms/cm3的大直径(200 mm)太阳能级单晶硅,并使单炉拉晶时间比未优化前缩短了12.7 h。
- 李进杨翠高忙忙庞骏敏周锐张洪岩
- 关键词:氧含量温度梯度
- 不同无纺布对玻纤/乙烯基酯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
- 2020年
- 为了改善玻纤/乙烯基酯(GF/VE)复合材料的层间性能,采用VARI工艺制备层间加入共聚酯(PEs)、聚氨酯(TPU)、聚酰胺(PA)、乙烯-醋酸乙烯基酯(EVA)无纺布的GF/VE复合材料,对其拉伸、弯曲和Ⅰ型层间断裂韧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加入PEs、TPU、PA、EVA无纺布分别使GF/VE复合材料Ⅰ型层间断裂韧性提高了142%、103%、46%、45%;加入TPU无纺布使GF/VE复合材料拉伸强度提升了6.43%,其余分别下降了2.93%、3.72%、28.67%;加入不同无纺布后弯曲强度分别下降了13%、14%、25%、60%。共聚酯和聚氨酯无纺布对GF/VE复合材料的增强、增韧效果优于聚酰胺材料。
- 马鹏李进康少付周少雄韩耀璋张博明
- 关键词:无纺布层间增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