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州中医药大学青蒿研究中心

作品数:124 被引量:310H指数:8
相关作者:林燕芳杨兆丽杨雪芹黄荣岗何一卿更多>>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寄生虫学教研室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热带病防治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8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1篇医药卫生
  • 5篇化学工程
  • 3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6篇青蒿
  • 21篇青蒿素
  • 12篇液相色谱
  • 12篇色谱
  • 12篇色谱法
  • 12篇细胞
  • 12篇相色谱
  • 12篇高效液相
  • 12篇高效液相色谱
  • 11篇液相色谱法
  • 11篇高效液相色谱...
  • 9篇疟疾
  • 9篇哌喹
  • 7篇抗疟
  • 5篇药理
  • 5篇药理学
  • 5篇小鼠
  • 5篇免疫
  • 5篇分光光度法
  • 4篇原虫

机构

  • 12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2篇广东省第二中...
  • 12篇广东省中医院
  • 9篇中山大学
  • 7篇广州中医药大...
  • 6篇广州中医药大...
  • 6篇广州医科大学
  • 5篇苏州卫生职业...
  • 5篇佛山市中医院
  • 4篇广州中医药大...
  • 2篇成都中医药大...
  • 2篇广东省人民医...
  • 2篇广州市第八人...
  • 2篇嘉应学院
  • 2篇华南理工大学
  • 2篇卫生部
  • 2篇中国中医科学...
  • 2篇中山大学附属...
  • 2篇广州市医药职...
  • 2篇广东药科大学

作者

  • 32篇詹利之
  • 20篇张美义
  • 17篇杨家庆
  • 17篇林燕芳
  • 14篇杨兆丽
  • 14篇宋健平
  • 11篇谭梅英
  • 11篇李国桥
  • 8篇何家靖
  • 7篇黄荣岗
  • 7篇吕芳丽
  • 6篇谭行华
  • 5篇谈博
  • 5篇周扬
  • 4篇朱宇同
  • 4篇郑绍琴
  • 4篇朱伟
  • 4篇邓长生
  • 4篇周娴
  • 3篇林路平

传媒

  • 1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1篇中药新药与临...
  • 6篇中国实验方剂...
  • 4篇浙江中西医结...
  • 4篇时珍国医国药
  • 4篇中成药
  • 4篇中国寄生虫学...
  • 4篇江西中医药
  • 4篇海峡药学
  • 4篇中药材
  • 3篇广东药学院学...
  • 3篇中华地方病学...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2篇湖南中医杂志
  • 2篇中国民族民间...
  • 2篇中国热带医学
  • 2篇热带医学杂志
  • 2篇Global...
  • 2篇中医学报
  • 2篇按摩与康复医...

年份

  • 5篇2025
  • 18篇2024
  • 8篇2023
  • 13篇2022
  • 12篇2021
  • 6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6
  • 8篇2015
  • 6篇2014
  • 8篇2013
  • 13篇2012
  • 6篇2011
  • 6篇2010
  • 3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7
1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健脾祛湿膏对肝郁脾虚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大鼠的作用被引量:5
2023年
目的探讨健脾祛湿膏对肝郁脾虚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大鼠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参照三因素法(母婴分离+醋酸刺激+束缚应激)复制肝郁脾虚型IBS-D模型,随机将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补脾益肠丸组,匹维溴铵组,健脾祛湿膏低、高剂量组。连续灌胃给药14 d后,评价各组大鼠粪便含水率、肠道疼痛阈值及糖水偏好值。取材后,检测各组结肠组织5羟色胺1A受体(5-HT1A)、5-HT2A受体、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RNA表达,闭锁小带蛋白1(ZO-1)、紧密连接蛋白-1(Claudin-1)和环状鸟苷酸-腺苷酸合成酶-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cGAS-STING)信号通路相关靶点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健脾祛湿膏组粪便含水率降低(P<0.05,P<0.01),肠道疼痛阈值和糖水偏好值升高(P<0.05,P<0.01),结肠组织干扰素β(IFN-β)水平、5-HT1A、5-HT2A、TNF-α、cGAS、STING mRNA和STING、TANK结合激酶1(TBK1)、p-TBK1蛋白表达降低(P<0.05,P<0.01),ZO-1、Claudin-1 mRNA和蛋白表达升高(P<0.05,P<0.01)。结论健脾祛湿膏能改善IBS-D大鼠症状,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内脏高敏感、调节紧密连接蛋白表达、调控cGAS-STING通路激活相关。
谢翔雨卢琴甘剑峰卢淑婷熊维杨惠霏何国栋黄育生唐洪梅
关键词:紧密连接蛋白
青蒿醇提物对H_(22)肝癌小鼠的抑瘤作用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观察青蒿醇提物对H22肝癌小鼠的体内抑瘤作用。方法:取H22肝癌细胞接种于小鼠右腋皮下,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5-氟尿嘧啶组(5-FU)及青蒿醇提物125 mg/(kg.d)组、500 mg/(kg.d)组,5-FU组肌肉注射给药,其余各组灌胃给药。连续给药8 d后,剖瘤称取质量,计算抑瘤率;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青蒿醇提物中青蒿素含量。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青蒿醇提物各剂量组均不同程度的抑制肿瘤生长(P<0.01),青蒿醇提物125 mg/(kg.d)组和青蒿醇提物500 mg/(kg.d)组的抑瘤率分别为54.6%、50.6%;本实验青蒿醇提物中青蒿素含量为0.02%,而在青蒿素抗H22小鼠肝癌试验中,青蒿素在剂量为10 mg/(kg.d)时,对H22小鼠肝癌已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青蒿醇提物对肝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除青蒿素以外,中药青蒿中可能存在其它的抗肿瘤成分。
裴晶何家靖朱宇同杨家庆李伟李国桥宋健平
关键词:H22肝癌抑瘤率小鼠
2023年广州与西双版纳输入性登革病毒溯源与进化变异特征分析
2024年
目的研究2023年广州和西双版纳输入性登革病毒(dengue virus,DENV)输入来源和进化变异。方法使用扩增子测序方法对14例来自广州登革热病例和66例来自西双版纳登革热病例血清样本进行测序,并根据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和分析氨基酸突变位点。结果系统发育树显示,广州DENV-Ⅰ可溯源至缅甸,DENV-Ⅱ可溯源至印度尼西亚和肯尼亚。西双版纳DENV-Ⅰ可溯源至缅甸和泰国,DENV-Ⅱ可溯源至泰国。与参考序列相比,所得80条序列中平均每条序列约700个核苷酸突变,其中约10%为错义突变。值得注意的是,C蛋白和非结构蛋白2A(non-structural protein 2A,NS2A)突变频率高于其它区域。在结构蛋白中,广州DENV毒株C蛋白和E蛋白错义突变率均显著低于西双版纳,prM蛋白错义突变率显著高于西双版纳;在非结构蛋白中,广州毒株NS1、NS2A和NS5蛋白错义突变率均显著高于西双版纳,NS3蛋白错义突变率显著低于西双版纳。结论2023年广州地区输入性DENV来源于缅甸、印度尼西亚和肯尼亚,西双版纳地区输入性DENV来源于缅甸和泰国。广州DENV毒株错义突变主要发生在非结构蛋白,而西双版纳DENV毒株错义突变主要发生在结构蛋白。
徐雨娟徐玉洁蒋梦玲张楚瑜李丽华曾芬杨淑娟马得宏盘美芳李凌华王建谭行华李锋
关键词:登革病毒突变
青蒿素哌喹片和双氢青蒿素哌喹片治疗恶性疟的随机对照试验
目的:评价比较青蒿素-哌喹(Artequick)和双氢青蒿素-磷酸哌喹(Artekin)治疗无并发症恶性疟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治无并发症恶性疟患者共103例,随机分组。Artequick组24小时给药两次,Artek...
李国桥Trieu Nguyen Trung宋健平Dang Van Phuc
关键词:恶性疟疾青蒿素哌喹随机对照试验
经典名方附子汤物质基准特征图谱及多成分含量测定研究
2024年
【目的】建立附子汤物质基准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特征图谱及多成分含量测定方法。【方法】建立附子汤物质基准特征图谱方法,并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对15批附子汤物质基准的特征图谱进行分析。分别建立附子汤物质基准中11个成分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并测定15批附子汤物质基准对应实物的干膏率。【结果】15批附子汤物质基准特征图谱的相似度均大于0.9,遴选了12个共有峰,并指认其中8个。结果显示,附子汤物质基准样品中苯甲酰新乌头原碱、苯甲酰次乌头原碱、白术内酯Ⅲ、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b1、没食子酸、芍药内酯苷、芍药苷、1,2,3,4,6-五没食子酰葡萄糖、苯甲酰芍药苷的含量分别为:0.0503~0.1911、0.0267~0.0470、0.0430~0.1276、0.5546~1.0068、0.5687~0.9795、0.9299~1.7261、1.0589~2.1184、1.4303~4.9655、6.8829~9.5111、0.0561~0.2625、0.1606~0.3690 mg/g。15批附子汤物质基准对应实物的平均干膏率为29.54%。【结论】建立的特征图谱和多指标成分测定方法准确、稳定,可为经典名方附子汤物质基准及相关制剂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潘真真徐玉洁刘嘉慧叶慧敏王振华李常青
关键词:附子汤
HPLC法同时测定黄花蒿水提浸膏中青蒿素、青蒿乙素、猫眼草黄素和猫眼草酚D的含量
2024年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同时测定黄花蒿水提浸膏中青蒿素、青蒿乙素、猫眼草黄素、猫眼草酚D的含量。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乙腈(A)-纯水(B),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8 mL·min^(-1);柱温:30℃;进样量:10μL;检测波长:210 nm。结果青蒿素、青蒿乙素、猫眼草黄素和猫眼草酚D进样量分别在1.6088~16.088μg(r=0.9999)、0.0141~0.1414μg(r=1)、0.1851~1.8509μg(r=0.9999)、0.1441~1.4414μg(r=0.9999)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n=6)分别为102.44%、97.82%、95.07%、95.55%,RSD分别为1.12%、1.44%、1.29%、1.53%。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可靠稳定、重复性好,可用于同时测定黄花蒿水提浸膏中青蒿素、青蒿乙素、猫眼草酚D、猫眼草黄素的含量。
袁诗佳郑绍琴郑绍琴邱翠雯刘瑞媚周珊宇肖飞肖飞陆小梦邓长生
关键词:黄花蒿青蒿素高效液相色谱法
青蒿中青蒿素提取工艺的优化及含量测定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优化青蒿中青蒿素的提取工艺,并为工业化提取青蒿素建立快速测定原料青蒿中青蒿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使用超声提取法,采用正交设计法优化提取工艺,制得样品溶液;含量测定采用Diamonsil 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体积比68∶32),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10 nm。结果青蒿素在1~4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59%,RSD值为1.34%(n=6)。结论本提取工艺简便易行;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适用于青蒿素工业化提取原料的质量控制。
杨家庆林燕芳詹利之张美义黄荣岗
关键词:超声波青蒿青蒿素HPLC法
基于特征图谱及指标成分优化新清毒饮颗粒的制备工艺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建立新清毒饮颗粒(蒲公英、金银花、野菊花等组成)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特征图谱及菊苣酸、甘草酸的含量测定方法,优选新清毒饮颗粒的制备工艺。方法以新清毒饮特征图谱及菊苣酸、甘草酸保留率为评价指标,通过正交试验优选新清毒饮的提取工艺,开展浓缩工艺研究;通过筛选辅料的种类和用量,开展新清毒饮颗粒的成型工艺研究,并开展3批中试研究。结果建立新清毒饮颗粒的特征图谱及菊苣酸、甘草酸含量测定方法,优选的制备工艺为加水8倍量,煎煮3次,每次1 h;80℃下减压浓缩,浸膏加入乳糖和甜菊糖苷适量,一步制粒,分装。中试规模制备的3批新清毒饮颗粒中菊苣酸、甘草酸保留率分别为(54.56±1.63)%、(54.96±1.08)%,成品率为(87.47±0.49)%,质量均一,与同批饮片制得汤剂特征图谱相似度高。结论所优选的制备工艺合理可行、重现性好,可获得与新清毒饮汤剂物质基础相似的颗粒剂。
陆小梦古玉正刘瑞媚林银慧周珊宇何欣欣肖飞张军黄新安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菊苣酸甘草酸
经典名方真武汤对大鼠血液指标和组织病理的影响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观察经典名方真武汤长期应用对大鼠血液指标和组织病理的安全性影响。方法:采用SD大鼠进行灌胃给药30 d毒性实验。按体质量和性别随机分为4组,每组32只,雌雄各半,分别为真武汤低、中、高剂量(生药16,24,36 g·kg^(-1))3个剂量组(等效于真武汤临床剂量的20,30,45倍)及1个空白组(纯净水);每天上午灌胃给药1次,连续给药30 d,停药后观察14 d;每周测量体质量和摄食量1次,并根据所称体质量更换给药量;实验期间每天进行1次一般观察;分别于给药前1 d(D_(-1)),给药后4 h(D_(0)),给药第15天(D_(14)),给药结束(D_(29))和恢复期结束(D_(43))测量大鼠心电图1次;于给药结束(D_(30))和恢复期结束(D_(44))对部分大鼠(每次64只)进行血液和各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与空白组比较,真武汤高剂量组(D_(8)~D_(35)),中剂量组(D_(13)~D_(35)),低剂量组(D_(15)~D_(33))部分大鼠出现脱毛现象,主要脱毛部位出现在项颈部。与空白组比较,真武汤中、高剂量组雌性大鼠给药D_(7)体质量明显降低(P<0.05);真武汤低剂量组在给药D_(21)和D_(29)大鼠体质量明显降低(P<0.05);真武汤中、高剂量组在给药D_(7)~D_(29)大鼠体质量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5)。与空白组比较,给药第1周,真武汤低、中、高剂量组大鼠摄食量明显减少(P<0.05);雄性大给药第1,2周,真武汤中、高剂量组大鼠摄食量和给药第4周高剂量组大鼠摄食量明显减少(P<0.05)。与空白组比较,雌性大鼠在给药D_(14),真武汤中、高剂量组大鼠心率明显加快(P<0.05);雄性大鼠在给药D_(14)和D_(29),真武汤低、中、高剂量组大鼠心率明显加快(P<0.05);雄性大鼠在给药D_(14)和D_(29),真武汤中剂量组大鼠P波时间延长(P<0.05);雌性大鼠在给药D_(14)天,真武汤中、高剂量组大鼠QRS间期延长(P<0.05);雌性大鼠在给药D_(14)天,真武汤高剂量组大鼠S波波幅明显降低(P<0.05);雄性大鼠在给药D_(14)和D_(29),真武汤
郑绍琴郑绍琴秦凯华张首亚陈颖谊王兆佳刘敏艾英徐勤周玖瑶邓长生周玖瑶
关键词:真武汤毒性试验经典名方长期毒性组织病理
广西甜茶提取物体内抗肿瘤实验研究初探被引量:11
2012年
目的探讨广西甜茶对小鼠肉瘤S180与肝癌H22移植性肿瘤的作用。方法广西甜茶以50%的乙醇提取制得提取物。分别考察提取物对小鼠肉瘤S180和小鼠肝癌H22移植瘤的作用。取肉瘤S180细胞/肝癌H22细胞分别接种于小鼠右前肢腋皮下,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环磷酰胺(CTX)组及甜茶提取物低、中、高(1、3、9 g.kg-1.d-1)3个剂量组。CTX组按20 mg.kg-1.d-1腹腔注射给药,其余各组均灌胃给药,连续给药10 d后,剥离瘤体并称质量,计算抑瘤率,观察体质量、脾脏及胸腺的变化。结果甜茶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均对小鼠肉瘤S180或肝癌H22移植瘤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高剂量组对2种瘤体的抑制作用均显著(P<0.01),且对小鼠体质量、脾脏及胸腺质量均无明显影响。结论广西甜茶提取物对小鼠肉瘤S180与肝癌H22有较明显的体内抑制作用。
黄荣岗杨家庆何家靖詹利之黄盛群刘无垢李国桥
关键词:肉瘤S180抑瘤作用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