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作品数:485 被引量:497H指数:10
相关作者:刘大波黄振云邓叶青钟洁刘少峰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45篇期刊文章
  • 118篇专利
  • 6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86篇医药卫生
  • 23篇自动化与计算...
  • 15篇文化科学
  • 4篇经济管理
  • 2篇生物学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社会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化学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94篇儿童
  • 43篇细胞
  • 31篇患儿
  • 29篇基因
  • 29篇病毒
  • 28篇手术
  • 27篇先天
  • 27篇先天性
  • 22篇新生儿
  • 20篇综合征
  • 18篇小儿
  • 18篇护理
  • 17篇气管
  • 16篇婴儿
  • 16篇术后
  • 15篇血管
  • 12篇药物
  • 12篇儿科
  • 11篇婴幼
  • 11篇婴幼儿

机构

  • 470篇广州医科大学
  • 18篇首都医科大学...
  • 16篇复旦大学
  • 16篇浙江大学医学...
  • 15篇深圳市儿童医...
  • 15篇重庆医科大学
  • 12篇南方医科大学
  • 11篇四川大学
  • 10篇中山大学
  • 10篇中山大学附属...
  • 9篇首都儿科研究...
  • 8篇上海交通大学
  • 8篇武汉大学
  • 8篇中国医科大学
  • 7篇广西医科大学
  • 7篇海南省人民医...
  • 7篇青岛大学
  • 7篇首都医科大学
  • 7篇四川大学华西...
  • 6篇哈尔滨医科大...

作者

  • 8篇郑跃杰
  • 7篇尚云晓
  • 6篇陆美萍
  • 6篇王向东
  • 6篇叶菁
  • 6篇邓继岿
  • 6篇申昆玲
  • 5篇曾明
  • 5篇魏欣
  • 5篇姜彦
  • 5篇曹玲
  • 5篇余少卿
  • 5篇许元腾
  • 5篇孙悦奇
  • 5篇孟粹达
  • 5篇杨钦泰
  • 5篇张燕
  • 5篇洪海裕
  • 4篇左可军
  • 4篇彭晓霞

传媒

  • 12篇临床小儿外科...
  • 12篇中华实用儿科...
  • 10篇国际儿科学杂...
  • 9篇中国实用儿科...
  • 9篇中华新生儿科...
  • 7篇中华儿科杂志
  • 6篇中华围产医学...
  • 6篇中国当代儿科...
  • 5篇广东医学
  • 5篇儿科药学杂志
  • 5篇中国社区医师
  • 5篇中国科技期刊...
  • 5篇中文科技期刊...
  • 5篇中文科技期刊...
  • 5篇中文科技期刊...
  • 4篇临床儿科杂志
  • 4篇中国小儿急救...
  • 4篇中华腔镜外科...
  • 4篇中国妇幼卫生...
  • 4篇妇儿健康导刊

年份

  • 115篇2025
  • 304篇2024
  • 14篇2023
  • 11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20
  • 6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3
48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儿科ICU护士患儿死亡的应对能力及其影响因素
2024年
目的了解儿科ICU护士患儿死亡应对能力的现状,为开展儿科ICU护士的死亡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3年6月至9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儿科ICU护士174名作为调查对象,年龄23~46(29.27±6.22)岁;工龄0~28(6.72±6.70)年。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和死亡应对能力量表(CDS)对护士进行问卷调查,比较护士面临患儿死亡的应对能力及影响因素。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共169名护士完成有效问卷调查。儿科ICU护士CDS中的8个维度各条目平均得分从高到低排序:生命省察能力(3.63±0.98)分、濒死处理能力(3.57±0.61)分、谈论他人死亡能力(3.54±0.60)分、死亡接受能力(3.16±1.10)分、处理哀伤能力(3.16±0.57)分、处理葬礼能力(3.12±1.05)分、死亡思考表达能力(3.04±0.68)分、谈论自己死亡能力(2.91±0.77)分。不同年龄、婚姻、宗教、工龄护士谈论他人死亡能力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接受过生死教育的护士处理丧礼能力得分[(6.39±2.12)分]高于没有接受过生死教育的护士[(5.40±1.8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管理者需关注儿科ICU护士患儿死亡的应对能力水平,采取多举措普及正确的死亡观和死亡教育课程,创建外在心理支持系统支援护士,全面提高儿科ICU护士的死亡应对能力。
叶丽彦马敬香春晓温秀兰陈秀春
关键词:儿科ICU护士
挂靠式儿童病床防撞装置
本申请提供一种挂靠式儿童病床防撞装置,涉及安全技术领域。挂靠式儿童病床防撞装置包括防撞主体、挂靠机构和定位机构。防撞主体具有相对设置的内侧板面和外侧板面,内侧板面设置为柔性面;挂靠机构安装于防撞主体的外侧板面上,挂靠机构...
关敏婷
面向学龄儿童脑智发育研究的多模态MRI脑影像序列参数与扫描规范专家共识
2025年
当代多模态MRI技术的迅速发展,为精准刻画儿童青少年脑发育规律与个体差异、揭示脑发育异常疾病的神经机制,提供了重要影像研究工具,带来了儿童脑发育影像学这一脑科学前沿方向。然而,面向学龄儿童(6~18岁)的高质量多模态MRI脑影像序列参数设置与扫描采集极具挑战性,严重阻碍了国内脑发育相关影像研究的开展与推广。为此,国内相关领域的多家权威机构和专家团队,依托科技部科技创新2030-“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重大项目“中国学龄儿童脑智队列”计划,通过调研全国30余家机构MRI设备现况,以及国际大型儿童脑发育队列研究序列参数的优缺点,共同制订了《面向学龄儿童脑智发育研究的多模态MRI脑影像序列参数与扫描规范专家共识》,以期规范国内不同规模、不同类型队列相关脑发育影像研究中的序列参数设计与扫描操作,提升儿童脑影像扫描成功率与影像质量,以及结果可比性与稳定性,推动我国儿童脑智发育基础与临床研究的整体进步。
门卫伟赵腾达黄瑞旺朱礼涛葛秋龚高浪何宏建黄楚中雷旭李淑宇刘河生刘勇卢青彭芸饶恒毅沈定刚隋婧王若思夏明睿肖雅琼严超赣尹训涛臧玉峰赵立张寒张嘉颖左西年左真涛高家红贺永
关键词:儿童脑发育磁共振成像
儿童颅缝早闭二次手术影响因素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儿童颅缝早闭手术后二次手术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神经外科于2016年3月至2023年8月采取手术治疗的儿童颅缝早闭患儿临床资料,按是否接受二次手术分成一次手术组及二次手术组。收集两组患儿性别、年龄、颅缝早闭类型、手术方式、手术时间、出血量等,并对可能导致二次手术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儿童颅缝早闭133例,其中119例接受一次手术(为一次手术组),14例接受二次手术(为二次受试组)。单因素分析提示,二次手术组患儿中单纯行颅缝切开术人数占比明显高于一次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0.0%比11.8%,χ^(2)=11.047,P=0.001);二次手术组第一次手术时年龄[7.50(3.75,10.00)个月]小于一次手术组[11(6,25)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39,P=0.017);二次手术组第一次手术时体重[6.75(6.00,8.25)kg]低于一次手术组[9(7,11)k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195,P=0.001);二次手术组第一次手术时间[120(73.75,185.00)min]少于一次手术组[190(135,245)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494,P=0.013);二次手术组患儿第一次手术出血量[100(50,200)mL]少于一次手术组[200(100,300)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374,P=0.018)。进一步的多因素分析显示,单纯行颅缝切开术可能是二次手术的影响因素(OR=4.406,95%CI 1.038-18.708,P=0.044)。结论手术是治疗颅缝早闭的有效方法。手术方式可能是患儿是否需要二次手术的影响因素,单纯行颅缝切开术可能需要接受二次手术,在制定治疗方案时应予适当考虑。
许新科林浩铭林炜郑娅启李军亮李方成
关键词:颅缝早闭外科手术再手术儿童
全程绿色通道护理在急诊小儿高热惊厥救治中的应用价值
2024年
目的探讨在小儿高热惊厥救治中展开全程绿色通道护理救治的意义。方法选择2022年9月至2024年3月期间就诊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儿科急诊收治的1095例高热惊厥患儿,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547例采用常规急救措施,观察组548例采用全程绿色通道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儿临床指标、体温情况。结果观察组退热、惊厥消失、住院、急救时间缩短,P<0.05。护理后1 h两组体温对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程绿色通道护理应用于高热惊厥患儿的护理中可稳定患儿体温,加速惊厥症状消失,改善患儿整体预后。
邝爱娣林小花周艳娜
关键词:急诊小儿高热惊厥
新生儿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特点与诊治转归
2025年
目的分析总结27例新生儿甲状腺功能亢进症(NH)的临床特点、诊治情况、预后转归。方法病例总结。收集2018年1月至2023年12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诊治的NH患儿临床资料, 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纳入NH患儿27例, 其中仅1例患儿母亲甲状腺功能正常, 其余26例母亲均有孕前或孕期甲状腺功能亢进病史;诊断时间中位数为出生12 d(4~42 d), 临床表现以心率增快(20例)、兴奋(6例)多见。16例患儿(59.26%)家属自觉无症状, 因新生儿筛查阳性召回或孕母甲状腺功能异常病史完善相关检查发现甲状腺功能亢进, 其中9例就诊时发现心率增快, 7例未发现临床症状及查体异常。20例患儿予甲巯咪唑(MMI)治疗, MMI使用时间中位数53 d(6~264 d), 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时间中位数76.5 d(44.0~209.0 d)。12例患儿甲状腺功能恢复后继续随访, 其中1例体格发育欠佳, 4例发育指标延迟, 1例前囟早闭。结论孕母的甲状腺病史对NH的诊断十分重要, 对有甲状腺疾病家族史的新生儿应积极随访, 动态监测孕母和新生儿的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 以便预测及尽早诊治NH, 防止发生不良结局。
利虹宜黄新疆毛晓健
关键词: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抗甲状腺药物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
一种单侧唇腭裂上颌截断式牵引成骨装置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单侧唇腭裂上颌截断式牵引成骨装置,针对现有技术中单纯的采用手工在口腔内进行操作的方式,一方面会存在空间较小的问题导致操作不方便的问题,另一方面,患者在牵引治疗时,需要长时间处于张口状态,...
毛喆 舒丽丽 崔颖秋 张澍 陈凯瑞 周嘉玮 陈怡 邓云帆 欧莎莉 陆燕文
新生儿先天性乳糜胸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2025年
目的总结新生儿先天性乳糜胸(CC)的临床特点,探讨保守治疗的效果并进行预后分析。方法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15年1月至2023年4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新生儿外科监护室收治的CC新生儿的临床资料,根据结局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采用SPSS 2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并应用二元Logistic回归法进行死亡风险因素分析。结果共纳入55例患儿,其中男35例,女20例;胎龄37.1(34.7,38.7)周;出生体重3250(2640,3540)g;双侧胸腔积液30例,单侧胸腔积液25例,胎儿水肿22例;产前诊断胸腔积液50例,首次诊断胎龄为31.0(26.0,34.6)周,羊水过多21例,纵隔移位18例;宫内治疗10例,奥曲肽治疗17例;胸腔积液最大单日量为31.7(12.0,62.5)mL/kg,积液消退时间为14(6,22)d,住院时间为23(12,36)d;存活44例,死亡11例。死亡组与存活组比较,在羊水过多、出生胎龄、双侧胸腔积液、胎儿水肿和Apgar评分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双侧胸腔积液和5 min低Apgar评分均是CC新生儿死亡的独立风险因素(均P<0.05)。共随访了38例患儿,随访时年龄为2.30(1.24,3.46)岁,其中1例复发,但患儿均未出现反复呼吸道感染。结论CC多见于足月儿,且以双侧积液为主,保守治疗的远期预后良好;双侧胸腔积液或5 min低Apgar评分的患儿早期死亡风险增加。
程映彭艳芬吕俊健钟微余家康林土连何秋明
关键词:乳糜胸预后
《高危新生儿分类分级管理专家共识(2023)》解读
2024年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与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联合新生儿科、儿科、儿童保健科、公共卫生、妇产科、妇幼信息等领域的专家制定发表的“高危新生儿分类分级管理专家共识(2023)”,强调从围生期开始对高危新生儿的危险因素进行分类识别和分级管理,实现贯穿围生期-新生儿期-出院后随访的高危新生儿系统化、多学科及多层级的管理模式,同时提出高危新生儿门诊分级建设标准,明确高危新生儿管理专科建设方向,为医疗机构管理高危新生儿的临床医生和护理人员,以及从事相关临床、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的专业人员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指导。本文针对该共识的重点内容进行解读。
宋燕燕陈运彬史源
关键词:高危新生儿
布地奈德联合福尔可定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2025年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联合福尔可定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23年2月—2024年2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儿科治疗的62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1例。对照组使用布地奈德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福尔可定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C反应蛋白(CRP)水平、白细胞计数(WBC)、降钙素原(PC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RP、WBC、PCT水平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动脉血氧分压(PaO_(2))、血氧饱和度(S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aO_(2)、SaO_(2)升高,PaCO_(2)下降,且观察组PaO_(2)、SaO_(2)高于对照组,PaCO_(2)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布地奈德联合福尔可定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缓解炎症,改善血气分析指标,促进患儿病情恢复。
陈东晓赵迪陈江泉
关键词:小儿支气管肺炎布地奈德
共4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