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沅江市棉花办
- 作品数:18 被引量:1H指数:1
- 相关作者:谭立志李年生冷建军棉涤环更多>>
- 相关机构:沅江市农业局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农业科学更多>>
- 苎麻不宜过量发展
- 2001年
- 曹涤环冷建军
- 关键词:宏观调控
- 怎样防止苎麻败蔸被引量:1
- 2001年
- 苎麻移裁二至三年后,便进入了壮龄麻期,发育正常的高产麻园应该是根群发达、生长旺盛、分株增多、产量而多稳定,只要管理得当,苎麻产量可多年高而不衰。如果忽视培管,病虫危害,发生烂蔸,或者麻蔸裸露,生长的麻株矮小,叶色发黄,生长参差不齐,产量逐年下降,这种现象麻农称为“败蔸”。目前,苎麻价格开始回升,全国各主产麻区已在开始扩种苎麻。在扩种的同时,对一些老麻园尤其是已开始出现败蔸症状的麻园,采取有效措施综合治理也十分重要,其具体技术措施是:
- 彭辉曹涤环
- 关键词:苎麻
- 实现棉田增效“四法”
- 2000年
- 曹涤环
- 关键词:棉花种植栽培技术订单生产
- 棉花订单生产面面观——沅江市2000年棉花订单生产情况述评
- 2001年
- 湖南省沅江市棉花生产一直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农业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也是地方财政和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当前,一个以'先找市场、再抓生产、产销挂钩、以销定产'为基本特征的订单农业已成为时尚,在各地悄然兴起。去年,沅江市棉麻公司解放思想,审时度势,在市政府和产棉乡镇的要求与支持下倾尽全力,把严格履行'棉花订单'合同作为全年工作的重点之一,从人力物力和资金上大力扶持植棉花生产。然而。
- 曹涤环谭立志彭辉
- 关键词:棉花生产订单农业农业发展
- 提高棉花纤维品质的栽培技术
- 2003年
- 随着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实行优质优价已成为广大种棉地区棉农普遍关注的焦点:实行优质优价,一方面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棉花品质的提高,另一方面直接关系到棉田增产、棉农增收和种棉比较效益提高。为适应市场农业和效益农业发展的需要,确保尽快步入优棉优价、增产增收的轨道,根据我市多年的生产实践,在确定主推的高产优质品种以后,改进栽培措施和田间管理,是提高棉花纤维品质的重要手段。
- 庄庆丰曹涤环
- 关键词:棉花生产栽培技术花蕾硼肥
- 棉铃虫的非药剂防治技术
- 2001年
- 棉铃虫是棉花生产中的主要害虫,从1998年发生特大虫害以来,近两年又在我市棉区相继蔓延,棉农防不胜防,损失惨重。棉铃虫食性杂,寄主植物种类多,虫源广,除危害棉花外,还危害玉米、高粱、小麦、番茄、向日葵、豌豆、麻类等作物和野苋菜、苍耳等多种杂草。棉铃虫繁殖力强,一头雌蛾可产卵1000~2000多粒,卵散产分布面广。
- 曹涤环邓国强
- 关键词:棉铃虫防治非药剂防治
- 稳定发展沅江市棉花生产的构思
- 2003年
- 近几年来,棉花生产受国际国内市场的影响,受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的制约,出现了逐步下滑的局面。各地虽然调减了棉花面积,大幅度调低了棉花价格,但是棉花作为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物资,它的属性并没有改变。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健康、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以棉花为原料的纺织品及服装受到人们的青睐,拥有广阔的市场。我国加入WTO一年多来,棉花市场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据《中国棉花生产景气报告》分析认为:消费旺盛、
- 曹涤环冷建军
- 关键词:棉花生产
- 苎麻冬培好 产量多几成
- 2000年
- 曹涤环
- 关键词:深中耕
- 棉花红叶茎枯病的发生与防治
- 2001年
- 棉花红叶茎枯病,又名凋枯病,是一种生理性病害,是导致棉花早衰早死的主要原因。这种病许多棉区都有不同程度地发生。在连作棉田、高岗田、砂土漏水田或水改旱棉田,于棉花现蕾期、初花期开始发病,盛花期至结铃斯普遍发生,发病率严重时高达50-80%,减产30-70%。许多棉农对此病缺乏了解,将其与病原菌引起的侵染性病害相同防治。
- 曹涤环成海清
- 关键词:棉花病虫害红叶茎枯病
- 狠抓棉田秋管 增结八月秋桃
- 2003年
- 从湖南棉区历年的生产实践来看,人们通常把伏前桃作为基础桃,伏桃作为骨干桃,秋桃作为增产桃来抓,因此,在抓住了伏前桃和伏桃的基础上,再大抓秋桃,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在前期管理不善,或灾害影响,"两伏"成桃较少的情况下,为了做到伏桃损失秋桃补,夺高产保丰收,大抓秋桃就显得更为重要了。一、大抓秋桃,完全可能。在正常年景下,三桃比例一般为:伏前桃占10~15%,伏桃占45~50%,
- 曹涤环庄庆丰
- 关键词:秋桃棉花病虫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