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国安 作品数:43 被引量:924 H指数:18 供职机构: 武汉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环境科学系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八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 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环境科学与工程 生物学 农业科学 经济管理 更多>>
农药对藻类的生态毒理学研究Ⅱ:毒性机理及其富集和降解 被引量:87 1999年 随着对农药污染认识的深入,农药对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者———藻类毒性以及毒性机制的研究不断增多。农药对藻类的毒性在于破坏藻类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影响藻类的光合作用、改变呼吸作用以及固氮作用,影响藻类的生理进程并改变其生化组分。开展农药对藻类毒性机理的研究,揭示农药结构—活性关系,对农药的研制和应用,评价农药的生态风险,减少农药对藻类的毒害是重要的。在自然环境中还发现藻能富集和降解农药。因此,对于这些藻来说,农药对藻类的毒害作用和藻类对农药的富集和降解作用可能同时存在。本文综述了农药对藻类的毒性机理以及藻类对农药的富集和降解作用。 沈国兴 严国安 彭金良 严雪关键词:农药 藻类 毒性机理 降解 生态系统 武汉东湖受控生态系统中水生植被恢复结构优化及水质动态 被引量:26 1997年 于1993-1995年对武汉东湖的布围和网围受控生态系统中的植被恢复、结构优化及水质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在受控生态系统中,水生维管束植物生物量明显增加,控制养殖规模是恢复水生植被的前提,自然恢复的水生植被,结构较简单,通过选种优良植物,可优化植被结构,加速植被恢复进程;恢复水生植被时.应以沉水植物为主体;生长良好的水生维管束植物能使水中N、P浓度明显降低,浮游植物生物量减小;莲、芦苇、苦草、狐尾藻和金鱼藻适应性较强,可作为重建水生植被的物种. 马剑敏 严国安 罗岳平 李益健 余荆意 张进忠关键词:水生植被 结构优化 湖泊 水生生物 水生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及对大气CO_2的汇 被引量:69 2001年 水生生态系统 ,特别是海洋无疑是大气 CO2 的一个巨大的汇。海洋对大气 CO2 的汇以及大气圈和海洋之间碳的变换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混合层碳酸盐化学、水中溶解碳的平流传输、CO2 通过空气——海水界面的扩散、海洋生物生产和所产生的有机碳化合物的沉降等 ,现在已建立和发展了多种海洋碳子模型以对 CO2 的汇进行估测。根据国内外研究资料 ,综述了水生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及“生物泵”作用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介绍了两大类主要的海洋碳子模型 :厢式模型和普通环流模型 ,采用这些模型对海洋碳汇的估算约为 1 .2~ 2 .4 Gt C/a;分析了湖泊、河流等对大气 CO2 汇的特点及向海洋的转移 ,并对影响水体生态系统碳循环和大气 CO2 严国安 刘永定关键词:水生生态系统 碳循环 α-萘酚胁迫对普通小球藻生长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5 2001年 研究了 α-萘酚对普通小球藻的生长、光合色素和 MDA含量及抗氧化酶 ( SOD、CAT、POD)活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 ,随着 α-萘酚浓度的升高 ,藻的生长速率、叶绿素 a与类胡萝卜素的含量 ,SOD、CAT、POD活性均先升高后下降 ,除 POD活性在 5 .0 0 m g· L- 1时达到最大值外 ,其余均在 2 .0 0 mg· L- 1达到最大 .而在 α-萘酚浓度低于 2 .0 0 mg· L- 1时 ,MDA含量变化不大 ,只有当 3种抗氧化酶活性呈不同程度的下降后 ,MDA含量才急剧上升 ,膜脂过氧化加剧 .说明 α-萘酚导致普通小球藻膜脂过氧化是其致毒机制之一 ,而抗氧化酶在一定污染物浓度范围内具有防御保护作用 . 彭金良 严国安 沈国兴 常利英 王昀 杨方星关键词:Α-萘酚 普通小球藻 生长速率 抗氧化酶 酶活性 致毒机制 藻类产烃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997年 藻类产烃研究进展唐赢中(武汉城市建设学院)黄利群(湖北省化学研究所)严国安(武汉大学)一、前言随着70年代以来全球性环境危机特别是温室效应、臭氧空洞和光化学烟雾,以及所谓石油危机引起的能源恐慌,寻找新的无污染、可再生的替代能源就成为研究者的重要课题。... 唐赢中 黄利群 严国安关键词:藻类植物 环境因子对东湖几种沉水植物生理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61 1996年 报道了光照强度、水体温度及水体pH值对东湖5种沉水植物生理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一定温度范围内,5种植物的光补偿点均随温度的升高而上升,且种间有较大的差异.各植物光合色素的含量,受生态因子的影响,表现出一定的适应性.5种植物对水体高pH值耐受能力有明显的差异.探讨了富营养化湖泊沉水植物消亡的原因及生态分布的规律,提出了富营养化湖泊水生植被的恢复及水生生态系统重建中的植物选种原则. 任南 严国安 马剑敏 李益健关键词:沉水植物 光合作用 环境因子 湖泊生态系统 污水塘自净作用及环境因素的影响 被引量:1 1993年 本文研究了在自然状况下污水塘的净化作用及其效率,通过对总氮、总磷、COD_(Cr)和BOD_5等在进、出水中的含量与水温进行回归分析,建立了三者之间的相关性方程。同时讨论了水温对污水塘的自净效率的影响。 恽玉放 严国安 李益健关键词:水温 环境因素 武汉东湖水生植被的恢复试验研究 被引量:79 1997年 本文报道了在武汉东湖所作的水生植被恢复的研究结果.分别在东湖水果湖、汤林湖和后湖等三个湖建立水生植被恢复示范区.挺水植物莲Nelumbonucifera和芦苇Phragmitescommumis、浮叶植物菱Trapasp.和r-选择型的沉水植物苦草Vallisneriasp.、聚草Myriophyllumspicatum、菹草Potamogetoncrispus和大茨藻Najasmarina等在三个植被复示范区均可以恢复.而黄丝草Potamogetonmaackianus、伊乐藻Elodeacanadensis、黑藻Hydrillaverticillata等在后湖示范区可以恢复,在水果湖恢复未能成功.黑藻在汤林湖示范区也未能恢复.在水生植被演替动态研究和中试规模的恢复试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东湖为代表的富营养浅水湖泊水生植被恢复对策. 邱东茹 吴振斌 刘保元 严国安 周远捷关键词:生态恢复 水生植被 富营养化 湖泊 湖泊大型围隔(栏)中的植被恢复对四种水质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6 1998年 为恢复湖泊水生植被,对武汉东湖大型图隔(栏)内水生植被恢复过程中的水温、pH、溶解氧、CODMn进行了研究,两年内,大型隔(栏)及植被恢复对水温、pH、溶解氧、CODMn均无显著影响,但在某些季节对pH、溶解氧、CODMn有一定影响,水温、pH与水生维管束植物生物量的月测值间均显著正相关。白天水温、pH、溶解氧常在午后(13~15时)最高,一年中,pH、水温在夏季最高,冬季最低,溶解氧在春季较高,夏季较低,CODMn在夏、秋季较高,冬季较低。 马剑敏 罗岳平 严国安 李益健 余荆意 任南关键词:湖泊 围栏 水质指标 水质监测 水污染 武汉市墨水湖复合氧化塘叶绿素a的研究 1993年 本文报道1988年3月至1989年12月对武汉市墨水湖地区复合氧化塘叶绿素a的研究结果。研究表明,叶绿素a在五个塘中每年出现春秋两个高峰,最炎热的夏季和冬季出现峰谷,后者更低,1989年叶绿素a测定值和高峰值均较1988年的高,叶绿素a的季相变化在塘间表现出明显的区别,叶绿素a与水温、不同状态磷的相关回归分析显示水温和磷对藻类生长在各塘具有不同的影响,5~#塘中磷已成为藻类潜在限制因子。 唐赢中 严国安 李益健关键词:复合氧化塘 叶绿素A 磷 藻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