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晓强 作品数:33 被引量:167 H指数:8 供职机构: 南京林业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 环境保护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生物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天文地球 更多>>
贵州喀斯特地区侧柏人工林天然更新效果的因子分析法研究 被引量:11 2006年 以2005年设于贵州喀斯特地区普定县的12块侧柏人工林样地的调查资料为基础,利用统计软件SPSS中的因子分析方法,分析了喀斯特地区侧柏人工林分的8个因子对其林分天然更新幼树株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每公顷天然更新的侧柏幼树株数与其林分的郁闭度、林木株数以及林地的坡向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可将影响侧柏人工林天然更新效果的8个因素归并为林分结构、土壤条件和地形条件,它们在其更新中作用的大小顺序为林分结构>土壤条件>地形条件。 卢晓强 杨德超 张显松关键词:喀斯特地区 侧柏人工林 一种水渠分水口漂浮物清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渠分水口漂浮物清理装置。该水渠分水口漂浮物清理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清理输送带,所述清理输送带倾斜设置,且低端位于水面以下,所述清理输送带将水面垃圾带起,所述装置主体的内部... 刘立 卢晓强 杨万霞 胡飞龙 马月一种直根系树种用的苗木培育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直根系树种用的苗木培育器,包括顶部开口的容器本体、连接管筒和底座,所述连接管筒包括设置螺纹连接容器本体的第一连接部和卡合连接底座的第二连接部;所述底座设置有若干排水孔;所述容器本体的内腔依次分为上根系腔... 杨万霞 卢晓强 方升佐内蒙古草甸草原生物量碳分配格局 被引量:7 2016年 以中国北方草甸草原为研究对象,借助GIS等工具手段,在草地群落类型实测数据基础上,对内蒙古草甸草原的地上/地下生物量分配开展定量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内蒙古草甸草原的生物量碳密度为660.43g C/m2,其中地榆群落(460.63g C/m2)具有最高的地上生物量碳密度,地榆群落(787.10g C/m2)和五花草塘群落(776.22g C/m2)具有最高的地下生物量碳密度,其他群落间则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2)温带草甸草原以16.60×106hm2的面积,贡献了111.20Tg的生物量碳,其中地上生物量碳为27.57Tg,地下生物量碳为83.63Tg,根冠比(R∶S)为3.03;3)地下生物量沿土壤深度的分布可分为两种类型:线叶菊、芨芨草、野大麦、地榆、贝加尔针茅、苔草以及五花草塘群落属于"指数型",其地下生物量主要分布在0~10cm土壤层,且符合指数函数,该类型占据草原群落的主要部分;拂子茅、小叶锦鸡儿以及芦苇群落属于"抛物线"形,其地下生物量主要分布在0~10cm和20~40cm土壤层,该类别群落主要为灌木或半灌木,分布曲线不符合指数函数而符合二次函数。 胡飞龙 闫妍 卢晓强 吴军 丁晖 刘志民关键词:草甸草原 碳密度 生物量 指数函数 一种实验室用丰年虫孵化、收集及喂食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实验室用丰年虫孵化、收集及喂食装置,该实验室用丰年虫孵化、收集及喂食装置,包括孵化装置和收集装置,所述孵化装置包括孵化桶,孵化桶上部呈圆筒形,底部呈锥形,孵化桶的底部设有出水口,所述孵化桶的出水口通过第... 董姗姗 章嫡妮 卢晓强一种防治外来入侵克氏原螯虾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外来入侵物种防控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防治外来入侵克氏原螯虾的方法。(1)人工前处理、(2)阻隔网片布设,将孔径为0.2~1cm、宽120cm~200cm的聚乙烯网片下缘紧贴田埂底部横向铺于田埂上,用竹片沿田埂面... 马方舟 丁晖 徐海根 吴军 曹铭昌 崔鹏 卢晓强立足生态系统完整性,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十八届三中全会“建立陆海统筹的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区域联动机制”精神解读 被引量:8 2015年 近年来,我国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取得明显成效,但是生态环境整体恶化的趋势仍未得到根本遏制。现行管理体制机制顶层设计不足,"条块分割",手段缺乏综合性,技术支撑薄弱,保障体系不完善,无法有效应对具有高度复杂性的生态系统保护修复问题。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陆海统筹的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区域联动机制",就是要求立足生态系统完整性,打破区域、流域和陆海界限,打破行业和生态系统要素界限,实行要素综合、职能综合和手段综合,建立与生态系统完整性相适应的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形成对生态系统从山顶到海洋的全要素、全过程和全方位的一体化管理,维护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以及生态系统健康。该文阐述了国外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模式与经验,分析了我国生态系统保护修复现状和问题,提出了建立陆海统筹的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区域联动机制的对策建议。 丁晖 曹铭昌 刘立 卢晓强 李佳琦 陈炼关键词:陆海统筹 生态系统保护 生态系统修复 中国森林鸟类繁殖季和越冬季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子 被引量:14 2015年 基于我国2 376个县域单元的森林鸟类分布数据,分析了繁殖季和越冬季森林鸟类丰富度分布格局,并采用多元统计模型分析了2个季节的鸟类空间分布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在喜马拉雅山脉东南段、横断山、秦岭、岷山、邛崃山、西双版纳、桂西南山区和桂西-黔南地区、巫山以及南岭广东北部地区2个季节的鸟类丰富度均较高;在小兴安岭、长白山、太行山以及山东和江苏沿海地区繁殖季鸟类丰富度较越冬季显著增加,而在广东及云南南部区域越冬季鸟类丰富度较繁殖季显著增加。繁殖季降水量、繁殖季净初级生产力和繁殖季温度变化对2个季节鸟类丰富度分布格局均有显著影响。此外,反映季节环境特征的季节内环境因子比反映年周期环境特征的年度环境因子在解释2个季节的鸟类丰富度分布格局方面有更高的解释度。生产力假说、水分假说和环境稳定性假说对2个季节鸟类丰富度分布格局的解释能力较强。 雍凡 徐海根 崔鹏 曹铭昌 雷军成 吴翼 丁晖 吴军 卢晓强 乐志芳关键词:丰富度 环境因子 《生物多样性公约》框架下描述具有重要生态或生物学意义的海洋区域的进程与展望 被引量:3 2017年 受人类活动以及气候变化影响,海洋生物多样性面临严重威胁,为保护和合理利用海洋资源,2008年《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9次会议通过了在开阔洋水域和深海生境描述具有重要生态或生物学意义的海洋区域(EBSAs)的科学标准。2010年,《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10次会议决定召开一系列区域性研讨会,利用上述标准在全球范围内开展EBSAs描述。回顾了EBSAs的诞生背景与进程,概括了区域性EBSAs研讨会以及可持续海洋倡议研讨会对EBSAs描述所取得的成果。最后,展望了EBSAs进程下一步工作并提出了我国应采取的应对措施,以切实维护我国的海洋权益,促进我国海洋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卢晓强 刘立 吴军 崔鹏 胡飞龙 丁晖 徐海根关键词:生物多样性公约 海洋生物多样性 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指数评估 被引量:5 2014年 红色名录指数(Red List Index,RLI)是评估物种濒危状况变化趋势的最有效指标,已经被列为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指标之一,在全球尺度的应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本研究基于多来源的中国脊椎动物濒危等级评估数据,对兽类、鸟类、两栖类、爬行类和淡水鱼类的濒危状况变化趋势进行了评估。两栖类和爬行类由于在任意两个年度同时被评估的物种数量少,不符合计算RLI的条件,未进行指数计算。结果表明:1996–2008年,兽类的RLI下降;1998–2004年,淡水鱼类的RLI下降;1988–2012年,根据Equal-steps方法计算的鸟类RLI略有下降,但根据Extinction-risk方法计算的RLI先略有上升又呈下降趋势,总体呈下降趋势。总体看来,3个类群的RLI变化幅度均较小,兽类和淡水鱼类的受威胁程度在加剧;鸟类整体上受威胁程度虽在加剧,但部分高濒危物种的保护状况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建议全面开展物种濒危状况评估工作,并根据濒危等级变化制定有效的保护计划。 崔鹏 徐海根 吴军 丁晖 曹铭昌 卢晓强 雍凡 陈冰关键词:脊椎动物 濒危物种 兽类 鸟类 淡水鱼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