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凤兰
- 作品数:11 被引量:20H指数:3
- 供职机构:新疆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精索静脉瓣膜再造
- 2000年
- 目的:为临床治疗精索静脉曲张行自身血管壁套叠瓣膜再造术式提供应用解剖学基础。方法:解剖并观察了成人标本精索静脉60侧。对精索静脉的起始、行程、属支类型进行了观测,并且对精索静脉血管壁自身套叠瓣膜再造术式进行了模拟。结果:精索静脉左侧平均长度201.64mm,右侧平均长度190.35mm。腹环起始处三支型者87%(52例);平第五腰椎高度一支型者80%(48例);平肾下端一支型者98%(58例)。结论:精索静脉血管壁自身套叠选择部位应在静脉主干属支汇合处下方2—3cm处为宜,套叠方向由静脉远端向近端套入,套叠长度为1cm。精索静脉血管壁自身套叠瓣膜再造这一术式,为阻断静脉血逆流,改善精索静脉曲张现象。并降低术后复发率,为临床提供较为可靠易行的成功术式。
- 张凤兰焦郭堂袁超英
- 关键词:精索静脉曲张
- 银杏叶制剂对致痛大鼠脑内β-内啡肽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研究β-内啡肽指标在脑内的表达变化,观察银杏叶制剂对致痛大鼠脑内β-内啡肽的影响。方法:取SD雌性大鼠50只,随机分为5组,模型组、药物对照组、给药组(高、中、低)三个剂量组。药物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10天,给药组给与高中低三个剂量组的银杏叶的混悬液,每天给药两次,给药10天后,在大鼠的右脚掌给与5%的福尔马林150μl刺激,1小时后将大鼠处死,取海马和下丘脑做连续切片后,采用HE染色,在光镜下进行定位,用β-内啡肽做免疫组化染色,对照图谱在显微镜下观察β-内啡肽在海马区及下丘脑的阳性细胞数。结果:高、中剂量给药组中下丘脑室旁核、室周核、弓状核内β-内啡肽表达增加(P<0.05)。海马的CA1CA2、CA3区β-内啡肽的表达增加主要在高、中剂量组(P<0.05),低剂量组无差异。结论:大鼠给予银杏叶片制剂后,炎性致痛大鼠海马区及下丘脑区的β-内啡肽表达发生了变化,揭示银杏叶片在疼痛大鼠的中枢神经系统对β-内啡肽有一定的影响作用;提示银杏叶镇痛的有一定的中枢机制。
- 董建江努尔买买提.巴哈夏尔甘子明张凤兰陈荣
- 关键词:银杏叶Β-内啡肽海马下丘脑
- 银杏叶影响疼痛大鼠c-fos表达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通过给予福尔马林致痛大鼠银杏叶片的混悬液制剂后,观察大鼠脑区c-fos的变化,来探讨银杏叶对伤害性刺激所致脑内变化的作用的机理。方法:取SD雌性大鼠50只,随机分为5组:模型组、药物对照组、给药组(高、中、低3个剂量组)。药物对照组给予花生油10 d,给药组给予高、中、低3个剂量的银杏叶混悬液,每天给药2次.给药10 d后,在大鼠右脚掌给予5%的福尔马林150μl刺激,2 h后将大鼠处死,取海马做连续切片后,采用HE染色,在光镜下进行定位,用c-fos做免疫组化染色,对照图谱在显微镜下观察c-fos在海马区的阳性细胞数。结果:高剂量给药组使c-fos阳性细胞在海马的各区都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低剂量组除齿状回外使海马其他区c-fos表达的阳性细胞减少(P<0.01)。结论:大鼠给予银杏叶片后,炎性致痛大鼠海马区及下丘脑区的c-fos揭示了银杏叶片在疼痛大鼠的中枢神经系统对c-fos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在海马c-fos表达减少。证实了银杏叶镇痛的中枢机制,为银杏叶更广泛的临床应用提供了依据。
- 董建江甘子明张凤兰
- 关键词:银杏叶海马下丘脑
- 留学生医学课程目标教学的评价被引量:3
- 2011年
- 以新疆医科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巴基斯坦留学生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对留学生专业英语教学以及相关课程目标教学的现状,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了分析。得出研究结论,课程目标越明确,课堂学习越主动,课堂教学和问题式教学法实施的目的性越强。
- 张凤兰刘凤霞薛志琴柯思琼张军
- 关键词:课程目标课堂学习
- 大鼠去势后胸腺变化的组织学及超微结构的观察被引量:3
- 2001年
- 目的 :探讨去势对大鼠胸腺淋巴细胞超微结构与细胞功能的影响。 方法 :分别于去势大鼠术后 2周、4周、6周、8周后 ,取胸腺组织进行 HE染色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 :实验表明去势导致胸腺淋巴细胞结构坏死 ,或者细胞器严重受损。 结论
- 张凤兰庞雪梅谭天凌白乃刚
- 关键词:去势胸腺超微结构组织学
- 雌孕激素受体表达的调控
- 神经介质及内分泌激素是神经内分泌系统作用于免疫系统的主要物质基础。神经介质和激素是通过免疫细胞上特异性受体的结合而影响免疫功能的。胸腺T淋巴细胞即胸腺依赖性细胞,赋予机体介导细胞免疫应答,抗原识别重要的免疫机能。人体内这...
- 张凤兰雷荣
- 关键词:雌孕激素受体垂体前叶
- 正常人眼眶骨性径线CT测量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3
- 2004年
- 目的:建立正常人眼眶骨性径线 CT测量的方法 ,为眼眶重建提供形态学依据。 方法 :选择正常成年男女各 30例 (12 0只眼眶 ) ,CT横断位 +冠状位扫描 ,在过眶外缘点的冠状面图像上测量眶左右径 (X1 )及上下径(X2 ) ;在神经 -眼平面图像上测量眶前后径 (X3)、眶外壁长 (X4 )、眶外缘长 (X5)、眶内缘长 (X6 )以及眶上裂宽度(X7)。结果 :2 m m层厚骨算法 CT扫描图像可用于活体眼眶骨性径线的测量 ,具有较高的精确度和可靠性 ,但 CT测量定位点与解剖学测点不完全一致。男性眼眶 X1 、X2 、X3分别为 (39.6 2± 1.81)、(36 .2 9± 2 .2 1)、(4 1.5 8± 1.77)mm,女性分别为 (37.6 6± 1.4 5 )、(35 .0 1± 2 .0 8)、(39.2 3± 1.2 2 ) mm,所有径线左、右侧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 (P>0 .0 5 ) ,而男女组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P均 <0 .0 1)。结论 :眼眶骨性径线 CT测量的关键是确定扫描基线和测量平面 ,对诊断眼眶畸形、指导眶内手术、眼眶重建及颅底微创外科等具有重要意义。
- 汪卫中张凤兰李琛玮
- 关键词:眼眶X线计算机正常人
- 眼眶的解剖和CT测量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3
- 2003年
- 眼眶(orbit)对称地位于颜面鼻根部颅中线的两侧,是容纳视器及视器血管、神经等组织的类似四边锥形骨腔,其周围毗邻关系复杂,眶内容物与眶周毗邻结构的疾病可相互影响,并且眼眶外伤和畸形的整复又是临床的难点[1-2].高分辨率CT(HRCT)能较好地显示眼眶的细微骨性结构和毗邻关系,三维重建的影像测量与标本的直接测量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3],本文重点就其扫描和测量的解剖基础及临床意义作一综述.
- 汪卫中张凤兰
- 关键词:眼眶解剖学CT测量CT扫描
- 精原细胞瘤淋巴造影放疗射野的超选择被引量:1
- 2000年
- 目的:对睾丸恶性肿瘤淋巴转移放射治疗射野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30例精原细胞瘤行淋巴造影摄片观测淋巴转移侵蚀部位与范围,精确选择放射治疗的射野。结果:精原细胞瘤淋巴转移X线放射治疗的超选择比以往传统射野的面积减少12.5±0.45cm^2。结论:睾丸恶性肿瘤淋巴转移放射治疗射野倒“Y”型下位定点可选择在闭孔内缘至耻骨联合上缘4cm处,以其达到既杀伤转移癌瘤细胞,又不过多损伤正常组织,最大限度地维护机体功能。
- 张凤兰张纯文智
- 关键词:睾丸恶性肿瘤淋巴转移
- CT诊断移植肾自发性破裂一例报告被引量:1
- 2004年
- 汪卫中张凤兰赵冬青
- 关键词:移植肾自发性破裂CT诊断肾移植术影像学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