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小强
- 作品数:38 被引量:86H指数:7
- 供职机构:江西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江西省教育厅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理学医药卫生更多>>
- 乙二胺四乙酸钠对纳滤铜去除效能的影响
- 2016年
- 以乙二胺四乙酸钠(EDTA)为络合剂,选取含有重金属铜的土壤酸性沥出液为研究对象,探索络合纳滤工艺对Cu^(2+)去除率和膜通量的强化效果,并研究了p H、EDTA含量和压力对络合纳滤过程的影响,同时采用正交实验设计络合纳滤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优化操作条件为:温度20℃,压力1.8 MPa,p H为4.0,c(EDTA):c(Cu)为1:6。EDTA可以明显地增强纳滤膜对Cu^(2+)的截留率和膜通量,与不添加EDTA相比,Cu^(2+)截留率从94.6%增至99.7%,膜通量从62 L/(m2·h)增至160 L/(m^2·h)。
- 冷婧常娟白玲汪小强
- 关键词:PH膜通量截留率
- 一种测定四环素的电化学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定四环素的电化学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制备方法为:先制备氧化石墨烯纳米带,再制备巯基化环糊精/氧化石墨烯纳米带溶液,然后加入HAuCl<Sub>4</Sub>溶液,借助水合肼的强还原性并利用S‑Au...
- 汪小强邓昌晞李铭芳伍忠汉
- 基于晚松生物炭的传感电极制备方法
- 一种基于晚松生物炭的传感电极制备方法,包括步骤为,晚松生物炭的制备,取晚松主干木质,放烘箱中烘干,将烘干后放入充满氮气的马弗炉中,加热后冷却,用研钵研磨;生物炭分散液的制备:晚松生物炭和蒙脱石混合后研磨,随后加入羧甲基纤...
- 文阳平刘光斌李林检汪小强廖晓宁蓝应东
- 分析化学设计性实验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被引量:8
- 2009年
- 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本文探讨了分析化学实验从验证性到设计性的改革,实践证明设计性分析化学实验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激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科研兴趣、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 廖晓宁王巧玲黄忠汪小强
- 关键词:设计性实验分析化学
- 一种检测噻菌灵的电化学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噻菌灵的电化学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采用溶剂法制备了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的新型二维叶状ZIF‑L(MWCNTs/ZIF‑L),再将其滴涂于玻碳电极上,得到MWCNTs/ZIF‑L/GCE电化学传...
- 卢丽敏高凤高艳莎刘书武钟蔚李铭芳汪小强
- 一种选择性检测亚硝酸根离子的电化学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选择性检测亚硝酸根离子的电化学传感器,首先制备了核‑壳异质结构的Cu‑MOF@ZIF‑8,然后基于Cu‑MOF和ZIF‑8的热稳定性差异,在氩气气氛中通过热解Cu‑MOF@ZIF‑8合成了核‑壳异质结...
- 卢丽敏涂小龙黄喜根高艳莎汪小强刘书武邹佳敏
- 一种检测噻菌灵的电化学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噻菌灵的电化学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采用溶剂法制备了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的新型二维叶状ZIF‑L(MWCNTs/ZIF‑L),再将其滴涂于玻碳电极上,得到MWCNTs/ZIF‑L/GCE电化学传...
- 卢丽敏高凤高艳莎刘书武钟蔚李铭芳汪小强
- 江西省典型水稻土对铅的吸附解吸特性研究和环境风险评估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研究江西省典型水稻土对铅的吸附解吸特性.【方法】以江西省2种典型水稻土(潜育型、潴育型)为试材,采用振荡平衡法研究铅在水稻土中的吸附-解吸特性,并利用保留因子对铅在水稻土中的环境风险进行评估.【结果】潴育型水稻土的吸附能力较强,明显大于潜育型水稻土,但潴育型水稻土的解吸能力小于潜育型水稻土,各初始浓度下,潜育型水稻土的解吸率为4.88%~28.81%,而潴育型水稻土解吸率为4.90%~20.56%;2种水稻土对铅的吸附用Freundlich方程拟合效果相对较好;铅的环境风险随铅含量的升高先减小后增大,且潜育型水稻土大于潴育型水稻土.【结论】研究表明与潴育型水稻土相比,潜育型水稻土更容易受铅的污染.
- 白玲常娟冷婧汪小强
- 关键词:水稻土铅解吸环境风险评估
- 简单快速检测食品中赭曲霉毒素A的电化传感分析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简单快速检测食品中赭曲霉毒素A的电化学传感分析方法,属于食品安全检测技术领域。上述简单快速检测食品中赭曲霉毒素A的电化学传感分析方法包括:步骤1:基底工作电极的抛光处理;步骤2:基于黑磷烯修饰电极的制备;...
- 廖晓宁 项园文阳平汪小强
- 高等农业院校分析化学课程改革与建设
- 分析化学作为农业院校农学、食品、生工、环工等专业的基础课,经过多年的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已经是本校精品课程。因此,本文结合本校相关专业的具体情况,探讨了教学改革的思路,并在教学中逐步完善和提高。
- 李铭芳汪小强
- 关键词:分析化学教学改革化学课程农业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