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 作品数:93 被引量:214 H指数:8 供职机构: 中南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金属学及工艺 交通运输工程 更多>>
辛伐他汀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脂联素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7 2007年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脂联素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3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n=31)和辛伐他汀干预组(n=32)。常规组使用常规药物治疗;辛伐他汀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40 mg,每晚一次,均治疗2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2周抽血测定脂联素及hsCRP水平。同时设50例正常健康人群用于分析比较。【结果】①与正常健康人群相比,不稳定心绞痛患者的血清脂联素水平较低,而hsCRP水平较高,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②辛伐他汀干预组治疗后血清脂联素高于、而hsCRP水平显著性低于同期对照组(均P<0.05),同时伴有胰岛素抵抗的减轻和血脂谱的改善。【结论】不稳定心绞痛患者的血清脂联素水平降低,而hsCRP水平升高;辛伐他汀治疗有助于纠正患者的炎症因子水平。 李冰 王建关键词:C反应蛋白质 斯伐他汀 去泛素化酶CYLD 被引量:3 2013年 肿瘤抑制因子CYLD(Cylindromatosis,头帕肿瘤综合征蛋白)是一种去泛素化酶,cyld基因突变或者缺失导致圆柱瘤,并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关联。CYLD通过自身去泛素化酶活性移除特定底物的K63连接的泛素链,并负调控包括NF-κB在内的多条信号通路。在生理条件下,通过磷酸化修饰和泛素化修饰,CYLD的蛋白表达量和活性受到严格的调控。CYLD与多种细胞学功能相关,如细胞运动和迁移、免疫和炎症反应、破骨细胞的形成等。 魏俊成 贺福初 王建关键词:泛素化 炎症 GIT2与TRAF1协同调控NF-κB通路的机制 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kappaB,NF-κB)是一类具有多向转录调节作用的转录因子,调节免疫和炎症反应,在很多生物学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例如先天免疫和适应性免疫,胚胎发育和肿瘤形成。TRAF(The... 刘博雅 贺福初 王建关键词:TRAF1 NF-ΚB PIAS:不只是活化STAT的抑制蛋白 被引量:2 2006年 PIAS(protein inhibitor of activated STAT)家族蛋白是作为活化的STAT的转录活性抑制蛋白被发现的,有5个成员,5种PIAS蛋白都具有3个共同的结构域特征,即N端SAP结构域,中间的锌结合模体Zn-RF和C端的富含丝氨酸/苏氨酸区域。现发现PIAS蛋白不但与激活的STAT蛋白相互作用,还与核内激素受体、TGFβ通路的Smad、Wnt通路的LEF1、细胞周期相关的P53等转录因子和HDAC、FAK等非转录因子相互作用,并调节转录因子的活性。PIAS对转录因子活性的调节有正或负调节,这决定于不同的PIAS分子与不同的转录因子的相互作用。随着对PIAS的研究增多,也引发出许多重要问题需待未来研究去回答。 吴志豪 王建 贺福初关键词:PIAS STAT 支架蛋白GIT2通过与Smad3相互作用调节其转录活性 2014年 G蛋白偶联受体激酶相互作用蛋白2(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 kinase interacting proteins 2,GIT2)是一种信号支架蛋白,可募集多种信号通路的关键分子,参与肌动蛋白细胞骨架组装、整合素介导的细胞粘附、G蛋白偶联受体的内化及胞内信号传递等生物学过程.采用酵母双杂交实验证明,TGF-β1信号通路的转录因子Smad3是GIT2的相互作用蛋白质,内、外源免疫共沉淀实验均证实,GIT2与Smad3存在蛋白质相互作用.报告基因实验及免疫印迹结果表明,GIT2增加Smad3的转录活性并增强TGF-β1诱导的Smad3的磷酸化.研究还发现,Git2-/-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的Smad3磷酸化受到抑制,其骨形成相关靶基因的表达水平也低于Git2+/+小鼠.本研究表明,GIT2通过与Smad3的相互作用调节其转录活性并活化TGF-β1信号通路,可能参与调节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化. 何东方 陈慧 詹轶群 王建 于淼 杨晓明关键词: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 预处理的人羊膜上皮细胞在制备治疗和/或预防炎症疾病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处理的人羊膜上皮细胞在制备治疗和/或预防炎症疾病药物中的应用,其预处理是采用促炎因子培养人羊膜上皮细胞。经过促炎因子预处理的人羊膜上皮细胞能够显著抑制炎症疾病,这可能是通过调节Th17/Treg细胞比例... 王建 彭琳 王苏苏 柴夏华血液血管干细胞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05年 血液血管干细胞是一种具有双向分化潜能的干细胞,在体内外发育过程中,能够分化成为造血细胞和内皮细胞。近年来,血液血管干细胞在起源、生物学特性、相关的分子生物学特点、体外诱导分化等几个方面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本文围绕以上几个方面对近几年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 王建 卢光琇关键词:血液 造血细胞 内皮细胞 分化潜能 分子生物学 一个新的睾丸特异表达基因的克隆及功能的初步分析(英文) 2005年 运用'数据库消减杂交'(digital differential display )方法来筛选人类睾丸特异表达新基因,获得了有差异显示的代表新基因的克隆重叠群.挑选其中一个克隆重叠群HS.326528进行多组织RT-PCR,初步获得该重叠群在人睾丸中有高表达.从该重叠群的IMAGE出发,采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快速克隆了一个人类新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其全长1 044 bp,开放阅读框为214~529 bp,定位于15q26.2,编码由105个氨基酸组成、分子量为11.7 kD、等电点为10.09的一个碱性蛋白,该蛋白与已知蛋白无明显的同源性,克隆实验证明该基因的阅读框完全正确,RT-PCR和Northern blot显示该基因在人类睾丸中特异表达,实时PCR结果表明:该基因在成人睾丸中高表达,在精子中有中度表达,在胚胎睾丸中低表达,推测该基因与精子的生成有关,命名为SRG8(homo sapiens spermatogenesis -related gene 8)(GenBank登录号:AY489187),该基因编码的蛋白定位于细胞核.流式结果分析表明,SRG8基因能够促使HeLa细胞由S期向G2期的转变,从而加速细胞的分裂.这些结果表明SRG8基因可能在睾丸的发育及精子的形成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 聂东宋 朱文兵 向阳 王建 谭小军 邓云 卢光琇关键词:睾丸 实时定量PCR 组织特异表达 一种适用于高Ag铝合金的熔炼制备方法 一种适用于高Ag铝合金的熔炼制备方法,是将Al锭和Al‑Cu中间合金置于熔炼炉中,加热熔化,待合金熔体与Al锭和/或Al‑Cu中间合金固体共存时,将炉温提高至750‑790℃,向熔炼炉中分散投加银片捆或银棒捆,熔化后,降... 刘志义 曹靖 陈烨 王建 柏松人类胚胎干细胞向造血细胞的自发分化 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研究人类胚胎干细胞自发向造血分化过程中造血干细胞和成熟血细胞标志出现时间,这将为胚胎干细胞定向诱导分化提供依据。方法将我所建立的人类胚胎干细胞系(chESC3)自发分化形成拟胚体,RT-PCR方法检测不同时间点造血相关基因KDR、Bmi1、Scl、gata2等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6、8、10、12d造血干细胞标志CD34表达,并通过造血集落培养方法检测这些时间点造血集落形成能力,最后将拟胚体制备石蜡切片,免疫细胞化学检测10、12、15、18d CD45阳性阳性细胞数。结果造血干细胞早期基因KDR、Bmi1在hESCs中有表达,同时该基因随着拟胚体培养时间的延长,在第4~6天开始上调表达;造血干细胞标志性基因Scl,gata2在6~8d开始表达,并且维持高表达到12d。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时间点hEBs中CD34阳性细胞数,发现其随时间的延长有增多的趋势,6、8、10、12d分别为(1.4±0.4)%、(3.4±1.3)%、(5.5±2.2)%、(5.1%±1.7)%;6、8、10、12d的拟胚体细胞进行集落培养检测形成的集落数在每105个拟胚体细胞中分别为0、7±2、37±11、89±29,P<0.01;集落细胞表达CD45,瑞士吉姆撒染色,可以检测到分叶核粒细胞;免疫细胞化学法对10、12、15、18d拟胚体进行切片染色,发现在这4d中可以明显观察到CD45阳性细胞的出现,并随时间的延长而数量增多,分别为:0、40.5±15.09、178.6±55.89、253.0±52.04,P<0.05。结论在自发向造血细胞分化的过程中经历了3个阶段:hESCs向胚层特异性细胞分化(前6~8d);造血干祖细胞扩增期(第8~12天);成熟血细胞大量出现期(15d以后)。 王建 林戈 赵惠萍 卢光琇关键词:造血干细胞 胚胎干细胞 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