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建涛

作品数:29 被引量:73H指数:5
供职机构: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14篇专利

领域

  • 12篇电气工程
  • 5篇理学

主题

  • 25篇电池
  • 22篇离子
  • 21篇锂离子
  • 21篇锂离子电池
  • 21篇离子电池
  • 13篇负极
  • 9篇负极材料
  • 8篇复合负极材料
  • 7篇电化学
  • 6篇正极
  • 6篇石墨
  • 5篇正极材料
  • 5篇
  • 4篇电化学性能
  • 4篇
  • 4篇
  • 3篇电解液
  • 3篇电解质
  • 3篇化学计量
  • 3篇硅基

机构

  • 29篇北京有色金属...
  • 10篇国联汽车动力...
  • 7篇有研科技集团...

作者

  • 29篇王建涛
  • 23篇卢世刚
  • 17篇黄斌
  • 17篇王耀
  • 11篇谭翱
  • 10篇杨娟玉
  • 2篇焦灿
  • 2篇闫坤
  • 2篇王哲
  • 2篇黄倩
  • 2篇李进
  • 1篇张向军
  • 1篇李涛
  • 1篇王忠
  • 1篇高哲峰
  • 1篇武兆辉
  • 1篇李俊强
  • 1篇李久铭
  • 1篇班丽卿

传媒

  • 7篇材料工程
  • 2篇稀有金属
  • 1篇化工新型材料
  • 1篇电化学
  • 1篇化学学报
  • 1篇电源技术
  • 1篇物理化学学报
  • 1篇化学进展

年份

  • 2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20
  • 4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0篇2015
  • 4篇2014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硅氧化物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用硅氧化物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称取一定量的氧化硅SiO<Sub>x</Sub>、有机碳和石墨前驱体原料,经球磨0.5~24h,使前驱体原料充分混合;(2)混合后的前...
卢世刚王建涛王耀黄斌杨娟玉谭翱
文献传递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硅/碳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用硅/碳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材料由石墨骨架材料、中间缓冲层SiOC材料、碳纤维和表面包覆碳的含硅材料组成,并且表面包覆碳的含硅材料通过缓冲层SiOC和碳纤维与石墨骨架材料结合;该复合负极材...
卢世刚王建涛王耀黄斌杨娟玉谭翱
文献传递
锂离子电池硅基负极界面反应的研究进展被引量:9
2019年
硅作为一种极具潜力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已引起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然而硅材料储锂过程中伴随着巨大的体积变化,导致电极/电解液界面不稳定,是限制硅电极商业化的主要因素之一。深入了解硅负极的界面反应机理,有助于改善硅负极的界面性质,进而提高硅负极的电化学性能。本文综述了硅负极界面反应的演化机制,包括Li-Si合金化过程、硅表面氧化硅的反应和表面纯化膜的形成,并讨论了其对硅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常增花王建涛李文进武兆辉卢世刚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氧化硅钝化膜
一种制备锂硫电池用硫碳复合正极材料的设备及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锂硫电池用硫碳复合正极材料的设备及方法,该设备包括搅拌罐、及安装在该搅拌罐内的搅拌桨和分散盘,搅拌桨和分散盘分别通过驱动电机组控制;该搅拌罐的外壁设有导热油夹套层,该导热油夹套层内充满加热介质,并设有...
王耀王建涛黄斌焦灿谭翱卢世刚
文献传递
碱处理提高锂离子电池SiO/C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被引量:4
2015年
通过用NaOH碱性溶液对经行星球磨和高温热解工艺得到的SiO/C复合负极材料进行处理,改善材料的首次循环库伦效率和循环稳定性。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产物进行分析表征,NaOH碱性溶液处理后的材料,SiO2的含量降低。复合材料的电极电化学测试显示,经NaOH处理后的两种材料经40周循环后,比容量基本没有降低。
王建涛王耀黄斌杨娟玉谭翱闫坤卢世刚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锂离子电池多层复合电极结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1年
随着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寿命等电化学性能有了更高的要求。正负极活性材料的改性和修饰、新型导电剂和黏结剂的应用以及电极组分的优化设计,能够有效提升锂离子电池的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然而,传统电极因其单层结构本身存在的活性涂层表面结构不稳定,内部存在极化现象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高负载电极在锂离子电池中性能的发挥。因此改善传统电极中的单层结构,是锂离子电池研究的重要方向。本文通过归纳分析多层复合电极结构的相关研究,总结出解决单层电极结构本身问题的三种方案,分别为增加电极表面结构稳定性,增加电极表面导电性以及调整电极内部组分分布增加电极内部结构稳定性。这三种方案分别具备各自的优势,通过整合分析其特点,本文对目前多层复合电极结构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为锂离子电池及其他体系电池的电极设计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思路。
高可心余天玮权威常增花李国华王建涛
关键词:保护层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硅/碳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用硅/碳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材料由石墨骨架材料、中间缓冲层SiOC材料、碳纤维和表面包覆碳的含硅材料组成,并且表面包覆碳的含硅材料通过缓冲层SiOC和碳纤维与石墨骨架材料结合;该复合负极材...
卢世刚王建涛王耀黄斌杨娟玉谭翱
文献传递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硅基复合负极材料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用硅基复合负极材料,其为在多孔硅氧碳骨架中均匀分散尺寸低于0.3μm的含硅材料。本发明还提供了该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将含硅材料分散在液态的有机硅氧烷单体中,向上述分散液中依次添加乙醇-水...
卢世刚王建涛杨娟玉王耀黄斌闫坤
文献传递
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的硅基复合负极材料及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的硅基复合负极材料及制备方法。该负极材料包括石墨骨架,以及包覆在石墨骨架外部的无定形碳层;石墨骨架中间填充有表面包覆含碳结构的硅材料,该硅材料与石墨骨架之间通过疏松碳材料结合。其制备方法至少...
王建涛李进王耀黄斌卢世刚
文献传递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硅合金基复合负极材料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的硅合金基复合负极材料,其为多孔硅氧碳骨架结构和填充在其中的尺寸低于10μm的硅合金材料。本发明还提供了该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硅合金材料和有机硅氧烷单体化合物、水解或固化剂以及无定形碳源...
卢世刚王建涛王耀黄斌杨娟玉谭翱黄倩
文献传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