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莉 作品数:28 被引量:160 H指数:8 供职机构: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轻工技术与工程 理学 更多>>
37株枸橼酸杆菌的耐药性及PFGE分型分析 2009年 目的了解食品及患者来源的37株枸橼酸杆菌的耐药性、毒力基因携带及PFGE的分型情况。方法运用K-B法选择15种抗生素进行药敏试验;以PCR方法检测志贺样毒素(stx1和stx2)、紧密素基因(eae)及溶血素(hly)4种毒力基因;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 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PFGE)方法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37株枸橼酸杆菌中,25株为杨氏枸橼酸杆菌,11株为弗劳地枸橼酸杆菌,1株为布雷克氏枸橼酸杆菌。分离菌株对大多数抗生素敏感,但对头孢噻吩100%耐药。其毒力基因检测均为阴性。PFGE结果发现不同菌株带型差异较大。其中5株食品来源,1株为人来源的杨氏枸橼酸杆菌同为MAS007型,具有流行病学相关性。结论该地区枸橼酸杆菌主要以杨氏枸橼酸杆菌为主;部分菌株具有多重耐药,应加强菌株的耐药性监测;脉冲场凝胶电泳对枸橼酸杆菌有较好的分型能力,有助于分析追踪疫情和来源;患者可能存在食源性感染,应引起疾控部门的重视。 白莉 汪永禄 金东 白雪梅 周海健 刘燕 陶勇 石志峰 叶长芸 徐建国关键词:枸橼酸杆菌 耐药性 脉冲场凝胶电泳 全自动测序仪PCR产物测序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对影响ABI3500xl全自动测序仪测序过程的因素进行研究,以提高测序的准确度和成功率并降低成本。方法对PCR反应体系、产物纯化方法进行优化。将Big Dye分别稀释8、16和32倍进行测序PCR反应,比较不同的Big Dye稀释倍数对PCR产物测序结果的影响;使用CENTRI-SEP柱纯化法、Big Dye Cleaning Beads磁珠法和乙醇乙酸钠EDTA法对测序PCR产物进行纯化,比较不同纯化方法对测序结果的影响。结果 Big Dye稀释8倍和16倍时,PCR反应体系的测序结果正常,而稀释32倍时测序结果出现碱基误读;3种不同的测序PCR产物纯化方法均可得到满意的测序结果。相比之下,CENTRI-SEP Kit纯化方法所需时间最短(0.5 h),但是成本较高;乙醇乙酸钠EDTA纯化方法成本最低,但耗时较长(2 h);磁珠纯化法所需时间(1 h)和成本介于CENTRI-SEP Kit法和乙醇乙酸钠EDTA法之间,但不适于高通量操作。结论 ABI3500xl全自动测序仪测序过程中,Big Dye稀释16倍时所得测序结果准确且成本较低;3种测序PCR产物纯化方法均可得到准确的测序结果 ,实际工作中应根据操作者具备的实验条件选择最适纯化方法 ,以减少测序时间和成本。 闫韶飞 王伟 徐进 白莉 甘辛 李凤琴关键词:DNA测序 弗劳氏枸橼酸杆菌分子分型和毒力岛分析 本文探索了弗劳氏枸橼酸杆菌作为肠道病原菌的可能性。根据我们实验室完成的弗劳氏枸橼酸杆菌CF72菌株的基因组序列和多位点序列分析(MLST)基因选择的原则,我们选择了7个基因,建立了弗劳氏枸橼酸杆菌的MLST方法。根据该方... 白莉关键词:腹泻 文献传递 免疫磁珠富集联合荧光定量PCR快速检测牛肉馅中产志贺毒素大肠埃希菌O26∶H11 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建立肉制品中免疫磁珠富集(IMS)联合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技术快速检测牛肉馅中产志贺毒素大肠埃希菌(STEC)O26∶H11的方法。方法建立针对编码O26抗原wzx基因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并验证其特异性和敏感性;人工污染不同浓度STEC O26∶H11的牛肉馅样品,在增菌不同时间后,将增菌液原液、增菌液经免疫磁珠特异性捕获分离物分别进行qPCR检测及平板分离。结果 qPCR检测O26∶H11可产生特异性荧光信号,而23株其他血清型的大肠埃希菌及7株其他种属细菌均未见荧光信号;本方法对纯培养的检测限为5×102cfu/ml。人工染菌试验中,当初始染菌浓度达到或高于3×102cfu/25 g时,增菌培养6 h后IMS捕获物可以检测到荧光信号。培养20 h后,初始染菌浓度为3"10-1cfu/25 g以上,对增菌液直接检测和IMS捕获物检测都可以检测到荧光信号。初始污染浓度较低时,增菌6 h后IMS-qPCR的检测灵敏度高于增菌液直接qPCR检测;IMS捕获物涂布显色培养基分离目标菌检测灵敏度高于增菌液直接涂布;CHROMagar STEC显色培养基分离STEC O26∶H11的检测灵敏度高于山梨醇麦康凯培养基(SMAC)。结论 IMS联合qPCR检测食品中的STEC O26∶H11具有特异性强、敏感度高、快速、易操作等特点,可以提高样品中STEC O26∶H11菌的检出率,适用于牛肉制品中STEC O26∶H11的快速检测。 白莉 王伟 胡豫杰 吴青 赫英英 徐进 韩春卉 李凤琴关键词:免疫磁珠分离 食源性致病菌 2013年中国桶装水铜绿假单胞菌的复核验证及耐药特征分析 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了解2013年中国21个省市自治区桶装水来源铜绿假单胞菌的鉴定正确率,对我国桶装水来源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状况进行初步分析。方法采用基于eta2和opr I两对基因的PCR方法对桶装水来源铜绿假单胞菌进行快速复核,使用Vitek GN生化鉴定卡进行生化验证,评价分离菌株的复核正确率和PCR方法的准确度,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对8类12种抗生素的耐药性进行测定。结果两对引物均能对铜绿假单胞菌扩增出预期的目的条带,但eta2具有更高的特异性;抽样进行生化试验结果显示2013年各地上报并运送的菌株复核正确率为100%;两种基因的PCR方法准确度均在95%以上,但均存在较低比例假阴性;2013年中国21个省市自治区上报的531株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为11.68%(62/531),主要耐受多粘菌素B(5.27%,28/531)、氨曲南(4.14%,22/531)和美罗培南(3.01%,16/531),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和替卡西林的中介率分别为43.31%(230/531)和25.42%(135/531)。结论各地上报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的准确性较高,PCR方法可对桶装水来源铜绿假单胞菌进行快速筛选,结合生化鉴定方法可准确鉴定。桶装水来源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处于较低水平,但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和替卡西林某种程度上显示了一定的耐药趋势,需要定期监测,以阐明桶装水中的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特征和耐药趋势。 胡豫杰 甘辛 闫韶飞 赫英英 杨大进 裴晓燕 王伟 白莉 李凤琴 徐进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 PCR 生化 耐药 桶装水 食品中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携带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可转移质粒的特征研究 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 研究食品中分离的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携带ESBLs可转移质粒分子特征.方法 465株大肠埃希菌株来自2013—2014年全国污染物监测网食源性致病菌(凉拌菜,n=159;生肉,n=102;预制肉制品,n=95;蛋糕米面,n=46;热菜,n=63).采用Mueller-Hinton琼脂平板进行ESBLs筛选后,使用琼脂稀释法对菌株进行耐药性检测;采用PCR和序列分析对ESBLs菌株进行基因、质粒分型研究;采用S1-PFGE法分析菌株携带质粒的特征;运用肉汤接合实验确定编码ESBLs基因质粒的可移动性.结果 465株大肠埃希菌株中有12株对头孢噻肟耐药,并且均为产ESBLs菌株.12株头孢噻肟耐药菌株均携带CTX-M型耐药基因,其中7株还同时携带TEM型.通过S1-PFGE的分析,12株头孢噻肟耐药菌株中,每株菌至少携带了1个质粒,最多携带有4个质粒,质粒大小范围为47-220 kb.共有7株菌可以将携带CTX-M质粒转移到受体菌株j53,且每个成功发生转移的供体菌仅转移1个质粒.结论 食品中多重耐药菌株及ESBLs基因型别均具有多样性;ESBLs耐药基因质粒的可转移性威胁我国食品安全. 白莉 潘琢 徐进 李凤琴关键词:埃希氏菌属 质粒 中国食源性和猪源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遗传特性和耐药特征分析 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了解从肉猪养殖和屠宰环境、猪胴体及猪回肠淋巴结和即食食品中分离的877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中甲氧西林耐药基因(mecA)的分布,筛选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并对MRSA的耐药特征进行研究。方法经表型和耐热核酸酶基因(nuc基因)鉴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的877株菌,通过聚合酶链反应测定其mecA基因的携带情况,筛选出MRSA,并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对筛选出的MRSA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 877株实验菌株中有71株mecA基因阳性,为MRSA,检出率为8.1%;71株MRSA中有48株源自肉猪养殖和屠宰环境、猪胴体及猪回肠淋巴结,占该来源菌株的20.6%(48/233),为猪源性MRSA;23株分离自即食食品,占该来源菌株的3.6%(23/644),为食源性MRSA。猪源性MRSA检出率明显高于食源性MRSA(χ2=53.040,P<0.01)。71株MRSA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替加环素和呋喃妥因均敏感,对头孢西丁、苯唑西林和苄青霉素均耐药;对克林霉素、红霉素、四环素、环丙沙星、甲氧苄氨嘧啶/磺胺甲噁唑和庆大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98.6%(70株)、95.8%(68株)、88.7%(63株)、80.3%(57株)、80.3%(57株)和32.4%(23株);对左氧氟沙星、摩西罗星、利福平和奎奴普汀/达福普丁耐药者各1株;猪源性MRSA菌株对环丙沙星、四环素和甲氧苄氨嘧啶/磺胺甲噁唑的耐药率要明显高于食源性MRSA菌株(环丙沙星:χ2=29.110,P<0.01;四环素:χ2=18.816,P<0.01;甲氧苄氨嘧啶/磺胺甲噁唑:χ2=36.394,P<0.01)。耐3种以上抗生素的多重耐药MRSA菌株有70株(98.6%),耐药谱有8种。结论中国猪源性和食源性MRSA多重耐药现象严重。 王伟 郭云昌 裴晓燕 胡豫杰 白莉 孙爱萍 刘继开 付萍 李凤琴关键词: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耐药 stx-PCR方法、Vero细胞毒性试验和酶联免疫试剂盒3种方法检测产志贺毒素大肠埃希菌的评估 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评价stx-PCR方法、Vero细胞毒性试验和酶联免疫试剂盒3种方法在检测产志贺毒素大肠埃希菌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的差异。方法运用stx-PCR方法、Vero细胞毒性试验和酶联免疫试剂盒分别对29株大肠埃希菌参考菌株和45株食品分离大肠埃希菌株进行检测。结果 stx-PCR方法可以判定50株菌携带stx基因,同时Vero细胞毒性试验可以判定这些菌株具有细胞毒性,两者的一致性为100%;酶联免疫试剂盒能判定其中38株菌具有志贺毒素。结论 3种方法都具有很好的特异性。stx-PCR方法和Vero细胞毒性试验较酶联免疫试剂盒具有更高的敏感性,试剂盒适用于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中产志贺毒素大肠埃希菌的快速筛选,stxPCR方法推荐作为实验室常规快速检测方法,Vero细胞毒性试验是检测产志贺毒素大肠埃希菌是否具有志贺毒素生物学活性的金标准方法。 白莉 胡豫杰 王佳慧 吴青 赫英英 王伟 甘辛 韩春卉 李凤琴 徐进关键词:产志贺毒素大肠埃希菌 志贺毒素 2005-2007年我国食品中大肠埃希菌O157分离株tccP1基因的分布研究 2011年 目的了解我国2005—2007年食源性疾病监测网分离的大肠埃希菌O157分离株中tccP1基因的分布情况及特点。方法对89株食源性大肠埃希菌O157分离株运用PCR方法进行检测。结果 tccP1基因的阳性率为55.1%。结论 tccP1基因广泛存在于O157∶H7大肠埃希菌中,在O157:非H7中检出率很低。其分布与eaeA基因的携带情况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与志贺毒素基因携带没有相关性。 白莉 廖兴广 张秀丽 申志新 张淑红 郭云昌食品和腹泻患者分离耐环丙沙星大肠埃希菌耐药特征及耐药机制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从食品和腹泻患者中分离耐环丙沙星大肠埃希菌进行耐药性及相关分子特征的研究。方法从645株食品和腹泻患者来源的大肠埃希菌中确定21株(3.3%)环丙沙星耐药菌株,并对分离株进行药敏试验,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和核苷酸序列分析技术对环丙沙星耐药菌株进行喹诺酮类染色体、质粒编码耐药机制、超广谱β-内酰胺酶耐药机制及系统发育分型研究。结果 21株环丙沙星耐药菌株均为多重耐药菌株,所有菌株分别在gyrA、parC和parE发生1~4个点突变,其中16株菌携带了质粒介导的喹诺酮耐药基因,包括oqx A、oqxB、qnrS、aac(6')-Ib-cr和qepA,同时所有分离株均携带bla基因。结论本研究提示食品和腹泻患者来源的耐环丙沙星大肠埃希菌耐药机制具有多样性的特点,编码耐药基因质粒存在潜在的传播可能,对公众健康产生巨大威胁。需进一步开展此类耐药菌株的监测,为研究此类菌株在食品和人群中的可能传播和评估其对人群的健康风险提供基础数据。 白莉 甘辛 王丽丽 杨小蓉 张秀丽 陈倩 李凤琴 徐进关键词:环丙沙星 大肠埃希菌 耐药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