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汉起
- 作品数:110 被引量:536H指数:14
- 供职机构: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冶金工程理学更多>>
- 形核剂成分对高碳钢凝固过程的影响被引量:3
- 2004年
- 高碳钢连铸坯存在的最大质量问题是中心缩松、中心偏析严重。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扩大铸坯等轴晶区比例,细化晶粒。本文以Fe C合金作为形核剂,研究了形核剂含碳量对高碳钢凝固过程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向钢液中加入形核剂可有效地扩大等轴晶区。对高碳钢,中碳铁合金形核剂既可扩大等轴晶区,又可细化晶粒;而低碳形核剂可以扩大等轴晶区,但细化晶粒效果差。为有效地发挥形核剂的作用,对不同钢种要合理地选择形核剂含碳量。
- 于艳翟启杰胡汉起
- 关键词:凝固过程等轴晶高碳钢
- 半固态金属成形的技术经济分析
- 1997年
- 本文根据已有的研究结果,分析了半固态金属成形的技术经济优势及其局限性,明确了其适用范围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 陈维视马静邢书明胡汉起杨天增
- 关键词:金属变形半固态金属
- 假肢体锌铝合金材料
- 本发明假肢锌铝合金材料,是人体肢体人造代用品。本发明是在ZA27合金中,添加钛和混合稀土微量元素,从而提高ZA27合金的抗“老化”能力。同时,具有良好的晶体组织和力学性能,其合金成分为Al26—28%,Cu1.5—2.5...
- 胡汉起赵显欧王佩君韩青有翟启杰
- 激光上釉非晶层的组织结构研究被引量:9
- 1993年
- 本文研究在Fe-Ni-Cr-Si-B合金和铸态共晶等试样上采用10kw高功率连续CO_2激光上釉方法获得的激光非晶薄层。观察了激光上釉非晶化熔区的组织特征,分析了组织转变的过程。分析了激光上釉熔区表层的白亮组织,确认了非晶态的存在,并用显微硬度计检测了激光上釉熔区的硬度分布。
- 郑启光辜建辉王涛李家镕李再光胡汉起
- 关键词:非晶
- 一种新型定向凝固方法
- 开发了一种新型定向凝固方法—连续定向凝固方法,并考察了连续定向凝固Al-Cu共晶合金和Cu-Al青铜合金管材的组织与性能,探讨了连续定向凝固工艺的应用前景。
- 张虎胡汉起
- 关键词:共晶合金
- 定向凝固过程中柱状晶的生长机制被引量:19
- 2004年
- 为了控制定向凝固过程中柱状晶的连续稳定生长,将真空感应熔炼与连续定向凝固技术相结合,开发出真空连续定向凝固技术。在一定的工艺参数下,在自制的定向凝固设备上成功制备出具有单向凝固组织的直径8mm的Al-1%Si合金棒材。通过对棒材不同位置的微观组织进行研究,分析了连续定向凝固过程中柱状晶形成和长大过程。结果表明:凝固过程开始阶段,新晶粒的出现阻碍原晶粒生长,使晶体呈现一种新的有序结构;柱状晶长大过程中受到晶粒淘汰机制和柱状晶合并机制的综合作用。
- 陈亚军陈琦王自东胡汉起刘玉敏连玉栋
- 关键词:连续定向凝固真空柱状晶
- 铸铁电渣感应连续定向凝固的试验研究被引量:3
- 1999年
- 将电渣重熔、感应加热、连续铸造、定向凝固技术综合到一起,构成了电渣感应连续定向凝固装置。利用该装置对亚共晶成分的铸铁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电渣感应连续定向凝固方法可以稳定地进行铸铁的连续定向凝固;电渣感应连续定向凝固过程可用铸型内的温度分布来控制与监测;工艺参数的相互匹配是稳定电渣感应连续定向凝固过程的关键因素。
- 常国威袁军平王自东吴春京胡汉起
- 关键词:铸铁电渣重熔定向凝固
- 半固态连铸过程拉漏(断)机理研究被引量:14
- 2000年
- 利用自行设计制造的半固态连铸机对Fe-Cr-C系及Fe-Mn-C系合金进行了半固态连铸试验。着重研究了工艺参数对拉漏及拉断现象的影响,探讨了拉漏拉断的条件及机理,提出了防止拉漏拉断的技术途径。
- 邢书明李亚敏马静陈维视翟启杰胡汉起杨秀斌杨日增贺丽荣杨天增
- 关键词:半固态连铸拉漏
- 压力下真空密封造型铸造被引量:1
- 1999年
- 在真空密封造型工艺(V法)的基础上,提出压力下真空密封造型铸造工艺(P-V法),并对P-V法中铸型抗压强度、抗剪强度、抗拉强度、硬度、薄膜烧失、浇注时型腔压力、金属液充型流动等工艺参数进行系统的基础研究.
- 吴春京李晨曦郭太明郭鸿志胡汉起
- 关键词:真空密封造型金属液
- 定向凝固条件下含磷蠕墨铸铁凝固特性研究
- 1998年
- 在定向凝固过程中向试样内加入纯稀土金属进行变质处理,获得了蠕墨铸铁的平界面生长试验结果;考察了磷含量和凝固速度对蠕墨铸铁液-固界面形态的影响;与同样条件下的灰铸铁试验结果相比较,阐明了蠕墨铸铁不同于灰铸铁的凝固特点,解释了含磷蠕墨铸铁易产生缩松倾向的原因。
- 龙锐倪锋陈跃张永振罗美华胡汉起
- 关键词:定向凝固稀土变质处理蠕墨铸铁磷凝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