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脂肪
  • 3篇自噬
  • 2篇饮食诱导
  • 2篇脂肪细胞
  • 2篇脂肪性
  • 2篇脂肪性肝炎
  • 2篇脂肪因子
  • 2篇酒精
  • 2篇酒精性
  • 2篇酒精性脂肪性...
  • 2篇非酒精性
  • 2篇非酒精性脂肪
  • 2篇非酒精性脂肪...
  • 2篇非酒精性脂肪...
  • 2篇非酒精性脂肪...
  • 2篇分化
  • 2篇肝炎
  • 2篇MCD
  • 1篇代谢
  • 1篇蛋白

机构

  • 5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5篇邓玉杰
  • 5篇杨颖
  • 4篇张晓燕
  • 4篇杨键
  • 4篇吕鹏飞
  • 2篇宁光

传媒

  • 2篇中华内分泌代...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国际内分泌代...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脂肪因子Chemerin在MCD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邓玉杰吕鹏飞杨键张晓燕杨颖宁光
自噬与脂代谢
2011年
自噬是细胞清除受损或多余的蛋白质和细胞器的降解过程。最近研究发现,脂滴也是自噬过程的底物之一。在营养状态改变时,自噬能够根据机体需要增加或减少对脂滴的降解,从而起到调节脂代谢的作用。此外,自噬在脂滴形成及脂肪组织分化过程中也发挥重要作用。在细胞水平以自噬为靶点是治疗肥胖、胰岛素抵抗和2型糖尿病的新途径。
邓玉杰杨颖
关键词:自噬脂代谢分化
Beclin 1及其相互作用蛋白在脂肪细胞分化及内脏和皮下脂肪组织中的表达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 观察Beclin 1及其相互作用蛋白在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的表达,同时比较在内脏脂肪和皮下脂肪组织的表达差异.方法 3T3-L1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于第0、2、4、6、8天分别收取细胞,获取细胞蛋白或mRNA后通过Western印迹和实时定量PCR技术分析相关基因表达;正常喂养C57小鼠处死后取皮下和内脏脂肪组织,观察相关基因及蛋白的表达.结果 随着3T3-L1脂肪细胞的分化成熟,细胞自噬水平增强,LC3、Beclin 1和TNFAIP3的基因表达逐渐增高,BIRC5呈现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FEZ1基因表达从分化一开始即显著降低;基础条件下,内脏脂肪自噬水平高于皮下脂肪,LC3、Beclin 1、YWHAQ、FEZ1、BAD、WAC、TNFAIP3、GOPC在内脏脂肪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皮下脂肪,SLAMF1皮下脂肪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内脏脂肪表达.结论 自噬及相关基因在脂肪细胞分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且在不同脂肪组织存在差异.
杨键吕鹏飞张晓燕邓玉杰杨颖
关键词:自噬BECLIN脂肪分化
小檗碱对C3H10T1/2脂肪细胞自噬的影响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 探讨小檗碱对C3H10T1/2脂肪细胞自噬的影响。方法 诱导中胚层的多能干细胞株C3H10T1/2分化成脂肪细胞,用小檗碱处理,Western印迹监测自噬标志蛋白LC3Ⅱ/Ⅰ及自噬底物P62的变化;用小檗碱和溶酶体抑制剂氯喹共同处理,Western印迹监测自噬通量变化;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小檗碱处理后自噬体的数量变化。结果 (1)小檗碱处理后,Western印迹显示LC3Ⅱ/Ⅰ降低,P62增高,并呈时间与剂量依赖性(P〈0.05或P〈0.01);(2)氯喹处理后,Western印迹显示LC3Ⅱ/Ⅰ增高,与氯喹组相比,氯喹和小檗碱共同处理后,Western印迹显示LC3Ⅱ/Ⅰ降低(P〈0.05);(3)透射电子显微镜显示小檗碱处理后自噬体数量明显减少。结论 小檗碱能够抑制C3H10T1/2脂肪细胞的自噬。
张晓燕邓玉杰杨键吕鹏飞杨颖
关键词:小檗碱自噬脂肪细胞
脂肪因子Chemerln在MCD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目的:探讨chemerin在胆碱蛋氨酸缺乏(MCD)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模型中的表达调控及对肝脏损伤的干预作用。方法:①检测高脂饮食、MCD饮食、db/db老鼠模型和棕榈酸诱导脂肪肝细胞模型中chemerin m...
邓玉杰吕鹏飞杨键张晓燕杨颖宁光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饮食诱导MCD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