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建昌 作品数:52 被引量:243 H指数:7 供职机构: 浙江树人大学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轻工技术与工程 文化科学 理学 农业科学 更多>>
新工科背景下基于OBE理念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初探 被引量:7 2021年 实践教学是工科类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新工科建设对工科专业的实践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总结新工科建设过程中实践教学取得成效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OBE理念构建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打造多元实践教学平台、培育高素质师资队伍、营造科研活动氛围以及构建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等实践教学改革策略。 金建昌 王楠 刘彩琴 余作龙 严小平关键词:食品科学与工程 实践教学 一种利用嗜热芽孢杆菌(Thermophilic Bacillus)酶高效脱乙酰基降解甲壳素的技术 一种利用嗜热芽孢杆菌(Thermophilic Bacillus)酶高效脱乙酰基降解甲壳素的技术,属于食品加工技术、生物制药技术和化学工程技术领域。该组菌种具有产生高活性胞外甲壳素脱乙酰基酶和甲壳素降解酶的生物学特性并高... 活泼 林荣业 李成平 饶桂维 梅瑜 王楠 金建昌 严小平 朱晓娟文献传递 阻抑动力学分光光度法测定食品中痕量碘 被引量:2 2006年 研究了在稀H2SO4介质中,痕量碘离子对NCh催化溴酸钾氧化甲基橙的阻抑作用,建立了测定痕量碘离子的阻抑动力学光度分析的新方法。测定碘离子的线性范围为0-0.6μg/rnL,检出限为7.8×10^-9g/mL。 严小平 李成平 强弘 童建颖 金建昌关键词:动力学分析 阻抑反应 甲基橙 “食品卫生与检验”课程教改模式探讨 被引量:2 2014年 "食品卫生与检验"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课程.为适应新形势下食品安全发展的需要,拓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笔者结合多年来课程教学经验,从教学内容、师资建设和教学方法等三个方面作了教学改革探讨,旨在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刘彩琴 王楠 金建昌关键词:食品卫生学 教学模式 课程改革 “食品工艺原理”课程思政融合教育的探索实践 被引量:4 2021年 将课程思政融入到专业教育中,是提高食品行业人才职业素养的有效途径之一。基于食品专业的学生特点并结合现阶段思政教育的要求,介绍了“食品工艺原理”课程思政的建设背景与目标,探索了课程思政融入点和元素设计,介绍了具体的教学方法,分析了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建议,以期为食品专业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金建昌 王楠 严小平 王石磊 魏云潇关键词:融合教育 食品化学与营养学教学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2 2018年 针对应用型本科层次教学改革,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结合多年来食品化学与营养学课程教学经验,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评价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与探索,旨在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解决实践难题和创新能力。 刘彩琴 王楠 金建昌 王石磊关键词:食品化学 营养学 教学模式 课程改革 α-半乳糖苷酶酶学性质及催化反应特性 被引量:4 2008年 近年来,α-半乳糖苷酶的生产、应用等技术问题备受关注。将国外学者对α-半乳糖苷酶的酶学性质及催化反应特性报道做以概述,为我国α-半乳糖苷酶的性质研究和应用提供一点参考。 刘彩琴 陈蔚青 金建昌关键词:Α-半乳糖苷酶 酶学性质 气相色谱-负化学源-串联质谱法测定动物源食品中氟虫腈及其4种代谢产物残留量 被引量:4 2020年 建立动物源食品(鸡蛋、鸡肉、鸡肝)中氟虫腈及其4种代谢产物(氟甲腈、氟虫腈砜、氟虫腈硫醚、酰胺氟虫腈)残留量的气相色谱-负化学源-串联质谱(gas chromatography-negative chemical ionization-tandem mass spectrometry,GC-NCI-MS/MS)测定方法。样品经乙腈(正己烷饱和)提取后,采用改进的QuEChERS净化和GC-NCI-MS/MS的多反应监测模式检测,基质匹配工作曲线法定量。实验结果表明,氟虫腈及其4种代谢产物在1~100μg/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线性系数均大于0.9990,氟甲腈、氟虫腈和氟虫腈硫醚定量限(RSN≥10)为0.5μg/kg,氟虫腈砜和酰胺氟虫腈定量限为1.0μg/kg。在2.0、10.0、20.0μg/kg加标水平下,回收率在80.2%~108.7%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3.8%~10.2%。该方法灵敏度高、准确性好,能够满足动物源食品中氟虫腈及其4种代谢产物残留量的测定。 韩超 胡贝贞 金娜 刘滨 沈燕 金建昌 陈树兵关键词:动物源食品 氟虫腈 代谢产物 一种明亮发光杆菌及其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生物菌株及其应用,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明亮发光杆菌及其应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无利用明亮发光杆菌生产褐藻胶裂解酶的报道,以及其它菌株生产褐藻胶裂解酶的产生量偏低、贮藏稳定性差,极大的限制了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的... 刘彩琴 陈蔚青 蔡成岗 王楠 陈虹 金建昌文献传递 响应面法优化黑豆皮红色素微波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3 2018年 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对黑豆皮红色素微波辅助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研究.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根据中心组合(Box-Benhken)实验设计原理,采用3因素3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以吸光度为响应值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微波辅助提取黑豆皮红色素的最佳工艺为:微波时间3min,微波功率400 W,料液比1∶84(g/mL),黑豆皮红色素吸光度的实测值为0.809 9,预测值为0.826 6,相对误差为2.02%,与模型预测值基本相符.优化后的提取工艺可以为高效提取黑豆皮红色素提供参考. 戴坤 陈梅琳 陈振华 韩国庆 李诚祥 金建昌关键词:微波辅助提取 响应面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