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蕊
- 作品数:71 被引量:365H指数:12
-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术后残留胆道结石窦道路径内镜下取出的配合与护理
- 黄慧王书智时之梅陆蕊王淑萍
- 内镜下经窦道路径取出术后残留胆道结石的护理被引量:5
- 2012年
- 肝内外胆管结石的治疗非常棘手,经常是外科手术治疗后肝内外胆管内仍残留部分结石。术后胆道镜(post-operativecholangioscopy,POCS)经窦道路径可彻底干净地清除肝内外残留胆管结石,是手术治疗的补充,为术后残留结石患者提供了一条安全可靠的治疗途徭”。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采用POCS经窦道路径治疗残留结石625例,均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 黄慧王书智时之梅陆蕊王淑萍
- 关键词:术后残留胆道结石窦道肝内外胆管结石护理内镜
- 内镜下同期放置双侧金属胆道支架的方法探讨被引量:7
- 2009年
- 目的 探讨经内镜同期置入双侧可膨式金属胆道支架的方法。方法9例Ⅱ~Ⅳ型肝门部胆管恶性梗阻患者,平均血胆红素(162.8±193.8)μmol/L,内镜下插入双导丝分别留置在左、右侧胆管内,在充分扩张狭窄段后,逐一插入金属支架至双侧肝管予以释放。观察操作的便利性、成功率、控制黄疸有效性、早期并发症和近期的临床疗效。结果全组均一次成功置入双侧支架,分别采用“Y”型支架置入法2例、塑料支架过渡法1例和并行支架法6例,平均耗时(38.1±14.8)min,以并行法置入且留置支架末端在乳头外的方法最为便捷。9例患者术后除1例外其他黄疸均迅速消退,3周内均退至正常,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同期置人双侧金属支架是安全可行的,可迅速有效地控制肝门部肿瘤所致的黄疸和胆道感染;采用特殊设计的金属支架并行置入,并将支架末端留置在乳头外,是较为简便效佳的方法。
- 胡冰陆蕊徐福宁李玉茜王书智时之梅黄慧王淑萍潘亚敏周玉保
- 关键词:胆道肿瘤胆胰管造影术内镜逆行
- 取石球囊用于肝移植术后胆道吻合口狭窄患者的护理
- 2008年
- 将取石球囊用于38例肝移植术后胆管吻合口狭窄患者,并予针对性治疗。结果术后复查总胆红素下降至32~167μmol/L,于5~14d好转出院。随访3个月,4例行胆管造影显示胆管吻合口仍有狭窄,但较前减轻;其余未见再次狭窄。提示借助取石球囊通过胆管吻合口狭窄段时,除了医生精湛的内镜操作技术外,还要求护士有非常娴熟的配合技能,掌握插入导丝的时机,为狭窄再通创造条件。
- 时之梅王书智黄慧陆蕊王淑萍
- 关键词:肝移植护理
- 消化内镜及其附件消毒方法的改进被引量:4
- 2002年
- 目的改进消化内镜及其附件的消毒方法 ,提高消毒效果。方法改进前内镜采用床边三槽消毒法 ,附件采用 2 %戊二醛浸泡 ;改进后建立专用清洗消毒间 ,内镜消毒增加酶洁液刷洗和全浸泡消毒程序 ,附件经戊二醛浸泡后用环氧乙烷熏蒸。比较改进前后细菌及HBsAg阳性率。结果改进前内镜及其附件消毒后细菌阳性率分别为14 .0 %、8.0 % ,HBsAg阳性率分别为 14 .0 %、7.0 % ;改进后细菌及HBsAg阳性率均为 0。改进后消毒效果显著优于改进前 (均P <0 .0 5 )。结论改进方法清洗彻底、消毒时间充分 。
- 王书智龚彪胡冰陆蕊马建霞
- 关键词:内镜消毒
- ERCP术后胆管炎危险因素分析
- 引言:目前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nc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是胆胰疾病诊疗不可缺少的重要方法,但胆道感染是ERCP术后常见并发症,严重时可因感染...
- 王淑萍高道键吴军时之梅陆蕊王书智
- 关键词:胆道梗阻操作时间逆行胰胆管造影感染率
- 肝移植术后胆管吻合口狭窄的内镜处理被引量:19
- 2008年
- 目的探讨内镜下处理原位肝移植术(OLT)后胆管吻合口狭窄(AS)的有效方案,并对影响疗效的因素进行分析。方法65例OLT后超过3个月的患者接受ERCP诊疗,在行狭窄段充分扩张后,置入尽可能多的塑料支架,维持支架支撑6个月以上,随访观察AS改善情况。结果该组患者共接受90次治疗,分别采用不扩张、探条扩张和6~10mm气囊扩张进行狭窄段扩张;置入2~6根塑料支架,平均置入3根,总口径达14—42F,平均达22.8F,支架支撑0.2~37.8个月,平均8.0个月。迄今共有54例次接受支架拔除及胆管再造影评估,其中26例次显示AS基本消除,采用气囊扩张加2根以上支架(总口径〉21F)支撑满3个月及以上者AS消除率达81.0%(17/21)。有3例患者在拔管后狭窄复发,均为支撑不足6个月者。结论根据OLT患者的病情,采用分期循序的内镜处理原则是行之有效的,内镜下采用扩张加多支架支撑,有望基本消除AS,为取得满意的疗效,应尽可能采用气囊扩张并同时置入2根以上(至少21F)支架,支撑时间不宜少于6个月。
- 胡冰于凤海龚彪潘亚敏别里克王田田王书智陆蕊黄慧时之梅
- 胆胰疾病患者行治疗性ERCP术后并发胰腺炎的防治被引量:2
- 2009年
- 于凤海王书智张薇孙媛媛纪义梅胡冰陆蕊
- 关键词:胆胰疾病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胰腺炎
- 消化道清洁预防ERCP术后胆道感染的作用及机制被引量:11
- 2014年
- 目的探讨口腔护理联合十二指肠冲洗在预防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术后胆道感染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284例ERCP诊疗患者中,96例行阿米卡星干预(阿米卡星组),95例行生理盐水干预(盐水组),93例不加干预(对照组)。分别在十二指主乳头插管前、切开刀完成插管首次进入胆管时(即内镜操作初)和ERCP操作即将结束时(即内镜操作末)收集细菌标本并行细菌培养和菌落计数。统计分析3组ERCP术后胆管炎发生率以及不同检测点细菌检测结果。结果阿米卡星组、盐水组和对照组ERCP术后胆管炎发生率分别为7.3%(7/96)、8.4%(8/95)和18.3%(17/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61,P=0.032);十二指肠主乳头插管前细菌培养阳性率分别为6.3%(6/96)、25.3%(24/95)和28.0%(26/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833,P=0.000);内镜操作初细菌培养阳性率分别为6.3%(6/96)、16.8%(16/95)和24.7%(23/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206,P=0.002);内镜操作末细菌培养阳性率分别为7.3%(7/96)、17.9%(17/95)和33.3%(31/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713,P=0.000)。结论ERCP诊疗可将肠道微生物逆行带入胆管,口腔护理联合十二指肠冲洗能减少胆管逆行微生物带入,从而能有效减少ERCP术后胆管炎的发生。
- 王淑萍高道键陆蕊时之梅黄慧王书智
- 关键词:胰胆管造影术内窥镜逆行胆道胆管炎
- 胆管良性狭窄的内镜介入治疗
- 胡冰高道键吴军王田田王书智时之梅陆蕊王淑萍于凤海叶馨
- 项目属于临床胃肠病学领域,探索应用消化内镜技术非手术方式消除胆管非肿瘤性狭窄。胆管良性狭窄是临床常见的病症,传统的治疗方法需开腹手术,创伤大、难度大、风险大(围手术期并发症25%左右)、疗效欠佳(狭窄复发率10%-40%...
- 关键词:
- 关键词:胆管狭窄内镜介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