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任康绪

作品数:59 被引量:631H指数:17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3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4篇天文地球
  • 12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13篇侵入岩
  • 13篇储层
  • 11篇岩石
  • 10篇碳酸
  • 10篇富碱
  • 10篇富碱侵入岩
  • 9篇碳酸盐
  • 8篇盐岩
  • 8篇碳酸盐岩
  • 7篇地球化
  • 7篇地球化学
  • 7篇地球化学特征
  • 7篇同位素
  • 7篇化学特征
  • 6篇地质
  • 6篇砂岩
  • 6篇火成岩
  • 6篇发育
  • 5篇岩石地球
  • 5篇岩石地球化学

机构

  • 42篇中国石油天然...
  • 29篇北京大学
  • 9篇中国科学院
  • 8篇中国地质科学...
  • 7篇中国石油
  • 2篇中国石油化工...
  • 2篇中国石油塔里...
  • 1篇长江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中国石油新疆...
  • 1篇中国石油西南...
  • 1篇中国石化
  • 1篇技术公司
  • 1篇中国石油国际...

作者

  • 59篇任康绪
  • 18篇牟保磊
  • 18篇阎国翰
  • 14篇蔡剑辉
  • 12篇李凤棠
  • 8篇储著银
  • 7篇邓西里
  • 6篇鞠玮
  • 6篇许保良
  • 6篇侯贵廷
  • 6篇杨斌
  • 5篇童英
  • 4篇赵健
  • 3篇赵文韬
  • 3篇孙雄伟
  • 3篇何国琦
  • 3篇肖中尧
  • 3篇邵宏翔
  • 3篇杜宜静
  • 3篇申银民

传媒

  • 5篇岩石学报
  • 5篇高校地质学报
  • 5篇地球科学前沿...
  • 3篇北京大学学报...
  • 3篇新疆石油地质
  • 2篇岩石矿物学杂...
  • 2篇吉林大学学报...
  • 2篇石油学报
  • 2篇大地构造与成...
  • 2篇化工矿产地质
  • 1篇地质论评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沉积学报
  • 1篇海相油气地质
  • 1篇地学前缘
  • 1篇天然气勘探与...
  • 1篇中国石油勘探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矿物岩石地球...
  • 1篇应用基础与工...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4篇2017
  • 3篇2015
  • 6篇2014
  • 5篇2013
  • 2篇2012
  • 5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4篇2007
  • 6篇2006
  • 4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2
5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火山岩储层构造–成因分类探讨
2014年
火山岩传统分类强调岩类学内涵,与储集空间联系不紧密,不能满足油气勘探中储层研究的需要。基于火山岩储集空间类型、组合及其成因分析,归纳了6种与储集空间联系最紧密的因素,结合传统岩类学方案和前人认识,建立了油气勘探中火山岩储层分类新方案。
任康绪王小军刘畅吴宝成穆剑东王海明
关键词:储层分类火山岩储集空间
安塞油田王窑地区长61小层对比及储层非均质性研究
王窑地区长61油层经历了一期三角洲前缘亚相完整的湖退—湖进演化。野外露头观察表明,可以按4个四级沉积旋回划分层段。选择长611-2湖退砂为标志层,构建了自然伽马镜像与自然电位镜像曲线,开展了井下小层、单砂层及沉积微相划分...
任康绪
关键词:小层对比沉积微相储层非均质性
北京房山岩体锆石U-Pb年龄和Sr、Nd、Pb同位素与微量元素特征及成因探讨被引量:67
2005年
本文首次用SHRIMP锆石U-Pb测年法获得房山岩体主期侵入岩-花岗闪长岩的年龄为130.7±1.4Ma,证明房山岩体主体岩石形成于早白垩世。综合该岩体两期侵入宕的常量、微量、稀土元素和同位素及构造环境特征,发现房山岩体侵入岩具有许多与埃达克岩(adakite)极其相似的独特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但又与Defant和Drummond(1990)定义的典型埃达克岩(O型)有明显差别,与中国东部C型埃达克岩更为接近,或也称之为中国东部燕山期高Sr低Y型中酸性火成岩。本文通过房山岩体Sr、Nd、Pb同位素的系统研究,发现在143Nd/144Nd-87Sr/86Sr图解上,两期岩石投影点均落在EM Ⅰ型富集地幔范围之内,暗示其物质来源与富集地幔有关;钾长石Pb同位素特征也说明房山岩体岩浆来源与EM Ⅰ型富集地幔和下地壳关系密切。结合前人的碳、氢、氧同位素研究成果,认为房山岩体物质来源较深,与上地幔和下地壳有关。此外,发现房山岩体两期侵入岩的εNd(t)值(-13.6--14.2)远高于华北地台区古老下地壳的εNd(t)值(-32--44),而与汉诺坝二辉麻粒岩包体的εNd(t)值(-8--18)近似。由于现有的研究已确证汉诺坝二辉麻粒岩包体是由幔源基性岩浆在晚古生代-中生代时底侵到下地壳底部构成的年青下地壳的一部分,故推测房山岩体的物质来源与华北地台古老下地壳关系不大,而可能与年青下地壳关系密切。在此基础上,提出房山岩体两期岩石形成的两阶段模式:第一阶段可能发生于中生代早期,由于软流体 (层)上涌导致富集岩石圈地幔部分熔融生成带有富集地幔印记的玄武岩浆,该岩浆底侵到下地壳底部,冷却成为年青下地壳的一部分;第二阶段发生于中生代晚期,由于当时软流圈呈蘑菇云状大规模上升,热侵蚀面抬升到壳-幔过渡带,导致早中生代新底侵的玄武质下地壳在榴辉岩-麻粒岩相条件下部分熔融生成C型埃达
蔡剑辉阎国翰牟保磊任康绪宋彪李凤棠
关键词:微量元素岩石成因
阿拉善断块富碱侵入岩岩石地球化学和Nd、Sr、Pb同位素特征及其意义被引量:46
2005年
阿拉善断块富碱侵入岩具有硅过饱和(出现石英,w(SiO2)=62.01%~67.28%)、准铝(w(Al2O3)=12.20%~16.83%)、富碱(w(Na2O) +w(K2O) = 11. 14% ~ 14. 18%,里特曼指数σ= 6. 40 ~ 8. 65)、富钾(w(K2O)/w(Na2O)=1.01~1.79)和低铁、镁的特征。总稀土较高,稀土配分曲线呈陡右倾模式。微量元素强烈富集LILE和LREE,相对亏损Nb、Ta、Ti 和P。上述特征以及低钕(ε(Nd,t) = - 7. 3 ~ - 9. 4)高锶(ε(Sr,t)=+53.9^+99.9)的同位素特征反映物质来源主要与富集型上地幔有关,但受到不同程度壳源物质的混染作用。Nd、Sr、Pb联合示踪表明阿拉善断块富碱侵入岩与华北断块北缘印支期富碱侵入岩带具有相似性,但不同于塔里木北缘富碱侵入岩。结合时空分布、同位素组成以及所处的构造动力学体系等因素将阿拉善断块富碱侵入岩和燕辽—阴山印支期富碱性侵入岩带划归为同一印支期富碱性侵入岩带。指出至少到晚古生代—印支期时阿拉善断块已经与华北断块构成了一个整体。
任康绪阎国翰牟保磊蔡剑辉童英李凤棠赵凤三古丽冰杨斌储著银
关键词:富碱侵入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一种确定火成岩储层次生溶蚀孔隙发育度的方法及装置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确定火成岩储层次生溶蚀孔隙发育度的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分别确定目的工区第一区块中和第二区块中火成岩储层岩石样品的组构信息、碱度特征;对第一区块中火成岩储层的岩石样品进行模拟溶蚀处理,得到溶蚀后...
任康绪邓西里刘达望张丹锋
郯庐断裂带晚中生代富碱侵入岩Nd、Sr、Pb同位素特征及源区性质探讨被引量:17
2008年
郯庐断裂带是中国东部一条巨大的深大断裂带,它纵切华北克拉通、扬子克拉通、兴蒙-吉黑造山带和大别-苏鲁造山带四个大地构造单元,特别是在该断裂带出露许多晚中生代富碱侵入岩体,构成一条长达近2000km 的富碱侵入岩带。本文是在前人研究基础上首次从大尺度对整个郯庐断裂带富碱侵入岩的 Nd、Sr、Pb 同位素做了比较系统深入的研究,发现四个大地构造单元的畜碱侵入岩具有明显不同的 Nd、Sr、Pb 同位素特征,暗示四大构造单元富碱侵入岩的源区性质差别较大: 兴蒙-吉黑造山带晚中生代富碱侵入岩源于和亏损地幔有成因联系的年青地壳(ε_(Nd)(t)为正,平均值+2.25);华北克拉通、扬子克拉通和大别-苏鲁造山带三大构造单元晚中生代富碱侵入岩都主要源于 EMI 型富集地幔(ε_(Nd)(t)均为负值)。但是这三大构造单元岩石圈地幔富集程度差别较大。大别-苏鲁造山带岩石圈地幔相对富集程度最高(ε_(Nd)(t)平均值为-17.06);华北克拉通次之(ε_(Nd)(t)平均值为-10.03);扬子克拉通岩石圈地幔富集程度最低(ε_(Nd)(t)平均值为-6.41)。本文认为大别-苏鲁造山带岩石圈地幔相对最富集的原因可能是在早中生代扬子克拉通陆壳向华北克拉通深俯冲之后的折返过程中,因压力释放有利于熔/流体的形成、析出和向上交代并改造华北岩石圈地幔使之成为富集地幔。
阎国翰蔡剑辉任康绪牟保磊李凤棠储著银
关键词:源区性质晚中生代富碱侵入岩郯庐断裂带
内蒙古哈达门沟石英正长岩锆石SHRIMP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2013年
采用同位素稀释法(TIMS)和二次离子探针法(SHRIMP)对内蒙古哈达门沟大型金矿床主矿体控矿岩石进行了锆石测年研究,最终确定了石英正长岩形成于古元古代早期,其锆石SHRIMP U-Pb谐和年龄为(2483 ±10) Ma(1σ),上交点年龄为(2508 ±41) Ma(1σ)。哈达门沟石英正长岩是国内迄今报道的元古代最古老的富碱侵入岩,其时空分布具有重要大地构造意义,指示了华北古陆在经历太古代末的碰撞拼合事件已经结束,地壳具有一定厚度,并已经开始向拉张性构造环境转变。
任康绪阎国翰蔡剑辉邹天仁牟保磊李凤棠
关键词:TIMSSHRIMP哈达门沟金矿富碱侵入岩古元古代
库车坳陷致密裂缝孔隙型砂岩储层评价的物性界限探讨被引量:3
2012年
塔里木盆地库车前陆盆地冲断带经历强烈构造应力作用,勘探目的层古近系–白垩系埋藏超深,储层致密,基质物性非常差,但构造裂缝相对比较发育,为具有双孔双渗特征的致密裂缝孔隙型砂岩储层。储层产能大小主要与地层渗透率有关,而与孔隙度关系不明显。大量未充填–半充填构造裂缝是这类致密储层总渗透率的主要贡献因素。基于单井测试资料讨论了不同产能对应地层渗透率的界限。对构造裂缝的贡献按照四个层次进行评价。建立了适合库车坳陷致密裂缝性砂岩天然气勘探的储层物性综合评价方案。
任康绪肖中尧曹少芳袁文芳张荣虎马志远
轮古7试验区奥陶系潜山构造裂缝特征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基于岩芯定量描述和FMI成像测井资料的系统统计和分析,明确了轮古7试验区奥陶系潜山构造裂缝基本特征.本区构造裂缝以NE-SW走向为主,总体上较发育但非均质性强,裂缝发育区局部集中分布.构造裂缝纵向上主要分布在潜山面以下0—150m范围内,以发育中-高角度缝为主.构造裂缝充填物主要为泥质和方解石,充填缝占60.6%.发育在潜山面附近的裂缝常被泥质半-全充填,而与岩溶作用有关的洞顶缝为未充填或方解石半充填.钻井统计表明本区裂缝型储层所占比重较大,达到44.9%.构造裂缝发育带与中-小型洞穴发育区叠合位置易发育缝洞型储集体,这也是本区今后优选上钻的重要目标,比较合适的井型为水平井或大斜度井.轮古7试验区构造裂缝易沟通下部水体,导致油井快速见水并影响原油采收率,因此开发过程中要及时根据油井生产动态特征采取合理措施控水增油.预测了13个构造裂缝比较发育的区域,优选出5个为缝洞型储层钻探有利区.
任康绪宋新民赵应成章寒松王珏杜宜静
关键词:碳酸盐岩奥陶系
塔北隆起西部英买32潜山区岩溶系统研究
对塔北隆起西部英买32潜山区岩溶系统发育规律的研究,建立了相关的岩溶发育模式.纵向上可以划分出2个旋回,其中表层岩溶带在白云岩潜山均厚24.5m,在灰岩潜山稍薄.表层岩溶带之下划分出了上部渗流岩溶带、上部潜流岩溶带、下部...
任康绪
关键词:岩溶系统旋回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