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彭伟

作品数:17 被引量:74H指数:6
供职机构:后勤工程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建筑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1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天文地球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5篇土壤
  • 5篇污染
  • 4篇动力学
  • 4篇污染物
  • 4篇TNT
  • 3篇有机污染
  • 3篇有机污染物
  • 3篇吸附动力学
  • 2篇岛礁
  • 2篇动力学研究
  • 2篇堆肥
  • 2篇溶解性有机质
  • 2篇水处理
  • 2篇土壤有机污染
  • 2篇土壤有机污染...
  • 2篇土柱
  • 2篇联苯
  • 2篇淋溶
  • 2篇解吸
  • 2篇胡敏酸

机构

  • 12篇后勤工程学院
  • 7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海军工程设计...
  • 1篇西南大学

作者

  • 17篇彭伟
  • 12篇谯华
  • 10篇郝全龙
  • 7篇张楷
  • 6篇周从直
  • 5篇方振东
  • 5篇赵志伟
  • 4篇史永刚
  • 4篇张帅
  • 4篇周继豪
  • 2篇刘婧婷
  • 2篇张平
  • 2篇沈小东
  • 1篇冯孝杰
  • 1篇赵秀兰
  • 1篇李永青
  • 1篇毛华军
  • 1篇谢朝新
  • 1篇梁实
  • 1篇杨昊

传媒

  • 3篇当代化工
  • 3篇化学与生物工...
  • 2篇四川环境
  • 2篇环境工程学报
  • 1篇环境污染与防...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生态科学
  • 1篇后勤工程学院...
  • 1篇兵器装备工程...

年份

  • 4篇2017
  • 7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4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淋溶土柱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淋溶土柱,其特征在于,包括空心柱体,在所述空心柱体的上端口设置均匀布水器,下端口设置底座,所述底座为漏斗形,其下端中部为出水孔,所述底座的上端口部设置出水孔板,所述出水孔板上均匀开有滤水孔,所述出水孔下...
谯华郝全龙付高阳蒋国正周从直彭伟方振东梁实冯孝杰刘婧婷毛华军张楷史永刚
文献传递
富里酸吸附TNT的环境影响因素
2016年
采用振荡平衡法对富里酸(FA)吸附TNT的主要环境影响因素以及其热力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pH值的升高,FA对TNT的吸附量先减少后增加,pH=7.0时吸附量最小;随着离子强度(IS)的增大,FA对TNT的吸附量逐渐增加;随着温度的升高,FA对TNT的吸附量逐渐减少;ΔH0=-5.62 k J/mol、ΔG0<0以及ΔS0<0,表明FA对TNT的吸附为自发的放热反应,且吸附过程中系统的无序性降低。FA对TNT的吸附机制主要包括范德华力、疏水作用、偶极作用力以及氢键力,并且范德华力和疏水作用会随着温度的升高逐渐减弱。
郝全龙谯华周从直张楷彭伟卢升付高阳
关键词:富里酸TNTPH离子强度温度
腐殖质吸附土壤有机污染物研究进展被引量:15
2014年
介绍了腐殖质对土壤中有机污染物的吸附行为。归纳了腐殖质对有机污染物的吸附机理,即共价吸附、―空穴‖吸附、氢键作用、疏水性吸附等;分析了土壤pH值、阳离子交换量(CEC)以及温度对腐殖质吸附有机污染物的影响,着重讨论了主要的吸附模型:线性吸附模型、Langmuir吸附模型、Fruendlich吸附模型、双模式吸附模型、分布式反应模型等以及适用条件;最后提出了今后研究的热点和方向:腐殖质(胡敏酸、富里酸以及胡敏素)吸附行为的全面研究,多种污染物共存体系复合研究,腐殖质对有机污染物的工程应用研究。
郝全龙谯华周从直张楷彭伟
关键词:腐殖质有机污染物
重庆缙云山典型紫色土吸附TNT动力学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采用振荡平衡法对缙云山典型紫色土吸附TNT过程进行研究,探讨供试土壤对TNT吸附的动力学特征。结果表明,TNT在供试土壤上的吸附可分为快速吸附和慢速吸附2个过程,快速吸附过程主要发生在初始的15 min内,并且在吸附8 h后基本达到平衡。对动力学数据采用准一级动力学模型、准二级动力学模型、Elovich动力学模型以及颗粒内扩散模型进行拟合,拟合结果排序为准二级动力学模型>Elovich动力学模型>准一级动力学模型>颗粒内扩散模型,说明供试土壤对TNT的吸附过程具体可分为液膜扩散、表面吸附以及内扩散3个阶段。
郝全龙谯华周从直彭伟
关键词:紫色土TNT吸附动力学
珊瑚砂改良为目的的离岸岛礁有机固废处理策略研究被引量:5
2016年
针对我国南海核心区域人工扩建的珊瑚砂离岸岛礁,通过实地调查与珊瑚砂取样分析,指出岛礁有机固体废弃物增多且缺乏相应的管理,珊瑚砂土壤质地较差、营养元素匮乏,人工岛礁环境承载力不足问题日益凸显。从当前岛礁垃圾管理现状入手,分析了岛礁有机固体废弃物的组成、危害;在遵循经济、高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新型珊瑚砂土壤的理化性质,结合国内外岛屿垃圾管理研究现状以及现有的有机固体废弃物处理方法,提出好氧堆肥并就近利用堆肥产物对珊瑚砂土壤进行调质改良是一种绿色、经济且有巨大工程应用潜力的离岸岛礁有机固体废弃物处理途径。
周继豪沈小东张平赵志伟赵秀兰彭伟
关键词:好氧堆肥
重庆缙云山土壤对TNT吸附-解吸研究
2015年
采用振荡平衡法,对供试土壤吸附TNT过程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土壤对TNT吸附的动力学特征及吸附-解吸特征。结果表明,TNT在供试土壤上的吸附在8 h基本达到平衡,并且准二级动力学模型能够很好地描述其对TNT的吸附;Freundlich模型能够很好的拟合土壤对TNT的吸附-解吸等温曲线,并且吸附为非线性吸附;吸附过程中吉布斯自由能为-17.53 k J/mol,其绝对值小于40 k J/mol,说明土壤对TNT的吸附以物理吸附为主,吸附机制主要为范德华力、疏水作用、偶极作用力以及氢键作用。
郝全龙谯华周从直张楷彭伟
关键词:土壤TNT吸附-解吸吸附动力学
厨余垃圾-粪渣-剩余污泥共堆肥研究及其在南海岛礁的适用性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针对中国南海离岸岛礁固体废弃物日益增多的问题,研究了以锯末和玉米秸秆作为调理剂,厨余垃圾、粪渣和剩余污泥进行好氧共堆肥的可行性,并分析了其在南海岛礁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厨余垃圾-粪渣-剩余污泥共堆肥工程中的温度、含水率、p H、氮素转化和损失以及生物毒性的变化基本都符合堆肥要求,特别是厨余垃圾、粪渣、剩余污泥、锯末和玉米秸秆添加量分别为2.000、2.000、2.000、1.500、1.500 kg或者3.000、3.000、3.000、1.125、1.125 kg时。考虑到南海岛礁缺乏调理剂,后者更适合南海岛礁。
周继豪沈小东李永青张平彭伟张帅赵志伟
关键词:厨余垃圾剩余污泥
溶解性有机质对土壤中典型有机污染物迁移转化的影响被引量:2
2016年
溶解性有机质(DOM)对土壤中有机物的行为有重要影响。概述了DOM的定义、来源和分类,归纳了DOM对典型有机污染物如氯代有机物、多环芳烃、硝基化合物和其它有机污染物(如激素、农药等)在土壤中迁移转化的影响,从机理方面对DOM与有机污染物的相互作用进行了解释,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付高阳谯华彭伟杨昊郝全龙
关键词:土壤有机污染物
3,3',4,4'-四氯联苯在胡敏酸上的吸附动力学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采用间歇法研究了3,3',4,4'-四氯联苯(PCB77)在胡敏酸(HA)上的吸附动力学特征。结果表明,PCB77在HA上的吸附可分为快速吸附和慢速吸附2个阶段,12 h可达到吸附平衡,平衡吸附率为67.71%(液土比为400∶1);采用5种动力学模型拟合动力学曲线,R2(伪二阶动力学模型)>R2(Elovich动力学模型)>R2(双常数模型)>R2(伪一阶动力学模型)>R2(微粒内扩散模型),其中伪二阶动力学模型、Elovich动力学模型和双常数模型拟合的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965、0.9464、0.8948,均可以较好的描述吸附过程,表明PCB77在HA上的吸附是一个相当复杂的传质过程,受液膜扩散、表面吸附以及微粒内扩散等多因素共同的控制。研究结果可为降低污染土壤/底泥中PCBs的迁移及扩散提供理论参考。
彭伟方振东谯华史永刚郝全龙
关键词:胡敏酸PCB77动力学
苦咸水淡化工艺的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11
2017年
在某些偏远缺水地区,苦咸水是附近唯一可利用的水源,因而近年来苦咸水淡化工艺也成为脱盐领域研究的热点。在简述苦咸水现状及危害的基础上,对近年来苦咸水淡化工艺研究进行了总结与分析,指出了各主要工艺的优缺点和适用性,并针对目前各工艺存在的问题,对以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麦正军赵志伟彭伟张帅周继豪
关键词:苦咸水脱盐纳滤反渗透电渗析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