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志鹏

作品数:29 被引量:23H指数:3
供职机构:南昌航空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无损检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理学金属学及工艺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7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一般工业技术
  • 6篇理学
  • 5篇金属学及工艺
  • 3篇化学工程
  • 3篇文化科学
  • 2篇机械工程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8篇复合材料
  • 8篇复合材
  • 6篇电阻
  • 6篇环氧
  • 6篇
  • 5篇环氧复合材料
  • 4篇单原子
  • 4篇电阻变化
  • 4篇原子
  • 4篇催化
  • 3篇氮原子
  • 3篇课程
  • 3篇光催化
  • 2篇弹射
  • 2篇电阻法
  • 2篇性能研究
  • 2篇射击
  • 2篇碳掺杂
  • 2篇配位
  • 2篇配位结构

机构

  • 29篇南昌航空大学
  • 2篇武汉理工大学
  • 2篇中国航发贵州...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江西师范大学
  • 1篇厦门华侨电子...
  • 1篇中国航发哈尔...
  • 1篇中国航发北京...

作者

  • 29篇李志鹏
  • 13篇谢小林
  • 5篇洪珍
  • 5篇邹建平
  • 5篇江洪流
  • 4篇王高潮
  • 4篇权红英
  • 4篇范红青
  • 3篇邹爱华
  • 1篇廖嘉
  • 1篇林和志
  • 1篇王乐
  • 1篇易可
  • 1篇肖建华
  • 1篇黄桂贤
  • 1篇王清芬
  • 1篇宋才生
  • 1篇朱伟
  • 1篇邱江林
  • 1篇万里鹰

传媒

  • 3篇航空材料学报
  • 3篇南昌航空大学...
  • 2篇机械工程材料
  • 2篇江西化工
  • 2篇科教导刊
  • 1篇高分子材料科...
  • 1篇塑料工业
  • 1篇材料导报
  • 1篇热处理
  • 1篇热处理技术与...
  • 1篇大学教育
  • 1篇全国第八届航...

年份

  • 1篇2025
  • 7篇2024
  • 3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预制冲击损伤试验装置的研制
本文研制的预制冲击损伤试验装置以压缩空气为动力、通过发射管将冲击弹射向试验材料并以光电测速计测定冲击弹速度与能量.该装置可准确控制冲击弹的冲击位置与能量来预制材料或零部件的冲击损伤,并且可防止冲击弹对试验材料进行二次冲击...
徐东旭谢小林江洪流李志鹏
文献传递
碳桥改性石墨相氮化碳光催化析氢性能研究
李志鹏
一种气动式模仿子(炮)弹射击的材料冲击试验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动式模仿子(炮)弹射击的材料冲击试验装置,其特征是一种以空压机中的压缩空气为动力、通过发射管将前端为半球体或锥体的圆柱形冲击弹射向试验材料并以光电测速计测定冲击弹速度与能量的材料冲击试验装置。本发明的发...
谢小林李志鹏江洪流
文献传递
g-C3N4光生电荷传输及其产氢性能研究
g-CN由于其可见光响应、无金属、价格低廉等优点而作为一种潜在的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的材料,但其过高的过电位和严重的载流子复合使得其光催化效率非常低。为了解决g-CN基光催化剂光生电荷复合严重的问题,我们开发了系列方法用...
李志鹏张龙帅邹建平
关键词:光生载流子
钻孔与冲击对碳/环氧复合材料电阻影响的计算模型
2010年
分别对碳/环氧复合材料进行钻孔和冲击,并测量了钻孔或冲击前后复合材料的电阻,分析了材料电阻变化的机理,建立了复合材料电阻变化计算模型。结果表明,钻孔与冲击都会使复合材料中碳纤维之间接触点(电流截面积)及电荷传导路线发生变化,从而引起复合材料电阻变化。由钻孔对复合材料电阻影响的计算模型推导的冲击计算模型,能够极大地简化有关冲击对复合材料的影响的计算。根据本文所建立的计算模型可以计算出钻孔与冲击引起的复合材料电阻变化率,且与实验测量值相吻合。
谢小林权红英李志鹏王高潮张建超
关键词:钻孔电阻变化
一种铜单原子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光催化CO<Sub>2</Sub>还原中的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铜单原子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光催化CO<Sub>2</Sub>还原中的应用,属于单原子光催化CO<Sub>2</Sub>还原技术领域。本发明以碳掺杂的石墨相氮化碳(CN)为载体,使单原子催化剂能够吸收太阳...
张龙帅巫飞尧邹建平刘海燕李志鹏钟子嫒聂吴靓洁俞诗敏王琼悦
文献传递
一种模拟霉菌腐蚀疲劳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拟霉菌腐蚀疲劳装置。技术方案是:腐蚀槽和腐蚀槽上盖均匀设置有若干装载试样的通孔,并用橡皮塞和锁紧法兰以保证试样和腐蚀槽的紧密连接;腐蚀槽上盖分别设有风扇、风速计、温湿度检测计、喷雾装置的安装孔和送风口...
胡灵会宋贤海李志鹏王荣彩蔡熙楠
碳布/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层合板在升温过程中的电阻变化被引量:4
2011年
通过对升温过程中[0/90]、[0/90/±45]、[±45]等不同铺层方式碳布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电阻变化规律的研究表明:在-50℃~160℃温度范围内,不同铺层方式复合材料的电阻均逐渐下降,复合材料电阻表现出负温度系数效应。其中,[0/90/±45]8复合材料电阻下降幅度最大,降幅为9.59%。在-50℃~-20℃、-20℃~130℃1、30℃~160℃等不同温度区间,随着温度升高,复合材料电阻下降速率不同。其中,在-20℃~130℃区间,复合材料电阻下降速率最大。
谢小林洪珍李志鹏
关键词:电阻变化
基于响应面法和BP神经网络的7050铝合金腐蚀疲劳寿命预测及对比
2024年
对7050铝合金依次进行腐蚀和疲劳试验,获得了腐蚀后合金的疲劳寿命;分别利用响应面法和BP神经网络得到腐蚀时间、NaCl溶液浓度、加载频率、最大应力与腐蚀疲劳寿命之间的映射关系,并对该合金进行腐蚀疲劳寿命预测,比较了两种模型的预测误差。结果表明:在不同载荷条件下,两种模型的可靠性均较好,响应面模型和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得到的腐蚀后合金的对数疲劳寿命与试验值的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0710,0.0683,决定系数分别为0.9519,0.9980;BP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精度优于响应面模型。
汲高飞李志鹏宋贤海
关键词:BP神经网络响应面法7050铝合金疲劳寿命预测
焚烧法回收碳纤维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应用十分广泛,而碳纤维的造价却又十分高,若能找出一个比较好的碳纤维回收方法,则会产生很大的经济效益。本文作者从焚烧法入手,设置了一系列温度梯度,通过实验得出最合适的温度为550℃,再将所回收的碳纤维再利用通过手糊成型得到再生复合材料,检测其能拉伸强度和冲击韧性,发现其性能只有原材料的35%到40%之间。分析得出再生纤维很容易产生应力集中现象,并且树脂的含量和固化过程中的升温速率都会影响再生材料的性能。
易可李志鹏邱江林王清芬朱伟朱辉
关键词:碳纤维复合材料环氧树脂焚烧法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