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柯孚久

作品数:43 被引量:408H指数:11
供职机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物理科学与核能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建筑科学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5篇理学
  • 6篇建筑科学
  • 4篇一般工业技术
  • 3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天文地球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动力学
  • 4篇微裂纹
  • 4篇细观
  • 4篇局部化
  • 3篇地震
  • 3篇前兆
  • 3篇热力学
  • 3篇纳米
  • 3篇非线性
  • 3篇分子
  • 3篇分子动力学
  • 2篇动力学模拟
  • 2篇诱致
  • 2篇奇异性
  • 2篇自适
  • 2篇自适应
  • 2篇微损伤
  • 2篇细观力学
  • 2篇幂律
  • 2篇敏感性

机构

  • 35篇中国科学院力...
  • 28篇北京航空航天...
  • 16篇北京大学
  • 8篇燕山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中国地震局
  • 2篇中国地震台网...
  • 1篇湖南科技大学
  • 1篇浙江工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北京强度环境...

作者

  • 39篇柯孚久
  • 27篇白以龙
  • 27篇夏蒙棼
  • 7篇郝圣旺
  • 5篇汪海英
  • 3篇杨荣
  • 3篇张永仙
  • 2篇祁祥麟
  • 2篇卢春生
  • 2篇凌中
  • 2篇白洁
  • 2篇潘晖
  • 2篇王军
  • 2篇薛健
  • 1篇杨润海
  • 1篇刘晓宇
  • 1篇王海涛
  • 1篇许昭永
  • 1篇何国威
  • 1篇余怀忠

传媒

  • 3篇科学通报
  • 3篇中国科学(A...
  • 3篇力学学报
  • 3篇力学进展
  • 3篇中国力学学会...
  • 2篇物理学报
  • 2篇中国科学(G...
  • 2篇中国科学:物...
  • 1篇物理
  • 1篇航空学报
  • 1篇自然科学进展
  • 1篇北京航空航天...
  • 1篇国际地震动态
  • 1篇上海力学
  • 1篇工科物理
  • 1篇失效分析与预...
  • 1篇航天器环境工...
  • 1篇Transa...
  • 1篇科研信息化技...
  • 1篇庆祝中国力学...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 6篇2009
  • 1篇2008
  • 4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 2篇1999
  • 1篇1997
  • 3篇1995
  • 4篇1994
  • 1篇1993
  • 2篇1991
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微裂纹串级连接及临界破坏被引量:1
1994年
对一铝合金材料层裂过程的实验研究发现,当损伤累积到一定程度时,受损材料的残余强度突然丧失,表现出临界破坏现象。层裂表面具有分形特征,其分形断面的形成归因于大量微裂纹的串级连接。据此提出了一重正化群弱面模型,并对损伤演化后期的临界破坏现象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探讨。
卢春生白以龙凌中夏蒙棼柯孚久
关键词:铝合金
固体破坏的损伤演化诱致突变现象被引量:4
1997年
固体破坏问题在理论上及实际上均极为重要,是涉及力学、物理学及非线性科学等学科的一个十分复杂的基本问题.文章介绍了基于细观非线性动力学模型的研究所取得的进展.发现系统显示一种共性特征,称为演化诱致突变,即演化模式从整体稳定向灾变性模式转变,宏观破坏的样本个性行为。
夏蒙棼柯孚久白以龙
关键词:细观非线性动力学模型
理想微裂纹系统中的随机扩展效应被引量:12
1991年
本文讨论了在理想微裂纹系统中,由于微裂纹的随机性扩展,对微裂纹统计演化产生的效应。文中提供了一般的理论框架,给出了便于处理的转移概率的表达式。最后,用数值计算的例子展示了随机模型的统计演化特征,并比较了与确定性扩展模型下统计演化的异同。
夏蒙棼柯孚久吕永华白以龙
关键词:微裂纹随机性
多尺度耦合现象:挑战和机遇被引量:30
2004年
以力学学科的两个重要方向——流体湍流和固体破坏为例,解释了多尺度耦合现象。这类现象的本质是不同尺度上物理的多样性和强耦合,动力系统理论和统计力学为这类现象的研究提供了基本的方法。这种对不同现象中多尺度问题强耦合本质的统一处理可能蕴涵着新的学科生长点。
何国威夏蒙棼柯孚久白以龙
关键词:统计力学动力系统理论
固体中微裂纹系统统计演化的基本描述被引量:66
1991年
本文建议了一种在外界载荷作用下,在固体中产生的微损伤的统计演化的理论描述方法。特别是,作为一个例子,讨论了理想微裂纹系统,以便了解在微裂纹成核和扩展过程中,损伤演化的基本行为。本文也简单讨论了有关的平均损伤函数。
白以龙柯孚久夏蒙棼
关键词:微裂纹
分子统计热力学(MST)计算软件的开发
2012年
固体力学的发展逐渐深入到了微纳米尺度,为了研究微纳米尺度材料的力学行为,除了传统的理论分析和实验测量手段外,发展可靠而又高效的计算方法成为了当前微纳米力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分子统计热力学方法 (Molecule Statistical Thermodynamics,简称MST)是一种新的基于原子表象的分子模拟方法。与传统的基于牛顿运动方程的分子动力学方法 (Molecular Dynamics,简称MD)相比,MST基于对体系Helmholtz自由能的极小化,适用于分析材料在有限温度下的准静态行为,具有更高的计算效率。本文介绍了MST方法的理论基础,以及由此而开发的MST并行计算软件。在此基础上,采用MST程序模拟了单晶纳米铜体系,显示其计算时间随体系原子数目成线性关系,并对MST并行程序的计算效率进行了讨论。
肖攀杨荣王军柯孚久白以龙
统计细观损伤力学和损伤演化诱致突变(Ⅱ)被引量:39
1995年
材料的损伤和破坏是固体力学中一个十分复杂的基本问题,近年来在这方面的研究从不同的角度取得一系列新的进展。本文较系统地介绍了统计细观损伤力学和损伤演化诱致突变理论,这是把力学与统计物理学及非线性科学结合起来研究材料损伤和破坏问题的一种探索。
夏蒙棼韩闻生柯孚久白以龙
关键词:细观力学
百纳米以下压入硬度规律的科学意义和挑战被引量:2
2018年
仪器化压入是广泛应用的微/纳米力学测试方法,可靠的百纳米以下压入硬度尺寸效应的规律及其机理是其中尚未完全认识清楚的问题.本文总结了课题组近期在百纳米以下压入硬度的实验和模拟方面的进展:通过精确控制试样晶向状态和表面粗糙度,表征压头尖端曲率,在大规模分子模拟中引入压头曲率参数,实现了实验和模拟的衔接和相互校核,获得了可靠的百纳米以下的压入硬度规律,并揭示了两种相反的尺寸效应的机理,即常规的随压入深度减小而增大的硬度尺寸效应来源于压头下方材料中位错的形核和传播,而与压入初始阶段的相反尺寸效应来源于压头尖端曲率和材料弹性行为之间的耦合效应;针对压入过程中的位错演化,系统对比了分子动力学和分子静力学的结果可靠性和计算效率与弛豫时间和能量收敛精度参数的关系,提出了选取模拟方法和模拟参数的依据.
杨荣张泰华肖攀王军王军双飞柯孚久白以龙
关键词:纳米压入尺寸效应位错
非晶Cu形成过程及其力学性能的微观机理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用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了非晶Cu的形成过程,研究了非晶Cu力学性能的微观机理.用径向分布函数(RDF)和键对分析方法(PA),分析了快速冷却过程中系统内部结构的变化.非晶Cu径向分布函数第2个峰有明显的劈裂,键对分析表明,在快速降温过程中2331,2211和2101键对的增多是径向分布函数第2峰劈裂的原因.对非晶Cu进行拉伸、剪切加载模拟,结果表明,非晶Cu应力达到最大值之后,没有应力值的突降,宏观上出现类似塑性变形的行为.但是,非晶金属变形的微观机理不同于晶体.本文引入微观数密度统计分析,发现加载过程中微观密度呈现非均匀演化,这为理解宏观类似塑性行为的微观机理提供了线索和可能的分析方法.
王广海潘晖柯孚久夏蒙棼白以龙
关键词:分子动力学非晶剪切
物理教学结合物理前沿和科研的尝试
1994年
物理教学结合物理前沿和科研的尝试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柯孚久,祁祥麟为了把《大学物理》课与当前物理学进展相结合,与科研相结合,我们在《大学物理》近代物理部分的教学中作了一些探索与尝试.我们力图达到以下三方面的目的,即教活知识、培养能力及以德育人.一、教活知...
柯孚久祁祥麟
关键词:物理教学近代物理以德育人物理学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