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兵
- 作品数:55 被引量:672H指数:15
- 供职机构:南京林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 城市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估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13年
- 城市森林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是当前城市林业的研究热点,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回顾了城市森林的概念及其发展历程,详细讨论了城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内涵、框架体系及其价值评估研究进展,并比较分析了各项服务功能的不同价值评估方法及相关研究情况,最后提出了城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研究的未来方向。
- 申斓严妍高冬平王国兵于水强
- 关键词:生态系统价值评估
- 次生栎林与火炬松人工林土壤呼吸的季节变异及其主要影响因子被引量:39
- 2009年
- 土壤呼吸是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趋势逐渐明显,土壤呼吸的时空变异及其对温度变化的响应已成为生态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利用LI-6400-09土壤碳通量观测仪,在江苏省南京林业大学下蜀实验基地,采用随机区组实验设计方法,连续两年测定了北亚热带次生栎林和火炬松人工林土壤呼吸的季节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两种林分内土壤呼吸速率均具有明显的季节波动,表现为:在最冷的1月份,土壤呼吸速率最低,随着土壤温度的升高,土壤呼吸速率也逐渐上升,在7、8月份达到最大值,随后又逐渐下降;(2)次生栎林月平均土壤呼吸速率在0.271~3.22μmolCO.2m-.2s-1之间,年变异幅度为11.88;火炬松人工林月平均土壤呼吸速率在0.336~3.06μmolCO2.m-.2s-1,年变异幅度为9.11;(3)次生栎林土壤呼吸的Q10值在2.19至2.27之间,火炬松人工林土壤呼吸的Q10值在2.02至2.15之间,次生栎林土壤呼吸对温度的敏感性大于火炬松人工林;(4)土壤呼吸速率与不同深度层次土壤温度之间均呈显著性正相关,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之间呈显著性负相关,而与土壤含水率、凋落物输入量之间相关不显著。研究结果初步阐明了江淮流域北亚热带典型森林植被土壤呼吸的季节动态特征及主要影响因子,为进一步揭示该区域森林土壤碳循环特点提供了理论基础。
- 王国兵唐燕飞阮宏华施政何容王莹蔺菲苏广鑫
- 关键词:土壤呼吸次生栎林火炬松人工林温度敏感性
- 一种液压深层土壤取土器
- 本发明公开一种液压深层土壤取土器,包括液压泵、与液压泵输出端连接的连接件、通过连接件与液压泵传动连接的取土装置;取土装置包括取土筒,取土筒上方可拆卸转动连接有取土盒,连接件贯穿取土盒并伸入到取土筒中;取土盒顶端固定连接有...
- 王国兵李宁
- 南京溧水区三种生境地表蚂蚁群落结构特征及季节动态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探究南京溧水区3种生境地表蚂蚁群落多样性与季节动态变化趋势。【方法】于2020年8月-2021年7月在南京市溧水区设置农田、草地和人工林3种不同采样生境,进行了为期1年的季节性采样,调查了这3种生境地表蚂蚁群落的个体密度、物种数量、Simpson优势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Jaccard相似性系数以及各指数的季节动态变化情况。【结果】2020年8月-2021年7月南京市溧水区农田地表蚂蚁优势种为草地铺道蚁Tetramorium caespitum(490头,占58.75%)、无毛凹臭蚁Ochetellus glaber(116头,占13.91%)和日本黑褐蚁Formica japonica(98头,占11.75%);草地地表蚂蚁优势种为草地铺道蚁(427头,占58.17%)和布尼兰蚁Nylanderia bourbonica(110头,占14.99%);人工林地表蚂蚁优势种为草地铺道蚁(240头,占27.18%)、日本黑褐蚁(121头,占13.70%)、夏氏尼兰蚁N.sharpii(98头,占11.10%)和刻纹棱胸蚁Pristomyrmex punctatus(90头,占10.19%)。不同生境地表蚂蚁群落的物种及个体数量差异显著,其中人工林地表采集到蚂蚁物种及个体数量最多(29种,883头),草地地表采集到蚂蚁物种及个体数量最少(19种,734头),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季节变化对该区域地表蚂蚁的物种数量和个体密度均产生了显著性影响,而生境变化对该区域地表蚂蚁的物种数量产生了显著性影响,对个体密度无显著性影响,但季节变化和生境变化对该区域地表蚂蚁的物种数量和个体密度都不存在交互效应。群落多样性分析显示,3种不同生境地表蚂蚁群落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与Simpson优势度指数季节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Simpson优势度指数与Pielou均匀度指数的季节变化趋势基本相反。农田与草地、农田与人工林、草地与人工林地表蚂蚁群落的Jaccard相似性系数分别为0.73,0.52和0.52,均属于中等相似水平,而不�
- 郭宗林蒋富国王亚璐陈潇奕王国兵
- 关键词:生境群落多样性群落相似性
- 武夷山不同海拔植被土壤呼吸季节变化及对温度的敏感性被引量:34
- 2008年
- 以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实验基地,研究了4种不同海拔高度上植物群落土壤呼吸速率的季节变化及其对温度的敏感性,以及与主要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4种不同海拔植物群落的土壤呼吸速率均具有明显且一致的季节变化,其中夏季土壤呼吸速率最大,为3.10~6.57μmolCO2.m-2.s-1,冬季最小,为0.27~1.15μmolCO2.m-2.s-1;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温度呈显著指数相关,不同样地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含水率和凋落物输入量的关系各不相同;高海拔地区土壤呼吸的Q10值显著高于低海拔地区.在中亚热带地区,不同海拔土壤呼吸速率的季节波动主要受土壤温度的影响;在未来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高海拔地区的土壤可能释放更多的CO2.
- 施政汪家社何容王国兵方燕鸿徐自坤张增信阮宏华
- 关键词:土壤呼吸速率海拔梯度
- 苏北沿海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易氧化碳含量的影响被引量:29
- 2013年
- 土壤易氧化碳(readily oxidizable carbon,ROC)作为指示土壤有机碳(SOC)早期变化的敏感指标,对研究人类干扰及全球变化背景下的土壤有机碳库稳定性及其动态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为深入了解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易氧化碳含量的影响,本文对苏北沿海地区草地、农田、杨-农复合经营及杨树纯林4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ROC含量及其相关因子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苏北沿海地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ROC含量表现为草地<农田<杨-农复合系统<杨树林,不同土地利用方式间ROC含量在0~10cm土层差异最为显著;ROC及ROC/SOC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递减,且不同土层之间差异显著;4种土地利用方式ROC的季节变化趋势一致,其值均为夏季最大,冬季次之,春季最小;ROC与土壤pH值、土壤容重呈极显著负相关,与SOC、土壤水溶性有机碳(WSOC)、全N、土壤C/N、Mg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而与土壤湿度、全P的相关性不显著.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显著影响了土壤易氧化碳的空间分布特征,土壤容重、pH值、全N和SOC是ROC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间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
- 王国兵赵小龙王明慧阮宏华徐长柏徐亚明
- 关键词:土地利用变化易氧化碳土壤理化性质苏北沿海地区
- 苏州城市森林生态环境监测及服务功能价值评估被引量:4
- 2014年
- 利用2007年苏州市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资料,参考国家林业局2008年发布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的计算公式,根据当今时代经济背景,对其中部分社会数据参数进行一定更新,对苏州市城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价值进行了初步量化评估。结果表明:苏州市城市森林生态服务功能总价值为38.24亿元/a,其中涵养水源功能价值为21.01亿元/a,保育土壤功能价值为2.71亿元/a,固碳释氧功能价值为4.87亿元/a,积累营养物质功能价值为1.72亿元/a,净化大气环境功能价值为1.10亿元/a,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价值为6.20亿元/a,森林游憩功能价值为0.63亿元/a。
- 严妍万福绪申斓高冬平王国兵
- 关键词: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 南京城市公园绿地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呼吸的变化被引量:36
- 2010年
- 于2007年10月—2008年9月,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仪配合土壤呼吸气室对南京中山植物园内草坪、疏林和近自然林3种植被类型的土壤呼吸速率的季节变化及其影响因子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呼吸速率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夏季(8月)较高,近自然林、疏林和草坪类型分别为3.28、4.07和7.58μmol.m-2.s-1,冬季(12月)最低,近自然林、疏林和草坪类型分别为0.82、0.99和1.42μmol.m-2.s-1;不同植被类型的年均土壤呼吸速率有显著差异(P<0.05),平均土壤呼吸速率大小排序为草坪>疏林>近自然林;不同植被类型的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温度呈显著性指数相关关系,与土壤含水率无显著相关关系;Q10值均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加;不同植被类型的Q10值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近自然林类型的Q10值大于草坪和疏林类型的Q10值。研究表明,城市如果大量发展草坪可能增加土壤CO2的排放。
- 张鸽香徐娇王国兵武珊珊阮宏华
- 关键词:土壤呼吸植被类型土壤温度土壤含水率
- 江西、湖南两省人工经营生态系统蚂蚁物种多样性及功能特征比较研究
- 2022年
- 探究江西、湖南两省人工经营生态系统蚂蚁物种多样性分布特征及功能特征,为两省蚂蚁物种多样性的保护和持续利用提供重要的依据,以江西省、湖南省人工经营生态系统为研究样地,两省共设置11个采样单元格,每个采样单元格均设置45个1 m2的样方,分别于2019年7月和2020年7月采用改进的吸虫器法对样方内地表蚂蚁进行采集,采集后放置于无水乙醇中带回实验室进行蚂蚁物种鉴定及功能特征分析。结果表明:(1)江西、湖南两省共采集到蚂蚁2 662头,隶属4亚科24属49种。3种生境种类丰富度表现为人工林>草地>农田,湖南省的蚂蚁物种较江西省丰富;(2)江西、湖南两省3种生境物种多样性指数表现一致,为人工林>草地>农田,优势度指数表现一致,但趋势相反;江西省均匀度指数表现为人工林>草地>农田,但湖南省表现为草地小于农田,这与湖南省草地蚂蚁种类丰富度远远大于农田有关;(3)江西、湖南两省农田和人工林的群落相似性均最小,江西省农田和草地群落相似性最大,湖南省草地和人工林群落相似性最大;(4)江西省和湖南省不同蚂蚁物种功能特征表现一致:即日本弓背蚁(Camponotus japonicus)的上颚、触角柄节最长,头宽最大;宽结摇蚁(Erromyrma latinodis)的上颚、触角柄节最短,宽结摇蚁头宽最小。综上可知,湖南省蚂蚁物种资源比江西省略丰富;蚂蚁群落物种多样性和丰富度与生境的复杂程度密切相关,生境越复杂,蚂蚁物种多样性越高,种类丰富度越大,地表蚂蚁功能多样性越高;生境差异性越大,蚂蚁群落相似性越小。
- 王亚璐陈潇奕郭宗林蒋富国王国兵
- 林下植被管理对杨树人工林土壤性质及有机碳组成的影响
- 2025年
- 为探明不同林下植被管理模式对杨树人工林土壤性质、有机碳组分的影响,并筛选出杨树人工林有效的林下植被管理模式,以多年生杨树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设置保留林下植被、清除林下植被、保留单一植物和种植固氮植物4种林下植被管理模式,采集0~20 cm表层土壤样品并测定土壤理化性质、水解酶活性、有机碳组分含量。结果表明:与保留林下植被相比,清除林下植被显著降低土壤含水量、铵态氮(NH_(4)^(+)-N)、硝态氮(NO_(3)^(-)-N)和微生物量氮(MBN)含量(P<0.05);种植固氮植物能使土壤表现出较高的NH_(4)^(+)-N和NO_(3)^(-)-N含量、较低的土壤含水量并显著提高土壤有效磷含量(P<0.05);保留单一植物可保持中等的土壤水分和养分含量,但MBN含量显著低于保留林下植被(P<0.05)。清除林下植被的土壤酶活性较低,β-1,4-葡聚糖苷酶(BG)活性显著低于种植固氮植物,β-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NAG)+亮氨酸氨基肽酶(LAP)活性显著低于保留林下植被;保留单一植物和种植固氮植物均显著提高了酸性磷酸酶(AcP)活性(P<0.05)。与保留林下植被相比,种植固氮植物可显著提高土壤有机碳和易氧化有机碳含量(P<0.05),清除林下植被的土壤有机碳和微生物量碳(MBC)含量最低(P<0.05)。土壤有机碳组分与土壤含水量、pH值、NH_(4)^(+)-N、NO_(3)^(-)-N、MBN含量、BG、BX和AcP活性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P<0.05);BG和MBN是土壤有机碳组分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综上所述,保留林下植被和种植固氮植物可以保持较高的土壤养分含量和酶活性,并提高土壤总有机碳含量,有利于提高土壤质量并增强土壤的固碳能力;清除林下植被则与之相反。
- 石尚于水强喻曼曼黄越王国兵
- 关键词:杨树人工林林下植被土壤有机碳土壤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