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 作品数:45 被引量:104 H指数:7 供职机构: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理学 一般工业技术 更多>>
主动脉夹层引起急性肾衰竭三例 被引量:3 2012年 报道3例以急性肾衰竭为首发表现的主动脉夹层,该症临床不易诊断,极易被误诊为急腹症。临床以高血压、急进性。肾功能减退的患者,应考虑血管因素导致的急性肾衰竭,尤其是主动脉夹层的可能。 刘红燕 王瑞关键词:动脉瘤 夹层 辛伐他汀对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血液透析患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56例稳定的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以28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治疗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及辛伐他汀治疗8周后,空腹抽血查血脂,包括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和甘油三酯(TG),检测炎症指标: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和白介素10 (IL-10),对照组进行上述相同的检查,并与对照组基础值进行比较。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血液透析患者存在高血脂和微炎症状态,二者密切相关;经过辛伐他汀治疗8周后,血液透析患者的血清TC、LDL明显下降,而HDL明显上升,结果具有显著意义;经过辛伐他汀治疗8周后,炎症因子Hs-CRP和IL-6水平显著降低,而抗炎因子水平显著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5。结论:辛伐他汀对血液透析患者有显著的降脂和抗炎作用。 王瑞 刘红艳关键词:辛伐他汀 血液透析 微炎症 手术后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伴急性肾损伤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手术后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CLS)并急性肾损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6例外科手术后CLS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采用液体复苏、糖皮质激素和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结果术后血浆白蛋白浓度20.32±1.35g/L较术前34.68±3.80g/L显著降低(P<0.05);术后血肌酐206.90±120.60μmol/L较术前90.02±24.85μmol/L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4例患者肾功能和血浆白蛋白恢复正常;1例发展为慢性肾衰竭;1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外科手术后不明原因白蛋白降低需警惕CLS发生,早期血液净化和胶体复苏治疗可提高救治成功率。 梁伟 石明 程辉 赖小希 王瑞 丁国华关键词: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 急性肾损伤 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通过血凝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诱导活性氧介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 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血凝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LOX-1)在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中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NRK-52E细胞,加入不同浓度(0、25、50、100mg/L)的OX—LDL刺激24h.LOX-1阻滞剂多聚肌苷酸(poly I,250mg/L)和爱兰苔胶(carrageenan,250mg/L)及抗氧化剂N-乙慌-L-半胱氨酸(NAC,5mmol/L)预处理后50mg/LOX—LDL共同孵育。用实时定量PCR测定LOX-1mRNA的表达水平,Western印迹测定IDX—1、E钙黏蛋白(Cadherin)及仪平滑肌肌动蛋白(SMA)蛋白表达;油红O检测细胞内脂质;激光共聚焦榆洲ROS。结果(1)α~100mg/L范围ox—LDL以浓度依赖方式增加LOX-1mRNA和蛋h的表达。随着LOX-1表达增加,细胞内脂质增多,活性氧产生增α—SMA表达增加,E—cadherin降低。(2)polyl或爱兰苔胶预处理组LOX-1mRNA和蛋白表达被显著抑制,同时细胞内脂质和ROS减少,α-SMA表达减少,E—cadherin增加,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NAC预处理2h后,细胞内ROS减少,α-SMA减少,E-cadherin增加,LOX—1表达下调(均P〈0.05)。(4)α-SMA表达与ROS水平呈正相关(r=0.87,P〈0.05),E—cadherin表达与ROS水平呈负相关(r=-0.82,P〈0.05)。结论OX—LDL可能结合LOX-1促进ROS产生而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 王瑞 丁国华 梁伟 陈铖 杨红霞关键词:脂蛋白类 LDL LDL 细胞转分化 慢性肾脏病并发败血症40例的临床分析 目的对近三年慢性肾脏病并发败血症的40例患者进行临床分析,了解危险因素,并对败血症的菌谱和耐药性进行调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以2006年1月至2009年7月在我科住院的慢性肾脏病并发败血症患者40例为观察对象,调查患者年... 刘红燕 施菁玲 王瑞关键词:慢性肾脏病 大肠埃希氏菌 大黄与药用炭保留灌肠治疗高尿酸血症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 <正>目的大黄具有排毒护肾的作用,药用炭具有吸附毒素的作用,本研究观察大黄与药用炭保留灌肠治疗高尿酸血症慢性肾衰竭(CRF)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具有高尿酸血症的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 刘红燕 王瑞关键词:高尿酸血症 慢性肾衰竭 保留灌肠治疗 临床疗效观察 联合检测尿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转肽酶在糖尿病肾病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探讨尿碱性磷酸酶和γ-谷氨酰转肽酶在糖尿病肾病中的诊断准确率。方法检测并分析74例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和38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和尿液生化标志物。血液检测指标主要有空腹血糖、果糖胺、血清肌酐、肾小球滤过率、血清尿酸及血清白蛋白等;尿液检测指标主要包括:尿肌酐、尿白蛋白、尿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和尿γ-谷氨酰转肽酶(γ-glutamyltransferase,GGT)。结果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尿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转肽酶含量是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的3倍。此外,尿ALP和尿白蛋白(r=0.305,P<0.05),尿GGT和尿白蛋白(r=0.439,P<0.05)之间都存在正相关关系。GGT和ALP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roc curve,AUC)分别为0.7696(P<0.05)和0.7233(P<0.05)。当尿GGT临界浓度设为72 u/g肌酐时,糖尿病肾病诊断的敏感性为96.0%,特异性为52.5%;当尿ALP临界浓度设为20 u/g肌酐时,糖尿病肾病诊断的敏感性为83.8%,特异性为36.8%。结论尿ALP、GGT能够用于2型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且GGT的诊断价值优于ALP。 刘红燕 王瑞 施菁玲关键词:糖尿病肾病 自噬在脂质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中脂质聚集中的作用 2016年 目的初步探讨自噬在脂质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中脂质聚集中的作用。方法将HK-2细胞培养后,分为4组:0μg/m1组(A组)、20μg/ml组(B组)、50μg/ml组(C组)、100μg/ml组(D组)。分别用0μg/ml、20μg/ml、50μg/ml、100μg/ml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刺激肾小管上皮细胞24h,用油红O法检测细胞内中性脂质,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自噬体形成,荧光显微镜下观察LC3-GFP融合蛋白示踪自噬形成,Wester blotting检测LC3-Ⅱ、LC3-Ⅰ蛋白。结果①油红O显示在0-100μ/ml浓度范围内LDL随浓度增高刺激细胞内脂质增多;②电镜显示正常HK-2细胞内可见少许自噬泡,在0~50μg/ml浓度范围内随LDL刺激浓度增加,细胞内自噬泡逐渐增多,但达到一定浓度(即100μg/ml)后自噬泡急剧减少;③正常HK-2细胞内可见少许LC3-GFP染色阳性,在0~50μg/ml浓度范围内随LDL刺激浓度增加,细胞内LC3-GFP染色阳性逐渐增多,但达到一定浓度即100μg/ml后LC3-GFP染色阳性急剧减少;④正常HK-2细胞内存在少量的LC3-Ⅰ和LC3-Ⅱ,但以LC3-Ⅰ为主,在0~50g/ml浓度范围内随LDL刺激浓度增加,LC3-Ⅰ和LC3-Ⅱ均增加,但LC3-Ⅱ增加更明显,50μg/ml LDL组LC3-Ⅰ是0μg/ml LDL组的2倍,LC3-Ⅱ表达是0μg/ml的3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C3-Ⅱ/LC3-Ⅰ比值逐渐增高,分别为0.41,0.82,1.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LDL达到100μg/ml后LC3-Ⅰ和LC3-Ⅱ均急剧减少,100μg/ml LDL组LC3-Ⅰ降至与0μg/ml组LDL相同(P〉0.05),LC3-Ⅱ表达降至为0μg/ml LDL组的1.5倍,LC3-Ⅱ/LC3-Ⅰ比值也急剧下降至0.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肾小管上皮细胞内自噬与脂质有一定关系,自噬可能参与脂质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内脂质聚集。 王瑞 张宁关键词:自噬 肾小管上皮细胞 低密度脂蛋白 肾宁合剂(院内制剂)治疗系膜增生性IgA肾病的观察 <正>目的观察肾宁合剂(院内制剂)治疗系膜增生性IgA肾病的疗效。方法观察病例共40例,为2007年1月至2011年1月期间在我院行肾穿刺活检确诊为系膜增生性IgA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0例,确诊... 刘红燕 王瑞 罗毅关键词:系膜增生性 IGA 院内制剂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和肿瘤坏死因子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糖尿病肾病(DN)患者不同阶段的表达水平及相关性。[方法]根据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率(UAER)将94例DN 患者分为无蛋白尿(NRU组)、微量蛋白尿(MIU组)及大量蛋白尿(MAU组)三组,同时以89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CON组),检测各组血清中CTGF、TNF-α水平并比较分析。[结果]NRU 组、MIU 组及MAU 组血清CTGF和TNF-α水平显著高于 CON 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 NRU 组、MIU 组及 MAU 组患者中UAER与CTGF( r =0.924,P <0.01)和TNF-α( r =0.861,P <0.01)呈正相关;血清中CTGF与 TNF-α水平呈正相关( r =0.432,P <0.05)。[结论]血清中CTGF和TNF-α水平在DN患者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与UAER呈正相关,有可能成为监测DN病情变化的有效指标。 刘红燕 王瑞 施菁玲关键词:糖尿病肾病 结缔组织 胞间信号肽类和蛋白质类 肿瘤坏死因子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