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 作品数:11 被引量:16 H指数:2 供职机构: 天津中医药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中西医结合科研计划课题 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 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地黄饮子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机制 被引量:4 2023年 目的应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地黄饮子(DHYZ)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TCMSP数据库、BATMAN-TCM、毒药物动力学数据库(ADME)、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分析、筛选出DHYZ的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利用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O)获取AD患者与健康人体之间差异基因,收集AD靶点。利用Cytoscape3.6.1软件构建DHYZ网络图谱,利用插件Bisogenet构建蛋白互作网络,阐释DHYZ防治AD的机制。应用R软件进行基因本体(GO)分析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通过分子对接分析前10个化合物与靶蛋白丝氨酸/苏氨酸激酶(ATK)1、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14、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人胱天蛋白酶(CASP)8、连环蛋白β1(CTNNB1)的结合力。结果鉴定出1547个活性化合物和184个预测靶点,收集了6824个P值<0.05的AD差异基因,1190个GO条目,筛选93条通路。ATK1是核心靶点,MAPK14、JNK、CASP8、CTNNB1是DHYZ抗AD基因通路网络中的关键靶点。雌激素信号通路、白细胞介素(IL)-17信号通路是DHYZ防治AD的重要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提示DHYZ前10活性化合物与靶蛋白ATK1、MAPK14、JNK、CASP8、CTNNB1具有较强结合力。结论地黄饮子可能是通过金发藓素、薯蓣皂苷元等关键成分作用于JNK、AKT1、CTNNB1、CDK2、HSP90AA1等作用靶点发挥抑制神经元凋亡、氧化应激和炎性反应等多种作用,从而干预AD进程。 靳蕊 徐家淳 王凯 王瑞 孙伟明 郭威 张胤弢 周震关键词:地黄饮子 阿尔茨海默病 网络药理学 胃食管反流病发病机制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烧心等症状,可引起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RE),以及咽喉、气道等... 王瑞 顾芳芳 唐艳萍关键词:胃食管反流病 反流性食管炎 食管粘膜 发病机制 中西医研究进展 文献传递 华北国医学院人才培养模式及影响探析 2022年 目的:探究华北国医学院人才培养模式及影响,为当代中医教育提供参考。方法:系统梳理华北国医学院及其毕业生的文献资料,探究学校的地理、师资建制,详细分析其学习培养模式,并将其培养模式置于历史的脉络中进行考察,与学生的走向与成就相结合,讨论该模式对学生的影响。结果:华北国医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可分为招生、培养、考核三方面,严格周备的培养模式取得了卓越的成绩。结论:华北国医学院的培养模式既符合传统中医教育的需求,又进行了汇通中西医的创新,顺应了民国的时代特点,且重视学生的临床与医德教育,培养出一批良医,为中医药事业发展做出了贡献。 刘玥婧 蒋伶俐 赵健 乔晨曦 王瑞关键词:民国 不同采收期药材滨蒿中对羟基苯乙酮的含量测定 对于茵陈蒿的采收期,古今说法不一。古有“三月茵陈四月蒿”的说法,而现代研究认为秋季茵陈蒿中利胆成分含量比春季高。大白鼠急性利胆实验表明,对羟基苯乙酮是茵陈蒿中主要利胆成分。为了探究茵陈蒿最佳采收期,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本... 刘影 张帆 王瑞 李国辉关键词:茵陈蒿 临床用药 文献传递 从心肝脾探讨双心疾病之临证辨治思路 被引量:10 2020年 双心疾病指罹患心血管疾病又合并不同程度心理障碍。中医药在干预或治疗双心疾病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肝藏血与心主血脉功能失职,气血津液运行及输布失常,形成气滞、痰、瘀等,阻滞心脉;或心脾两虚,气血不能上奉于心,心神失养,发为双心疾病。治疗上,或从心肝着手,以血府逐瘀汤加减疏肝解郁、调气和血,或从心脾入手,以归脾汤、养心汤、甘麦大枣汤、天王补心丹、养心氏片等健脾益气、养心安神。 张君丹 朱林平 李侠 赵美 王瑞关键词:中医药 病因病机 火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疗效Meta分析 2025年 目的系统评价火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检索建库至2023年7月发表的文献,检索的数据库包括万方、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Web of Science、PubMed、EMBASE和The Cochrane Library,提取数据并评价纳入随机对照试验的偏倚风险,用RevMan5.3软件对提取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火针治疗在关节压痛指数、关节肿胀指数、晨僵时间、临床总有效率、红细胞沉降率、复发率方面均优于普通针刺或者西药(P<0.05)。结论相比单纯针刺或西药,火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在提高临床疗效、改善关节症状等方面更有优势且复发率更低。但纳入文献质量较低,需要更多高质量的研究来证实结论。 王瑞 杜凯 李忠正 李丹 王红 徐枝芳 公一囡 赵天易关键词:火针疗法 关节炎 类风湿 随机对照试验 半夏泻心汤治疗痞证验案举隅 被引量:1 2018年 痞证以"心下痞,按之濡"为主证,其证错综复杂,用药多为寒热并行。半夏泻心汤主治寒热错杂之痞证,文章结合"否""泰"之卦与临床医案,对痞证症用半夏泻心汤治疗进行论述。 王瑞 王志刚关键词:痞证 半夏泻心汤 一种反馈式穴位按压设备 本发明涉及穴位按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反馈式穴位按压设备,包括操作台、穴位刺激装置、压力传感器和控制装置,其中,操作台上设置有固定器;穴位刺激装置设置于操作台,且位于固定器侧方;穴位刺激装置包括按压头和步进电机,步进电... 王瑞 王志军 李忠正 纪朝阳 王红 席强 杜凯 朱征一种反馈式穴位按压设备 本实用新型涉及穴位按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反馈式穴位按压设备,包括操作台、穴位刺激装置、压力传感器和控制装置,其中,操作台上设置有固定器;穴位刺激装置设置于操作台,且位于固定器侧方;穴位刺激装置包括按压头和步进电机,步... 王瑞 王志军 李忠正 纪朝阳 王红 席强 杜凯 朱征基于2-AG/CB1/AMPK1通路探讨捏脊干预对幼龄大鼠厌食的效应及机制 2025年 目的:观察捏脊疗法干预对幼龄厌食大鼠厌食症的效应,并以胃窦部胃饥饿素(Ghrelin)为切入点初步探究捏脊干预厌食症的调控机制。方法:选择5周龄的健康雄性SD大鼠为研究对象,采取利血平腹腔注射(45μg/ml)建立幼龄厌食大鼠模型,分别为对照组、模型组、捏脊组。捏脊干预参数为12遍/d,上、下午各1次。通过体重、进食量、悬空拉尾抵抗时长、外观行为评分明确捏脊疗法的干预效应,利用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ELISA)检测胃窦部胃饥饿素的表达,明确捏脊疗法对促食欲激素的调控作用。在此基础上,利用ELISA检测下丘脑中2-花生四烯酸甘油(2-AG)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下丘脑神经肽Y(NPY)、促阿片-黑素细胞皮质素原(POMC)、大麻素受体CB1亚型(CB1)、5’-腺苷一磷酸激活的蛋白激酶α1(AMPKα1)的表达,探究捏脊干预后下丘脑摄食中枢机制是否参与并改善摄食行为。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捏脊组体重均降低(P<0.01),自捏脊干预7 d后,捏脊组较模型组体重增长趋势更明显;模型组及捏脊组进食量均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体重及进食量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悬空拉尾抵抗力与捏脊组均时长减少(P<0.01),与模型组比较,捏脊组时长增加(P<0.01)。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及捏脊组脾虚外观行为评分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捏脊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胃窦Ghrelin的含量降低(P<0.05),捏脊组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捏脊组含量升高(P<0.05)。捏脊疗法对下丘脑中的NPY肽、POMC肽、AMPK1、CB1、2-AG表达无明显调控作用。结论:捏脊干预可提高利血平诱导幼龄厌食大鼠进食量和体重,改善脾虚症状,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胃窦Ghrelin含量有关。 马唯刚 钱星羽 张永龙 赵素红 王瑞 徐枝芳 孟向文 杜凯 李岩琪 席强 李忠正 郭永明 郭永明关键词:捏脊疗法 摄食中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