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从

作品数:6 被引量:28H指数:2
供职机构: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癫痫
  • 3篇受体
  • 3篇癫痫持续状态
  • 2篇异丙酚
  • 2篇天冬氨酸
  • 2篇描记
  • 2篇描记术
  • 2篇脑电
  • 2篇脑电描记
  • 2篇脑电描记术
  • 2篇二异丙酚
  • 2篇氨酸
  • 2篇N-甲基-D...
  • 2篇丙泊酚
  • 2篇丙酚
  • 1篇毒鼠
  • 1篇毒鼠强
  • 1篇毒素
  • 1篇毒蕈
  • 1篇毒蕈中毒

机构

  • 6篇军事医学科学...
  • 5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解放军第30...
  • 1篇中日友好医院
  • 1篇解放军第30...

作者

  • 6篇赵从
  • 6篇王永安
  • 5篇米卫东
  • 5篇王恒林
  • 5篇王卓强
  • 4篇刘秀珍
  • 4篇张斌
  • 2篇刘艳芹
  • 1篇尹毅青
  • 1篇王汉斌

传媒

  • 2篇解放军医学杂...
  • 2篇军医进修学院...
  • 1篇中国医刊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7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丙泊酚对癫痫持续状态大鼠抑制作用的NMDA受体机制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观察丙泊酚对癫痫持续状态(SE)大鼠皮层NMDA受体亚型(2A,2B)表达的影响。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BLK组)、SE组、丙泊酚50mg/kg组(PPF组)、安定10mg/kg组(DZP组)、东莨菪碱10mg/kg组(SCOP组)及MK-801(2mg/kg)组。匹鲁卡品30mg/kg诱发SE模型,待SE出现后30min,各实验组分别腹腔注射丙泊酚等药物,BLK组和SE组腹腔注射等容量0.9%氯化钠注射液。24h后每组取4只断头取脑,快速剥离皮层提取组织蛋白。采用WesternBlot法观察丙泊酚对SE大鼠发作24h后皮层NR2A、NR2B亚型表达的影响。结果 SE发作后24h,SE组大鼠皮层NR2A、NR2B亚型表达与BLK组相比显著增加(P<0.05);PPF组NR2B表达显著降低(与SE组相比,P<0.05);NR2A亚型表达无明显变化。MK-801(2mg/kg)可显著降低皮层NR2A、2B亚型的表达(与SE组相比,P<0.05),但安定(10mg/kg)和东莨菪碱(10mg/kg)对NR2A和NR2B亚型表达无明显影响。结论丙泊酚可显著降低大鼠SE发作后皮层NR2B亚型表达。
王恒林米卫东王卓强刘秀珍张斌刘艳芹赵从王永安
关键词:二异丙酚癫痫持续状态NMDA受体皮层
丙泊酚对匹鲁卡品诱发癫痫持续状态大鼠海马NMDA受体2A、2B亚型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建立可逆性胆碱酯酶抑制剂匹鲁卡品诱发大鼠癫痫持续状态(SE)模型,观察丙泊酚对SE大鼠海马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亚型(NR2A、NR2B)表达的影响。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6组(n=10):空白对照(BLK)组、SE组、丙泊酚50mg/kg(PPF)组、安定10mg/kg(DZP)组、东莨菪碱10mg/kg(SCOP)组及MK-801(2mg/kg)组。匹鲁卡品30mg/kg诱发SE模型,惊厥发作程度以Racine分级法判断,反复发作达到4~5级的大鼠纳入实验。待SE发作后30min,各实验组动物分别腹腔注射相应药物,而BLK组和SE组则注射等量生理盐水。24h后取各组大鼠大脑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SE大鼠海马NR2A、NR2B的表达情况。结果SE发作后24h,与BLK组相比,SE组大鼠海马NR2A、NR2B亚型的阳性表达量显著增加(P<0.05);与SE组相比,PPF组海马NR2B表达显著降低(P<0.05),而NR2A亚型表达无明显变化。与SE组相比,MK-801组皮层NR2A、NR2B亚型的表达显著降低(P<0.05),而DZP组、SCOP组的NR2A、NR2B亚型表达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丙泊酚对匹鲁卡品诱发大鼠SE的抑制作用可能与其下调NR2B亚型的表达有关。
王恒林米卫东王卓强刘秀珍张斌刘艳芹赵从王永安
关键词:二异丙酚癫痫持续状态
丙泊酚对毒鼠强诱发大鼠癫痫的抑制作用及机理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观察丙泊酚对毒鼠强诱发癫痫的抑制作用及其机理的实验研究。方法:64只大鼠分为对照组,癫痫发作组,脂肪乳组,安定组,丙泊酚25、50、75、100mg/kg剂量组,观察不同剂量的丙泊酚对惊厥的控制、24h的存活率及脑电图变化。以WesternBlot法观察麻醉剂量丙泊酚对癫痫大鼠皮层和海马GABAA受体α1亚单位表达的影响。结果:丙泊酚25~100mg/kg可剂量依赖性的控制癫痫大发作,增加24h的存活率。丙泊酚25mg/kg剂量组,脑电图仍见明显的高幅棘波;50~100mg/kg剂量组棘波明显减少,波幅显著降低。WesternBlot结果:丙泊酚50mg/kg显著增加GABAA受体α1表达。结论:丙泊酚对毒鼠强诱发癫痫持续状态具有确切的治疗效果,其抗惊厥作用可能与其增加GABAA受体α1亚单位表达有关。
王恒林米卫东赵从王卓强刘秀珍张斌尹毅青王永安
关键词:癫痫部分性脑电描记术GABAA
急性毒蕈中毒发病机制与诊治进展被引量:24
2007年
赵从王永安王汉斌
关键词:急性毒蕈中毒中毒致死急诊医生野蘑菇毒素
咪达唑仑对四亚甲基二酰四胺诱发大鼠癫痫持续状态的抑制作用观察
2009年
目的观察静脉麻醉药咪达唑仑(MID)对四亚甲基二酰四胺(毒鼠强,TETs)诱发癫痫持续状态(SE)的抑制作用及其对皮质和海马GABAA受体α1亚单位表达的影响。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为正常对照组、阳性对照组、癫痫发作组及咪达唑仑10、20、30mg/kg组,每组10只。建立TETs诱发大鼠癫痫持续状态模型,以脑电图上典型癫痫波的变化及动物24h存活数为观察指标,比较腹腔注射不同剂量咪达唑仑(10、20、30mg/kg)的抗惊疗效,以地西泮(安定)作为阳性对照药。同时以蛋白印迹法(Westernblotting)观察20mg/kg咪达唑仑对SE大鼠发作24h后皮质和海马GABAA受体α1亚单位表达的影响。结果1.2mg/kgTETs能诱发大鼠明显的SE发作,EEG显示持续的高幅高频惊厥波,20及30mg/kg咪达唑仑均可有效控制惊厥发生,给药10min后EEG上的高幅惊厥棘波幅度及频率均明显降低,1h后高幅惊厥棘波完全消失,持续观察5h未见高幅惊厥棘波出现。咪达唑仑20及30mg/kg组动物24h存活数明显高于癫痫发作组(P<0.01)。咪达唑仑10mg/kg组在EEG上仍可见高幅惊厥棘波出现,且动物24h存活数与阳性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SE发作后24h大鼠皮质和海马GABAA受体α1亚单位表达与阳性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P<0.01),而咪达唑仑20mg/kg组其表达明显增加,与正常对照组及SE组比较均显著升高(P<0.01)。结论咪达唑仑对TETs诱发的SE具有确切治疗作用,可用作临床的一线或二线用药,其抗惊厥作用可能与GABAA受体α1亚单位表达增加有关。
王恒林米卫东赵从王卓强刘秀珍张斌王永安
关键词:咪达唑仑癫痫持续状态脑电描记术
致死剂量N-甲基-D-天冬氨酸中毒模型小鼠对丙泊酚的反应
2011年
背景:丙泊酚具有较好的抗惊厥作用,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清楚。目的:观察丙泊酚对致死剂量N-甲基-D-天冬氨酸中毒模型小鼠的行为学及存活率的影响。方法:建立N-甲基-D-天冬氨酸致死模型昆明小鼠,给药前10min,腹腔注射丙泊酚12.5,25,50,75,100mg/kg,观察中毒小鼠的行为学改变及存活率,阳性对照组在造模前腹腔注射非特异性的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拮抗剂地佐环平2mg/kg,为排除丙泊酚溶剂脂肪乳可能的作用,设定了脂肪乳组,在造模前腹腔注射等容积的脂肪乳作为对照。结果与结论:腹腔注射N-甲基-D-天冬氨酸175mg/kg可导致小鼠全身惊厥发生并且很快死亡,而提前给予丙泊酚12.5,25,50,75,100mg/kg后,可见其可剂量依赖性的对抗小鼠惊厥的发生,并降低小鼠的死亡率,地佐环平(2mg/kg)可完全预防惊厥发生,而脂肪乳不能抑制惊厥的发生,对致死剂量N-甲基-D-天冬氨酸中毒模型小鼠无保护作用。提示丙泊酚的抗惊厥作用可能与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有关。
王恒林米卫东王永安赵从王卓强
关键词:丙泊酚抗惊厥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