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楚敏

作品数:48 被引量:150H指数:6
供职机构:唐山市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卫生厅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河北省科技厅指导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0篇期刊文章
  • 5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9篇血压
  • 18篇高血压
  • 11篇动脉
  • 9篇血管
  • 9篇内皮
  • 8篇蛋白
  • 8篇心力衰竭
  • 8篇衰竭
  • 8篇充血性
  • 7篇血浆
  • 7篇高血压患者
  • 6篇蛋白酶
  • 6篇原发性
  • 6篇原发性高血压
  • 6篇金属蛋白
  • 6篇金属蛋白酶
  • 6篇基质
  • 6篇基质金属
  • 5篇血管内皮
  • 5篇原发性高血压...

机构

  • 40篇唐山市人民医...
  • 6篇唐山市第二医...
  • 3篇华北煤炭医学...
  • 3篇苏州大学
  • 2篇河北联合大学
  • 2篇吉林市中心医...
  • 1篇河北联合大学...
  • 1篇开滦总医院
  • 1篇唐山工人医院
  • 1篇保定市第二中...
  • 1篇河北联合大学...
  • 1篇唐山三友碱业...

作者

  • 45篇赵楚敏
  • 23篇宋月霞
  • 17篇王希柱
  • 16篇刘春荣
  • 13篇许涛
  • 12篇宋巧凤
  • 11篇李莉
  • 9篇姚艳敏
  • 8篇张小民
  • 7篇郭永辉
  • 6篇贾洪娟
  • 5篇王慧莹
  • 4篇张晓民
  • 4篇朱艳辉
  • 4篇胡艳玲
  • 4篇孙文采
  • 3篇张光波
  • 3篇陈荣花
  • 2篇郭晓斌
  • 2篇唐怀宇

传媒

  • 5篇河北医药
  • 4篇中国煤炭工业...
  • 2篇医学综述
  • 2篇华北煤炭医学...
  • 2篇中国现代医学...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2篇西部医学
  • 2篇实用药物与临...
  • 2篇中国现代医药...
  • 2篇中华高血压杂...
  • 1篇临床荟萃
  • 1篇山东医药
  • 1篇江苏中医药
  • 1篇心脏杂志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心血管病...
  • 1篇现代保健(医...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5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5篇2010
  • 6篇2009
  • 6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1
  • 1篇2000
  • 2篇1999
4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6分钟步行试验对氟伐他汀治疗慢性心衰的疗效评估
2009年
慢性充血性衰竭(CHF)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综合征,随着对其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CHF治疗已发生深刻变化,我们采用6分钟步行试验,测定氟伐他汀对治疗慢性心衰的疗效.本研究表明氟伐他汀更能有效地改善心功能。6分钟步行试验可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评价心功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赵楚敏王希柱宋月霞
关键词:氟伐他汀治疗疗效评估慢性心衰临床综合征慢性充血性发病机制
多西紫杉醇、表阿霉素、环磷酰胺联合化疗与序贯化疗对乳腺癌患者空腹血糖的影响被引量:17
2013年
目的:比较乳腺癌患者术后应用TEC方案与EC-T方案化疗对空腹的血糖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TEC方案患者114例,EC-T方案患者99例,统计每例患者每周期化疗前空腹血糖,分析两种化疗方案对患者血糖的影响。结果:EC-T方案组有4例患者空腹血糖水平异常增高,TEC组有12例患者空腹血糖水平异常增高,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EC-T方案升高患者空腹血糖水平的作用小于TEC方案,在病情允许情况下,尽可能将TEC方案改为EC-T方案,以降低患者化疗导致血糖升高甚至糖尿病的风险。
盛树海赵楚敏郑进刘广寅李宗涛潘荟丞佟易凡王欣婷赵魁
关键词:化疗空腹血糖
VEGF和内皮抑素与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的相关性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和内皮抑素与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MAU)的相关性。方法采用ELISA法对80例高血压病患者无MAU组和80例高血压病患者MAU组进行血清中VEGF和内皮抑素浓度的检测,并与80例健康成人进行对照。结果MAU组血清VEGF和内皮抑素与正常对照组和无MAU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和内皮抑素与高血压病患者尿微量蛋白的升高有关。
郭永辉赵玉赵楚敏刘春荣张小民宋月霞
关键词: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内皮抑素类高血压病尿微量白蛋白
高血压患者血浆大内皮素与颈动脉斑块的相关性观察被引量:3
2012年
大内皮素(ET)是目前已知最强的长效内源性血管收缩调节因子,广泛存在于各种组织和细胞中,主要由血管内皮细胞合成,在正常生理活动及某些疾病,尤其是血管病变有关的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我国高血压患者众多。
李莉许涛宋月霞赵楚敏
关键词:高血压内皮素颈动脉斑块
sB7-H3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尿微量白蛋白的关系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新型共信号分子B7-H3在高血压合并微量蛋白尿的表达情况,进一步探讨免疫反应与肾损害的关系。方法本研究利用苏州大学研制的新型共信号分子B7-H3酶联免疫检测试剂盒及鼠抗人B7-H3单克隆抗体,运用ELISA分析该分子在96例高血压伴微量蛋白尿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在伴有微量白蛋白尿患者血清当中含有更高水平的可溶性B7-H3蛋白(sB7-H3观察组(35±11)μg/L,对照组(23±9)μg/L(P<0.01)。结论该项研究表明,sB7-H3升高与高血压伴微量蛋白尿有关系。进一步提示免疫反应参与了肾损害的发生发展。
张小民赵楚敏刘春荣宋月霞张光波
关键词:高血压尿微量白蛋白免疫炎症
复方丹参滴丸应用于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及对CRP和BNP的影响被引量:12
2017年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及对CRP(C反应蛋白)和BNP(脑钠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2月至2016年6月,于我院心内科门诊和住院部就诊的心绞痛患者10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口服复方丹参滴丸;对照组:口服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心绞痛发作的次数和每次的持续时间,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分析CRP和BNP。结果:2组稳定型心绞痛心绞痛发作情况均较治疗前有所减轻(P<0.05),其中观察组心绞痛发作频次和疼痛持续时间均较对照组少(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血液流变学中,治疗后2组TC、LDL均比治疗前降低(P<0.05),而HDL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TC、LDL较对照组低(P<0.05),HDL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CRP、BNP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比对照组下降的更多(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能有效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症状,且应用于稳定型心绞痛时能够下调CRP和BNP的表达水平,机制可能与其调控生物因子水平而发挥改善心绞痛的作用有关。
王德良李然李建强赵楚敏
关键词:复方丹参滴丸稳定型心绞痛疗效CRPBNP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基质金属蛋白酶-2的水平及氟伐他汀对其的影响
2009年
目的探讨氟伐他汀对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影响。方法选定80例CHF患者及正常对照组60例,将CHF组随机分为两组,氟伐他汀治疗组(A组)和常规治疗组(B组)各40例,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清MMP-2的浓度,并与临床症状的改善及彩色多普勒检测结果及心胸比进行对照。结果CHF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血清MMP-2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氟伐他汀治疗组治疗后血清MMP-2的测定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氟伐他汀可降低CHF患者血清MMP-2水平,从而改善左室重构及心脏功能。
赵楚敏陈荣花王希柱宋月霞宋巧凤贾红娟刘春荣姚艳敏
关键词:充血性心力衰竭氟伐他汀基质金属蛋白酶2
老年高血压人群身高与新发脑梗死关系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人群身高与新发脑梗死的关系。方法以开滦研究人群为对象,采取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纳入9574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以首次发生脑梗死为终点事件。依据观察对象身高值进行四分位分组,用寿命表法分别计算不同身高组累积终点事件发生率,并分别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别分析身高对脑梗死风险的影响。结果在平均(9.3±2.7)年的随访期间内,共新发脑梗死885例。以身高<161.5 cm(Q1组)组为对照,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显示161.5~166.0 cm(Q2组)、166.0~170.0 cm(Q3组)和≥170.0 cm(Q4组)模型二中新发脑梗死事件风险比[HR(95%CI)]分别为0.95(0.78~1.16)、1.00(0.81~1.23)、0.71(0.56~0.90);模型三中各组发生脑梗死HR值(95%CI)分别为1.01(0.81~1.24)、1.10(0.89~1.36)、0.76(0.60~0.96);模型四中各组发生脑梗死HR值(95%CI)分别为0.98(0.79~1.21)、1.06(0.85~1.33)、0.72(0.56~0.93)。结论在老年高血压人群中较高的身高与新发脑梗死风险降低相关。
郭晓斌刘苹杨浩辉赵景阚春娜翟婧秀于文霞赵楚敏刘志伟
关键词:身高脑梗死高血压队列研究
血浆儿茶酚抑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
许涛李莉赵楚敏王慧莹徐爱茹宋月霞
心血管疾病是常见病、多发病,具有发病率高、治疗费用高等特点,对心血管疾病各种生化因子的进一步研究,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具有很大的临床意义。该科研主要研究了血浆儿茶酚抑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研究显示,充...
关键词: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
奈比洛尔对冠心病人内皮勃起功能及C反应蛋白的影响
2010年
目的观察第三代倍他受体阻滞剂奈比洛尔及第二代倍他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对稳定型冠心病病人内皮功能、勃起功能及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80名35~67岁稳定型冠心病病人。符合入选条件者随机分为奈比洛尔和美托洛尔组。服药12周后比较两组病人血液中血管内皮功能变化及炎症的相关指标及勃起功能的变化。结果奈比洛尔组内皮功能相关指标一氧化氮(NO)水平、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FMD)明显高于服药前,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水平、CRP(C反应蛋白)明显低于服药前。两组之间经过独立样本的t检验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勃起功能明显好转。美托洛尔组内皮功能变化及炎症指标及勃起功能无显著性变化。结论第三代倍他受体阻滞剂奈比洛尔对稳定型冠心病病人具有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勃起功能及炎症反应作用。
宋巧凤朱艳辉陈荣花刘春荣赵楚敏宋月霞
关键词:奈比洛尔美托洛尔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