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志江 作品数:186 被引量:1,046 H指数:19 供职机构: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杭州市重大科技创新项目 杭州市卫生科技计划项目 浙江省公益性技术应用研究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社会学 更多>>
MRI灰阶比值在肾乏脂性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与透明细胞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探讨MRI灰阶比值在肾乏脂性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MLmf)与肾透明细胞癌(CCRCC)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最大径≤3.0 cm的18例20枚AMLmf与30例30枚CCRCC的MRI增强资料,通过RADinfo阅片系统灰阶直方图软件,测量增强各期病灶和对侧同层面肾皮质灰阶值,计算病灶与肾皮质灰阶比值(LGS/CGS),采用t检验及χ~2检验对两组比值进行分析,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获得鉴别AMLmf与CCRCC最佳比值的阈值。结果 20枚AMLmf与30枚CCRCC的LGS/CGS值在皮质期、髓质期和排泄期中分别为(0.660±0.159)/(0.878±0.208)(t=3.740,P=0.001)、(0.645±0.208)/(0.810±0.198)(t=2.968,P=0.005)、(0.658±0.123)/(0.775±0.195)(t=2.428,P=0.019),AMLmf三期比值为"持续性"强化,CCRCC为"快进快出"强化。皮质期、髓质期和排泄期的LGS/CGS值鉴别AMLmf与CCRCC的曲线下面积和最佳阈值分别为0.804和0.755、0.747和0.844、0.684和0.844,相应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6.7%和82.4%、53.3%和100.0%、43.3%和100.0%;联合皮质期或髓质期、皮质期或排泄期、髓质期或排泄期LGS/CGS的最佳阈值来鉴别CCRCC,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0.0%和80.0%、76.7%和85.0%、56.7%和95.0%。结论 MRI灰阶比值是鉴别AMLmf与CCRCC的重要参数,且联合增强各期相灰阶比值能有效提高CCRCC诊断的敏感度,减少漏诊的发生。 张丽青 韩志江 陈文辉 倪子英关键词: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透明细胞癌 磁共振成像 双期增强CT对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 2023年 超声检查是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cervical lymph node metastasis,CLNM)术前评估和监测过程中最常用的影像学方法。与超声检查比较,CT检查不受气体和骨骼限制,能更好显示中央组淋巴结,典型淋巴结转移CT征象包括坏死或囊变、微钙化和高强化[1-2],但PTC颈部淋巴结微转移常见,多不具备典型CT征象[3-5]。 邵畅 舒艳艳 魏培英 高颖琪 周虹 韩志江关键词:甲状腺结节 桥本氏甲状腺炎 淋巴结转移 病理学 颈部CT扫描中定位片对甲状腺锁骨伪影的预测价值 目的 探讨颈部CT 扫描中定位片对甲状腺锁骨伪影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11 例颈部CT 扫描影像资料,测量定位片颌咽角(下颌骨下缘与咽后壁的夹角)大小和观察椎体(肩部未掩盖)数目,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 胡广柱 朱大荣 韩志江关键词:甲状腺 CT扫描 CT在评估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央组淋巴结转移中的价值 被引量:24 2015年 目的:探讨CT在评估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中央组淋巴结转移中的价值。方法:回顾经病理证实的559例625个PTC患者中央组淋巴结的CT资料,统计CT评估中央组淋巴结转移阳性和阴性的符合率,观察簇状淋巴结、高强化和最小径/最大径≥1/2、囊变和微钙化在中央组淋巴结转移中的分布,分析桥本甲状腺炎在簇状淋巴结组中的分布。结果:625个中央组中,218个中央组淋巴结转移,407个中央组无淋巴结转移,CT评估中央组淋巴结转移阳性和阴性的符合率分别为59.2%(129/218)和91.6%(373/407)。簇状淋巴结、高强化、最小径/最大径≥1/2、囊变更常见于中央组淋巴结转移组(P<0.05),其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准确度分别为31.7%,93.5%,71.1%,72.7%;84.1%,66.7%,86%,79%;95.5%,44.4%,80.7,80.6%;2.5%,100%,100%,67.2%。4种CT征象联合时,其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准确度分别59.2%、88.2%、72.9%和78.1%。微钙化仅见于2个中央组淋巴结转移组中。114个簇状淋巴结组中,31个合并桥本甲状腺炎,其中22个误诊为淋巴结转移。结论:CT在评估PTC中央组淋巴结转移中具有重要价值,簇状淋巴结、高强化和最小径/最大径≥1/2、囊变有助于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桥本甲状腺炎的中央组淋巴结可呈簇状,易误诊为淋巴结转移,需引起临床关注。 林启强 韩志江 舒艳艳 陈文辉关键词:甲状腺肿瘤 肿瘤转移 右肾上皮样型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合并囊变和出血影像学表现一例 被引量:1 2018年 患者男性,48岁,于2017年5月18日主诉因反复右腰酸痛3个月余至当地医院就诊,B型超声提示右肾巨大囊肿。遂于2017年6月5日转至本院门诊拟右肾囊肿收住入院。患者无结节性硬化病史,入院当日血常规检查正常,肌酐119μmol/L↑,总蛋白62.2g/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4.4mmol/L↑,总胆固醇6.7mmol/L↑。 朱湘文 王文慧 韩志江CT值对甲状腺良性单纯粗钙化结节诊断的价值 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CT值对甲状腺良性单纯粗钙化结节(benign solitary coarse calcification nodules,BCCN)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5例56枚良性BCCN的平均CT值和最大CT值,并与32例33枚PTC进行对照,观察平均CT值和最大CT值在BCCN和PTC中的分布差异,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异度曲线(ROC)获得平均CT值和最大CT值在BCCN和PTC中的最佳阈值。结果平均CT值在BCCN和PTC中具有统计学差异(Z=-4.035,P=0.000),ROC曲线下面积为0.757(95%置信空间0.657~0.857),临界值为743.4 Hu时约登指数最大,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48.2%和93.9%,临界值为891.1Hu时,敏感性为21.4%,特异度为100%;最大CT值在BCCN和PTC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4.319,P=0.000),ROC曲线下面积为0.775(95%置信空间0.681~0.869),临界值为1 201.5 Hu时约登指数最大,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57.1%和91.0%,临界值为1 373.5 Hu时,敏感性为42.9%,特异度为100%。结论CT值对BCCN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具有高度的特异性,与平均CT值比较,最大CT值具有相对更高的敏感性,为减少不必要的手术创伤提供重要依据。 魏培英 张乐星 韩志江 吴英 丁金旺关键词:甲状腺结节 甲状腺肿瘤 钙化 X线计算机 直径〉1.0cm的甲状腺乳头状癌多种CT征象的多因素分析 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对比多种CT征象在直径〉1.0 cm PTC和结节性甲状腺肿(nodular goiters,NG)中的分布,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统计多种CT征象在PTC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组织学证实的277例288枚直径〉1.0 cm的PTC的CT表现,包括结节形态、咬饼征、微钙化及增强后范围缩小/模糊,并与同期直径〉1.0 cm的231例276枚NG的CT征象相比较,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多种CT征象进行统计,并计算阳性CT征象及其联合在PTC诊断中的敏感度及特异度。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结节形态不规则、咬饼症、微钙化及增强后范围缩小/模糊均更常见于PTC中,OR值分别为17.249(95% CI 8.954~33.227)、23.697(95% CI 11.653~48.188)、4.536(95% CI 2.031~10.132)、4.672(95% CI 8.954~8.999),单一CT征象诊断PTC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31.3%~82.3%和83.3%~93.1%,3种或42种CT征象组合诊断PTC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24.0%~70.5%和96.7%~100%,CT征象组合诊断PTC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19.1%~61.5%和99.6%~100%。结论尽管结节形态、咬饼征、微钙化及增强后范围缩小/模糊是诊断PTC的重要征象,但多种征象的OR值存在较大差异,对这些差异的准确识别,及联合多种CT征象可明显提高PTC诊断的特异度,从而减少误诊的发生。 杨海 舒艳艳 韩志江 雷志锴关键词:甲状腺肿瘤 结节性甲状腺肿 甲状腺乳头状癌 钙化 螺旋计算机 MRI鉴别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 被引量:25 2017年 目的探讨MRI对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分析经病理证实并行腋窝MR扫描的44例乳腺癌患者资料,分析MRI表现,包括淋巴结长径、短径、皮质厚度、ADC值、淋巴门情况、淋巴结边缘、周围脂肪间隙情况、DWI信号、强化方式及时间—信号强度曲线等,并绘制的ROC曲线分析淋巴结长径、短径、皮质厚度、ADC值对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能。结果病理结果显示有淋巴结转移者24例(24/44,54.55%),无淋巴结转移者20例(20/44,45.45%),两者淋巴结长径、短径、皮质厚度、ADC值、淋巴门是否消失、淋巴结边缘、周围脂肪间隙、DWI信号、强化方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淋巴结长径、短径、皮质厚度及ADC值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7、0.765、0.848、0.749。结论 MRI在鉴别乳腺癌腋窝淋巴结状态中有重要价值,皮质厚度大于0.54cm高度提示腋窝淋巴结转移。 阮玫 汪登斌 陈文辉 柴维敏 严福华 韩志江 杨斌关键词:乳腺肿瘤 腋窝 淋巴结 肿瘤转移 CT环状钙化鉴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价值 被引量:38 2014年 目的 评价CT环状钙化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并具有环状钙化的67例67枚甲状腺结节的CT资料,49枚为良性结节,18枚为恶性结节.对比增强前后环状钙化内部或周围边界,观察环状钙化内部与甲状腺组织的强化程度.统计良、恶性结节中出现增强后边缘清晰、高强化的病灶数,并采用x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67枚环状钙化结节中,增强后边缘清晰在良性结节和恶性结节中分别占61.2%(30/49)和16.7%(3/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457,P<0.05),其诊断良性结节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1.2%(30/49)和83.3%(15/18).高强化在良性结节和恶性结节分别为16.3%(8/49)和0(0/1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337,P>0.05),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16.3%(8/49)和100.0%(18/18);增强后边缘清晰和高强化联合在良性结节和恶性结节中分别为77.6% (38/49)和16.7%(3/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0.549,P<0.05),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7.6%(38/49)和83.3% (15/18).结论 CT在甲状腺结节环状钙化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增强后边缘清晰及高强化与增强后边缘清晰的联合应用有助于良性结节的诊断,增强后边缘相仿或模糊提示恶性结节的诊断. 韩志江 陈文辉 项晶晶 罗定存 舒艳艳 赖旭峰关键词:甲状腺结节 钙 乳头状甲状腺微小癌和微小结节性甲状腺肿的CT鉴别诊断 <正>乳头状甲状腺癌是人体增长率最快的恶性肿瘤之一,而乳头状甲状腺微小癌(papillary thyroid microcarcinoma,PTMC)是45岁以上人群最好发的甲状腺恶性肿瘤[1],在甲状腺微小结节的检查中... 韩志江 陈文辉 舒艳艳 赖旭峰关键词:甲状腺微小癌 甲状腺癌 乳头状癌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