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登鲁
- 作品数:67 被引量:306H指数:10
- 供职机构: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东省科委重点攻关项目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KBD病粮和低营养要素饲料对大鼠骺板的影响
- 目的:通过对Kashin-Beck Disease(KBD)病区粮食(KBD病粮)和低营养要素饲料结合T-2毒素喂养的Wistar大鼠,通过影像学和组织学的观察和比较,探讨低营养要素饲料对大鼠骺板的影响,分析低营养要素在...
- 裴福兴颜登鲁
- 关键词:大骨节病组织学影像学
- 后前路联合一期手术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12例
- 2006年
- 目的:探讨一期后前路手术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4年7月12例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应用后前路一期手术治疗,先行后路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后行前路颈椎间盘切除椎间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术,脊髓功能采用JOA评分进行评定,随访观察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所有病例随访平均16个月,术前JOA评分平均4.83分,术后12个月时JOA平均评分11.08分,两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所有患者无内植物松动、断裂发生,均获骨性融合。结论:对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采用后前路联合一期手术治疗,可达到充分的减压、即刻可靠的稳定,为脊髓功能恢复创造有利的条件,但应根据患者具体的损伤机制和MRI等影像学特点,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 李健谭平先颜登鲁张在恒谢清华高梁斌潘永谦张平
- 关键词:脊髓损伤椎管狭窄后前路
- 微创与切开复位张力带固定治疗横断型髌骨骨折的生物力学比较被引量:11
- 2005年
- 目的评价微创张力带固定法治疗横断型髌骨骨折的生物力学稳定性及牢固性。方法保留胫骨、股骨及完整膝关节新鲜成人尸体膝关节标本。制作髌骨横断骨折模型,采用微创或开放手术的张力带固定。膝关节屈曲36°位固定胫骨及股骨端将标本安装在MTS实验机上,通过牵拉股四头肌来拉伸和疲劳循环载荷来测试固定的稳定性。用线性传感器测量骨折分离距离,大于1mm为固定失败。结果所有固定在500N外加拉力作用下骨折分离距离均小于1mm,大于固定后即可活动所需最小294N的限度。微创和开放手术在即时和疲劳后的生物力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空心钉张力带的稳定性最好(P<0.05)。结论根据生物力学原则,微创张力带固定法治疗髌骨骨折能够满足骨折愈合所需的稳定性,允许骨折固定后即可活动和功能锻炼。
- 李健颜登鲁张在恒谭平先赵卫东
- 关键词:微创手术切开复位张力带生物力学
- 病例、问题、实践三结合教学法在骨外科规范化培训学员临床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探讨将以病例为基础的教学法、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和以临床实践为基础的教学法在骨外科规范化学员培训中结合应用(简称三结合教学法)的效果。方法选取在骨该院外科接受规范化培训的20名学员,根据教学方法分为三结合教学法组和传统教学法组,每组10名。在培训结束后从临床思维能力、临床操作能力和围手术期处理能力等3个方面对2组进行考核比较。结果三结合教学组在临床思维能力、临床操作能力和围手术期处理能力方面均优于传统教学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外科规范化学员培训中采用三结合教学法可明显提高学员的培训效果。
- 颜登鲁李强卢剑柳玮明胡译文
- 关键词:骨外科学
- Kashin-Beck Disease(KBD)动物模型研究现状被引量:2
- 2009年
- Kashin—Beck Disease(KBD)最初于1849年由俄国在西伯利亚东部发现,Kashin和Beck先后做过调查并报道.所以称为Kashin—Beck Disease(KBD)。国外KBD见于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和朝鲜北部山区。KBD在我国称为大骨节病,属地方性畸形性骨关节病,主要分布在14个省(区)的302个县(市),病区人口近1亿。现症病人二百多万。KBD是在环境致病因素作用下,激活与软骨细胞发育、分化、代谢障碍相关的信号转导因子,
- 颜登鲁康鹏德裴福兴
- 关键词:BECK动物模型KBD大骨节病骨关节病
- 有限化手术治疗原位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42例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探讨有限化手术治疗原位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对2002年2月至2006年3月收治的42例因原位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行有限化手术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JOA评分(15分)及影像学检查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本组共42例,经1~5年,平均2.5年随访,无脊柱失稳表现。根据JOA评分标准,术前平均(6.2±2.3)分,术后3个月随访时平均(13.6±3.4)分,经统计学检验手术前后JOA评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JOA评分临床改善率为85.07%,患者主观满意度优良率为87.20%。5例患者术中硬脊膜撕裂,经处理无重大并发症。结论:有限化手术治疗原位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可行,能有效解除神经压迫,有利于脊柱稳定,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快。
- 李健朱豪东颜登鲁胡涛付敏杨建齐肖兵
- 关键词:椎间盘移位腰椎手术治疗复发
- 遗传因素在退变性椎间盘疾病中的研究现状被引量:2
- 2006年
- 谭平先李健颜登鲁
- 关键词:椎间盘源性疼痛椎间盘退变脊柱疾患椎管狭窄症脊柱滑脱症脊柱侧弯症
- 解剖型钢板治疗23例胫骨Pilon骨折分析
- 目的探讨解剖型钢板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接受解剖型钢板治疗的23例Pilon骨折患者进行随访。采用Ruedi-Allgower分类方法对Pilon骨折进行分类:Ⅰ型5例,Ⅱ型11例,Ⅲ型6例。术后平均随...
- 李健谢清华高梁斌张在恒袁正兵谭平先颜登鲁
- 关键词:PILON钢板治疗
- 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探讨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本院1997-2003年间手术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34例,根据椎间盘突出部位分为椎间孔内型与椎间孔外型,分别采用经椎板间入路与经椎板外缘入路进行手术治疗。对于L3~4、L4~5间隙的椎间孔内型及L5S1间隙的椎间孔外型病例采用经单侧椎板间入路髓核摘除28例(2例为再手术),对于L3~4及L4~5间隙的椎间孔外型突出采用经椎板侧方入路摘除髓核6例(1例为再手术)。结果:本组共32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5年,平均2.8年。临床症状采用日本整形外科学会(JOA)下腰痛评分标准评价,疗效优21例,良8例,可3例,优良率90.6%。结论:极外侧型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效果良好,应针对不同的突出类型分别采用经椎板间入路与经椎板外缘入路,便于操作且对脊柱稳定性影响小。
- 颜登鲁李健高梁斌张志谭平先张在恒
- 关键词:椎间盘移位腰椎外科手术
-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被引量:8
- 2005年
- 颜登鲁李健高梁斌谭平先张在恒
- 关键词:经皮椎体成形术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