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可
- 作品数:42 被引量:89H指数:6
- 供职机构: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更多>>
- 高校寝室文化建设是学风建设的着力点被引量:12
- 2006年
- 从学风建设的重要性出发,指明了当前学风的现状及营造良好学风的途径。特别针对寝室文化建设对于良好学风的养成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具体途径。
- 马可
- 关键词:高校学风寝室文化
- 墨子“尚贤”思想的现实意义被引量:2
- 2011年
- 墨子"尚贤"思想是墨子社会政治理论的重要内容,是中国传统人才管理思想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他的人才观、选才观与"使能"思想,在当今企业人才管理中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同时,其"尚贤"思想对强化人才意识、构建和谐社会、遏制人事腐败等方面也具有重要意义。
- 马可
- 关键词:墨子尚贤企业管理
- 合作教育背景下实践教学的模式探索——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为例
- 2013年
- 本文分析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展实践教学的重要意义,深度阐释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展实践教学的目标指向,并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为例,介绍了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以合作教育为载体,拓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实践教学空间的教学模式。
- 马可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合作教育实践教学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传统文化基础
- 2009年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自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所从事的最伟大的事业之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过程中,为推动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反之,在这个伟大的历程中,马克思主义也得到了来自中华文化土壤的支持。本文分析了中华民族精神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的精神动力,同时也探讨了中国哲学和中国传统文化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的智力支持。
- 马可余庆东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传统文化
- 政治社会化理论视域下的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被引量:8
- 2017年
- 政治认同是政治社会化的产物,它不仅是知识教育和认知教育,也是信仰教育。然而,在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过程中,对知识教育、认知教育同信仰教育异质性的忽略、理论与实践相脱节依旧是较为突出的现象。这不仅导致用知识取代信仰、用知识衡量信仰、用知识检测信仰等不良情形,也致使大学生的政治认知缺乏理论基础,进而引发政治认知和价值认同等方面的困惑。摆脱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的困境,提升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的实际效果,可以以政治社会化理论为视角,通过加强政治文化体验和政治活动参与等途径,实现大学生政治认同从被动遵从到主动接纳的转换,进而使政治认同真正上升到信仰的层次。
- 蒙象飞马可
- 关键词:大学生政治社会化
- 互动与对话: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研究综述
- 2012年
- 本文紧扣《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围绕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这一核心问题,对近年来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互动关系研究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并对研究这一学术问题的意义和新方向提出了见解。
- 马可梅元媛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传统文化互动
-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被引量:4
- 2010年
- 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和各种信息的重要渠道,也深刻影响了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乃至他们的思想观念。文章通过分析网络环境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寻求网络环境下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从而更好地加强和改进针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 梅元媛马可姜剑
- 关键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 对松江新校区寝室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 2005年
- 从寝室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出发,阐述了寝室文化的内涵及加强寝室文化建设的意义。针对寝室文化建设中现有的问题,提出了建设寝室文化的具体方法和措施。
- 马可
- 关键词:新校区文化寝室文化
- 马克思主义理论分众教育研究
- “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人民群众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程度,根本上取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满足人民群众现实需要的程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有待满足的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
- 马可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以学术性社团为平台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研究被引量:8
- 2010年
- 一、学术性社团是培养高校创新人才的新载体创新人才的培养是时代的呼唤和要求,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 马可梅元媛
- 关键词:学术性社团培养创新精神高校创新人才大学生创新能力大学生社团新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