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安琪

作品数:22 被引量:53H指数:5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社会学经济管理历史地理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经济管理
  • 6篇社会学
  • 6篇历史地理
  • 3篇艺术
  • 2篇政治法律
  • 2篇文化科学
  • 2篇文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天文地球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8篇叙事
  • 6篇神话
  • 6篇图像
  • 4篇历史叙事
  • 4篇南诏
  • 4篇南诏大理
  • 4篇南诏大理国
  • 4篇大理国
  • 3篇边疆
  • 2篇神话历史
  • 2篇图像叙事
  • 2篇清代
  • 2篇祖先
  • 2篇文化
  • 2篇民族
  • 2篇汉臣
  • 1篇傣族
  • 1篇傣族泼水节
  • 1篇地图
  • 1篇地学

机构

  • 13篇上海交通大学
  • 9篇复旦大学

作者

  • 22篇安琪
  • 1篇公维军

传媒

  • 5篇民族艺术
  • 4篇云南社会科学
  • 1篇广西民族研究
  • 1篇民族研究
  • 1篇丝绸之路
  • 1篇汉字文化
  • 1篇南亚研究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民族文学研究
  • 1篇出版科学
  • 1篇百色学院学报
  • 1篇原生态民族文...
  • 1篇中国研究
  • 1篇中国玉石之路...
  • 1篇第十一届人类...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5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剺面胡俗今何在
七月盛夏,穿行在河西走廊的山水间,是一种别致的体验。以前只见于书本上的种种风物和轶闻,好像一时间活了起来。上古帝王遣使西游,以重金求美玉,开通了西玉东输的孔道。数个世纪之后,沿着这条蜿蜒的玉石之路,天竺佛法越过葱岭,远渡...
安琪
关键词:粟特人今何在归义军
文献传递
云南阿育王神话与南诏大理国的祖先历史叙事被引量:1
2013年
源于印度的阿育王神话在南诏大理国统治云南的五百年间广为流传,它被嫁接到本地始祖神话的叙事体系中,与云南民间信仰体系彼此黏附,成为解释两爨部族祖先来源和王权来源的标准版本。阿育王神话为佛教王权提供了象征性的起点,是南诏大理国建国意识形态和族群身份认同的重要依据。作为云南古代民间文学的珍贵文本,它是有关南诏大理国历史叙事的"地方性话语",揭示出当地统治精英与普通民众对云南古史和祖先来源的认知,以及其下隐藏的集体心态与族群身份认同。
安琪
关键词:民间文学南诏大理国
图像的“华夷之辨”:清代百苗图与苗疆历史的视觉表述被引量:9
2013年
作为一类重要的民族图谱,清代百苗图以图文并茂的方式描绘中国西南边疆"苗蛮"的形貌、文化与生活,在一帧图幅内,搭建起视觉语言和文字语言之间的桥梁。百苗图的视觉表现形式与古代中国的"华夷之辨"和清代苗疆的社会历史情境构成的对应关系,使其成为一类典型的社会性艺术。百苗图这一图类是清帝国边疆想象与具象的再现,是以视觉媒介为载体对苗疆社会历史情境进行的一种创造性"转译"。对百苗图作出基于叙事学和符号学的文本分析,能够得以一窥清代国家对于边疆"异己"的再现策略,并解读图像文本中蕴藏的文化符码和象征意涵。
安琪
关键词:百苗图图像叙事西南夷
阿嵯耶观音与南诏大理国的祖先历史叙事被引量:1
2014年
阿嵯耶观音是滇池洱海地区所独有的一尊佛教观音造像,它在南诏大理国的宗教艺术中时有出现,揭示出中古时期云南佛教艺术显著的"混血"特征。画卷、造像构成的图像文本清晰地再现了这一叙事结构。我们能够从这尊观音在滇中广受崇奉的历史事实出发,在阿嵯耶观音像和南诏大理国的祖先历史叙事之间建立起横向联系。
安琪
关键词:祖先图像历史叙事
“下真迹一等”:清末民初上海商务印书馆的美术复制与出版实践被引量:2
2021年
在近代中国印刷技术革命中崛起的上海商务印书馆是二十世纪上半叶美术复制的重镇。商务印书馆美术复制的技术构成元素揭示出,特定复制技术与美术品类型之间存在对应关系。商务印书馆的美术复制和出版实践既是都市商业社会中印刷资本主义运作的直接结果,也是清末民国美术消费、古物鉴藏、出版业内部行业竞争等诸种关系彼此作用的实践场。
安琪
关键词:印刷出版实践
摩洛哥学生连词“和、并、而”偏误分析及教学建议
2022年
连词是每个语言不可缺少的部分之一,用来连接词与词,短语与短语或句子与句子,来表示某种逻辑关系的虚词,因此连词的使用率是非常高的,对于汉语为目的语的学习者来说,为了准确地学会汉语这门语言,掌握连词的正确用法是不可避免的。本文以连词“和、并、而”的用法为研究内容,针对摩洛哥的汉语学习者在学习此连词的过程中常出现的偏误,而且由于阿拉伯语中表示并列关系的连词只有“?”,因而导致学习者在使用连词“和、并、而”的时候产出偏误,所以本文将对摩洛哥学生的偏误运用对比分析法来进行详细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以及提升教学质量。
安琪
关键词:偏误分析教学建议
在边疆书写历史:杨慎两部滇史中的云南神话叙事被引量:1
2014年
由明代文人杨慎在贬谪云南期间编著的《滇载记》和《南诏野史》两部滇史是一个介乎于史学和文学之间的异例,贬谪文人在边疆的地域空间中,凭借野史这一相对边缘的史学文类,来对中央/地方、正统/僭伪、华夏/夷狄的关系进行思考、书写与想象。根据这两部滇史的不同体例要求,杨慎以"删正"与"荟萃"的话语策略来对地域性的神话历史进行重构与再诠释;同时,杨慎以文学叙事来整合地方历史记忆,借"写史"来寄寓身世之感和史家之心,这也为后人提供了一个考察明代整体思想史图景的独特视角。
安琪
关键词:野史历史书写
景观建构与图像赋意:从长崎版画“唐馆图”看近世日本的中华想象
2024年
江户时代的长崎版画是苏州桃花坞版画经由“唐船贸易”东传日本后出现的变体,是堪称“画史”的视觉文献。“唐馆图”是长崎版画中的重要门类,内容涉及渡海华人聚居地景观、商业形态、中华海商群体及其日常生活,是日本关西民间社会基于长崎地方经验来想象“唐土上国”的视觉呈现,其建构起一个由衣冠人物、书画金石、风土谣俗集合而成的文质彬彬、知礼好义的中华面貌。“唐馆图”的生产与消费推动江户时代庶民阶层形成一种以“尚奇求新”为特征的读图趣味,加深了“同文之邦”对中华礼治文教的认同与内化。
安琪
清代印藏边疆的舆地学话语与政治遗产——评马世嘉《从边政到外交:印度问题与清代地缘政治学的转变》被引量:2
2017年
马世嘉博士在2013年出版的专著《从边政到外交:印度问题与清代地缘政治学的转变》是近年来美国清史研究领域的一本力作。本书从地缘政治学的视角,考察了清代地理叙事中的"印度"和中印边疆如何从"边政问题"升级为"外交问题"。本书对于清帝国内部由远及近的礼序关系和向主权国家新型外交关系的转型,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但也存在一些不足。
安琪公维军
近世日本的民族图谱与朝贡想象——以《四十二国人物图说》为中心
2021年
在近代东亚"图绘异民族"的艺术传统中,日本长崎学者西川如见的《四十二国人物图说》是一个被忽视却又非常重要的图像文本。其内容与体例向上继承了中国明代类书"诸夷门"的职贡图样式与荷兰万国地图的余绪,向下开启了日本江户时代面向庶民社会的"万国人物图"系列,对之后民族图谱中的异族图像叙事产生了深远影响,也为近世日本构筑异族观念和异域观念提供了深厚的民众基础。《四十二国人物图说》是近代东亚地区民族志知识生产与跨国流通的结果,也是民族观念、国家观念发生调整的具象呈现,它揭示了"华夷"作为命名与叙事传统如何作用于日本有关"万国"的表述,拓展了东亚知识共同体内部朝贡想象之复杂性和多元性。
安琪
关键词:朝贡民族志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