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红军

作品数:37 被引量:81H指数:5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6篇细胞
  • 12篇肿瘤
  • 9篇疗法
  • 8篇癌细胞
  • 7篇肺癌
  • 6篇凋亡
  • 6篇胃癌
  • 5篇多烯磷脂酰胆...
  • 5篇增殖
  • 5篇磷脂
  • 4篇射线
  • 4篇细胞增殖
  • 4篇放射疗法
  • 4篇肺癌细胞
  • 4篇奥沙利铂
  • 3篇蛋白
  • 3篇射线诱导
  • 3篇胃癌细胞
  • 3篇文献复习
  • 3篇免疫

机构

  • 20篇青岛大学医学...
  • 18篇青岛大学
  • 3篇青岛市市立医...
  • 2篇临沂市人民医...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潍坊市人民医...
  • 1篇临淄区人民医...
  • 1篇济宁肿瘤医院

作者

  • 37篇张红军
  • 11篇刘希光
  • 8篇宋浩
  • 6篇梁军
  • 6篇邱文生
  • 6篇姜韬
  • 4篇姜韬
  • 3篇宋琳
  • 3篇王玉坤
  • 3篇于洪升
  • 3篇梁晔
  • 3篇王梅
  • 3篇赵园园
  • 2篇张丽丽
  • 2篇任德玲
  • 2篇李敬东
  • 2篇肖文静
  • 2篇时艳
  • 2篇李伟
  • 1篇宋三泰

传媒

  • 5篇齐鲁医学杂志
  • 4篇临床肿瘤学杂...
  • 4篇临床医学进展
  • 2篇中华放射医学...
  • 2篇青岛大学医学...
  • 2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肿瘤防治杂志
  • 1篇实用肿瘤学杂...
  • 1篇中医药学报
  • 1篇山东医药
  • 1篇陕西中医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精准医学杂志
  • 1篇青岛医药卫生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肿瘤药学
  • 1篇世界肿瘤研究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2
  • 5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0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普外科专用清创箱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普外科专用清创箱,具体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箱体和底座,所述底座固定设于箱体底端,所述箱体一端上方设有清洗池,所述清洗池内部底端固定设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上端固定设有支柱,所述支柱上端设有弹簧,所...
张红军姜申忠时艳宋琳
文献传递
贲门神经内分泌癌1例并文献复习
2025年
目的:对1例贲门神经内分泌癌病例进行报道,探讨该病的治疗方案,以期有助于提高对该疾病的疗效。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例贲门神经内分泌癌的诊疗过程的病例资料进行总结,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该贲门神经内分泌癌患者经手术、术后辅助放、化疗,疾病进展后更换化疗方案、加用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现患者病情稳定门诊随访中。Objective: To report a case of gastroesophageal junction neuroendocrine carcinoma and explore treatment options for the disease, with the aim of improving therapeutic outcomes. Method: The diagnostic and treatment process of a gastroesophageal junction neuroendocrine carcinoma case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was summarized and analyzed in combination with relevant literature. Result: The patient underwent surgery, followed by adjuvant radiotherapy and chemotherapy. After disease progression, the treatment regimen was changed, with the addition of targeted therapy and immunotherapy. The patient’s condition is currently stable, and the patient is undergoing regular outpatient follow-up.
田娇张红军
关键词:贲门癌神经内分泌癌靶向治疗免疫治疗临床病理特征
凋亡素2配体对放射线诱导95-D细胞凋亡的影响的研究
2014年
目的:探讨凋亡素2配体(Apo-2L)对放射线诱导肺癌95-D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MTT法检测不同浓度凋亡素2配体在体外对肺癌95-D细胞的抑制率,将细胞分为4组,对照组、凋亡素2配体组、单纯照射组、凋亡素2配体+放射照射组,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凋亡率及细胞周期。结果:凋亡素2配体对95-D细胞的体外抑制作用明显,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大及时间的延长,抑制率明显增高(P<0.05)。流式细胞术显示凋亡素2配体与放射线联用能够使95-D细胞的凋亡率提高,与单用凋亡素2配体组及单纯放疗组相比,凋亡率差异显著(P<0.05)。结论:凋亡素2配体在体外具有抑制95-D细胞增殖的作用并能够促进细胞的凋亡,同时凋亡素2配体联合放射线可以明显提高肺癌95-D细胞的凋亡率。
韩蕃颉张红军刘希光宋浩冯龄鑫王相
关键词:细胞凋亡细胞增殖放射线疗法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3-siRNA对肺癌细胞A549侵袭性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表达的影响
:探讨人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3(Fibroblast growth factor3,FGFR3)基因沉默对人类肺腺癌A549细胞侵袭能力及其对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oproteinases9,MMP9)...
李玉花刘希光张红军姜韬肖文静赵淑芬于晓芸
关键词:基因沉默A549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9
TACE联合阿帕替尼对原发性肝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2
2018年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阿帕替尼对原发性肝癌(PHC)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诊断为原发性肝癌并行TACE联合口服阿帕替尼治疗的35例患者,分别比较术前1 d、术后2周、术后4周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及Th1型细胞因子(IL-12、INF-γ、TNF-α)水平的变化,同时选择健康体检者35例作为对照组。结果术前1 d,肝癌患者CD3^+、CD4^+、CD4^+/CD8^+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CD8^+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12、INF-γ、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肝癌患者CD3^+、CD8^+、CD4^+/CD8^+与术前1 d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4^+较术前1 d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12、INF-γ、TNF-α水平较术前1 d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周,肝癌患者CD3^+、CD4^+较术前1 d明显升高(P<0.05),CD8^+较术前1 d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CD8^+与术前1 d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L-12、INF-γ、TNF-α水平较术前1 d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ACE联合阿帕替尼可增强原发性肝癌患者的免疫功能,使患者从治疗中获益。
刘元伟刘传张红军梁东海姜韬周非傅佳雷于洪升
关键词:TACE原发性肝癌免疫功能
CEA和D-二聚体检测对胃癌诊断及手术后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
2020年
目的:通过检测胃癌患者手术前癌胚抗原(CEA)及D-二聚体浓度,研究其与胃癌检测阳性率及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胃癌患者手术前血液学指标及基本信息,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早期组胃癌患者术前CEA及D-二聚体浓度显著低于晚期组,联合检测CEA及D-二聚体较单项检测胃癌阳性率更高。血清D-二聚体浓度与患者术后生存时间相关,肿瘤分期是影响患者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联合检测CEA及D-二聚体在提高胃癌检出率、评估患者预后方面可发挥积极作用。
臧龙龙刘睿张红军
关键词:癌胚抗原D-二聚体胃癌预后
青地汤防治肺癌放疗反应效果观察被引量:5
2003年
①目的 探讨青地汤防治肺癌放疗反应的效果。②方法  1 56例肺癌病人分为两组 ,青地汤组 84例连续服用青地汤 2 0剂以上 ,对照组 72例未服药。比较两组放疗反应的发生率及 1、2年生存率。③结果 青地汤组放射性气管炎、放射性肺炎、放射性肺纤维化及因严重放疗反应而被迫中断放疗的发生率分别为 36 .9%、7.1 %、2 5 .0 %、1 0 .7% ,对照组分别为 54 .2 %、1 9.4%、45 .8%、2 7.8%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χ2 =4.670~ 7.459,P均 <0 .0 5)。青地汤组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 ,治疗中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的应用率 ,病人的 1、2年生存率分别为57.1 %、41 .7%、2 6 .2 %、37.8%、2 6 .5 % ,对照组分别为 65 .3 %、54 .2 %、40 .3 %、35 .5 %、2 0 .7% ,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χ2 =0 .0 65~ 3 .496 ,P均 >0 .0 5)。
张红军王梅邱文生梁军
关键词:肺癌放射疗法放疗反应
多烯磷脂酰胆碱对胃癌奥沙利铂耐细胞株BGC823/L-OHP耐药逆转作用的研究
2018年
目的探讨多烯磷脂酰胆碱(PPC)对胃癌耐奥沙利铂(L-OHP)细胞株BGC823/L-OHP的增殖抑制、逆转耐药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PPC(0、0.5、1.5、3、6、12、24、48、64、86μmol/L)处理BGC823/L-OHP细胞的增殖率,并检测不同浓度PPC(1、5、10μmol/L)联合不同浓度L-OHP(1、5、10、20、30、40μg/ml)处理BGC823细胞和BGC823/L-OHP细胞48 h的增殖抑制率,检测L-OHP的半数抑制浓度(IC_(50))和逆转耐药作用,同时选取IC_(50)最小时PPC浓度作为后续实验浓度。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Toll样受体-4(TLR-4)、Nanog和ABCF2的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0.5~48μmol/L PPC能促进BGC823/L-OHP细胞增殖,64、86μmol/L PPC可抑制BGC823/L-OHP细胞增殖。经PPC处理,L-OHP作用48 h的IC_(50)由28.54μg/ml下降至6.63μg/ml,逆转倍数为4.31。5μmol/L PPC能显著增加L-OHP对BGC823/L-OHP细胞的敏感性,选取该浓度用于后续实验。与BGC823组比较,BGC823/L-OHP组中ABCF2、TLR-4和Nanog的mRNA和蛋白水平显著上调(P<0.05);经5μmol/L PPC处理后,BGC823/L-OHP组中ABCF2、TLR-4和Nanog的mRNA和蛋白水平显著下调(P<0.05)。结论 PPC联合L-OHP能够增加BGC823/L-OHP细胞株对L-OHP的敏感性,抑制细胞生长,从而逆转耐药。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影响TLR-4、Nanog和ABCF2表达来发挥逆转耐药的作用。
袁荣辉张红军高蕾姚如勇鞠兴艳
关键词:胃癌
马蔺子素放射增敏作用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2000年
马蔺子素是从中草药马蔺子中提取的有效成分,为一种新型醌类结构化合物。经20多年来的实验室及Ⅰ、Ⅱ期临床研究发现,马蔺子素有放射增敏作用,尤其对放射抗拒的乏氧细胞增敏较好。自1997年1月~1997年9月对马蔺子素放射增敏作用进行了Ⅲ期临床观察,并随访至1999年9月。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入选病例标准:①病理或细胞学证实,有可测量的肿瘤病灶;②年龄为70岁以下,体质状态(performance status)0~2级;③照射部位首程放疗;④肝肾功能正常;⑤外周血白细胞正常;⑥预期生存3月以上。 1.2 分组及资料 由于目前临床用药受报销范围限制,故本研究为非随机分组。研究组31例,其中3例因为严重胃肠道反应(腹泻、呕吐和腹部不适)停药,不在统计分析之列。材料完整者28例,男性18例、女性10例,中位年龄52.4岁,其中肺癌8例(鳞癌4例、腺癌2例、小细胞未分化癌2例),鼻咽癌8例,口咽癌1例,筛窦癌1例,脑瘤1例,胃癌销骨上转移1例,食管癌3例,宫颈癌2例,乳癌2例、结肠癌1例。对照组24例,男性16例、女性8例,中位年龄为54.4岁,其中肺癌13例(鳞癌6例、低分化腺癌6例、小细胞未分化癌1例),鼻咽癌4例,
张红军袁胜利丁爱萍修元德于洪升雷炜张昌义司玉峰
关键词:肿瘤放射疗法马蔺子素放射增敏作用
多烯磷脂酰胆碱与奥沙利铂协同抗胃癌细胞增殖的研究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探讨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奥沙利铂对胃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检测多烯磷脂酰胆碱、奥沙利铂及两药联合对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周期分布及凋亡情况;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凋亡相关蛋白细胞色素c、Bcl-2、Bax、caspase-9、caspase-3和细胞周期调控蛋白细胞因子D1、细胞因子E的表达水平。结果奥沙利铂显著抑制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且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P<0.05);多烯磷脂酰胆碱促进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P<0.05);两药联合表现为协同作用,与奥沙利铂单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奥沙利铂使胃癌细胞增殖停滞在G_0/G_1期,并具有诱导胃癌细胞凋亡的作用;多烯磷脂酰胆碱可增强奥沙利铂诱导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停滞的作用,但这两种增强作用均与多烯磷脂酰胆碱的浓度无关(P>0.05)。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奥沙利铂上调细胞色素c的水平并激活其下游蛋白Bcl-2、Bax、caspase-9、caspase-3,下调细胞因子D1、细胞因子E的表达水平。结论多烯磷脂酰胆碱与奥沙利铂可抑制胃癌SGC-7901细胞的增殖和诱导细胞凋亡,将细胞阻滞于G_0/G_1期,两药联合可能会产生协同抗肿瘤的作用。
高蕾张红军姜韬宋浩赵园园刘希光
关键词:胃癌SGC-7901细胞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