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琳
- 作品数:5 被引量:20H指数:3
-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专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唐仲英育种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定位施肥对黑垆土剖面养分的影响被引量:6
- 1995年
- 根据9年的田间定位试验资料,我们分析了9种不同施肥处理黑垆土耕层(0~20cm)、古耕层(20~50cm)和垆土层(50~80cm)三层土壤养分的变化。结果表明:施肥对黑垆土剖面养分的影响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弱,一般为,耕层>古耕层>垆土层。不同处理耕层土壤养分差异比较明显,耕层以下土层尽管差异减小,但其养分变化与耕层趋势一致。各层土壤速效养分对照比裸地均有下降。综合评价施肥对黑垆土剖面的培肥效果,NPM>M>PM。
- 党廷辉郝明德李青彭琳
- 关键词:定位施肥黑垆土
- DREB4A和W17转录因子基因对小麦的遗传转化及相关研究
- 干旱、高盐和低温等逆境因子是小麦生长发育过程中遭遇的主要非生物胁迫因子。很多研究证明,DREB类和ERF类转录因子在改良植物逆境抗性中起着重要作用。DREB4A属于DREB类转录因子基因,该基因的表达产物能提高植物对干旱...
- 彭琳
- 关键词:小麦基因枪
- 文献传递
- 黄土高原粮食生产与持续发展研究
- 上官周平彭珂珊彭琳刘国彬穆兴民
- 1、明确了黄土高原粮食生产现状,为粮食生产的稳定性极差,波动性强,抗逆应变能力较弱,周期波动性具有客观必然性;粮食供需状况为低水平的口粮自给状态;2、进行了黄土高原粮食生产分区,为因地制宜指导粮食生产提供了依据;3、采用...
- 关键词:
- 关键词:粮食生产土壤类型黄土高原
- 快速定向育种技术体系的建立及其在转基因小麦育种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11年
- 以转抗旱相关TaEBP基因新春9号的T4代5个株系为供体材料,黄淮冬麦区金禾9123等10个主栽(推)小麦品种为受体材料进行杂交,结合小麦幼胚培养直接成苗、绿体快速春化、温室快速发育及分子跟踪检测技术建立快速定向育种体系;利用这一体系将抗旱相关TaEBP基因通过回交转育方法导入黄淮冬麦区小麦品种中,获得一批回交3代的转基因小麦新种质,使小麦的生育期缩短至90 d左右,可提高小麦育种速度和效率,实现1年4代快速繁育。
- 朱祥芬闵东红张小红赵洁岚周永斌彭琳何莎陈丹丹
- 关键词:小麦幼胚培养
- 小麦成熟胚高频再生基因型筛选及再生体系研究被引量:9
- 2012年
- 以目前生产上主栽或主推的、具有优良农艺性状的18个黄淮麦区冬小麦品种(系)和2个西北春麦区春小麦品种为材料,对它们成熟胚再生能力进行比较,从中筛选出再生频率高的基因型,并探讨不同接种方法、麦草畏质量浓度、细胞分裂素和干燥处理等对小麦成熟胚愈伤组织诱导和分化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成熟胚愈伤组织诱导率普遍较高,为66.7%~100.0%,而分化率普遍较低,为3.6%~35.8%。基因型间差异显著,其中愈伤组织分化率较高的基因型有泛麦8号、周麦27和邢麦6号,绿苗分化率超过30%;采用胚十字形切割法接种小麦成熟胚愈伤组织分化率较高,达到54.5%~73.3%;诱导培养基中麦草畏的诱导效果显著优于2,4-D。在麦草畏质量浓度为2~4mg/L时有利于愈伤组织诱导和分化;成熟胚愈伤组织转入不含激素或含有2mg/L 6-BA或KT的分化培养基中时,分化率分别达到38.5%,45.8%和37.0%,较其他细胞分裂素和质量浓度处理分化率高,而愈伤组织分化前干燥处理6h和未干燥处理的差异不显著,干燥12h分化率明显降低。
- 彭琳张小红闵东红赵雪晶许鹏博薛飞洋陈阳周永斌
- 关键词:小麦成熟胚愈伤组织诱导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