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欧阳峣

作品数:155 被引量:1,425H指数:22
供职机构:湖南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31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22篇经济管理
  • 8篇文化科学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政治法律
  • 2篇历史地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7篇企业
  • 11篇大国经济
  • 8篇对外直接投资
  • 8篇经济增长
  • 7篇中小企业
  • 7篇民营
  • 7篇民营企业
  • 7篇经济学
  • 6篇自主创新
  • 6篇金砖
  • 6篇经济发展
  • 5篇中国经济
  • 5篇生产率
  • 5篇两型社会
  • 5篇金砖国家
  • 4篇新兴产业
  • 4篇要素生产率
  • 4篇战略性
  • 4篇战略性新兴产...
  • 4篇社会建设

机构

  • 81篇湖南商学院
  • 52篇湖南师范大学
  • 7篇湖南大学
  • 4篇零陵师范高等...
  • 3篇长沙理工大学
  • 3篇哈佛大学
  • 3篇零陵学院
  • 2篇湖北经济学院
  • 2篇牛津大学
  • 2篇中南大学
  • 2篇湖南财政经济...
  • 1篇财政部财政科...
  • 1篇东北财经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广州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国防科学技术...
  • 1篇湖南工业大学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作者

  • 135篇欧阳峣
  • 17篇生延超
  • 7篇易先忠
  • 5篇李坚飞
  • 5篇罗会华
  • 4篇陶文娜
  • 3篇汤凌霄
  • 3篇陈琦
  • 2篇邓柏盛
  • 2篇欧阳文和
  • 2篇欧阳资生
  • 2篇黄泽先
  • 2篇徐雪松
  • 2篇陈修谦
  • 2篇徐姝
  • 2篇李君华
  • 1篇吕炜
  • 1篇尹向东
  • 1篇高政利
  • 1篇李定珍

传媒

  • 15篇湖南商学院学...
  • 12篇湖南师范大学...
  • 7篇经济学动态
  • 7篇湘潭大学学报...
  • 6篇湖南社会科学
  • 5篇经济研究
  • 5篇中国工业经济
  • 4篇求索
  • 4篇学术前沿
  • 3篇商业时代
  • 3篇中国科技论坛
  • 3篇经济理论与经...
  • 3篇中国软科学
  • 3篇财政研究
  • 3篇中国高教研究
  • 2篇中国流通经济
  • 2篇系统工程
  • 2篇经济纵横
  • 2篇求是学刊
  • 2篇财贸经济

年份

  • 2篇2025
  • 2篇2024
  • 7篇2023
  • 5篇2022
  • 5篇2021
  • 4篇2020
  • 2篇2019
  • 9篇2018
  • 5篇2017
  • 8篇2016
  • 4篇2015
  • 6篇2014
  • 2篇2013
  • 6篇2012
  • 8篇2011
  • 9篇2010
  • 8篇2009
  • 4篇2008
  • 9篇2007
  • 14篇2006
15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做大做强生物经济的大国路径被引量:1
2022年
生物经济正在成为带动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给中国带来实现技术“并轨”和产业“跃升”的战略机遇。面对全球生物经济发展的浪潮,新兴大国应以积极姿态抢占制高点,努力赢得全球科技和产业竞争的主动权。具体地说,新一轮技术革命趋势为新兴大国发展生物经济和实现产业跃升提供了战略机遇,国内资源多样性和市场规模性形成了发展生物经济的大国优势。应构建政府和市场协同一致的大国治理机制,提高政府和市场在发展生物经济和生物技术创新中的协同性,构建国内和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生物经济发展格局,从而开拓做大做强生物经济的大国路径。
陶文娜欧阳峣
关键词:生物经济
城市化水平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内在互动机制被引量:10
2006年
城市化和产业结构调整之间是互相促进的关系。城市化是产业结构升级的主要动力,城市化的健康发展可以为产业结构升级和调整提供有力的支撑并创造良好的环境;同时,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又可以促使大量的农业人口向城市转移,缩小第一产业规模,促使第二产业发展,带动第三产业发展,其结果必然导致城市化的发展。二者的互动机制是经济和谐发展的基础。
欧阳峣生延超
关键词:城市化产业结构协调发展互动机制
两型社会建设研究述评被引量:17
2008年
在人类生存和发展总体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两型社会的提出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将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结合在一起,对我国经济和谐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关于两型社会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两型社会的内涵和本质、消费方式变革、工业化战略举措、产业结构调整以及环境保护等上,研究还不够成熟,比较凌乱,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欧阳峣生延超
关键词:两型社会产业结构环境保护
江泽民对党建理论的重要贡献被引量:2
2002年
党的建设的内容是同党的历史任务以及为实现这些任务而确立的路线联系在一起的。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围绕“把我们党建设成为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
欧阳峣
关键词:邓小平理论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作风建设党建理论
大国创新道路的经济学解析被引量:75
2017年
中国在创造经济繁荣的同时,怎样创造经济学的繁荣?我们应该通过总结中国经济发展的规律,将实践经验上升为系统的经济学说。本文讲述了中国创新道路的故事,并试图提出一个逻辑自洽的理论分析框架,运用经济学原理进行合理的解释,包括用市场规模解释大国创新优势的形成,用后发追赶解释模仿创新优势的选择,用经济转型解释自主创新优势的培育。为了构建大国创新道路的经济学话语体系,需要总结中国经济史的经验,对接世界经济史的经验,并利用经济思想史的智慧。
欧阳峣汤凌霄
关键词:技术创新经济转型
大国经济特征、优势识别与发展格局被引量:7
2023年
古典经济学家提出“市场范围”假说,新古典经济学家提出“规模报酬”假说,发展经济学家探讨大国外贸依存度和发展格局;中国经济学家将国家规模因素纳入发展经济学理论框架。系统研究大国的概念界定、经济特征、经济优势、战略模式和发展格局,使发展经济学理论进入新境界和新形态。大国经济特征是由初始特征、基本特征和典型特征组成的多层次结构,其与大国经济优势、大国经济发展格局之间具有必然的逻辑联系。根据中国经济的特征、优势和规律,需要在新发展格局中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全国统一的和有序的大市场,集聚全球优质要素培育国内大产业和大企业,选择高水平产业和产品进入全球价值链高端。
欧阳峣
关键词:大国经济
后发大国的制度创新、改革开放与经济增长被引量:8
2011年
制度因素是大国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制度创新对于各种增长因素的优化有重要影响作用,后发大国的"转型"特征决定了制度创新的特殊性和重要性。中国经济实现了30年的高速增长,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坚持以培育市场机制为主线、渐进式深化和阶段式转型的改革开放道路。中国经济发展转型阶段的制度创新,应该着眼于构建引导集约型、升级型和内生型增长的体制机制。
欧阳峣
关键词:经济增长
走向均衡化的大国经济治理:新中国财政集权与分权关系的演变被引量:1
2024年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财政集权与分权关系是大国经济治理中的核心问题之一。本文从均衡化视角提出一个分析框架,认为大国财政关系的关键在于实现中央和地方的财政权力均衡,利益冲突则会使既有的财政体制失衡,而双方的利益调整将伴随着财政体制的演变。在这个框架下考察新中国财政集权与分权关系的演变过程发现,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法治体系的完善和发展,主要经历从“统收统支”到“央地权力均衡”、从“放权让利”到“地方主义”失衡、从“分税改革”到“制度均衡”的探索,总的趋势是各级政府和区域利益关系的均衡化及相应的制度化。为此,需要通过制度化和法治化构建均衡化的长效机制:基本目标是围绕大国财政治理中的关键性问题,进一步健全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积极性的体制机制,即在走向均衡化的过程中构建中央和地方财政利益均衡的长效机制;基本任务是建立和完善职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即完成职责、财力和区域均衡“三位一体”的任务;基本要求是形成各级政府事权、支付责任和财力相适应的稳定制度,即遵循现代财政制度的事权、责任和财力协调的“三项原则”,构建有效的财税体制机制。
欧阳峣李圣喆
关键词:财政体制
湖南企业跨国投资的进展及趋势被引量:3
2004年
湖南企业开展跨国投资已有良好开端,但在数量、规模、投资动机和产业选择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政府应设计合理的思路进行引导和调控,以积极的态度推进湖南企业的国际投资和跨国经营,使湖南企业的跨国投资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
欧阳峣
关键词:企业管理跨国投资资本运营跨国经营
“双塔式结构”驱动与我国质量标准分层的经济发展战略研究
2012年
文章通过微观分层的产品价值创造与商品价值效用需求的乌鱼嘴价值经济分析,提出我国宏观经济应选择质量标准分层的"双塔式结构"经济发展战略:以我国大规模的资源总量、潜力市场和产业分工经济形成的区域非均质差异性梯度规模结构为条件,从消费价值效用分层规模需求现实出发,通过分层的质量标准调节,一方面,在低端采取数量型经济发展方式,以吸纳国内农业剩余劳动力,并与发展中国家的生产技术对接,满足第三世界国家商品贸易需求和国内低收入群体的消费需求,为我国提供自主标准的国际化后发优势提供条件;另一方面,在高端采取质量型经济发展方式,通过与欧美发达经济大国的技术和标准互动对接,满足发达国家的商品贸易需求和国内高收入群体的消费需求,以驱动我国非均质梯度结构经济要素,协同趋向高效率一体化经济结构转化,达到缩小与发达国家经济的差距,提升我国国际经济竞争力、实现最优社会价值经济总量的目的。
高政利欧阳峣
共1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