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九成

作品数:11 被引量:59H指数:3
供职机构:西北工业大学理学院应用化学系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 2篇化学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4篇微球
  • 3篇氟维司群
  • 2篇药物
  • 2篇液相色谱
  • 2篇液相色谱法
  • 2篇脂质体
  • 2篇制剂
  • 2篇色谱
  • 2篇色谱法
  • 2篇嵌段
  • 2篇嵌段共聚
  • 2篇嵌段共聚物
  • 2篇相色谱
  • 2篇聚乳酸
  • 2篇高效液相
  • 2篇高效液相色谱
  • 2篇高效液相色谱...
  • 2篇共聚
  • 2篇共聚物
  • 1篇蛋白

机构

  • 7篇西北工业大学
  • 3篇河南省科学院
  • 2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郑州大学
  • 1篇郑州师范高等...

作者

  • 11篇王九成
  • 6篇梁国正
  • 3篇傅经国
  • 3篇梁丹
  • 2篇刘继三
  • 2篇商澎
  • 2篇陈涛
  • 1篇王刚
  • 1篇张增平
  • 1篇惠民权
  • 1篇王玉东
  • 1篇刘民英
  • 1篇张璇
  • 1篇赵清香
  • 1篇卢艳霞

传媒

  • 4篇世界核心医学...
  • 2篇材料导报
  • 1篇中国生化药物...
  • 1篇中国医药工业...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中国塑料
  • 1篇江苏药学与临...

年份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4
  • 3篇2003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聚乳酸类可生物降解型高分子材料在制备载药微球或微囊中的研究和应用被引量:12
2008年
综述了用聚乳酸(PLA)类可生物降解型高分子材料制备载药微球或微囊的研究背景和现状。重点介绍了包括丙交酯的开环聚合、乳酸直接缩聚制备聚乳酸,丙交酯与乙醇酸开环共聚制备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聚乙二醇单甲醚(mPEG)与丙交酯或乳酸开环共聚制备聚乳酸-聚乙二醇(PLA-PEG)嵌段共聚物等3种材料的制备方法;微球的制备方法及其释放机理。阐述了目前应用的主要问题,对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王九成梁丹梁国正
关键词:聚乳酸嵌段共聚物微球
三瓶装阿霉素脂质体注射液的小鼠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研究被引量:1
2003年
三瓶装阿霉素脂质体可以减轻药物的毒性,增加抗肿瘤活性。最近笔者采用卵磷脂和胆固醇为包材,以薄膜分散-挤压法制备了100nm左右的脂质体,用三瓶装和pH梯度载药法制备了阿霉素脂质体注射液。其粒径大小、脂质组成及药脂比等各方面都与国外产品质量相同。三瓶装阿霉素脂质体显著降低了毒性。阿霉素脂质体在血浆中脂质的消除为一级动力学消除,其分布为一室模型,24h后仍有近20%~40%的脂质保留在循环中。30mg/kg剂量的盐酸阿霉素脂质体组的%ILS值比对照组增加了200%,而同剂量的游离盐酸阿霉素组的%ILS值比对照组只增加了87.5%。表明阿霉素脂质体的毒性和疗效均好于游离盐酸阿霉素。
焦亚奇商澎王九成王九成韩欢牛惠民权陈涛
关键词:药代动力学一室模型存活时间一级动力学
氟维司群PLA-mPEG微球的制备和工艺优化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研究以聚乳酸-单甲氧基聚乙二醇嵌段共聚物(PLA-mPEG)为载体材料的氟维司群微球的最佳制备工艺。方法采用"乳化-液中干燥法"制备氟维司群PLA-mPEG微球,对微球的外观形态、粒径、包封率、载药量、收率和体外释放等理化性质进行了检测。运用正交试验设计,以载药量为指标优化微球的制备工艺。结果通过对正交试验结果进行假设检验,最佳制备工艺为:A3B1C1D2,即油相-水相体积比为1∶60,聚乙烯醇在水相中的浓度为0.2%,PLA-mPEG在油相中的浓度为5%,乳化剪切速度为2 300 r/min。按优化条件制备的载药微球表面圆整,载药量、包封率和收率分别为18.0%、92.2%、85.4%,大部分微球的粒径为10~40μm,药物体外释放76 h约为88%,释药特性符合H iguch i方程。结论采用"乳化-液中干燥法"制备氟维司群PLA-mPEG微球载药量、包封率和收率均较高,且粒径均匀,具有较好的缓释效果。该法合理、可行,可用于氟维司群PLA-mPEG微球制剂的研究。
王九成梁国正
关键词:氟维司群微球正交设计
双马来酰亚胺树脂增韧改性研究新进展被引量:22
2007年
综述了双马增韧改性的最新研究进展,详细介绍了各种改性方法,并对其机理进行了简要阐述,内容包括Michael共聚增韧、Diels-Alder共聚增韧、内扩链法增韧、橡胶共混增韧、热塑性树脂共混增韧、互穿网络法增韧改性等几个方面,最后就双马增韧改性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几点建议。
梁丹梁国正王九成
关键词:双马来酰亚胺增韧改性
氟维司群PLA-block-mPEG微球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分别以嵌段共聚物(聚乳酸-单甲氧基聚乙二醇,分子量比为40000∶2000)和非嵌段共聚物(聚乳酸-聚羟乙酸,分子量均为40000,摩尔比分别为75∶25、50∶50)作为载体材料,采用乳化-液中干燥法制备包载氟维司群的微球。大鼠单剂量(50mg/kg)皮下注射3种氟维司群微球,采用LC-MS/MS法测定血药浓度,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表明,使用嵌段共聚物制备的微球,药-时曲线较平稳,释放效果较好。
王九成刘继三梁丹梁国正
关键词:氟维司群微球
棕榈氯霉素卵磷脂O/W型微乳制剂的研究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棕榈氯霉素卵磷脂O/W型微乳制剂的制备与含量检测。方法用十六酸异丙酯溶解棕榈氯霉素作油相,卵磷脂和吐温80混合作为表面活性剂,乙醇为助表面活性剂,制备O/W型微乳制剂;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棕榈氯霉素含量的测定。色谱条件:C18柱(250 mm×4.6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液,柱温25℃,流量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71 nm,进样体积20μl。结果取得了较好的棕榈氯霉素卵磷脂O/W型微乳制剂及较好的含量检测方法。讨论棕榈氯霉素可以制成卵磷脂O/W型微乳制剂,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含量测定。
王刚尤静王玉东王九成傅经国赵清香刘民英
关键词:微乳卵磷脂高效液相色谱法
以分子伴侣HSP90为靶位的抗癌药物研究被引量:1
2003年
0 引言 分子伴侣(molecular chaperones)是一类具有确保其他多肽正确折叠、组装、转运到某一特定亚细胞器或通过降解对蛋白质进行处置等功能的蛋白质。这类蛋白质不形成最终结构的一部分,也不携带任何特异装配的立体结构,在大多数情况下其功能表现需要消耗ATP。蛋白质分子伴侣广泛分布于各种原核、真核生物细胞内。除基本功能外,分子伴侣还可以调节处于应激状态下(高温、缺氧、有害化学因素、异常代谢物积聚等)的细胞生理功能。由于分子伴侣首先在高温状态下的细胞中发现,因此,也有学者称其为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protein,HSP),并以分子量大小分类,有时也称之为应激蛋白。
张小里王九成傅经国陈涛王惟娇
关键词:HSP90抗癌药物研究靶位亚细胞器应激蛋白肝脏毒性
靶向脂质体:抗体修饰脂质体
2003年
本文简要综述了抗体中的功能基因氨基(-NH_2)、二硫键(-S-S-)、糖基修饰脂质体的方法,抗体修饰的脂质体是一种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递药体系。
傅经国卢艳霞王惟娇王九成商澎陈涛
关键词:抗体脂质体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氟维司群微球的含量和体外释放度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建立氟维司群微球的含量和体外释放度测定方法。方法采用Kromasil C8(250mm×4.6mm,5μm)色谱柱,甲醇-乙腈-水(70:7.5:22.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5nm。结果氟维司群浓度在1.0~20.0μg/mL和30.0~50.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值均为0.9998。精密度试验RSD为0.6%(n=6),回收率为100.83%,RSD为0.55%(n=9)。
王九成梁国正
关键词:氟维司群微球高效液相色谱法体外释放度
聚乳酸-聚乙二醇嵌段共聚物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07年
综述了聚乳酸-聚乙二醇(PLA-PEG)嵌段共聚物的研究背景及其作为微球载体的优点;重点介绍了其合成方法,包括丙交酯与PEG共聚、乳酸与PEG共聚、丙交酯与环氧乙烷共聚等3种方法。此外对其性能及其在药物控释体系、骨内固定、组织修复材料以及医用手术缝合线等领域中的应用作了简单介绍;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刘继三梁国正张增平张璇王九成
关键词:聚乙二醇聚乳酸嵌段共聚物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