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亮
- 作品数:78 被引量:357H指数:10
-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农业科学机械工程更多>>
- 散发性肾上腺髓质增生的诊治
- 目的 探讨肾上腺髓质增生(AMH)的临床特征及诊治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例AMH病人的临床资料并文献复习.第1例病人,女,61岁.主因阵发性血压升高伴头疼头晕1年入院.血压最高230/110mmHg.内分泌检查:肾素-...
- 李黎明王亮
- 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癌切除及标准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后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
- 2024年
- 背景与目的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癌切除(laparoscopic radical cystectomy,LRC)联合标准盆腔淋巴结清扫(pelvic lymph node dissection,PLND)是治疗膀胱癌患者的标准方式,但术后尿路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UTI)是临床常见并发症。本研究旨在探究LRC及PLND术后发生UTI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22年10月于本院接受LRC+PLND治疗的268例膀胱肿瘤患者为训练集,另选同期于我院接受相同治疗的82例膀胱肿瘤患者作为测试集。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发生UTI分为感染组(n=48)和未感染组(n=220),分析UTI患者病原菌检出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筛选患者术后UTI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并评价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从48例UTI患者中分离出65株病原菌,其中革兰氏阴性杆菌42(64.62%)株,革兰氏阳性球菌22(33.85%)株。糖尿病、肿瘤位点、术后留置导管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现低温、临床分期是膀胱癌患者LRC+PLND术后UTI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训练集和测试集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35[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0.764–0.892]和0.828(95%CI:0.749–0.867),校准曲线经Hosmer-Lemeshow检验显示χ^(2)分别为1.629(P=0.821)和1.453(P=0.637),说明模型的区分度较好,准确性较高。结论糖尿病、肿瘤位点、术后留置导管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现低温、临床分期是膀胱癌患者LRC+PLND术后UTI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临床上可针对上述因素采取合理有效的预防措施。
- 杨丰硕刘利峰田龙江王亮
- 关键词:腹腔镜尿路感染
- 原发性肾上腺非霍奇金淋巴瘤的诊治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探讨肾上腺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primary adrenal lymphoma,PAL)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4年5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8例PAL的临床资料。结果6例行手术治疗,2例行肾上腺穿刺活检,8例病理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其中B细胞型6例,T细胞型1例,NK细胞型1例。1例随访2年仍存活,其余7例生存期为2~9个月。结论 PAL临床罕见,影像学检查缺乏特异性。 PET-CT对诊断此病具有重要价值,本病预后差,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效果优于单一治疗。
- 王亮汤坤龙李黎明徐勇
- 关键词:肾上腺淋巴瘤
- Transthyretin蛋白酪氨酸硝基化参与FAP患者淀粉样变形成的分子机制研究
- 目的: 家族性淀粉样多发性神经损害(Familial amyloid polyneuropathy, FAP)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是由基因突变型转甲状腺素(Transthyretin, TTR)形成淀粉样变纤...
- 王亮
- 关键词:分子机制
- 胃肠道恶性肿瘤氨基酸代谢的初步研究
- 为了阐明胃癌生长对氨基酸变化的影响以及对某些氨基酸的特殊需求,该研究采用RP-HPLC技术检测12例胃癌病人血浆和肿瘤组织20处游离氨基酸含量,结果显示,胃癌病人血浆游离总氨基酸(TAA)和支链氨基酸(BCAA)及谷氨酰...
- 王亮
- 关键词:胃癌氨基酸结肠癌
- 促红细胞生成素与内皮祖细胞在脑损伤中的应用前景被引量:5
- 2010年
- 内皮祖细胞是内皮细胞的前体细胞,其可以参与出生后新生血管的生成,加速受损组织修复的作用得到广泛研究。促红细胞生成素具有很强的动员内皮祖细胞的作用,同时可以提高其自身生物学功能,而且有抗凋亡、下调炎症反应、抗氧化等非干细胞的生物学作用。所以将内皮祖细胞的作用和促红细胞生成素的作用有机的结合,应用在脑创伤患者上应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王亮张建宁
- 关键词:创伤性颅脑损伤内皮祖细胞促红细胞生成素动员
- 皮质骨通道螺钉与椎弓根螺钉固定用于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的Meta分析被引量:4
- 2019年
- 背景:传统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现广泛用于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手术中,由于其广泛的软组织剥离及易侵犯椎间关节等较多并发症,2009年后逐渐将皮质骨通道螺钉固定技术应用于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中以减少并发症,目前尚未有单独的Meta分析对皮质骨通道螺钉固定技术与传统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在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后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目的:运用Meta分析法对椎弓根皮质骨通道螺钉固定与传统椎弓根螺钉固定在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后的临床疗效进行系统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Scopus、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系统(CBM)、万方等数据库中进行检索,以CBT、cortical bone trajectory、cortical screw、PS、Pedicle Screw、皮质骨通道螺钉、椎弓根螺钉等为关键词,检索时间从建库到2018年7月。由2名研究者独立对检索到的文献进行筛选并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和数据提取,使用RevMan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与结论:(1)共纳入8篇文献,其中英文文献7篇,中文文献1篇;随机对照试验2篇,队列研究6篇;共纳入病例656例,其中皮质骨通道螺钉组319例,椎弓根螺钉组337例;(2)Meta分析结果显示,2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方面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皮质骨通道螺钉优于传统椎弓根螺钉组(P <0.05);(3)2组在围术期并发症、术后随访期间总并发症及二次手术率方面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皮质骨通道螺钉优于传统椎弓根螺钉组(P <0.05);(4)在远期并发症及椎间融合率方面2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05);(5)提示与传统椎弓根螺钉骨钉技术相比,在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中皮质骨通道螺钉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围术期并发症、总并发症及二次手术率等临床效果方面有明显优势,但在椎间融合率及远期并发症方面两者
- 王亮李立军朱福良姜竹岩王帅倪东馗
- 关键词:腰椎META分析皮质骨螺钉椎弓根螺钉腰椎融合术
- 三磷酸腺苷黏合转运体B1基因多态性对老年心房颤动患者华法林稳态剂量的影响被引量:7
- 2021年
- 目的研究三磷酸腺苷黏合转运体B1(ABCB1)基因多态性对老年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华法林稳态剂量的影响,并建立个体化剂量预测模型。方法选择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82例老年房颤患者作为建模组。采用Taqman探针法检测患者血液中ABCB1基因多态性。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华法林稳态剂量的危险因素,并建立最佳预测剂量模型。另选取42例老年房颤患者(验证组),根据最佳预测剂量模型推荐的华法林稳态剂量进行治疗,统计出血事件的发生情况和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达标情况以及治疗窗内时间(TTR)。结果ABCB1的3435C/T和2677T/G位点不同基因型患者的华法林稳态剂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TT基因型显著高于CC、CT、GG、GT(P<0.01)。华法林稳态剂量与ABCB1的3435C/T和2677T/G、年龄、体质量存在相关性(r值分别为0.495、0.447、-0.411、0.358,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ABCB1的3435C/T和2677T/G、年龄、体质量、维生素K环氧化物还原酶复合体亚单位1-1639G/A、胺碘酮、他汀类药物是影响老年房颤患者华法林稳态剂量的危险因素(P<0.01)。验证组轻度出血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建模组(2.38%vs 13.19%,P<0.05),INR达标率、TTR明显高于建模组[71.40%vs 53.85%,P<0.05;(67.45±11.85)%vs(56.68±13.86)%,P<0.01]。结论ABCB1的3435C/T和2677T/G是影响老年房颤患者华法林稳态剂量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ABCB1基因多态性构建的个体化剂量预测模型可有效指导华法林在老年房颤患者中的应用。
- 王亮陈凡一石伟褚国强张冀阳
- 关键词:华法林达比加群抗凝药
- 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患者预后影响因素探讨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探讨影响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RPC)预后的因素。方法收集2015年12月1日—2017年11月30日在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就诊符合纳入标准的CRPC患者。对18项纳入因素进行可靠性分析及效度分析;用Kaplan-Meier法进行单因素分析,筛选CRPC预后影响因素,绘制生存曲线;将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因素纳入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判断预后独立危险因素。结果确诊CRPC时存在血尿症状、骨痛症状、血红蛋白(HGB)<120 g/L、胆固醇(CHO)>5.18 mmol/L、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10 ng/mL、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与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的比值(f/tPSA)>0.19、气血两虚证、未进行中药联合治疗为CRPC患者总生存时间(OS)的危险因素;CHO>5.18 mmol/L为CRPC患者OS的独立危险因素。CHO>5.18 mmol/L、HGB<120 g/L、气血两虚证为CRPC患者无进展生存时间(PFS)的危险因素,但不是CRPC患者PF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CHO>5.18mmol/L是CRPC患者OS的独立危险因素。
- 牟睿宇贾英杰张瑶郭姗琦刘宏根王亮冯梦晗李文杰邬明歆李小江
- 关键词:预后影响因素胆固醇
- 一种术中降温装置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术中降温装置,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包括降温管路、流量调节开关和冲洗头;降温管路的第一端设置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连接第一容器,第一容器内有降温液;降温管路上设置有流量调节开关,流量调节开关用于调节所述降温...
- 刘敏戚铁宁王亮李志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