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华柳
- 作品数:8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云南省地震局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2014年云南盈江M_S6.1、鲁甸M_S6.5、景谷M_S6.6地震前通海台垂直摆倾斜仪异常变化特征分析被引量:5
- 2015年
- 对云南省通海地震台垂直摆倾斜仪观测资料在2014年云南盈江MS6.1、鲁甸MS6.5、景谷MS6.6地震前出现的异常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通海台倾斜仪在震前出现明显的中期、短临异常,有明显的趋势转折、破年变、矢量反向、速率超2倍均方差等现象。
- 蒋薇杨铭昌王华柳杨学慧姚远徐金
- 云南地震前兆数据库性能分析及优化处理方案
- 2019年
- 针对云南地震前兆台网处理系统读取前兆数据速度较慢的问题,通过对数据库平台、软件算法及数据存储三方面进行性能测试,认为主要原因是云南前兆数据库存在不合理配置,以及前兆数据存储格式影响了数据库性能。为此提供了一个前兆数据库优化处理方案,通过测试表明,该方案能够极大提升云南前兆数据库的数据读取效率。
- 王华柳刘克骧马志刚
- 2023年云南芒市M_(L)4.0震群序列研究
- 2025年
- 基于云南地震台网和腾冲火山台网的宽频带地震波形资料和震相报告文件以及川滇地区高分辨率公共速度模型2.0版,采用结合波形互相关技术的双差相对定位法对2023年云南芒市M_(L)4.0震群序列中442次地震进行重定位,利用CAP方法反演了地震序列中M_(L)≥3.5地震震源机制解,研究了芒市M_(L)4.0震群序列的发震机理,探讨该震群是前震序列还是普通震群。双差定位法获得了363次地震的精定位结果,震中走向呈NE向,地震序列呈三角形形态分布。CAP波形反演M_(L)4.0地震最佳双力偶机制解为节面I走向45°,倾角70°,滑动角-61°;节面II走向167°,倾角35°,滑动角-143°,矩震级为M_(W)3.91,最佳矩心深度为7 km。综合精定位后地震序列的时空分布特征、震源机制解信息、S-P走时差、区域地质构造和地震活动性探讨此次地震的发震构造及孕震环境,结果表明:此次震群不是前震序列,而是一次普通的3~4级震群活动。地震序列在不同阶段的时空演化过程可能是由至少2条存在一定夹角的断层结构在高应力和区域的温泉地热活动引发。
- 杨云存姜金钟刘克骧王华柳王华柳孙自刚
- 关键词:双差定位地震活动性
- 云南漾濞M6.4地震震源机制解分析被引量:1
- 2021年
- 选用云南省地震台网宽频带地震波形数据,采用CAP震源机制解反演软件计算了2021年5月21日云南漾濞M6.4主震及其余震的震源机制解,并初步分析了该地震的发震构造特征。结果显示:漾濞M6.4地震的矩震级为Mw6.1,最优震源矩心深度为5.5 km,表明此次地震发生在上地壳浅部,显示节面Ⅰ走向137.0°、倾角80.0°、滑动角-163.0°;节面Ⅱ走向44.0°、倾角73.3°、滑动角-10.4°。震源机制解揭示此次地震的发震断层呈右旋走滑特征,部分地震序列的震源机制解与维西—乔后断裂一致。
- 杨云存王华柳段毅孙自刚
- 关键词:震源深度震源机制解
- 宁蒗5.7级地震前通海垂直摆倾斜异常变化分析被引量:6
- 2014年
- 对通海地震台垂直摆倾斜仪观测资料在宁蒗5.7级地震前出现的异常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通海台倾斜仪在震前出现明显的中期、短临异常,有明显的趋势转折、破年变、矢量反向、速率超二倍均方差等现象。
- 蒋薇杨学慧王华柳白世达孙维怀
- 关键词:宁蒗地震
- 贵阳、昆明、腾冲国家数字台建设
- 杨周胜黄雍姜堤王华柳谭文正李吉荣孙自刚谢阳张雪玲
- 配合中国局建立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网络。开展全国数字地震观测,获取数字地震记录,为地震预报和地球物理研究提供基础资料。实现全国境内破坏性地震的速报,服务我国防震减灾事业。频带数字地震仪SDSN(20Hz~120s)、数字强震...
- 关键词:
- 关键词:数字地震台
- 云南楚雄M4.7地震震源机制解分析
- 2021年
- 选用云南省地震台网宽频带地震波形数据,采用CAP震源机制解反演软件计算了2019年6月24日云南楚雄M4.7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并初步分析了该地震的发震构造特征。结果显示:地震的矩震级为Mw4.76,最优震源矩心深度为13.8km,表明此次地震发生在上地壳浅部。反演结果显示节面Ⅰ走向329°、倾角73°、滑动角-171°;节面Ⅱ走向236.3°、倾角81.4°、滑动角-17.2°。震源机制解揭示此次地震的发震断层呈右旋走滑,与南华—楚雄断裂带走向一致,推测南华—楚雄断裂为此次地震的发震断裂。
- 杨云存王华柳段毅孙自刚
- 关键词:震源机制解发震构造
- 不同方法地震定位结果的对比分析--以腾冲火山区地震为例被引量:1
- 2020年
- 本文采用JOPENS/MSDP5.2分析软件中的单纯型法、自适应演化算法和Loc3dSB定位方法对腾冲火山区2011年至2019年发生的36个ML≥2.8地震事件进行重定位。结果显示:采用Loc3dSB定位方法获得的震中偏差、震级大小、震源深度、定位残差等都优于其他两种定位方法的结果,说明该方法更适用于腾冲火山地震事件的准确定位。
- 杨云存王华柳段毅
- 关键词:腾冲火山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