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茜

作品数:29 被引量:41H指数:3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7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生物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文学
  • 1篇理学

主题

  • 5篇摄食
  • 4篇肿瘤
  • 3篇受体
  • 3篇切除
  • 3篇隔核
  • 3篇伏隔核
  • 2篇代谢
  • 2篇导管
  • 2篇动脉
  • 2篇胰腺
  • 2篇源性
  • 2篇脂肪肉瘤
  • 2篇人角膜
  • 2篇人角膜上皮
  • 2篇人角膜上皮细...
  • 2篇肉瘤
  • 2篇上皮
  • 2篇上皮细胞
  • 2篇通路
  • 2篇牵张

机构

  • 29篇青岛大学
  • 2篇青岛市市立医...
  • 2篇山东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滨州市人民医...
  • 1篇单县中心医院
  • 1篇海阳市人民医...

作者

  • 29篇王茜
  • 6篇孙向荣
  • 6篇徐珞
  • 6篇郭菲菲
  • 4篇高胜利
  • 4篇邱法波
  • 3篇孙明姝
  • 2篇孙传东
  • 2篇栾晓
  • 2篇宁春平
  • 1篇房世保
  • 1篇聂文波
  • 1篇姜文彬
  • 1篇徐强
  • 1篇赵林
  • 1篇宋蕾
  • 1篇王丽
  • 1篇耿文真
  • 1篇邹浩
  • 1篇吴晓宁

传媒

  • 3篇现代生物医学...
  • 2篇中华肝胆外科...
  • 2篇临床医学进展
  • 1篇胃肠病学
  • 1篇中华超声影像...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中华风湿病学...
  • 1篇中华胸心血管...
  • 1篇中国护理管理
  • 1篇护理学报
  • 1篇中华行为医学...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 1篇环境卫生学杂...

年份

  • 2篇2025
  • 6篇2024
  • 1篇2022
  • 2篇2021
  • 4篇2020
  • 7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08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甘露糖受体(MR)在烟曲霉菌感染的人角膜上皮细胞中的作用及其与Dectin-1的相互关系
赵桂秋王茜胡丽婷姜楠徐强
血清唾液酸与类风湿关节炎相关性的研究
研究目的:  通过测定唾液酸(SA)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和健康对照组血清中水平并进行对比,分析其与RA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及临床表现之间的相关性,进一步探讨SA在RA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  研究方法:  共收集...
王茜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唾液酸发病机制
机器人辅助腹膜后良性肿瘤切除术69例疗效回顾及学习曲线分析
2025年
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腹膜后良性肿瘤切除术的治疗效果及学习曲线。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至2023年2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腹膜后肿瘤外科接受机器人辅助腹膜后良性肿瘤切除术的69例患者资料。其中男性24例, 女性45例, 年龄(46.3±10.6)岁(范围:19~76岁), 记录患者的围手术期情况、术后病理学结果、随访情况等。采用累积和分析法(CUSUM)绘制机器人手术系统的安装时间和手术时间的学习曲线, 对学习曲线进行分析, 绘制线性拟合曲线, 选取决定系数(R^(2)值)最大的模型为最佳拟合模型。以基于手术时间的学习曲线顶点为界, 将69例患者分为学习组和掌握组, 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围手术期情况等。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U检验或χ^(2)检验对数据进行比较。结果 6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 无术中并发症发生。肿瘤最大径为(49.7±18.6)mm(范围:16~131 mm), 机器人手术系统的安装时间为(35.3±9.8)min(范围:20~61 min), 手术时间为(169.2±36.5)min(范围:70~305 min), 术中出血量[M(IQR)]为10.0(15.0)ml(范围:2.0~200.0 ml)。肿瘤黏附大血管32例(46.4%)。患者均顺利出院。随访时间截至2024年2月, 随访期间无患者因腹膜后良性肿瘤而需要再次手术、再次入院、死亡, 患者无严重远期并发症, 无肿瘤复发的影像学证据。基于手术时间的学习曲线最佳拟合方程为CUSUM=0.010X3-1.648X2+68.573X-61.091, 基于机器人手术系统安装时间的学习曲线最佳拟合方程为CUSUM=0.0018X3-0.285X2+10.460X+57.541(X为手术例数)。2个学习曲线的拟合优度的R^(2)值分别为0.953和0.957, 拟合方程检验均P<0.05。基于手术时间的学习曲线拐点为第28例, 以第28例为界, 分为学习组(第1~28例)和掌握组(第29~69例), 学习组的手术时间长于掌握组[(194.7±30.0)min比(151.9±31.4)min, t=4.126, P<0.01], 其余参数的差异均无统计
刘洪亮王丽王茜田蓝天郝启胜邱法波周斌
关键词:腹膜后肿瘤疗效
胆囊真性动脉瘤破裂出血1例
2024年
动脉变异并发胆道出血临床罕见。本文报道了1例胆囊真性动脉瘤破裂出血的高龄患者,在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下,第一治疗阶段实现了介入止血以及胆道穿刺引流,以最小风险挽救了患者的生命;第二治疗阶段实现了胆囊病灶的根治性切除,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杜文浩刘洪亮王茜田蓝天
关键词:胆道出血动脉瘤破裂出血根治性切除动脉变异胆囊
十氨基丁酸对大鼠摄食变化的影响及机制研究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讨丫-氨基丁酸(丫-aminobutyric acid,GABA)受体信号通路是否参与调控丘脑未定带(thalamic undefined,ZI)-伏隔核(nucleus accumbens,NAc)神经通路对大鼠胃牵张(gastric distraction,GD)敏感神经元放电活动及对大鼠4 h累计摄食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6只大鼠,采用荧光金(fluorescent gold.FG)逆行追踪方法进行大鼠丘脑ZI与NAc之间的神经通路的观察;随机选取82只大鼠,分别进行大鼠胃部置球囊术,NAc核团置微电极,ZI核团置刺激电极,采用单细胞放电记录方法观察电刺激ZI对大鼠NAc内GD敏感神经元兴奋性的影响;随机选取18只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发分为三组,每组6只,分别为NS组、GABA组、GABA+GABA受体拮抗剂荷包牡丹碱(BIC)组,采用大鼠NAc核团埋置套管并注入GABA及BIC的方法,观察大鼠4 h累计摄食量变化;随机选取18只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发分为三组,每组6只,分别为假刺激(SS)组、50 jxA电刺激组、50“A电刺激+BIC组,采用电刺激大鼠ZI及大鼠NAc注射BIC的方法,观察大鼠4 h累计摄食量变化。结果FG逆行追踪结合荧光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在ZI可见有GABA和FG双重标记的神经元。电刺激ZI,大鼠NAc中GABA敏感性GD神经元放电频率显著增多[GD-E增幅:(78.8士&4)%,GD-I增幅:(89.3±9.2)%,P<0.01],但该效应可被BIC拮抗[GD-E增幅:(113.8±13.6)%,GD-I增幅:(121.8±14.2)%,P<0.01]o大鼠NAc内微量注射GABA可明显增加4 h累积摄食量[(155.72±18.84)kcal,¢=3.41,P<0.05],该效应可被部分BIC拮抗[123.43±15,11)kcal,<=3.28,P<0.05]。电刺激大鼠ZI,大鼠摄食量明显增加[(39.07±11.27)kcal,t=2.96,P<0.05],该效应可被部分BIC拮抗[(34.17±10.85)kcal,Z=2.33,P<0.05]o结论ZI-NAc神经通路可调控鼠胃牵张(GD)敏感神经元放电活动及大鼠摄食情况,并且GABA-A受体信号通路可能参与该过程的调控。
王茜冷慧栾晓郭菲菲孙向荣高胜利徐珞
关键词:伏隔核摄食
达芬奇机器人辅助Warshaw术的临床疗效分析以及学习曲线研究
2025年
目的探讨达芬奇机器人辅助Warshaw术的临床疗效,并绘制学习曲线。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0月至2023年4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肝胆胰外科连续开展达芬奇机器人辅助Warshaw手术的91例胰体尾部占位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21例,女性70例,年龄(50.2±14.3)岁。记录患者一般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临床资料。以手术例数为横坐标,手术时间的累积和检验(CUSUM)值为纵坐标,绘制学习曲线,分析学习曲线,绘制线性拟合线,选取决定系数最大的模型为最佳拟合模型。以CUSUM学习曲线图的拐点为分界点,将学习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学习提高期和熟练掌握期,比较两个阶段患者的围手术期资料。结果91例患者均采用达芬奇机器人辅助系统顺利完成了Warshaw手术,均实现了R0切缘,无围术期死亡病例,无因术后脾梗死而二次手术的病例。91例患者手术时间为(227.84±76.68)min。CUSUM学习曲线的最佳拟合方程为:CUSUM=0.005640X 3-1.501X 2+92.59X-183.1。CUSUM学习曲线显示,39例为曲线的拐点,以其为分界点,将学习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1~39例患者分为学习提高期;第40~91例患者分为熟练掌握期。与学习提高期患者相比,熟练掌握期患者的手术时间[(203.0±75.6)min比(260.9±65.5)min]、术中出血量[50.0(20.0,50.0)ml比100.0(50.0,100.0)ml]、术后带管时间[(8.7±2.4)d比(10.8±3.2)d]均减少,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达芬奇机器人辅助Warshaw术治疗胰体尾部占位患者安全可行,在推广该术式时,术者需经历39例左右的学习成长周期后,方可较为熟练掌握该术式。
刘洪亮郝启胜王茜程梦醒邱法波田蓝天周斌邹浩
关键词:胰腺肿瘤疗效
原发灶不明的肺转移性腺癌1例
2024年
64岁女性,体检发现双肺结节入院。肺部手术后病理提示腺癌(来源于消化道转移可能性大),系统检查未发现原发灶。1年后,原发灶出现,诊断明确后行术前系统治疗+手术根治性切除+术后辅助治疗,患者恢复良好,随访至今,未见复发转移征象。
刘洪亮王茜田蓝天周斌吴鲁男
关键词:原发灶不明根治性切除术后辅助治疗体检
急性髓系白血病相关Sweet综合征一例
2024年
目的: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相关急性发热性嗜中性皮病的临床特征及诊治。方法:报道1急性髓系白血病相关Sweet综合征分析其临床特点及诊疗经过,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结果:62岁女性患者,因高热1月,皮肤红斑伴破溃半月住院,根据症状、辅助检验、皮肤学活检考虑为急性发热性嗜中性皮病,给予激素治疗后皮疹好转,出现血小板低,行骨髓穿刺见2%的原始细胞,患者拒绝再次骨髓穿刺,血液病诊断无法明确。出院后规律随诊,监测血小板计数均正常,给予激素控制皮疹。7月后,因发热及新发皮疹、四肢无力4天再次入院。因血小板低第二次骨髓穿刺:骨髓中见40.1%的异常髓系原始细胞群,表达MPO,考虑急性髓系白血病,化疗过程中患者很快出现急性重症肺炎(卡氏肺孢子虫感染),后继发多脏器衰竭死亡。结论:急性髓系白血病相关Sweet综合征患者长期使用激素免疫力低,对肿瘤原发病治疗的耐受性差,预后不佳。应尽早多次骨髓穿刺明确诊断,早期启动原发病的治疗。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features and treatment of acute myeloid leukemia-associated acute febrile neutrophilic dermatosis. Methods: One case of acute myeloid leukemia-associated Sweet’s syndrome was reported, and its clinical features and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were analyzed, and the relevant domestic and foreign literature was reviewed. Results: A 62-year-old female patient was hospitalized with high fever for one month and erythema with broken skin for half a month. Based on the symptoms, auxiliary tests and dermatological biopsy, she was considered to have acute febrile neutrophilic dermatosis, and her rash improved after glucocorticoid treatment, low platelets were present, 2% of the original cells were found in bone marrow puncture, and the patient refused to repeat bone marrow puncture, so a definitive diagnosis could not be made. The patient was discharged from the hospital with regular fol
毕延艳辛苗苗罗园园温大蔚王茜孙明姝
关键词:急性发热性嗜中性皮病急性髓系白血病糖皮质激素
不同冲封管频次对幼儿外周静脉导管堵管率和留置时间的影响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评估两种不同冲封管频次(每24 h 1次与每12 h 1次)对1~3岁患儿外周静脉导管堵管率及留置时间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4月—6月3所医院1~3岁住院患儿分为观察组(n=115)和对照组(n=117),分别按照每24 h 1次与每12 h 1次进行脉冲式冲管、正压封管,比较两组患儿留置针堵管发生率和留置时间。结果:意向性分析显示观察组和对照组留置针堵管率分别为10.4%、8.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差值为-1.9%(95%CI:-9.4%~5.6%),观察组冲封管频次非劣效于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留置针留置时间分别为(63.74±19.72)h、(68.43±19.52)h,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每24 h生理盐水冲封管1次可维持1~3岁患儿外周静脉导管通畅,在不影响其留置时间的前提下节约成本、减轻护士工作量,为幼儿外周静脉导管的维护提供依据。
宋蕾吴晓宁耿文真赵林姜文彬王茜胡松魏丽丽
关键词:外周导管堵塞外周静脉导管幼儿封管
生态文学及其批评理论研究
在全球化的今天,不同国家和种族的人们存在着这样或者那样的差异,但有一件事情是无论哪个人都无法避免且不得不面对的——生态问题。生态问题至今已经引起了全人类的广泛关注,当前的生态危机确实已经严重影响到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加...
王茜
关键词:生态文学文本阅读畅销小说《狼图腾》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