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建林
- 作品数:72 被引量:251H指数:9
- 供职机构:昆明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理学更多>>
- 组培半夏与野生半夏的生药学初步比较研究被引量:7
- 2006年
- 目的:为实现半夏人工集约化栽培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来源鉴别、性状鉴别、显微及理化鉴别等方法就培养诱导形成的带顶芽的半夏块茎与野生半夏的生药学进行了初步比较研究。结果:二者在植物形态、性状及显微特征等方面有明显的相似;薄层斑点数目、颜色、Rf值、紫外吸收峰数目、波长及峰形方面也基本相似。结论:初步证实组织培养诱导形成半夏块茎,是对保护野生半夏资源的一种可行性尝试。
- 张洁杨耀文胡建林王晓佳
- 关键词:半夏生药学
- 酸酐酯化法制备人参二醇衍生物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设计合成人参二醇衍生物.方法对人参二醇皂苷3位-羟基基团进行结构改造,通过一系列的酰化反应制备其衍生物,并通过核磁对其结构进行鉴定.结果制备了6个人参二醇衍生物,其中5个化学物为新化合物.结论这些化合物简便易得,因而为得到大量同类衍生物供活性筛选奠定了基础,为三七的深入研究与开发提供了新途径.
- 董成梅蒲洪邹澄赵庆胡建林杨淑达
- 关键词:人参二醇酰化反应
- PBL教学法在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探索问题学习法(PBL)教学模式在《天然药物化学》实验课第二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将2009级本科生同1个班(80人)分为2组,其中40人应用PBL教学模式;另外40人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讲授法进行教学.比较2组学生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以问卷调查和实验考试成绩评估教学效果.结果实施PBL模式教学的学生和传统教学组学生相比综合能力考评存在差异,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对PBL教学模式比较满意,并提高了学生自学能力、掌握实验操作技能和分析表达的能力.结论 PBL教学法在本科生实验技术能力的培养上起着良好的推动作用,值得在《天然药物化学》实验课教学中进一步推广.
- 于浩飞何保丽王扣胡炜彦胡建林曹树明张荣平
- 关键词: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教学PBL教学改革
- 基于雨课堂平台的翻转课堂在药物化学实验中的探索
- 2025年
- 药物化学实验是药学专业的必修课,也是药物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药物化学教学过程中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科研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传统的药物化学实验教学模式单一,内容单调,多以“灌输式”教育为主;师生互动受限,学生积极性欠佳;考核方式单一,以考勤和实验报告为主的问题,已不能胜任培养优秀药学专业人才的使命。文章以药物化学实验“肉桂酸的制备”为例,探索基于雨课堂平台的翻转课堂的应用,通过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内容,建立合理的考核体系等一系列教学改革措施,旨在提升学生对药物化学实验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实验操作能力、提高教学质量,为其他药学专业实验课程的改革提供参考。
- 丁林芬丁林芬曹树明胡建林
- 关键词:药学教学模式药物化学实验教学质量
- 褐毛甘西鼠尾注射液对兔血小板功能的影响
- 丹参为常用活血化淤药,临床应用非常广泛, 为了扩大丹参的药用资源,我们对云南产甘西鼠尾属变种褐毛甘西鼠尾(S.Przewalskii Maxim var man- darinorum Stib)进行了药理学研究,褐毛甘西...
- 张荣平李惠兰闫彩珍胡建林
- 关键词:甘西鼠尾ADP聚集率生理盐水丹参素
- 新型肝脏靶向性Gd-MRI对比剂的设计合成及其在分子影像诊断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 2024年
- 目的:本综述旨在论述新型肝脏靶向性Gd-MRI对比剂的设计思路、合成方法及其在分子影像诊断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为提升肝脏疾病诊断的精确度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文献检索和分析,全面概述了近年来在肝脏靶向性Gd-MRI对比剂领域取得的关键进展和研究动态,包括Gd-EOB-DTPA、Gd-DOTA类配合物等多种开链和环状配体磁共振对比剂的合成方法及其在肝脏显像中的应用效果。结果:新型肝脏靶向性Gd-MRI对比剂通过增强病变组织与正常肝组织之间的对比度,显著提升了对小肝癌的诊断灵敏度和准确度。结论:新型肝脏靶向性Gd-MRI对比剂在肝疾病成像中表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未来的研究应深入探讨如何增强这些对比剂的安全性、稳定性和靶向性,从而促进其在临床诊疗中的广泛应用。
- 王红波胡建林胡建林徐东东邹澄尚文斌
- 关键词:磁共振对比剂钆肝脏稳定性
- 彝族民间药酱头的生药学鉴定被引量:2
- 2007年
- 对该药的药材性状及组织特征作了较详细的描述,并提供了相关图版;同时对其所含化学成分作了预试验及紫外光谱扫描,初步分析其块根含花色素类成分,可作为酱头生药学鉴定的依据。
- 唐丽萍杨淑达胡炜彦胡建林刘光饶高雄
- 关键词:药材性状
- 3-去氧-3-氨基-人参二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3-去氧-3-氨基-人参二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药物技术领域。所述的3-去氧-3-氨基-人参二醇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带有加热、搅拌、回流冷凝管的500ml烧瓶中分别加入化合物人参二醇氧化物2....
- 邹澄胡建林蒲洪张玲赵庆
- 鲜姜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分析被引量:6
- 2002年
- 与药用干姜片作对照 ,分析测定了罗平鲜姜中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结果表明罗平鲜姜中含有 17种氨基酸 ,鲜品罗平姜中氨基酸的总量比干品市售药用姜片含量要高。同时 ,对药用干姜和罗平鲜姜中的
- 张荣平胡建林赵昱张晓冬刘光
- 关键词:氨基酸微量元素
- 褐毛甘西鼠尾注射液对兔血小板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观察云南产褐毛甘西鼠尾对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方法:采用Born氏比浊法,观察褐毛甘西鼠尾及丹参体内、体外对抗ADP、PAF、AA诱导的兔血小板聚集的作用;体内实验分为7组,即生理盐水组、两种丹参各以5、10、20g/kg剂量组,每组6只。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褐毛甘西鼠尾、丹参体外显著抑制ADP、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抑制效应呈浓度-效应关系,IC50分别为褐毛甘西鼠尾55.4g.l-1(ADP)、14.3g.l-1(PAF)、丹参49.6g.l-1(ADP)、14.1g.l-1(PAF),两种丹参也显著抑制PAF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其最大抑制率为褐毛甘西鼠尾24.8%、丹参22.4%;体内实验结果显示,两种丹参在高剂量时可显著抑制ADP、PAF和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P<0.05,0.01);且均具有剂量依赖性。40min达到最大抑制作用,抑制率分别为褐毛甘西鼠尾65.8%(ADP)、47.6%(PAF)和51.3%(AA),丹参62.3%(ADP)、43.5%(PAF)和50.2%(AA),褐毛甘西鼠尾和丹参无显著差异。结论:以上结果表明,褐毛甘西鼠尾和丹参具有明显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为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滇产丹参提供了依据。
- 张荣平李惠兰闫彩珍胡建林李建美
- 关键词:褐毛甘西鼠尾血小板聚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