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少华
- 作品数:80 被引量:138H指数:8
- 供职机构: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及工艺航空宇航科学技术化学工程更多>>
- 粉末冶金70%Si/Al复合材料的制备与组织形成机制被引量:12
- 2012年
- 采用可控性较好的粉末冶金工艺制备了组织细小均匀的70%(体积分数)Si/Al复合材料,研究了合金元素、粉末粒度和致密化烧结温度对硅颗粒分布、形态和尺寸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高体积分数(高体分)Si/Al的致密化和组织均匀性主要决定于初始粉末分散程度和高温致密化时的颗粒重排,制备温度和基体成分决定了液相含量和颗粒重排过程。硅颗粒的形态尺寸则决定于共晶析出过程。铝-硅粉末粒度比存在临界值,高于此值,难以获得均匀的微观组织。制备温度低于Al-Si共晶点时,尽管材料仍然致密,但液相含量较少,颗粒重排的贡献很小,复合材料中硅颗粒分布极不均匀。采用Al-11.2Si作为基体,复合材料中硅分布比较均匀,但由于高温制备中液相含量过多,颗粒合并长大并形成网络结构。采用Al-1.8Ni基体,复合材料的组织均匀、颗粒细小,形成的亚微米Al3Ni弥散相有效阻碍了硅互连和长大,效果显著。采用可处理强化的Al-Cu和Al-Cu-Mg基体,形成的Al2Cu和Al5Mg8Cu2Si6相有效抑制了共晶硅析出对硅颗粒合并长大的促进作用。除Al-Ni基材料之外的其他材料均形成了大尺寸AlFeSi脆性相,对组织控制没有积极作用。综合考虑基体成分和粉末冶金工艺,提出了高体分Si/Al复合材料完全致密化、以及组织细化和均匀化的关键控制因素和工艺措施。
- 刘彦强魏少华左涛马自力樊建中
- 关键词:粉末冶金铝基复合材料硅铝
- 颗粒增强铝基坯锭成型及脱气处理的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颗粒增强铝基坯锭成型及脱气处理的方法,首先将混合处理后的铝基复合材料的复合粉末装入包套中,经振动或捣实工艺,使初装密度至理论密度50%‑60%之间;将包套送入真空热压炉内的钢制支撑模具中固定,通过连接块和压...
- 左涛魏少华聂俊辉刘彦强马自力樊建中
- 一种高强高韧闭孔泡沫铝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强高韧泡沫铝及其制备方法。泡沫铝的密度为0.4~1g/cm<Sup>3</Sup>,泡孔平均尺寸为2~5mm,其孔壁由铝基体以及均匀弥散在其中的增强颗粒构成,增强颗粒与铝基体形成高强度结合的冶金界面。首先...
- 刘彦强樊建中马自力魏少华刘铭坤聂俊辉 郝心想
- 热处理对热等静压Si_P/Al-Cu复合材料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被引量:4
- 2013年
- 采用元素粉作为原料,通过热等静压技术(HIP)制备出50%SiP/Al-Cu和70%SiP/Al-Cu(体积分数)复合材料,研究固溶处理和峰值时效处理对复合材料显微组织、Al2Cu相溶解过程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热等静压技术制备的SiP/Al-Cu复合材料完全致密,组织均匀细小,材料由Si相、Al相和Al2Cu组成,白色Al2Cu相产生于原始的Cu粉与Al粉界面处。在516℃固溶处理2h后,70%SiP/Al-Cu复合材料中的Al2Cu相全部溶入Al基体中,而50%SiP/Al-Cu复合材料中还残留少量Al2Cu相。经过峰值时效处理后,50%SiP/Al-Cu和70%SiP/Al-Cu复合材料的抗弯强度为548MPa和404MPa,相对于热等静压态分别提高了38.81%和13.51%,复合材料的强度显著增强。
- 刘孝飞刘彦强魏少华马自力左涛樊建中
- 关键词:热等静压SIPAL-CU复合材料
- 15%SiCp/2009Al复合材料热旋压组织性能研究
- 本文对粉末冶金法制得的15%SiCp/2009Al复合材料管坯进行了多道次的热旋压试验,分析了旋压管坯的组织性能.研究表明,该材料具有良好的热旋压性能,在350℃下经过11道次的旋压变形,材料的总延伸率达276.6%,累...
- 吴海豹柴国强李德富魏少华
- 关键词:铝基复合材料热旋压力学性能
- 固溶处理对SiC_p/Al-Cu-Mg复合材料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被引量:7
- 2016年
- 采用粉末冶金方法和等温锻造技术制备了15%Si Cp/Al-Cu-Mg复合材料锻件,通过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能谱仪(EDS)、X射线衍射(XRD)和室温拉伸测试等方法研究了固溶温度与固溶时间对复合材料锻件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处理固溶温度较低、时间较短时,可溶性第二相粒子未充分回溶到铝基体中,铝基体的固溶强化效果不理想,材料强度较低;然而,固溶温度过高易导致材料过烧,从而导致材料的强度和塑性均降低。对复合材料物相分析表明,锻造态复合材料中的第二相主要是Al2Cu,Mg2Si以及少量的含Fe相,经510℃固溶2 h后,Al2Cu相可以充分回溶,而Mg2Si和含Fe相依然残留在基体中。复合材料最佳固溶温度是510℃,最佳固溶时间是2 h。此时获得的力学性能为:抗拉强度(Rm)=579 MPa、屈服强度(Rp0.2)=390 MPa、延伸率(A)=7%。
- 王德升魏少华樊建中马自力聂俊辉
- 关键词:固溶处理
- 高体积分数碳化硅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体积分数碳化硅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新材料研发领域。该材料由碳化硅颗粒增强相和铝合金基体组成,碳化硅颗粒的体积分数为55~60vol.%,铝合金基体为40~45vol.%;铝合金基体为Al...
- 聂俊辉樊建中张少明魏少华左涛马自力
- 泡沫铝三明治板的研究与应用进展被引量:8
- 2017年
- 泡沫铝三明治板(Aluminum foam sandwich,AFS)是基于泡沫铝材料开发的一类材料-结构一体化的先进多孔复合结构。AFS是交通运输、建筑以及航空航天等装备结构轻量化的重要材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概述了AFS的几类制备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研究现状,着重分析了复合预制体制备、合金成分、AFS发泡成型工艺等关键环节中存在的理论和技术难点。介绍了AFS作为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的典型应用案例;最后总结提出了AFS材料研究和工程化技术开发的关键点与突破途径。
- 刘彦强樊建中马自力杨必成聂俊辉魏少华郝心想邓凡
- 关键词:泡沫铝粉末冶金
- 前驱体合金化方式对粉末冶金泡沫铝孔结构的影响被引量:3
- 2017年
- 以Al Si11合金为对象,选取了预合金化的粉末和元素混合粉末作为前驱体的原料,以Ti H2粉末为发泡剂,采用粉末冷等静压、真空热除气、热挤压成形等工艺制备前驱体、再次加热发泡成型的方法制备了不同时间状态的一系列泡沫铝试样;对系列试样的孔隙率、孔径及其分布、孔形貌等参数的演变规律进行了对比研究;对孔壁微观组织进行了金相表征。结果表明,预合金粉前驱体制备的泡沫铝试样的最大孔隙率为72%,平均孔径为0.59~3.38 mm,孔径分布不均匀;气孔演化过程经历了气孔形核、气孔长大和快速合并阶段,发泡后期出现严重排液现象。元素混合粉前驱体制备的泡沫铝试样的最大孔隙率为84%,平均孔径为0.58~1.99 mm,孔径分布较为均匀;气孔经历了形核、快速合并长大和气孔缓速合并3个阶段。二者相比,元素混合粉前驱体的可发泡性更好、气孔稳定性更好;结合组织分析可知,前驱体中AlSi组织特征(尤其是界面形态)的差异从本质上决定了合金的熔化和凝固行为,进而对气孔形核和演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 孙琦刘彦强樊建中魏少华马自力郝心想
- 关键词:粉末冶金泡沫铝孔结构
- SiCp/Al复合材料挤压过程模拟及缺陷原因分析
- 2019年
- 采用有限元模拟软件计算碳化硅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挤压成形过程。材料热模拟实验获得复合材料的流动应力曲线,模具逆向工程建模获取模具表面形状,导入模拟软件计算得到温度场、速度场和位移场等难以测试的场变量。通过对计算结果分析得到型材挤压翘曲变形的成因和工艺优化的方向。
- 张洋洋纪红魏少华杜鹏任婧
- 关键词:SIC/AL复合材料型材挤压有限元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