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仲东
- 作品数:97 被引量:481H指数:12
-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 落叶松-杨栅锈菌夏孢子萌发条件研究被引量:10
- 2010年
- 以落叶松-杨栅锈菌(Melampsora larici-populina)的Th053(Th)和Gl051(Gl)菌系为材料,通过研究不同温度、不同琼脂糖浓度及叶片浸出液对夏孢子萌发的影响,分析影响夏孢子萌发的因素。结果表明:(1)在供试温度范围(0~30℃)内,琼脂糖浓度对夏孢子萌发没有显著影响,但最高温度(32℃)时,高琼脂糖浓度对夏孢子的萌发有明显的促进作用;(2)夏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0℃,最低萌发温度为5℃,最高萌发温度为32℃,高于32℃几乎不萌发。在最适温度下,Th菌系6~8 h萌发速率最大,24 h累计萌发率达63.40%;Gl菌系4~6 h萌发速率最大,前24 h累计萌发率达60.28%;(3)不同浓度的太白杨叶片浸出液对该锈菌夏孢子萌发有不同程度的影响,10 g.L-1的水浸液对夏孢子萌发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高浓度的水浸液、叶组织粉碎抽取液对夏孢子萌发具有抑制作用。
- 郭志青曹支敏余仲东
- 关键词:落叶松-杨栅锈菌温度萌发条件
- 一种含呋虫胺的树木注干液剂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呋虫胺的树木注干液剂,制得的该含呋虫胺的树木注干液剂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呋虫胺:2.0~10.0%,乳化剂1~10%,余量为溶剂,上述原料的质量百分比之和为100%。或在上述配方中加入1~20%...
- 唐光辉贺虹余仲东张璟张兴
- 一种羊肚菌菌株及其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羊肚菌菌株,该羊肚菌菌株命名为粗柄羊肚菌OL‑Y‑B(Morchella crassepsis strain OL‑Y‑B),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的保藏号为CGMCC No.181...
- 赵世伟余仲东彭博杨刚
- 陕西黑木耳代料栽培技术被引量:1
- 2016年
- 从黑木耳品种的选择、原料配方、菌袋制备、出耳管理、采收5个方面系统介绍了陕西黑木耳代料栽培技术,从出耳的方式把代料黑木耳栽培分为地栽式、层架式、吊袋式和地沟式栽培4种.
- 李鸣雷刘萌娟余仲东
- 关键词:黑木耳代料栽培技术
- 刺槐人工林培育实践的认知被引量:15
- 2003年
- 总结了迄今为止世界范围内对刺槐人工林培育的经验和研究成果,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分析了我们在刺槐形态学与环境、刺槐育种、造林、抚育以及刺槐人工林群落学特征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和盲点,提出了我国将来进一步研究刺槐的方向的建议。
- 彭鸿陈晓荣余仲东
- 关键词:刺槐
- 两种混配剂防治核桃炭疽病的研究被引量:3
- 2018年
- 为有效控制核桃炭疽病田间为害势头,提高核桃产量和品质,本文利用壳聚糖盐为载体,创制了溴氰菊酯原液为核心药剂的两种混配剂,经过室内抑菌试验和大田防治测定发现,B1GA和XLCH对核桃炭疽病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分别达到80.68%和54.77%。两种混配剂对果实生长均无负面影响,其中B1GA田间防效和稳定性优于XLCH。
- 隋韵静张海锋彭子嘉孙志阳彭博彭少兵余仲东
- 关键词:核桃炭疽病混配剂防效稳定性
- 松杨栅锈菌种内群体分化及SCAR标记
- 松杨栅锈菌(Melampsora larici-populina Kleb.)是青杨派、黑杨派及其杂交杨上重要的病原之一,在世界范围内均有发生。该菌种内群体分化明显,遗传背景复杂。欧洲、北美曾报道过该菌的5个生理小种,我...
- 余仲东
- 关键词:生理小种群体分化SCAR标记核相
- 杨树抗锈性研究现状被引量:11
- 2004年
- 综述了落叶松-杨栅锈菌生理小种分化、寄主杨树抗锈性、抗锈病基因分子标记和抗病基因连锁遗传图谱构建技术;分析了我国杨树抗锈病育种研究的现状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 余仲东高爱琴曹支敏
- 关键词:落叶松-杨栅锈菌分子标记抗病基因
- 温度和叶表化学物质对松杨栅锈菌夏孢子萌发的影响被引量:4
- 2010年
- 松杨栅锈菌夏孢子萌发适宜温度范围为10~24℃,最适温度20℃左右。供试的2菌株对温度有不同的依赖性。TH菌株温度适应性范围较宽,GL菌株较窄。在最适温度范围内,供试的2个菌株呈现相同的萌发动力学模式,萌发最大速率出现在4~12h,温度越高,最大萌发速率出现时间越晚,并随时间的延长,萌发速率逐渐减小。在5、30℃,萌发速率有2~3个峰值,第1峰值最大,第2、第3峰值逐渐减小或消失。26℃下峰值呈现过渡型状态,有1个较小的次高峰。供试的2菌株,TH的萌发速率较GL稍高并在出现时间上略前。最适萌发条件下,石油醚、乙醚、乙酸乙酯、正丁醇、水的卜氏杨和毛白杨提取物对松杨栅锈菌夏孢子萌发有不同的影响。毛白杨所有提取物在接种12h内,均抑制夏孢子的萌发,而卜氏杨乙醚提取物则促进夏孢子萌发,其余则抑制夏孢子萌发。所有水提取物在接种12h均表现为抑制作用。接种12~24h,2种杨树叶片正丁醇萃取物对夏孢子萌发速率均有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
- 余仲东李秀信郭志青任争争曹支敏马娥娇高智辉宋晓彬
- 关键词:培养温度毛白杨提取物
- 松杨栅锈菌无毒基因型性状分离及AvrL567同源序列分析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分析松杨栅锈菌小种无毒基因型性状分离规律和其无毒基因序列与欧美小种无毒基因序列的差异和系统学关系。【方法】以秦岭厚畛子落叶松上松杨栅锈菌2号小种HZ3542的性子器为雄性亲本,与秦岭火地塘落叶松上2号小种HF2369性子器为雌性亲本进行人工有性杂交,初步获得F1代锈孢子堆。通过对太白杨离体叶片接种反应型统计,分析松杨栅锈菌2号生理小种无毒基因型,并根据亚麻锈菌无毒基因Avr L567(accession:AAS66952)设计和筛选引物,利用同源扩增技术,对松杨栅锈菌无毒基因片段进行PCR扩增,经测序、比对后构建最大似然系统树。【结果】2号生理小种无毒基因表现型符合孟德尔分离定律,来自秦岭厚畛子太白杨不亲和性亲本为Aa无毒基因型,来自秦岭火地塘的亲和性亲本为aa基因型。在F1代锈孢子堆群体(P=0.01)和F1代夏孢子堆群体(P=0.05)中,抗∶感表现型均按1∶1分离。无毒基因型以坏死斑有无和褪绿斑大小为重要标准,潜育期长短和夏孢子堆密度、直径大小等数量性状为辅助标准进行判断,并在PCR扩增中得到检验和证实。筛选引物对Avr Pr1(5'-TAATCCTCGTTGACATCAGTC-3',5'-AAGCTTGAGAGCTCCGCTC-3',Tm=53.5℃)可以稳定扩增出800~900 bp的产物。ML系统树表明,真菌无毒基因序列总体上同源性较低,但本研究所供试的17条序列可分为2个群,栅锈菌无毒基因序列聚在一个分支上,其中5条中国松杨栅锈菌无毒基因序列同加拿大2条MLP无毒基因序列聚在同一个亚分枝上,另一条序列与法国松杨栅锈菌、美国亚麻锈菌等菌聚在另一个亚分支上。【结论】中国松杨栅锈菌2号小种无毒基因为单显性遗传,其无毒基因序列同加拿大的小种无毒基因序列同源性高。
- 余仲东陈祖静曹支敏任争争冯世强张瑶琦
- 关键词:无毒基因系统进化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