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泽华

作品数:54 被引量:341H指数:13
供职机构:青海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2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5篇生物学
  • 20篇农业科学
  • 2篇天文地球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文化科学
  • 1篇文学

主题

  • 15篇草甸
  • 14篇高寒草甸
  • 8篇鸟类
  • 8篇雀形目
  • 8篇雀形目鸟类
  • 5篇土壤
  • 5篇窝卵数
  • 4篇气候
  • 4篇气候变化
  • 3篇氮肥
  • 3篇育幼
  • 3篇育幼行为
  • 3篇植物
  • 3篇生长率
  • 3篇生境
  • 3篇生态学
  • 3篇生物量
  • 3篇生殖分配
  • 3篇湿地
  • 3篇披碱草

机构

  • 40篇青海师范大学
  • 32篇中国科学院
  • 4篇曲靖师范学院
  • 3篇青海大学
  • 3篇青海省牧草良...
  • 3篇青海省气象局
  • 2篇青海医学院
  • 2篇青海省草原总...
  • 1篇大理学院
  • 1篇东北师范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云南师范大学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陕西师范大学
  • 1篇天水师范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青海省气象科...
  • 1篇白马雪山国家...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大理大学

作者

  • 52篇刘泽华
  • 15篇周华坤
  • 13篇张晓爱
  • 13篇赵亮
  • 11篇王文颖
  • 9篇姚步青
  • 7篇赵新全
  • 6篇雷占兰
  • 6篇黄瑞灵
  • 5篇李建民
  • 5篇李京蓉
  • 4篇丁伟
  • 4篇徐维新
  • 3篇唐仲霞
  • 3篇朱锦福
  • 3篇柯君
  • 3篇魏晴
  • 3篇马真
  • 2篇乔安海
  • 2篇易现峰

传媒

  • 6篇青海草业
  • 4篇草业科学
  • 3篇Zoolog...
  • 3篇草地学报
  • 2篇Curren...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青海师范大学...
  • 2篇生态学杂志
  • 2篇中国草地学报
  • 2篇中国动物学会...
  • 2篇中国动物学会...
  • 1篇生态学报
  • 1篇安徽农学通报
  • 1篇北方园艺
  • 1篇野生动物
  • 1篇昆虫知识
  • 1篇人类学学报
  • 1篇土壤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 1篇甘肃科技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4
  • 1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5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4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5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寒草甸雀形目鸟类繁殖生产力的研究
赵亮张晓爱刘泽华
关键词:高寒草甸雀形目鸟类
峨眉山藏猕猴与游客的人猴关系被引量:9
2011年
为了探讨峨眉山藏猕猴与游客接触相互行为与猴和游客年龄/性别组间的关系,以及猴群对游客的攻击行为,2010年4月13~18日和9月24日~10月5日共16 d以峨眉山一线天生态猴区藏猕猴与游客为研究对象进行观察。结果表明:青年猴与未成年、20~30岁、30~50岁和50岁以上各年龄阶段的女性游客接触行为比例最高,均占一半以上,分别为62.5%、57.82%、56.12%、52%,且藏猕猴与不同性别、年龄的游客接触相互行为变化差异极显著(P<0.01)。藏猕猴主动接触游客的行为比例(74.35%)明显高于人主动投食而引起的接触相互行为比例(25.65%),藏猕猴攻击游人的行为比例(10.02%)远远低于接触相互行为比例(89.98%),而且峨眉山藏猕猴与不同性别、年龄的游客攻击行为变化差异极显著,其中未成年猴和成年雄猴攻击性较强。
李国刚丁伟刘泽华李建民
关键词:藏猕猴游客
不同土地管理措施对高寒嵩草草甸植被及土壤理化特征的影响被引量:3
2009年
在青海玛沁地区,选择4种处于不同退化阶段以及2种人工处理的高寒草甸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放牧强度和人工干预措施下,植被特征、土壤营养元素和土壤物理性状的变化过程,为合理利用和提高草地生产力提供依据。结果表明:随着退化的加剧,高寒草甸的盖度、高度、地上生物量和种类呈下降趋势,可食性牧草逐渐让位于杂草;土壤N、C含量以及含水量逐渐降低,体积质量逐渐增大。与重度退化草甸相比,经人工干预处理后草甸的生物量、盖度、高度以及土壤营养元素和物理性状都有所增加提高。这些结果表明随着植被的退化演替,土壤退化越来越严重,土壤越来越贫瘠化。人工干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土壤物理特征,提高草地的生物量。
唐仲霞王文颖柯君刘泽华
关键词:高寒草甸退化草场恢复重建土壤营养元素
小泊湖高寒湿地土壤理化性质对氮沉降的短期响应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高寒湿地生态环境脆弱,对全球变化响应敏感。为探究高寒湿地土壤理化性质对氮沉降的响应机制。【方法】以青海湖流域小泊湖湿地为研究对象,设置CK(0 g/m^(2))、N2(2 g/m^(2))、N5(5 g/m^(2))和N10(10 g/m^(2))4个水平的氮添加试验。在2019年6—10月进行模拟氮沉降试验,2019年10月取样测定土壤含水量、pH、有机碳、全碳、全氮及无机氮含量,分析氮沉降试验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1)氮沉降使土壤含水量下降,土壤pH升高,且影响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2)氮沉降使土壤碳、氮含量发生变化。全碳、有机碳、全氮和氨态氮随氮浓度的增加而下降,且对全碳含量影响显著(P<0.05);硝态氮在两土层中的影响不同,在0~15 cm土层随氮浓度增加而增加,且在N10处理下达到显著水平(P<0.05),在15~30 cm土层中随氮浓度上升而减少。(3)土壤含水量是土壤有机碳和全氮的主要影响因素,土壤无机氮与其他关系不紧密,但土壤有机碳、全碳和全氮之间均有极显著的相关性(P<0.01)。【结论】研究为全球变化下土壤环境改变及湿地保护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徐润宏朱锦福刘泽华谭梅
关键词:高寒湿地氮沉降土壤理化性质
窝雏数对黄嘴朱顶雀生长特性的影响
据1998~1999年试验结果,用Logistic方程拟合不同窝卵数的黄嘴朱顶雀雏鸟生长曲线,并将生长曲线分为渐增期、快增期和缓增期3个生长阶段,得出平均生长速率、最大生长速率及最大增长速率出现的时间3个初级生长参数及其...
赵亮张晓爱刘泽华
关键词:生长速率窝卵数生长率
祁连县牛心山流石坡地区植物构成及生态特点调查被引量:3
2011年
为适应高山流石带极端恶劣的环境,高寒植物在形态和生理上发展进化出不同的适应机制。本文对青藏高原祁连县牛心山高寒草甸以上流石坡这一特殊地域的植物构成及生态特点进行了初步调查研究。此外流石带处于生态脆弱区,人为干扰及变化的气候会对植被造成危害。本文旨在提供该特殊生境植物多样性的基本信息,为流石带植物的保护提供资料。[1]
柯君刘泽华李建民蒋霞刁治民
高寒草甸草毡层在青藏高原草地退化中的作用机制
2025年
本文基于文献回顾,综述了青藏高原高寒草甸退化过程中草毡层的剥离机制,讨论了草毡层的生态功能,指出草毡层恢复是治理草地退化的关键。青藏高原高寒草甸草毡层是由活/死根、腐殖质组成的特殊表土层,具有水源涵养、碳源固定、养分循环以及维持生态系统稳定等核心生态功能。草毡层的剥蚀过程受气候暖干化、冻融循环、放牧压力、鼠害及人类活动等多因素驱动,表现为正常发育、增厚、坍塌到脱落的退化序列。草毡层破裂导致土壤理化性质劣变、微生物活性下降及植被逆向演替,加剧“黑土滩”形成。未来需深化草毡层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碳氮循环功能及恢复技术的研究,为高寒草地生态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妥万花刘泽华张润琳张强史正晨
关键词:青藏高原高寒草地退化草地
高寒草甸雀形目鸟类繁殖生产力的研究
哪些因子决定鸟类繁殖生产力和如何测定它,存在着很大分歧,因此,Ricklefs(1977)根据鸟类的窝卵数、营巢成功率、营巢周期和繁殖季节长度等变量之间的关系设计出一种间接地测定鸟类繁殖生产力的模型:
赵亮张晓爱刘泽华
关键词:雀形目鸟类生产力窝卵数高寒草甸
青海西宁市西山君主绢蝶生境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2008年7—8月到2009年7—8月,对西宁市西山分布的君主绢蝶(ParnasiusimperratorObenhur)活动的生境进行了初步的研究。根据所选的四个样方的数据统计,得出了目前西山上君主绢蝶的最适宜生境类型,且生境类型一旦遭到改变或破坏,君主绢蝶的生存也要遭到严重威胁。为以后人工绿化的实施、保护和深入研究君主绢蝶提供一定的依据。
梅后敏刘泽华陈开华
关键词:生境
青海祁连地区四川绢蝶成虫习性的初步观察被引量:1
2010年
为了了解四川绢蝶的生活习性,2009年6月至8月对青海省祁连地区的四川绢蝶Parnassius szechenyii Frivaldszky进行了实地调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绢蝶喜欢在位于山谷到山顶间的中偏上部飞行活动,并对树林和人工破坏的区域有着很强的回避作用;雄性绢蝶的被捕捉机率要远大于雌性的;绢蝶一般喜欢在无风、阳光充足、气温较高的天气活动,其年活动最高峰大约在每年的7月中旬,日活动最高峰在每天的13:00左右。
霍晓杰刘泽华包正云梅后敏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