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鸿春

作品数:27 被引量:15H指数:2
供职机构:高邮市第一中学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文化科学
  • 8篇理学

主题

  • 7篇函数
  • 6篇数学
  • 5篇教学
  • 3篇定理
  • 3篇教师
  • 2篇导数
  • 2篇等价
  • 2篇等价性
  • 2篇等式
  • 2篇实数
  • 2篇追求自然
  • 2篇最值
  • 2篇最值问题
  • 2篇课程
  • 2篇不等式
  • 1篇导函数
  • 1篇导数概念
  • 1篇动画
  • 1篇动画制作
  • 1篇对称性

机构

  • 22篇高邮市第一中...
  • 1篇苏州大学
  • 1篇天水市第一中...

作者

  • 23篇刘鸿春
  • 1篇张志义

传媒

  • 8篇数学通讯(教...
  • 8篇中小学数学(...
  • 3篇数学通报
  • 1篇中学数学月刊
  • 1篇中学数学教学...
  • 1篇中学数学(高...
  • 1篇数学通讯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7篇2015
  • 6篇2014
  • 1篇2010
  • 1篇2000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道以射影几何为背景的问题的演变被引量:1
2014年
我们先来看如下问题: 题1如图1,椭圆E:x^2/a^2+y^2/b^2=1(a〉b〉0),N(n,0),n≠0,过点N作两条斜率互为相反数的直线,
刘鸿春
关键词:射影几何相反数
慎重对导数概念形式一般化
2015年
文[1]对导数的概念形式进行了一般化,摘录如下: 一般地,函数y=f(x)在x=x0处的瞬时变化率是lim△x→0 △y/△x=lim△x→0f(x0+n△x)-f(x0-m△x)/(m+n)△x(△x〉0,m,n∈N^*),我们称它为函数y=f(x)在x=x0处的导数,记作f'(x0)或y'|x=x0,即f'(x0)=lim△x→0f(x0+n△x)-f(x0-m△x)/(m+n)△x(△x〉0,m,n∈N^*).
刘鸿春
关键词:导数LIM函数
一道课本三角题的探究教学
2015年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对数学概念、结论、技能的学习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还提倡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的方式。这些方式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过程。苏教版教科书中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不少的探究问题,在教科书的各章中都有,其中习题、复习题分为紧密联系的三个层次——感受与理解、思考与运用、探究与拓展,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选择。
刘鸿春
关键词:探究教学三角题课本数学课程标准教师引导数学概念
不连续必不可导
2015年
文[1]刊出后,王安寓、张志义、刘鸿春等老师来稿指出文中的部分结论有误.现将几位老师的来稿合并整理成一篇稿件刊出,特此说明.
王安寓张志义刘鸿春
关键词:可导老师
与圆的切线长有关的轨迹问题
2020年
本文从一个试题的求解出发,揭示了问题的本质,经过类比、一般化和特殊化.揭示了隐藏在这些题目背后的本质,由此编制了一些新颖的问题.
刘鸿春
关键词:切线长
《基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实施解题教学》一文的商榷
2014年
文[1]分析了下面的题目1和它的两种解法,原文摘录如下.题目1已知函数f(x)=log a(2-ax)在[0,1]上单调递减,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刘鸿春
关键词:解题教学解法函数实数
轨迹问题的命题新趋向被引量:1
2016年
轨迹问题的传统题型是探求轨迹的方程、轨迹的形状、以及轨迹的基本性质.新的课程改革,对轨迹方程探求的要求有所降低,轨迹问题的命题有了新趋向,本文对此进行分析,供同行参考.
刘鸿春
关键词:命题课程改革
判别式法判定曲线间位置关系的原理被引量:1
2017年
1判别式法能直接使用吗 若直线方程和二次曲线方程消元后得到关于x(或y)的一元二次方程,则我们可以通过该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来判定直线和二次曲线的公共点个数.那么,它的理由是什么?教材和教辅资料上一般是将这个方法拿来就用.
刘鸿春
关键词:二次曲线方程判别式法一元二次方程公共点
用生活常识启迪学生思考
2015年
1问题提出 数学难学,道出了不少同学的心声,引起他们的共鸣.为何数学使他们觉得困难重重,原因有多方面,其中之一是我们的课堂过于注重形式化演绎,让学生觉得数学离生活很远,是一种冰冷的抽象.如何改善学生对数学的情感,积极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去,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每一个教师去思考解决的问题.
刘鸿春
关键词:生活常识数学学习
简中求道 让更多的同学卷入思考
2017年
1问题提出 近日,笔者到一所学校观摩学习,听了一节二项式定理的高三一轮复习课.该班是实验班,生源很好.课上共研究了两道题,学生在课前已经作了预习.例1是一道经典问题,课堂上学生共给出4种方法,然后教者引导学生归纳出处理此类问题的一般思路.例2是2016年江苏高考附加题的最后一题,
刘鸿春
关键词:二项式定理实验班复习课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