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唐鹏程

作品数:27 被引量:178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石油科技创新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矿业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专利
  • 9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7篇天文地球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矿业工程

主题

  • 6篇新生代
  • 6篇盐构造
  • 6篇岩石
  • 6篇测井
  • 6篇储层
  • 5篇盐岩
  • 5篇碳酸
  • 5篇碳酸盐
  • 5篇碳酸盐岩
  • 5篇南天山
  • 4篇地质
  • 3篇地层
  • 3篇岩石结构
  • 3篇岩心
  • 3篇岩性
  • 3篇页岩
  • 3篇渗透率
  • 3篇石结构
  • 3篇石油地质
  • 3篇西段

机构

  • 18篇中国石油天然...
  • 12篇浙江大学
  • 6篇西南石油大学
  • 2篇中国石油
  • 1篇南京大学
  • 1篇静冈大学
  • 1篇中国石化

作者

  • 27篇唐鹏程
  • 12篇宋光永
  • 12篇王艳清
  • 12篇刘占国
  • 12篇朱超
  • 12篇李森明
  • 12篇宫清顺
  • 12篇夏志远
  • 7篇李世琴
  • 7篇汪新
  • 5篇饶刚
  • 5篇李昌
  • 4篇黄少英
  • 3篇谢会文
  • 3篇雷刚林
  • 3篇沈忠悦
  • 2篇杜建芬
  • 2篇郭平
  • 2篇赵博
  • 2篇王波

传媒

  • 2篇地球科学(中...
  • 1篇地质学报
  • 1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矿山机械
  • 1篇大地构造与成...
  • 1篇中国矿业
  • 1篇天然气勘探与...
  • 1篇中国科学:地...
  • 1篇第六届地质构...
  • 1篇第七届构造地...
  • 1篇中国地球物理...

年份

  • 3篇2025
  • 3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塔北喀拉苏河剖面晚新生界磁组构特征与古水流向研究
塔北库车前陆盆地喀拉苏河两岸出露了良好的晚新生界地层。库车前陆盆地发育了各种构造形态,喀拉苏河自北往南,纵向切割了库姆格列木背斜、喀桑托开背斜。我们对库姆格列木背斜南翼晚新生界地层库姆格列木群、苏维依组和吉迪克组地层剖面...
常振海沈忠悦张志亮余养里唐鹏程赵博潘小青
关键词:古水流方向新生界古流向磁组构
文献传递
库车坳陷克拉苏河新生代沉积岩磁组构特征与古流向分析被引量:11
2013年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克拉苏河沿岸发育良好的新生界地层.我们对克拉苏河沿岸新生界剖面分A、B两段进行系统采样,获得定向岩芯样品1700余块.岩石磁学研究表明,新生代沉积岩中磁性矿物以赤铁矿为主,含有少量磁铁矿;磁组构测试结果显示,两段剖面磁面理均较磁线理发育,最小磁化率主轴近于直立,显示原生沉积组构.A剖面磁化率主轴к1的偏角指示古流向.库姆格列木群沉积时的古水流方向为NEE—SWW向,至苏维依组沉积时,流向变为NNE—SSW向.河流古流向在苏维依组形成时发生急剧变化,说明南天山此时可能发生了明显的隆升,且以北西部隆升为主;B剖面为吉迪克组、康村组和库车组粗粒碎屑岩,磁组构显示к1-к2构成的磁面理与层理面小角度相交,к3呈叠瓦状分布,可以用来指示古水流方向.从吉迪克组至库车组下段,古流向均为NNW—SSE,但逐渐偏东,暗示天山在此期间处于缓慢的隆升期或东西部处于同步隆升,且西部隆升速度快于东部.
张志亮沈忠悦汪新唐鹏程余养里赵博潘小青石林权
关键词:磁组构古流向新生代
计算强非均质性砂砾岩储层渗透率的方法和装置
本发明提供了计算强非均质性砂砾岩储层渗透率的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常规测井曲线标准化处理及岩心分析数据质量校正,确定标准化常规测井曲线和离散样本数据;根据离散样本数据,确定流动单元评价分类标准和确定孔隙度连续样本数据;...
宫清顺刘占国庞旭朱超宋光永唐鹏程李森明王艳清田明智伍劲夏志远李娴静
一种碳酸盐岩优质储层的识别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碳酸盐岩优质储层的识别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待识别区域的试油资料和岩心分析资料;根据所述试油资料和所述岩心分析资料,确定待识别区域的优质储层截止信息;所述优质储层截止信息包括...
田明智刘占国朱超宋光永李森明宫清顺夏志远王艳清伍劲唐鹏程李昌
湖相碳酸盐岩的岩相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湖相碳酸盐岩的岩相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湖相碳酸盐岩地层中目标采样点的测井数据;其中,测井数据至少包括目标自然伽马测井参数和地层中目标类型矿物的目标含量参数;根据测井数据确定目标岩...
田明智刘占国朱超夏志远王艳清李昌宋光永宫清顺李森明伍劲唐鹏程王慧
库车坳陷却勒地区新生代盐构造特征、演化及变形控制因素被引量:25
2010年
本文利用野外地质调查结果、遥感资料、地震资料和钻、测井数据,建立了两条库车坳陷却勒地区的区域大剖面,约束却勒地区盐构造特征和演化,分析东、西段变形差异及差异形成过程,探讨构造变形控制因素。却勒地区发育的盐构造样式主要有盐底辟、盐焊接、盐撤凹陷、大型盐推覆体、外来盐席、盐枕、盐背斜和滑脱褶皱,其中,盐撤凹陷、盐背斜和滑脱褶皱仅发育于东段,造成东、西段构造变形差异。却勒地区盐构造分为3期:①渐新世—中新世吉迪克期为构造平静期,发育盐撤凹陷和盐底辟;②中新世康村期—上新世早期构造挤压微弱,发生早期褶皱作用,却勒盐丘继续发育,北部盐底辟中新世末停止发育;③上新世晚期—现今发生大规模逆冲推覆,是褶皱-冲断带主要形成时期,发育大型盐撤凹陷、外来盐席、盐推覆构造、盐背斜和滑脱褶皱。却勒地区东、西段盐构造变形差异主要形成于上新世晚期—现今(第3期)。喀拉玉尔滚右旋走滑断层为薄皮构造,调节了却勒地区东、西段前缘的变形差异。却勒地区构造变形主要受控于盐岩沉积范围、区域构造应力及强度、上覆层应变强度和差异负载(沉积负载和局部构造负载)。
唐鹏程汪新谢会文雷刚林黄少英
关键词:盐构造
碎屑岩储层有效厚度定量预测方法及装置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碎屑岩储层有效厚度定量预测方法及装置,属于石油地质勘探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第一样本数据;基于所述第一样本数据构建胶结成岩作用规律通式;获取第二样本数据;基于所述胶结成岩作用规律通式以及所述第二...
伍劲刘占国朱超王波宫清顺田明智宋光永夏志远王艳清李森明唐鹏程
库车褶皱-冲断带拜城凹陷盐构造特征与成因被引量:14
2012年
关于沉积差异负载对褶皱-冲断带中塑性盐岩变形的影响仍然不清楚,库车褶皱-冲断带拜城凹陷受到的构造挤压变形微弱,凹陷中沉积了巨厚的盐上覆层,是研究沉积差异负载如何影响塑性盐岩变形的天然实验室.根据野外地表调查结果、钻井资料和二维地震剖面,约束库车褶皱-冲断带拜城凹陷盐构造特征,并探讨盐构造成因机制.盐顶构造图揭示拜城凹陷盐上覆层发育东、西2个沉积中心,东沉积中心位于拜城县附近,西沉积中心位于BZ1井南侧,二者之间(大宛齐乡附近)形成大宛齐盐枕和拜城凹陷鞍部.钻井资料和地震剖面显示:(1)东、西沉积中心下伏盐岩流动减薄,二者之间盐岩聚集加厚;(2)大宛齐盐枕核部盐岩聚集发生于上新世晚期-现今;(3)上新世末期-现今,拜城凹陷鞍部下伏盐岩聚集加厚,盐岩厚度往东、西沉积中心逐渐减薄,形成东西向背形构造.基于盐构造特征和前人研究成果,提出库车褶皱-冲断带拜城凹陷盐构造相关的盐岩流动变形模型,认为沉积差异负载在库车褶皱-冲断带盐岩变形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在挤压应力和沉积差异负载作用下,以东、西沉积中心为圆心,盐岩向四周放射状流动;(2)盐岩变形以沿挤压方向(N-S)流动为主,但剖面间(E-W)流动也很明显.
唐鹏程李世琴雷刚林黄少英
关键词:盐构造构造地质
塔里木库车坳陷新生代盐构造解析及其变形模拟被引量:69
2010年
塔里木盆地北缘库车坳陷新生代盐构造为油气聚集提供了丰富的圈闭和良好的盖层,是我国重要的油气勘探目标.通过详细的野外地质观测和二维、三维地震反射剖面解析,结合物理模拟实验和离散元数值模拟,发现库车坳陷发育三层结构的挤压冲断型盐构造:盐上层逆冲断层和褶皱、盐岩塑性流变形成的盐丘和盐背斜和盐下层构造.盐岩聚集于拜城凹陷南北两侧,盐下构造发育于拜城凹陷北侧,盐上构造向南传播的更远,盐上层与盐下层的构造形态和高点存在较大的差异,它们没有一一对应的关系.库车坳陷盐构造分为两个阶段:渐新世-中新世库车坳陷构造变形微弱,天山山前的重力(沉积)差异负载导致盐岩发生塑性流变,由山前向盆地流动,形成刺穿型盐丘、盐株;上新世库车坳陷受到强烈挤压,发生大规模逆冲推覆,早期的盐底辟构造演变为盐席断层推覆体,形成大型盐撤凹陷、外来盐席和整合型盐背斜.盐岩边界、区域构造应力变化、差异负载(沉积负载和局部构造负载)是影响库车坳陷盐构造的三个主要因素.
汪新王招明谢会文李世琴唐鹏程尹宏伟李勇黄少英
关键词:塔里木盆地盐构造新生代
国内外煤层气开采利用现状浅谈被引量:12
2008年
通过对比国内外煤层气开采利用现状,分析了我国煤层气开采情况,提出我国煤层气的发展需要在政策支持、机理研究、开发先进工艺、管网系统和销售渠道等方面进一步完善和加强。此外,还要充分借鉴国外工业化开发煤层气的成功经验,才能使我国煤层气产业取得突破性进展。
唐鹏程郭平杨素云杜建芬
关键词:煤层气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