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孟庆东

作品数:13 被引量:103H指数:6
供职机构: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政治法律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文化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8篇高职
  • 7篇院校
  • 7篇高职院校
  • 3篇教师
  • 2篇师资
  • 2篇师资建设
  • 2篇校企
  • 2篇教育
  • 1篇学生干部
  • 1篇一体化
  • 1篇异化
  • 1篇院校服务
  • 1篇院校辅导员
  • 1篇职教
  • 1篇职业教育
  • 1篇中层干部
  • 1篇社会治理
  • 1篇思政
  • 1篇思政课
  • 1篇思政课教师

机构

  • 13篇江苏信息职业...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作者

  • 13篇孟庆东
  • 1篇华裕良
  • 1篇张成勇
  • 1篇阎国华
  • 1篇孟丽

传媒

  • 5篇教育与职业
  • 1篇中国职业技术...
  • 1篇职教论坛
  • 1篇职业技术教育
  • 1篇成人教育
  • 1篇江南论坛
  • 1篇消费导刊
  • 1篇廉政文化研究
  • 1篇江苏建筑职业...

年份

  • 1篇2022
  • 3篇2021
  • 6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0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社会治理视域下职教“校企人员双向交流协作共同体”建设被引量:8
2021年
建设“校企人员双向交流协作共同体”,是社会治理共同体理念在职业教育校企人员双向流动领域的全新探索,有利于推动校企人员双向流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职业院校强化职业教育特色、夯实类型教育基础,从而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当前共同体建设面临理念共识凝聚力不强、文化心理融通性不足、制度保障支撑度不够等诸多挑战。因此,应遵循多元主体共建共治共享的思路,将“校企人员双向交流协作共同体”建设成理念耦合的“价值共同体”、心理融通的“人文共同体”、责权协调的“发展共同体”、科技赋能的“智能共同体”,从而成为真正的“命运共同体”,实现“合作共赢”的目标。
孟庆东
关键词:社会治理师资建设共同体
无锡模具产业发展路径研究
2020年
无锡是中国重要的模具工业产业集群生产基地之一,尤其在精密模具生产制造领域具有较强的领先优势,实现了从基础工艺装备向信息化、智能化的集成制造单元方向发展,从单一的商品模具开发业务范围拓展到逆向工程、快速制模、装备配套、自动化生产等上下游业务,逐步实现为客户提供“从产品到产品”的整体解决方案。
孟庆东甘辉任建伟
关键词:自动化生产快速制模
论高职院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被引量:7
2020年
高职院校做好高层次人才工作,必须坚持党管人才,加强顶层设计。一要落实政治认同、职业价值观契合、学术技能适用和工作业绩实用四条原则,回答好如何定义高层次人才的问题;二要统筹用好内部培养、外部引进、校企共享、短期特聘四种方式,回答好如何获得高层次人才的问题;三要处理好高层次人才与一般人才、“引进派”与“本土派”高层次人才、显性成果与隐性成果、潜心业务与转行管理四对关系,回答好如何用好高层次人才的问题;四要运用好雷尼尔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马太效应、共生效应四条规律,回答好如何成就高层次人才的问题。
孟庆东
关键词:高职院校
构建新发展格局背景下高技能人才工作机制创新研究——基于江苏实践的思考被引量:6
2021年
高技能人才是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江苏省着力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发展现代职业技术教育,健全职业技能竞赛体系,完善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推动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总体走在全国前列。但面对"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新形势新要求,江苏高技能人才工作需要进一步强化政策落地,营造高技能人才广受尊重的社会氛围;强化学校教育,夯实高技能人才成长发展的学识基础;强化交流融合,搭建高技能人才培养开发的优质平台;强化考核评价,激发高技能人才持续成长的内生动力;强化竞赛引领,深挖职业技能竞赛"场外"育人潜力。
孟庆东
关键词:职业教育高技能人才
以毛泽东思想的若干观点指导学生干部队伍建设
2010年
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因其在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而日益引起广泛重视。本文尝试将毛泽东思想的一些观点引入学生干部队伍建设中,以期有效解决学生干部队伍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尤其是思想、作风问题。
孟庆东华裕良
关键词:学生干部毛泽东思想
“末位表态制”的异化及其矫治策略被引量:1
2019年
"末位表态制"是民主集中制的重要实践形式,其制度设计初衷在于使班子成员享有充分发言的机会和参与决策的空间,体现民主集中,实现科学决策,促进团结和谐。但因为运行过程中出现了会前定调、暗度陈仓、集体失语、观点相持、串通一气等种种异化表现,使单位决策效能降低、政治生态破坏、干部成长受妨、事业发展受损。矫治"末位表态制"异化现象,需要培养民主素养,营造民主氛围;优化政治生态,强化担当作为;完善运行程序,扎紧制度笼子;实施精准问责,保障制度落实。
孟庆东
关键词:异化矫治
论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体系构建被引量:40
2020年
高职院校着力构建新时代劳动教育体系具有重大的政治价值、思想价值、教育价值和社会价值,由于校园教育、产业结构、社会氛围等多重因素影响,当前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现状不容乐观,为了实现启发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教育学生养成积极的劳动习惯、引导学生涵养浓厚的劳动情感、培养学生掌握扎实的劳动技能的劳动教育目标,文章提出要进一步充实教育内容、改进教育方式、建设教育载体,营造教育环境,构建新时代劳动教育体系。
孟庆东
关键词:高职院校劳动教育
高职院校“本土教授困境”破解探究被引量:5
2019年
高职院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内部培养、晋升的"本土教授"是学校稀缺的资源和宝贵的财富,但其中的部分人却陷入"本土教授困境"。文章在剖析"本土教授困境"外在表现形式、阐述破解"本土教授困境"重要意义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破解"本土教授困境"的路径选择。
孟庆东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师发展
高职师资“校企双向流动”:阻滞因素与实施路径被引量:9
2021年
推动高职师资“校企双向流动”,有利于破解存量师资“双师”素质短缺,推动高职院校承担责任使命,实现人才资源社会效能优化。高职师资“校企双向流动”制度演变具有组织模式由“自发流动”向“协作流动”转变、流动要素由“身份流动”向“知识流动”转变、企业人员由“全职流动”向“兼职流动”转变、学校人员由“挂职流动”向“切换流动”转变的鲜明导向。为破解观念守旧、价值错位、制度低效等阻滞因素影响,提升“校企双向流动”实效,需要推动工程实践由“大水漫灌式”向“任务驱动型”回归,推动校企合作由“利益结合体”向“命运共同体”升级,建设一批内置于企业的“校企双向流动”支撑平台,构建有利于人才社会性流动的治理体系和社会环境。
孟庆东
关键词:高职师资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中层干部队伍建设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中国特色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启动和实施,对高职院校干部队伍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即高职院校中层干部要强政治、明大势、懂产业、重质量.但当前部分高职院校干部身上还存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跟不上形势发展要求,奔向一流、追求卓越的意识和动力不足,谋大事、干大事、全力把大事干成的精神和气魄不足,综合素质与"双高计划"要求有差距等问题,中层干部队伍建设水平尚难以适应"双高计划"建设的目标要求.因此,需要通过学校领导班子带头"做表率"、学校组织部门精心"做培养"、中层干部个人自觉"做功课"、广大教职员工努力"做后盾"等方式,进一步加强高职院校中层干部队伍建设.
孟丽孟庆东
关键词:中层干部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