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东昇

作品数:3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多态
  • 3篇多态性
  • 3篇白血
  • 3篇白血病
  • 2篇转移酶
  • 2篇基因
  • 2篇基因多态性
  • 2篇谷胱甘肽
  • 2篇谷胱甘肽S-...
  • 2篇白血病患者
  • 2篇病患
  • 1篇多态性分析
  • 1篇体细胞
  • 1篇细胞
  • 1篇机体
  • 1篇机体细胞
  • 1篇谷胱甘肽S-...
  • 1篇P1基因
  • 1篇T1

机构

  • 3篇中国科学院上...
  • 2篇解放军第85...
  • 1篇解放军第八五...

作者

  • 3篇张东昇
  • 3篇邹丽莉
  • 3篇马晴雯
  • 3篇林国芳
  • 3篇沈建华

传媒

  • 1篇卫生毒理学杂...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3篇200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上海地区白血病谷胱甘肽S-转移酶T1和M1基因多态性分析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研究谷胱甘肽S 转移酶 (GSTs)T1、M1基因多态形态在上海地区白血病患者中的频率分布特征 ,探讨不同基因多态形态与白血病易感性之间的联系。方法 采用等位基因特异聚合酶链反应 (AS PCR)方法对上海地区 6 1名白血病患者进行GSTT1、M1基因型分析 ,比较不同基因型在白血病组和同一地区正常人群组之间的分布频率差异 ,并就疾病类型、年龄和性别进行分层比较。结果 白血病组和正常对照组之间 ,GSTT10 / 0基因型以及GSTT10 / 0 GSTM10 / 0联合基因型的分布频率差异有显著性 ,缺损基因型在白血病组显著升高。进行疾病类型、性别以及年龄分层后 ,这种趋势在男性和低年龄 (≤ 30岁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中依然存在。结论 GSTT10 / 0基因型和GSTT10 / 0 GSTM10 / 0联合基因型可能是罹患白血病的风险因子。
邹丽莉林国芳马晴雯张东昇沈建华
关键词:白血病谷胱甘肽S-转移酶T1多态性
上海地区白血病患者谷胱甘肽S-转移酶T1和M1基因多态性
目的:研究上海地区白血病病人组中谷胱甘肽S-转移酶T1和、M1基因多态形态在白血病患者中的频率分布特征,进而探讨基因不同多态形态与白血病易感性之间的联系。方法采用等位基因特异聚合酶链式反应(Allele-specific...
邹丽莉林国芳马晴雯张东昇沈建华
关键词:白血病患者基因多态性
文献传递
上海白血病患者谷胱甘肽S-转移酶P1基因多态性被引量:4
2004年
邹丽莉林国芳马晴雯张东昇沈建华
关键词:白血病谷胱甘肽S-转移酶P1基因基因多态性机体细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