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前炎

作品数:10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理学

主题

  • 1篇氮杂
  • 1篇低聚
  • 1篇低聚物
  • 1篇电池
  • 1篇电子传输
  • 1篇电子传输材料
  • 1篇衍生物
  • 1篇乙炔
  • 1篇乙烯
  • 1篇荧光
  • 1篇真空热解
  • 1篇中间体
  • 1篇酸酯
  • 1篇太阳能
  • 1篇太阳能电池
  • 1篇碳团簇
  • 1篇团簇
  • 1篇气相
  • 1篇气相合成
  • 1篇亲核

机构

  • 9篇厦门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闽南师范大学

作者

  • 10篇张前炎
  • 8篇谢素原
  • 5篇郑兰荪
  • 4篇黄荣彬
  • 1篇杨德育
  • 1篇胡琦艳
  • 1篇邓林龙
  • 1篇卢博为
  • 1篇王小祥
  • 1篇张雪鹏
  • 1篇高飞
  • 1篇徐飘扬

传媒

  • 8篇厦门大学学报...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化学研究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08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型八元噻吩-乙炔-乙烯环状共轭低聚物的合成及其超分子行为
2016年
通过噻吩-乙炔-乙烯交替构建的环状共轭低聚物,因其具有独特的π共轭体系和内部空腔,表现出非线性光学、双光子吸收等特殊光电性质.通过引入联噻吩基团,制备出一种新型的八元噻吩-乙炔-乙烯环状共轭低聚物,其晶体结构表明,该大环分子之间存在不常见的S-π弱相互作用,并且存在有序的分子内通道和分子间通道.扫描电镜显示该环状共轭低聚物能自组装成纤维状固体,长度可达几厘米.荧光光谱研究证实了C_(60)对该环状共轭低聚物具有显著的荧光淬灭作用,说明作为电子给体的该环状共轭低聚物与作为电子受体的C_(60)之间存在超分子行为和电子转移现象.
王小祥张雪鹏魏诗瑶徐云彦张前炎谢素原黄荣彬郑兰荪
1,3,5,7,9-五吡唑心环烯的合成及配位自组装
2024年
[目的]由于结构张力等因素,碗状心环烯分子通常难以与金属离子形成配位笼状超分子结构.为了构筑碗状心环烯分子的配位笼结构,在其分子边缘修饰上具有配位功能的基团,研究其与金属间的配位自组装行为.[方法]通过1,3,5,7,9-五氯心环烯与吡唑的亲核取代反应,合成1,3,5,7,9-五吡唑心环烯,通过高分辨质谱、核磁共振波谱对其分子结构进行表征,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发射光谱研究其光学性质,并通过核磁滴定和高分辨质谱,探究1,3,5,7,9-五吡唑心环烯分别与富勒烯C_(60)和AgSO_(3)CF_(3)在液相中的超分子自组装行为.[结果]结构表征结果表明所合成的1,3,5,7,9-五吡唑心环烯具有C_(5)对称性,吡唑基团的引入扩展了π共轭体系导致其吸收波长红移,同时增强了其荧光性能.核磁滴定和高分辨质谱分析显示,在液相中,1,3,5,7,9-五吡唑心环烯与C_(60)仅发生弱的主客体自组装行为,而可与Ag^(+)发生配位形成M_(5)L_(2)分子笼状结构.[结论]本研究成功合成了C_(5)对称且含有5个配位位点的1,3,5,7,9-五吡唑心环烯,可在液相中与Ag^(+)发生配位自组装行为,可能形成了一种M_(5)L_(2)形式的配位笼状超分子结构.
张逸璐姚春瑞张前炎谢素原
氮杂[60]富勒烯的优化合成
2015年
氮杂富勒烯是目前唯一得到较为广泛研究的杂富勒烯,但较低的合成产率成为了制约其深入研究的主要障碍.本研究对比了氮杂[60]富勒烯的Wudl、Gan、Hirsch等3种合成方法,并对Wudl法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研究,经工艺优化,显著地抑制了从C60到羰基内酰胺中间产物合成过程中的副产物的生成,基于回收原料C60的羰基内酰胺中间产物产率达63.9%,氮杂[60]富勒烯的总产率由11.3%提高到20.9%,且过量C60可高效回收并直接使用.本研究基于对影响氮杂[60]富勒烯合成产率的因素的深入探讨,提出的工艺较Wudl法降低了氮杂[60]富勒烯的制备成本,为进一步探索氮杂富勒烯的性质规律和应用前景创造了有利条件.
卢博为张前炎谢素原黄荣彬郑兰荪
关键词:富勒烯化学合成碳团簇回收利用
AlCl_3/ICl催化合成十氯代碗烯(C_(20)Cl_(10))
2019年
卤代碗烯因其碳卤键具有较高的化学反应活性,被认为是碗烯化学研究中一类非常重要的反应中间体.将三氯化铝和一氯化碘进行组合,提出了一种合成十氯代碗烯的新方法.与已报道的十氯代碗烯合成方法相比,该方法不需要在无水无氧的苛刻反应条件下进行,操作简单,而且将产率由文献报道的60%提高到96%.制备得到的十氯代碗烯可以成功转化为十苯硫基碗烯,证实了十氯代碗烯的确可以由新的氯化方法成功合成.该新型氯化方法为合成一些重要的碗烯衍生物提供了便利.
张雪鹏姚春瑞徐云彦张前炎
关键词:反应中间体
L-乳醛的合成及Wittig反应立体选择性
2008年
L-乳醛可以由L-乳酸甲酯经过一步硅保护,然后用二异丙基氢化铝溶液(DIBAl—H)还原制备得到.立体选择性化合物的制备是当代有机合成化学中非常重要而且具有挑战性的领域之一.高度立体选择性的各类化合物,包括立体高度选择性的烯烃化合物正在越来越频繁的运用在合成当中.本文系统地研究了L-乳醛与一系列不同类型的叶立德试剂在不同条件(改变温度、溶剂、碱)下发生Wittig反应的立体选择性,总结了一些基本规律,为今后得到立体专一的烯烃打下基础.
张前炎胡琦艳杨德育
关键词:膦酸酯WITTIG反应
1,3,5,7,9-五咔唑基心环烯的合成与表征被引量:2
2019年
自从作为富勒烯片段的心环烯分子被合成以来,大量具有C_5对称性的碳—碳、碳—卤、碳—硼、碳—氧和碳—硫键修饰的心环烯衍生物陆续被合成,然而具有C_5对称性的碳—氮键修饰的心环烯衍生物至今还没有报道.该研究通过五咔唑氮负离子对1,3,5,7,9-五氯心环烯的亲核取代反应实现了碳—氮键偶联,并得到具有C_5对称性的心环烯衍生物1,3,5,7,9-五咔唑基心环烯.采用核磁共振波谱和高分辨质谱进行表征证实其具有C_5对称结构,并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模拟了其立体结构.作为一类富电子的含氮杂环,咔唑基团及其衍生物表现出许多优异的光电性能和生物活性,因此1,3,5,7,9-五咔唑基心环烯分子的成功合成不仅提供了一类新型的碳—氮键修饰的心环烯衍生物,而且该分子可能在超分子自组装、光电材料、生物方面具有重要的潜在应用价值.
朱正钟李姝慧陈佐长徐云彦张前炎谢素原黄荣彬郑兰荪
关键词:咔唑亲核取代反应
1,3,5,7,9-五蒽基心环烯的合成及表征
2023年
大多数已合成的C_(5)对称的五取代心环烯衍生物的荧光强度偏弱,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作为光电材料的应用.本研究通过1,3,5,7,9-五硼酯代心环烯与溴化蒽分子之间的五重Suzuki偶联反应,成功实现了具有C_(5)对称结构的1,3,5,7,9-五蒽基心环烯分子的合成.借助高分辨质谱、核磁共振波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等手段对其五取代碗状结构进行了精确的表征,并结合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发射光谱和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对其分子轨道和光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合成的1,3,5,7,9-五蒽基心环烯的荧光量子产率达到38.8%,较未经修饰的心环烯增强了近29倍,其合成有望拓展心环烯衍生物在发光材料领域的应用.
杜军婕苏茵陈佐长张前炎谢素原
关键词:荧光
1,3,5,7,9-五吩噻嗪基与1,3,5,7,9-五吩恶嗪基心环烯的合成与表征被引量:1
2022年
心环烯是一种具有独特碗状结构的分子,修饰了功能基团的心环烯衍生物通常能够表现出比心环烯本身更为突出的物理化学性质.吩噻嗪和吩恶嗪均为具有强给电子性质的分子,其相关衍生物在有机太阳能电池、光电子学和生物医药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该研究通过无金属催化的Ullmann反应将吩噻嗪和吩恶嗪功能基团成功修饰到心环烯边缘,得到2种具有C_(5)对称性且含多种杂原子的新型心环烯衍生物——1,3,5,7,9-五吩噻嗪基心环烯和1,3,5,7,9-五吩恶嗪基心环烯.通过质谱、核磁共振波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等手段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并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对其光物理性质进行研究.结合循环伏安、吸收光谱实验以及密度泛函理论计算讨论了其前线分子轨道能级.研究结果显示该类分子在太阳能电池、主客体化学等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曾静谢晓明李姝慧姚阳榕陈佐长陈斌文邓林龙张前炎谢素原郑兰荪
闪式真空热解(FVP)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6年
闪式真空热裂解(Flash vacuum pyrolysis,FVP)是一种反应底物在真空条件下蒸发或者升华后迅速通过较高温度的热管道发生热解反应的过程.该热裂解方法经常被运用于合成一些重要的非平面型芳香化合物,比如著名的心环烯C20H10(Corannulene),富勒烯C60等.主要针对FVP方法的发展历史、装置的基本构成、反应的基本历程以及该方法在有机合成中的实际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综述.相对于传统有机合成化学方法,FVP方法的优势在于可以提供更高的外界能量来帮助产物化学键的形成和更快速的冷却方式来帮助稳定反应所得到的产物,因此该方法不仅能高效、方便地合成得到一些常规有机合成方法不能轻易获得的目标化合物,还可以获得一些热力学极其不稳定的产物.当然,FVP方法也有其限制,比如对于一些在真空条件下难以挥发的化合物FVP方法就不适用了,另外,因为所有FVP反应都是在气相条件下完成,所以该方法主要适用于分子内的消除或环合反应,对于有机合成中普遍存在的双分子反应以及多分子反应也难以通过FVP方法来实现,但作为一类独特、实用的有机合成方法,FVP在有机合成中得到了较广的应用和不断地发展.
徐飘扬张前炎谢素原高飞
关键词:气相合成
C70苄基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
2020年
富勒烯及其衍生物具有高电子传输效率,是倒置平面异质结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器件中优异的电子传输材料(ETMs).其中,富勒烯C 70通常存在众多的异构体产物,通过常规手段难以实现有效分离,因此关于结构明确的富勒烯衍生物对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影响,目前尚缺乏系统的研究和理解.该文成功合成并分离了一种结构明确的C 70衍生物2,5-(PhCH 2)2 C 70,并将其作为ETMs构建倒置平面异质结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器件,最终实现了12.77%的光电转换效率,通过对富勒烯衍生物中分子晶体结构堆积的研究,分析了富勒烯衍生物结构对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器件性能的影响.
姚春瑞李姝慧邢舟邓林龙张前炎谢素原黄荣彬郑兰荪
关键词:电子传输材料光电转换效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